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三明市民营制造业发展现状与对策(2005年第3期)

[复制链接]
量周沙界 发表于 2009-5-26 17:4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制造业是否先进是衡量一个国家及地区综合实力如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民营制造业又是其中最突出、最活跃、增长速度最快的成份,在三明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在目前国内、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剧,资源、能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民营制造业如何依托本地资源优势,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营造新优势,谋求新一轮大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三明民营制造业的发展状况和特点
  1. 整体实力继续壮大,支柱作用凸显。近年来,民营经济总体上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截止2004年底,三明市纳入统计范围的民营制造业企业共有429家(指规模以上企业,下同),占全市制造企业总数的79.3%,同比增加71家。民营企业在数量增加的同时,总体经济实力也不断壮大。2004年,民营制造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16.25亿元,可比增长36.3%,增幅高于全市企业平均水平18.2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贡献率由上年底的67.8%上升为76.8%;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2.6%。资产总额107.80亿元,比上年同期净增21.76亿元,增幅达25.3%,占全市资产总额的29.4%。
    2. 赢利能力不断增强,社会、经济效益明显。去年,尽管遇到原材料、燃料及动力价格持续上涨等因素影响,但民营制造业企业及时捕捉市场信息,及时调整生产结构,使生产经营成本降至最低限度,保证企业效益水平不断提高。2004年,在全市工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5.9%的情况下,民营制造业实现利润3.02亿元,同比增长72.0%;实现税金3.78亿元,同比增长47.8%,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37.1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占全市工业企业比重的23.0%,比去年同期提高8.1个百分点。在解决社会就业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截止2004年底,民营制造业共吸纳从业人员5.42万,占全市的45.5%,比去年同期增加6300多人,为缓解全市的就业压力、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
    3.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开拓海外市场。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时期,国内买方市场格局已经形成,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走出去”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三明市民营制造业企业的产品已出口到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多个国家。2004年有78家企业开展对外贸易活动,其中民营制造业有58家,这些民营企业主要分布在纺织、林业、化工、食品等劳动密集型,原材料优势行业。2004年民营制造业企业共完成出口交货值为12.09亿元,同比增长50.8%,占全市的比重为73.9%。目前全市民营制造业企业有29家完成口交货值上千万元以上;全市民营企业在出口金额高速增长的同时,提升了自己搏击国际市场的能力。
   4. 民间投资领域不断拓宽,产业集聚效应明显。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产业进入限制的逐渐放宽,民间投资涉及的产业领域不断拓展,制造业30个大类行业中民营企业涉及23个大类。涉足较多的行业主要有:木材加工行业(企业数占全市同行业企业数的89.5%)、纺织行业(占96.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占80.0%)、非金属矿物制造行业(占71.4%)、机械制造业(占70.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占75.4%)、造纸业(占73.5%)、食品制造及加工业(占64.7%)。去年以来,民营企业投资主要向我市提出的产业集群聚集,新增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林产加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三大行业。目前我市冶金、机械、林产加工、纺织业、化工业、水泥等六大产业中的民营制造业企业达385家,占全市制造业企业数的71.2 %。
  二、三明民营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三明民营制造业的发展,已呈现出总量快速扩张、民资投入旺盛、规模优势加速形成、对社会贡献日益显著等特点。但从科学发展观看,与周边和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民营经济规模小,科技含量低,资源浪费大,管理模式滞后等。
  1. 产业结构不合理,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多。由于我市民营经济发展起步晚,民营企业资本积累还没有完成,受资金、技术和人才的制约,民营企业资本投向仍主要集中在投资量较小、技术含量较低、竞争较激烈的一些传统产业,如纺织服装业、林产加工业、设备制造业、非金属制造业等,而很少涉及电子、通信、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高新科技产业。民营制造业销售收入超5亿元的有5个行业:纺织业22.34亿元,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6.92亿元,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1.98亿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0.85亿元,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9.40亿元。上述5个行业多数属于高能耗、对环境污染严重或低附加值的传统老行业,投入产出效率低,如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两个行业2004年平均每度电产出产值(现价)分别为2.15元及4.19元,分别比全市平均水平6.88元的产值低4.72元及2.69元。 
