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6月19日下午,市委文明办和三明日报社联合召开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深化满意在三明四项活动”座谈会。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学习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暨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市委书记黄琪玉,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马照南,市委副书记林纪承等三位领导的讲话精神以及《三明日报》6月7日—6月10日分别发表的四篇特约评论员文章,围绕如何“养成文明习惯、推进文明服务、提高文明素质、加强文明管理”等专题进行研讨,有关人员联系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实际情况,针对问题展开研讨,提出意见和建议。市委文明办、市城管办、市爱卫办、三明日报社、市委党校、市委讲师团等16个单位的有关同志在会上进行专题发言和书面交流,现摘登如下。
王大俊(市委文明办副主任):明确要求,落实责任,扎实抓好深化“满意在三明”四项活动。一是抓好全社会文明习惯的养成。引导广大市民首先树立城市是我家、文明发展靠大家的思想,主动关心城市的发展变化,爱护城市的一草一木。同时,还要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共同营造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二是扎实推进文明服务。全社会都要更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举措,通过深化“满意在三明”系列活动,进一步落实“四个不让”的要求,组织开展“比服务、比效率、比质量、比作风、比形象”为主要内容的竞赛活动,不断增强服务意识,转变服务观念,强化服务措施,提高服务水平。三是全面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近年来,我们在抓精神文明建设硬件的同时,坚持不懈地抓市民文明素质的培养,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市民的素质参差不齐,有的素质低下、行为不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具体来说,就是要着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法律素质,促进人际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四是着力加强文明管理。当前,一方面要强化制度保障,善于用制度管人、管事,不断健全和完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实现城市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另一方面,也要强化文明执法,要摒弃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推行精细化管理,在执法中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热情服务,让群众满意。
王国平:(市城管办常务副主任)加强城市文明管理,不断深化满意在三明活动。一是完善体制机制,强化文明管理的基础。一方面,要进一步理顺“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管理体制,扎实有效地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另一方面,要适应形势任务的要求,尽快走综合执法的路子。只有走综合执法的路子,才能快捷有效地行使城市管理的职责,避免在城市管理中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的问题,克服执法不严、执法缺位的现象,让文明管理体现在日常工作中。二是注重宣传教育,改善文明管理的环境。抓好法制宣传,增强市民的城市管理意识和法制观念。要提高城市管理执法服务,把城市管理执法过程变成普法过程。加强舆论监督,促进城市管理工作落实到位。要在三明日报、三明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设立专题栏目,搭建广大市民群众参与和监督城市管理的平台,定期报道城市管理工作情况,在促进城市管理工作中增强市民群众参与管理和自我管理的意识,不断提高市民群众对城市管理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三是狠抓队伍建设,提高文明管理的能力。要确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要改进管理的手段,引入科技手段,推动城市管理的科学化、自动化、数字化,成立数字化城管指挥中心,实现管理、监督与服务一体化。要强化队伍建设,铸就一支人民满意、政府放心的城管队伍,为三明市深化创建活动续写新篇章。
谢孔铨(三明日报社副总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开展满意在三明四项活动。发展是第一要务。三明市能够连续四届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就是因为有发展,有创新。通过发展,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创建工作才能立稳脚跟,赢得支持。我市的文明创建工作从治理脏乱差到专项整治再到人居环境改善,始终是咬住发展不放松。发展才能不断创新,才能解决新问题、创出新成效。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要注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抓创建,要提高群众的知晓率、支持率、参与率和满意率。各类创建活动一定要尊重群众意愿,倾听群众心声,满足群众要求,才能形成工作合力。深化满意在三明四项活动就是抓住人的因素,注重人的积极性调动与发挥。三明创城在硬件方面与厦门等沿海城市有一定差距,但在软件方面可以积极争取,创出特色。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文明创建要注重统筹兼顾,建立长效机制,依法依规。必须着眼长远进行部署,防止短期短效行为。此外,要克服松解、疲软情绪,既不要夜郎自大,也不要畏缩不前。通过学习厦门等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经验,把我们三明的文明创建工作推上新的台阶。
