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发挥政协优势,为发展壮大海峡西岸产业群、城市群、港口群献计出力

[复制链接]
秘园老董 发表于 2009-9-3 08: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发挥政协优势,为发展壮大海峡西岸

产业群、城市群、港口群献计出力

 

梁绮萍


发展壮大海峡西岸产业群、城市群、港口群,是中共福建省委着眼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举措,对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省政协主席会议把围绕发展壮大海峡西岸“三群”献计献策作为今年参政议政的重点,并列为本次常委会议的主要议题。为了开好这次会议,省政协先后召开党组会议、主席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做出具体部署。几个月来,在各位副主席的带领下,有关专委会就提升区域竞争力、节能降耗、发展壮大产业集群、提升省会城市文化品位、发展临港工业、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强做大旅游业、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课题,进行专题调研。各设区市政协和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也都围绕这一议题,组织开展调查研究。从提交本次会议的30多篇调研报告看,这次调研范围广、研究深、质量高,提出一批有份量、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充分反映了各方面的社情民意,凝聚了常委们的心血和智慧,是这次会议的重要成果。会后,办公厅要对这些意见建议作进一步的归纳、综合,通过不同形式向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报送,供决策时参考。发展壮大海峡西岸产业群、城市群、港口群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是一个历史过程,牵涉面广、政策性强,需要各方面的广泛参与和全社会的不懈努力。这里,我结合大家发言和调研报告提供的情况,就这个议题谈点看法。

一要关注规划,为“三群”发展壮大献计出力。规划是百年大计。海峡西岸产业群、城市群、港口群建设涉及到我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常委们认为,要坚持以对整合区域经济认识的提高促进“三群”建设的实施。要进一步提高对“三群”建设规划重要性的认识,充分发挥规划对“三群”建设的先导作用;要统筹考虑形势发展变化可能对规划的影响,适时对规划进行完善,进一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可操作性、权威性和严肃性。同时,要抓好规划的宣传和普及工作,使规划深入人心,在全省上下形成广泛共识,化为干部群众共同的行动。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有关部门制定和完善好规划,为促进“三群”建设规划更加符合我省实际、符合群众愿望多作贡献。

二要关注发展,为“三群”发展壮大献计出力。发展是前提,发展是基础,发展是根本。这次调研中,常委们围绕发展壮大“三群”提出了许多重要意见和建议。常委们认为,要坚持以重点难点问题的突破推动“三群”建设的实施。有的常委提出要加强政策的执行力,落实中共福建省委提出的“四个三”、“四个二”、“八大举措”、“九大支撑”和“五缘六求”等一系列部署和要求,全面推进海西建设;有的常委提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增强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有的常委提出要以特色产业和工业集中区建设为载体,扶持壮大一批重点优势企业,带动一片相关企业发展;有的常委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通过项目带动聚集生产要素,通过项目带动优化资源配置,通过项目带动促进投资增长。这些都是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我们要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把促进“三群”的发展壮大作为建言献策的重点,同时,要积极为“三群”建设的招商引资做好牵线搭桥工作,引导政协委员中的企业家和港澳台侨商、外商,积极引进项目、资金、技术、人才,为促进“三群”建设多作贡献。

三要关注优势,为“三群”发展壮大献计出力。常委们认为,要坚持以福建独特优势的充分发挥带动“三群”建设的实施。一是发挥对台优势,做好对台招商引资工作,加快台商项目落地建设;二是发挥侨的优势,加强与新生代华侨的感情沟通,增强其爱国爱乡的感情,调动和发挥他们建设家乡的积极性;三是发挥闽商优势,认真做好闽资回归,科技、产业落地;四是发挥深水岸线、海洋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和林业经济,使之成为海西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发挥人民政协联系面广、代表性强的优势,进一步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就福建发展优势等课题,开展联合调研、深入咨询论证、加强研讨交流,积极提供调研成果,使福建的优势得到更好地发挥,为促进“三群”建设多作贡献。