涂大杭(市委党校教授):夯实创建基础,当好文明市民。一是要确立牢固的文明观念。确立文明意识,无论是在工作、学习还是在生活过程中,都不忘“文明”两字,都牢记“文明”规范,确立起大“文明”的观念,不忘“精神文明”之外还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制度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二是要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在社会生活中践行社会公德规范、在本职工作或个人职业中践行职业道德规范、在家庭生活中特别是在处理夫妻关系时践行家庭美德规范、随时随地都践行个人品德规范的良好的文明习惯,努力提升自己的文明素质。三是提供优质的文明服务。如维护公共环境卫生、给问路者正确答疑等;提供自己所在行业所能够提供的最好的行业服务,使各个服务对象都能够充分感受到服务中所具有的优质高效和所蕴涵的人文关怀。四是全面提高的文明素质。必须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心理素质、民主法律素质等素质,使自己成为一个素质较全面的市民。五是要参与城市的文明管理。要参与到与自己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管理之中,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参与到与自己的本职工作或个人职业有关的社会管理之中,发表意见提出建议,提升行业管理水平。
郭非凡(市委讲师团副团长)围绕工作重点,加强文明管理。坚持根本宗旨,始终围绕“民生要求”加强文明管理。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就是从解决影响市民生活的“脏、乱、差”问题入手,获得了市民的满意、赢得了市民的拥护。今天,必须继续致力于解决民生问题如日常的生活、道路的平整、路灯的明亮、环境的整洁、秩序的维护、公共的安全、上学就医的方便等。坚持第一要务,始终围绕“发展大局”加强文明管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为三明加快发展提供挑战和机遇;而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为我们三明的发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市委提出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坚持基本方略,始终围绕“依法治国”加强文明管理。不论是大方面的城市建设、城市管理,还是各项工作、具体的管理,都必须坚持“依法治市”的理念和方略。坚持基础要求,始终围绕“提高能力”加强文明管理。对于经济不发达的三明,存在城市建设历史欠账较多、如今建设投入不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都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具有较高的管理能力。
邱盛瑾(市爱卫办副主任):加强创卫工作长效管理,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一是进一步加强市容环境卫生的整治。要加大清扫保洁的力度,做到城市主要道路清扫保洁全天候、全覆盖;加强住宅小区的清扫保洁,对暂未实行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纳入街巷里弄保洁范围。进一步扩展“门前三包”责任制范围,延伸到所有临街单位及住户,根除违反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的不良行为。二是进一步加强交通秩序的整治。大力实施城市道路“畅通工程”,加强城市专用停车场和道路临时停车场所建设,规范城区各类车辆的停车管理;严格执行道路交通法规,重点解决车辆乱停乱放,禁止机动车上人行道,规范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放点。三是进一步加强集贸市场卫生。整治采取严格管理与教育疏导相结合的方式,取缔马路市场,有计划增建和改造封闭式农贸市场,力求布局合理,方便群众生活,实现商贩全部退路进场;根治市区露天经营、占道经营和无照经营等违规行为。四是进一步加强“五小”行业的管理。加强对各类公共场所和食品生产、加工、经营单位,特别是中小餐馆的日常监督管理。加强网吧的管理,督促检查各网吧达到基本卫生要求。
黄华艳(梅列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文明创建应从“小事”入手。文明城市(区)的创建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它代表一个城市(区)的文明程度,体现一个城市(区)的软实力,目前,我们已经有了很多好的创建活动载体,提出了很多富有特色也切实可行的活动,现在关键如何使这些活动取得实效,使文明城市(区)名符其实,就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排队上车”、“主动让座”、“垃圾扔进垃圾桶”、“会场不接听手机”,这本是一个公民的基本道德。文明创建,就要从这些基本的事情做起。树城市(区)文明形象,从排队上车这样的细节入手,抓得准,用意深。首先最需要做的应是解决无序之源。车站应当从规划、设计上先考虑周到,使其尽可能不造成堵塞,让人流过分集聚;其次是科学有效的管理,政府要把“劝导”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相关职能部门职责范畴,并发动社会志愿者积极参与,既“劝导”别人也教育自己。再次是社会舆论的指导,公共道德的倡导,这三者应当缺一不可。
潘秀兰(三元区委文明办副主任科员)文明习惯,从我做起。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和监督。三明市虽然很早就提出了文明市民守则,“九不”规范,但还并未深入人心,应继续进行宣传。新闻媒体暨要报道不文明行为也还要大力宣传那些主动维护环境的行为。二要采取奖罚措施。对于主动维护环境的人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做出不文明行为的人进行惩罚。还可以像新加坡那样,将其在媒体上曝光。三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公共场所增设一些提示性标语等等,在优美的环境中,让不讲文明的人改掉坏习惯,自觉遵守文明市民守则,不图个人方便,不破坏市容。四要从我做起,提高自律能力。每位市民都应该以身作则,告别不文明行为。
林应兰(列东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让我们争做文明市民。创建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市民,人人有责。我参与、我奉献,从点滴做起,从具体而微小的身边小事做起,就是最好的参与,就是最实在的奉献。争做文明市民,就要把本职工作做好,要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培养自己的文明习惯,提高自己的文明素质和道德修养;做到不乱扔垃圾、不乱贴乱画、不乱穿马路、不乱停乱放、不损坏公共设施、不损害花草树木、不随地吐痰、不讲粗话脏话、不在公共场所吸烟,自觉抵制不文明言行,向不文明行为告别。
林阿茹(列西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发挥列西优势,提升文明形象。一是建立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城市绿化等内容的长效管理机制,切实加大对城市“牛皮癣”的整治及不文明行为的执法管理和督查处罚的力度。二是开展专项整治。采取法律手段与行政手段相结合,综合管理与部门管理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日常管理与集中管理相结合等办法,坚持建管并举,标本兼治,形成对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城市绿化等全方位的强有力的管理机制。三是要坚持“条块结合、双重管理”的原则。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的职能作用和全社会参与的监督管理作用,重点解决乱搭乱建、乱堆乱挂、乱停乱放、乱泼乱倒、乱丢乱吐、乱贴乱画等不文明现象。在抓好主街道卫生、秩序的同时,大力向背街小巷、单位内部、城乡结合部、市场、居民小区延伸,并持之以恒地抓下去,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史敏(三元区富兴堡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发挥共建优势,创建文明城市。一是强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宣传发动,再造共建浓厚氛围。大力弘扬“好在共建,贵在坚持、重在建设”精神,促进“六联六建”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中的创新发展。二是健全共建投入机制,保障共建活动开展。协调引导共建单位,投入一定经费,用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文明单位,用于单位和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用于扶贫济困和城乡共建。三是抓实共建带动创建,提供共建力量支撑。以精神文明共建为平台,调动片区各共建理事会成员单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积极性,争创各级文明单位,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积极向前发展。四是完善共建考评机制,强化共建工作责任。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尝试建立完善共建考评机制,规范共建工作,强化共建责任,全面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片区精神文明共建活动有序开展。
施慧敏(城关街道办事处文明办主任):突出主题,创新载体,促进和谐。一是抓教育,提高市民素质。以市民学校为阵地,组织居民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辉煌60年”等主题开展知识竞赛、主题征文、宣传图片展等群众性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市民“爱祖国、爱三元、爱家乡”的深厚感情。二是抓载体,突出主题活动。开展以“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促发展”、“好人在行动好事在身边满意在三元”等主题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者服务机制,深化“九联一体化服务千万家”、“爱心合作社”和省市级文明单位结对扶贫帮困等社区共建活动,促进文明和谐社区建设。
陈玮(圳尾社区居委会主任):文明城市创建,要从基础开始,从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入手。一是建立教育阵地,提高市民文明素质。要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德育教育基地,成立市民学校等教学班,举办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方面内容的讲座,编印文明教育读本材料,如《市民文明手册》、《文明市民通俗读本》等,发放到机关、学校、社区、企业,对公务员、学生、职工及外来务工人员,进行广泛、深入的文明素质教育。二是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围绕居民“求知、求乐、求美、健康、安全”等需求,因地制宜,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开展篮球比赛、拔河、“端午”包粽子、家庭才艺展及“情系社区”等各种活动、倡导文明新风,构建和谐社区。
黄月榕(红印山社区居委会主任):提素质、强管理、优环境、促文明。一是突出宣传教育,提升居民文明素质。结合建国60周年大庆,组织开展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组织学习《文明市民教育读本》和有关宣传内容,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支持率。二是突出精神文化建设,丰富节日文体活动。开展“邻里携手创文明”活动,倡导“做文明人、说文明话、办文明事”,把文明素质教育融入社区管理之中,融入群众性文体活动之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提高。三是突出环境优化,改善人居环境。通过完善卫生管理考核制度,有效督促清扫、清运及时到位,及时整治卫生薄弱环节,确保社区整体面貌得到明显改观。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技防、人防、消防建设,着力构建安定、文明的社区环境。
李丽琴(城关街道崇宁社区居委会主任)在参与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一是与辖区学校联合开办“文明规范伴我行、礼仪礼让当三好”主题班会,教育孩子和市民摈弃不文明行为。二是发挥社区资源优势,开展社区居民文体活动,以“和谐风、邻里情”等为主题,开展趣味体育竞赛、文艺演出、亲子活动、邻里活动,提高市民教育的趣味性和参与率。三是深化“三德”教育,在德育报告点不定期开办革命传统教育课;以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和全区重大活动为契机,邀请辖区单位和居民参加座谈会、道德评议会,倡导文明新风,培育文明风尚。
肖世盛(列东街道东安社区工作者):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开设全市首个“社区百事通”网站,设立“社区建设”、“综治服务站”、“社区警务室”等12个专栏,办好实事。建立“四室四站四中心”,搭建社区与居民的沟通桥梁,构筑良好的人际互助关系平台;改造社区“三防”基础设施,新建警务室、门卫,把东安打造成集“平安、绿化、美化、休闲”于一体的省、市级“精品社区”。组建成立社区志愿者服务站和社区党员服务队、社区青年、社区老年服务队、社区巾帼服务队等6支志愿者服务队,吸纳631人加入,常年开展义务巡逻等各项志愿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