四要关注创新,为“三群”发展壮大献计出力。创新是做好各项工作的不竭动力,也是发展壮大“三群”的关键所在。常委们认为,要坚持以新情况新问题的解决深化“三群”建设的实施。在“三群”建设的创新实践中要着重研究解决好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建立创新激励机制,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的手段,激发全社会改革创新积极性,不断完善创新的机制和体制。二是建设创新型产业,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弘扬创新文化,实施品牌战略,提升经济竞争的软实力。三是优化产业结构,逐步淘汰产能相对过剩、高耗能、环境代价大的产业,加快发展市场前景看好、附加值高、节能型的绿色产业,用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人民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委员中有不少专家、学者和经验丰富的企业家、领导干部,在“三群”建设的创新实践中大有可为。我们要按照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发挥自身优势,更加积极主动、富有成效地履行职能,为促进“三群”建设多作贡献。

五要关注协调,为“三群”发展壮大献计出力。坚持统筹协调,促进和谐发展,是发展壮大“三群”的客观要求。常委们认为,要坚持以统筹协调促和谐保障“三群”建设的实施。在促进“三群”的协调发展中,要妥善处理好五个关系:一是速度与效益的关系,既要着力加快经济发展,又要注重调整优化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依靠科技的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城市与农村的关系,注重城乡统筹发展,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以城镇带动乡村发展。三是经济与社会发展关系,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加大对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四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经济发展中加强环境保护,在环境保护中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五是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惠民,持续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氛围,以保证海西建设和谐有序发展。人民政协要加强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的团结协作,加强各方面力量的组织协调,精选“三群”建设中需要协调的重要课题,发挥综合优势,创新思路方法,深入调查研究,为省委、省政府的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为促进“三群”建设多作贡献。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秘园老董 发表于 2009-9-3 08: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为发展壮大海峡西岸产业群、城市群、港口群献计献策

 

省政协调研报告摘登

 

 

壮大海西城市群  提升区域竞争力

 

省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

近几年来,我省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海西城市群框架初步形成;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水平逐步提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联盟扎实推进。

当前,海峡西岸城市群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区域经济总量偏小,经济发展缺少“领头羊”;基础设施总体水平不高,结构性矛盾突出;城市之间缺乏分工协作,产业结构趋同,服务业发展滞后;城市建设风格雷同,特色和个性不明显;自然资源供给与生态环境保护面临巨大压力。造成以上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原因和历史原因,也有观念与体制原因。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认真研究解决。

我们建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制定海西城市群协调发展规划;优化沿海空间发展布局,推进腹地开发建设,形成“网络带动,整体推进”的城镇化发展格局;以建立和完善区域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为重点,加快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集聚,提升服务业水平;坚持生态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建设品位,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群;加强城际协作,建立区域协调与合作机制。


在产业发展中加强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

 

省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

我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总体战略部署,认真贯彻“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节能方针,加强规划,明确目标,典型示范,积极扶持,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加强我省产业发展中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的几点建议:进一步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大力营造全社会重视节约能源资源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加强节能工作的法制化管理;进一步加强节能工作的组织保障和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各级节能组织管理体系,切实加强节能监测队伍建设,在编制、人员、经费、设备等方面予以充分保证;切实加强我省节能降耗各项基础工作,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建立健全我省能源安全预警机制;充分调动企业节能降耗的积极性,大力推进企业节能技术进步,切实改变对企业经营业绩的考评办法,发挥市场机制在节能管理中的作用,深化能源价格改革;重视和加强建筑节能,加大推广太阳能力度;重视和促进热解气化技术在垃圾处理中的应用。


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省政协文教卫体委员会

重视和提升文化品位,已成为当前我省许多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与此同时,我省的城市文化品位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要求还存在不小的差距。需要我们认真地加以总结和思考,使城市发展更好地彰显海西的文化个性和内涵。

对进一步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文化品位,我们认为要深化认识,形成共识,应充分认识到高品位的文化是先进城市的重要标志;要加强规划,严格执行,注意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这三类规划的融合,制定的规划既要解决当前建设问题,又要预计今后一定时期和长远的发展要求;要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各地要注重深挖历史文化资源,突出自身鲜明的地域色彩,增强自身独有的传统意韵;要加大投入,统筹整合,各地要加大对城市文化建设的投入,有计划地建设一批与现代化城市相适应的、高水平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增加城市的文化含量;要各尽其责,共建共享,建设项目应有整体和统筹的考虑;要发挥优势,通过加强对台文化交流,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构建起辐射全国的两岸文化交流大平台。


在产业集群建设中加强职工队伍稳定工作

 

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  省总工会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发挥广大职工在海峡西岸产业集群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我省职工队伍的总体状况是稳定的。

但在改革进程和产业集聚过程中,我们也感到,由于机制不完善、政策不落实等原因,职工队伍中的一些不和谐、不稳定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为此,我们建议:充分认识职工队伍稳定工作的重要性,最大限度地实现好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逐步完善职工合法权益的法律保障体系,切实保证职工能够共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成果,妥善解决职工养老、医疗、工伤保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高度重视产业集群建设中职工面临的具体现实利益问题。进一步推进企业民主制度建设,大力加强企业工会建设,大力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大力深化职工代表大会和厂务公开工作。促进职工素质的全面发展,加强农民工素质教育,加快工人阶级知识化进程,加强职业技能教育,提高职工群众服务海峡西岸产业集群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发展旅游必须突出文化特色

 

省政协学习宣传委员会

目前我省旅游总收入在全省GDP中的比重超过了10%,初步显示出旅游业在区域经济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但是,我省旅游业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与我省所拥有的旅游资源优势不相称,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要求也不适应。

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意见:第一,面对挑战要看到形势逼人。应进一步提高对做大做强我省旅游产业集群的认识,采取具体措施,切实推动我省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第二,发挥优势要突出文化特色。深入挖掘景区(点)的文化内涵;充分展示各种旅游文化的特色;唱响一首歌,演好一台戏。第三,打造品牌要突出建设重点。不能齐头并进,要有重点、分阶段地推进,每年或几年主打1-2个品牌,特别要抓住其中几个文化含量高的,倾全省之力进行重点建设。第四,开拓市场要积极营销宣传。实施整体联动营销宣传的策略,宣传方式要多样化,要充分发挥旅游从业人员的作用。第五,加强管理要注重机制创新,理顺管理关系、改变管理方式、强化行业管理。


加快做大做强开发区产业集群

 

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

开发区已经成为我省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当前,我省开发区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整体竞争能力不强、沿海山区发展不平衡、集群发展环境不完善等主要问题

做大做强我省开发区产业集群要优化集群存量,做大集群增量,提升集群质量。我们就加强开发区产业集群工作提出如下建议:统一认识,集聚合力,加快制定出台《提升开发区发展水平的政策措施》和《福建省开发区管理条例》,参照外省做法,成立省产业集群协调领导小组,加强协调和指导。政策支持,加快发展,继续研究在财政、土地、融资等方面新的扶持政策,成立省级产业集群专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发展。开展试点,分类指导,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选择一批产业集群开展升级示范工作。加强对产业集群现象的研究和探讨,在适当的时间召开我省产业集群发展研讨会以及经验交流会。


发挥科技在产业集群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民革福建省委员会

经过“十五”的快速发展,福州市已基本形成了若干个产业集群,但其发展还存在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较低、产业规模较小、能源供应紧张等问题。

做大做强省会城市产业集群总体思路:抓发展规划的制定。制定福州市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规划,把发展产业集群与可持续发展、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结合起来。抓为企业办实事。尽快成立信用担保监督管理委员会;加快建立符合市场运行规律的产业信用担保公司,并鼓励民间资本介入信用担保体系。抓技术创新。提升传统产业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拥有核心技术的能力。抓行业协会建设,使行业协会依附于企业,充分发挥作用。抓传统产业改造。加快企业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步伐,推广应用企业生产集散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市场快速反应系统等。抓“质量立市”。制定培育质量、创立品牌的有力措施和激励机制,鼓励有条件企业争创“中国名牌”或嫁接世界名牌。抓招商网络体系建设。抓人才培养与引进。培养和引进一批福州市主导产业急需的高水平技术开发人才,以及精通经济、管理、国际贸易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


加快实施名牌战略

 

民盟福建省委员会

省委、省政府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等重大战略部署中,把实施名牌战略,培育名牌产品,发展品牌经济,作为重要的工作举措来抓。全省上下进一步强化竞争意识和品牌意识,全面实施和加快推进名牌带动战略,实施名牌战略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有效地推动了我省经济的发展。

虽然近年来我省争创中国名牌工作取得较好成绩,位次在全国也居前列,但与广东、浙江等珠三角、长三角发达省份相比,我省的名牌产品在数量、规模、市场占有率、技术含量、产品附加值、品牌影响力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缺乏世界名牌产品、缺少高科技产品、地区发展不平衡、争创品牌意识不强、存在盲目打品牌现象。

为加快我省实施名牌战略,建议:强化组织领导,发挥社会力量;完善地方法规,加强法理支撑;依靠主体运作,强化品牌经营;加大政策扶持,坚持政府推动;突出自主创新,加强产品研发;选定重点对象,培育世界名牌;力促传统名牌,推进产业升级;打造各种品牌,提升经济实力;加强调查研究,推动品牌战略。


发挥行业协会在产业群发展中的作用

 

民建福建省委员会

我省行业协会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陆续组建,目前全省共有各类行业协会或同业公会1068家。目前我省大部分行业协会“官办”色彩较浓厚,依附性强;规范行业协会发展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设置不合理;行业协会能力建设比较薄弱,缺乏管理人员,缺乏经费等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协会内对待会员企业不能一视同仁,造成集群内部分中小企业利益被忽视。

发挥行业协会在产业集群发展中作用的几点建议:政府要进一步推动行业协会的建设,要支持、推动产业集群行业协会的发展,更好地为产业集群建设服务,为行业协会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政策支持、人员支持;要加强对行业协会的监督管理;要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为行业协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要进一步加强行业协会的自身建设。要鼓励会员企业支持行业协会的建设,由企业发起筹建行业协会,并由企业的领导人担任行业协会主要职务;为行业协会提供经费;为行业协会发展献计献策,支持行业协会开展工作。


大力发展临港工业产业集群

 

民进福建省委员会

加快发展临港工业,是国内外先进港口城市实现工业化、快速膨胀经济总量的成功道路,对拥有丰富港口资源的福建来说,实施临港工业集群化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

目前,全省临港工业涉及工业行业15大类,占全省现有工业行业的三分之一。初步形成了投资规模大、关联度强、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高、带动作用强、产业集聚明显的临港重化工业雏形。我省的六大临港区已初步形成了主导的临港工业。

我省临港工业产业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临港工业产业链比较短,关联度低。产业布局较分散,资源集约利用度低。产业集群配套服务功能还不完善。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较弱。根据当前我省临港工业产业集群的现状,对发展我省临港工业产业集群提出以下政策措施建议:加强临港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划协调;提高产业的带动力和辐射力;构建临港工业产业集群的社会化服务平台;以海洋开发与保护并重的理念发展临港工业产业集群;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规划引导  统筹港口发展

 

农工党福建省委员会

“十五”期间,福建省加快港口资源开发,港口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步显现:一是港口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二是港口吞吐量大幅增长;三是国际班轮航线明显增加。

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福建省港口发展中也存在着不协调的方面,主要是港口建设速度还不适应日益增长的货物运输需要,港口结构性矛盾突出;港口建设相对分散,存在着港口集约化程度低、深水泊位缺乏、集疏运通道建设滞后、岸线管理不够规范、临港各专业规划与港口规划不协调等,致使港口泊位能力适应度低于全国沿海港口平均水平,难以形成规模集聚效应;港口布局不够合理、完善,港口服务功能单一,信息化管理水平低等问题。为此,建议强化规划引导,统筹港口发展。一是建设资源节约型港口,强化港口岸线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沿海港口岸线控制性规划研究和海西区港口经济腹地拓展研究。二是提升海西区港口规划建设水平,树立“大港口”发展理念,明确海西港口发展定位,加快三大主枢纽港口建设;积极推进“两集两散”港口发展。三是强化岸线资源管理。完善港口管理体制,建立高效、统一的港口行政管理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港口资源整合。


提升包袋产业竞争力

 

省工商联

我省包袋产业具备较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全省93%的产品出自泉州包袋产业集群,因此,加快泉州包袋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对提升我省包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泉州包袋企业积累了雄厚的资金、技术和市场资源以及广泛的产、供、销优质客户网络,呈现出四大特点:产业规模效益明显,行业经济的外向度高;涌现了一批品牌企业和名牌产品;行业分布比较集中;成立行业组织,实现行业有序发展。

但泉州包袋产业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制约着泉州包袋产业向更高层次突破:包袋产业销售链不完善;包袋产业供应链发展滞后;包袋产业研发力量不足,企业规模偏小;熟练技术工人匮乏;发展空间不足。通过对泉州包袋产业集群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我们认为:我省包袋产业要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必须加强对包袋产业的扶持和引导,着力提升产业水平和层次,做大做强以泉州为“增长极”的包袋产业,提高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实现我省包袋产业集群的跨越式发展。做大做强泉州包袋产业集群,打造包袋产业“增长极”;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大力培养专业人才,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推进福州南北两翼临港工业区崛起

 

政协福州市委员会

南北两翼临港工业区发展现状:江阴工业区港口建设进展顺利,产业集聚已具雏形。经过五年多的开发建设,目前江阴工业区内已签约、动建、投产的项目布局,已初步形成港口物流、医药化工和电力能源三大产业发展雏形。罗源湾经济开发区临港工业初具规模,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可门港已成北翼开发的新亮点。

南北两翼临港工业区崛起的制约因素:区域发展规划相对滞后。港口发展规划相对滞后,江阴半岛、环罗源湾区域发展规划尚未编制完成。工业区缺乏能形成产业链的大项目。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缺陷,管理协调机制不健全。投资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推进两翼临港工业区崛起的对策建议: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加强市本级对两翼临港工业区的领导和协调;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把两翼临港工业区建设成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生态优良的新兴港城;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探索建设资金滚动发展的新路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一流投资环境。


做强做大厦门港

 

政协厦门市委员会

厦门港实行一体化以来,港口发展迅速,港口生产总体形势平稳增长。尽管厦门港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但与我国东南沿海周边港口城市港口货物和集装箱的吞吐量和增幅相比,不容乐观。

为做强做大厦门港,并带动厦门及漳州周边经济腹地发展,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先行先试,争取尽快在厦门港区设立保税港区,要成立相应协调机构,尽快完成规划编制,明确保税港功能分区,建立更加高效的海关监管模式。拓展腹地,提高港口辐射带动能力,建立保税港区与海港、空港的互补联动机制,实现临空经济与临海经济的联动发展,构建物流高速通道,通过加强海港设施、机场设施和集疏运体系建设,构筑物流高速通道,为发挥保税港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作用提供交通辐射途径。加强与台湾对接,开展对台海上航运物流合作,扩大两岸直航货物规模,建议由省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建立领导协调机制,成立协调工作小组;推进厦门湾两岸边检一体化;推进厦门湾两岸海事一体化。


推进厦门港管理一体化

 

政协漳州市委员会

漳州拥有全省1/5岸线资源,港口是漳州的后发优势和潜力所在,也是参与新一轮城市竞争的关键。近年来,漳州基本建成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功能完备、便捷高效的现代化港口群体和完善配套、畅通顺达的集疏运网络。

漳州与厦门同属一个港湾、同处一个腹地,加强漳厦合作,整合厦门湾南北岸港口资源,是发展壮大海峡西岸港口群的应有之义。因此,我们认为争创厦门组合港新优势要靠四条:一是通过厦漳两市港口资源整合,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发展合力。二是加快厦门湾南北岸临港产业的发展,打造支撑港口经济的产业体系。三是发挥厦门、漳州独特的对台优势。四是共同研究建立包括口岸、集疏运体系、临港产业等新的运作机制。

为此,我们就推进厦门港管理一体化提出以下建议:研究在两岸经贸合作中,争取国家在对台方面政策支持。促进厦门港“同港同政策”的实施,争取在招商局漳州开发区设立保税物流园区,并实行“区港联动”海关监管体制,协调双方口岸查验单位先实行统一执法尺度,统一业务流程,统一查验标准。协商厦门港已开通的国际集装箱航线自然延伸到南岸等政策。

加快泉州港口发展

 

政协泉州市委员会

泉州港深水岸线资源居全省前列,内贸集装箱运输综合实力继续高居全省首位,成为全国内贸集装箱运输的六大港口之一。泉州港口发展优势表现在港口腹地经济发达,港口发展的现实需求旺盛;大型临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货物生成量潜力巨大;港口岸线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空间充足;区内民营资本充裕、活跃,港口建设资金挖掘潜力大;港口区位优势独特明显,港澳台侨联系密切。

泉州港口虽然具备良好的发展条件和难得的发展机遇,但面临挑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面对国内港口快速发展的激烈竞争态势,我们要以整合港口资源、科学使用岸线为重点,增强中心港区的核心竞争力和带动力;以加快大型港航企业合作为突破口,培育现代化港口发展主体;以推行“地主港”经营模式为核心,拓宽港口建设投融资渠道;以推进一批重点项目的建设为抓手,尽快提升港口、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以培养发达的港口经济为方向,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以落实相关优惠政策为载体,充分调动各方建设现代港口的积极性;以改革港口管理建设体制为保障,营造现代化港口的一流发展环境。


加快汽车产业集聚

 

政协三明市委员会

40年的产业积淀,为三明市构建全省轻、中、重型载货汽车生产基地,重塑福建汽车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明市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虽有所发展,但受原有交通条件的限制,投资力度不够大,与沿海地区相比区位较差,招商引资困难,缺乏外资力量的支持,造成发展速度相对缓慢,汽车工业规模总量偏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汽车工业规模小,整体实力弱;投入力度不够,发展后劲不足;区域协作薄弱,产业竞争力不强;项目用地审批难,资金缺口较大。

三明作为福建省新兴的工业城市和重要的原材料、能源基地,发展汽车产业具备了较好的产业基础、技术条件和良好的外部环境,特别是近年三明机械工业的发展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如今,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发展汽车工业基础较好;整车企业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汽车产业列入三明和永安的支柱产业。

汽车工业既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建议确立“新”的发展思路;立足“准”的市场站位;追求“精”的产品质量;建立“活”的运行机制;完善“严”的管理模式;健全“广”的服务网络;采取“特”的政策措施;营造“优”的发展环境。


建立健全海西城市群协调协作机制

 

政协南平市委员会

“十五”以来南平市城市建设发展成绩喜人,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城市规模偏小。特别是各级中心城市扩张不快,龙头带动辐射力不强。二是城市经济总量不大。与沿海地区相比,闽北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竞争力较弱,尤其是城市发展缺少大项目大产业的支撑。三是基础设施滞后。从全省城市群的层面看,也存在城市群发展规划滞后,城市联盟关系不明确,城市群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缺失,城市群发展的领导体制、协作协调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加快闽北乃至闽东北城市群的建设,是福建省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群发展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观念更新到资金筹措多个领域加强协调、联体运作才能更加有效。建议更新观念,主动融入海峡西岸城市群建设;加强领导,进一步建立健全城市群协调协作机制;统筹规划,加强对城市群建设的指导;突破瓶颈,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推进城市群基础设施建设;突出优势,推进城市群产业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3粉丝

994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