  2.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品牌优势弱。相当多的企业经营者仍停留在传统的经营理念上,一是没有把精力放在科技创新上,企业技术较弱,创新的原动力不足;二是创新本身有较大风险,而我国目前风险投资机制不建全,因此投资规模和投资能力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三是我国市场经济的时间不长,许多企业对当今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带来的新挑战,缺乏紧迫感、危机感,有的企业已经感到压力,但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寻求一些非经济或非正常的方式去解决,而不是通过科技创新从根本上摆脱困难;四是经济上的短期行为,企业缺乏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严重制约了科技创新。据有关资料介绍,国际企业界普遍认为,研究开发费用占主营业收入5%以上的企业才有竞争力,占2%仅够维持,不够1%的企业则难以生存。2003年,我市民营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1.4‰,民营制造业用于科研开发的微弱经费,使许多企业产品差异性小,停留在模仿上,不像泉州市有"安尔乐"、"安踏"、"七匹狼"等中国驰名商标和一大批福建省驰名商标,名牌优势突出。
  3. 规模明显偏小,专业化协作水平低,中小企业特色少。目前,我市民营制造业户均资产总计为2513万元,比全市平均水平少2952万元。相比于厦门、泉州等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差距就更大。我市民营制造业企业不仅规模小,而且专业化、协作水平也低。一是企业内部没有更细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二是为大企业配套生产的能力差,有的企业不是不想专业化,而是还不够资格为大企业配套进行专业化生产。比如2004年化机厂订单多,想找一家为其配套生产的企业都困难,因为许多小加工企业产品质量不过关,没有办法满足特殊的产品定制要求。三是企业产品结构趋同,有特色的企业少,许多小企业与大企业抢饭吃,竞争激烈,难以形成合力。这种现象在我市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造纸业等行业还比较突出。非金属矿物制品行业中民营企业有65家,但其中生产水泥的就有50家。
  4. 治理结构不尽合理,员工离职率高。由于大部分民营制造业企业采取家族式管理模式,采取“人治”的管理方式,影响了企业健康发展。一是家族式治理企业的亲缘管理方式,家族管理人员容易缺乏制度约束,领导层容易带来决策和管理的随意性,也不利于引进高素质人才,使企业缺少以高素质人才资源为核心的高效管理优势。二是企业“人治”的管理方式容易造成紧张的劳资关系,采取“治乱用重典”的办法,对违反规章制度、出现质量问题、完不成工作任务等等,一律严管重罚,部分民营企业的管理者把处罚当成管理的惟一手段,嘴边常挂“罚款”、“解雇”、“辞退”等字眼,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很容易使职工人人自危,造成企业员工离职率高。
  5. 资金瓶颈约束。由于部分行业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和国家调控的行业市场不景气,部分产品销售不畅,造成了一些企业资金周转不畅,资金供需矛盾比较突出。2004年我市民营制造业企业两金占用23.31亿元,同比增长45.1%,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17.3个百分点。加上中央适度紧缩银根,尽管各级政府部门想方设法为中小企业提供各种便利,但是由于货币供应量受到控制,使本来贷款环境就相对较差的中小企业雪上加霜。据近期对市区及永安、沙县等地的企业调查了解,共有66家企业急需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贷款16亿元;有三分之二的县(市、区)反映资金短缺制约了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三、以科学发展观推进三明民营制造业新发展
    要在更高起点、更高水平上推进我市民营制造业实现新跨越,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注重集约发展,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为核心,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产业,构建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注重生态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环境保护产业;注重特色发展,做大特色板块,增强竞争力。要坚持可持续协调发展战略,走出一条根据有效需求、实施有效投入、依靠有效机制、拉动有效增长的发展路子。
    1. 注重用循环经济方式发展民营制造业。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21世纪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必然选择。三明要发展生态型经济,更应走在全国、全省的前面。一是优化加工制造业产业结构,淘汰和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设备和企业,用清洁生产技术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大力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的高新技术产业。二是积极探索加工制造业企业废弃物有效的循环利用,新开工项目从项目上马时就要考虑接续产业问题。三是引进开发和建立适合我市推广应用的“绿色技术”,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技术推广、服务及信息网络体系。四是坚持鼓励与限制相结合,政府部门要通过制度创新加强引导,在民营制造业中树立循环经济典型,形成激励导向机制,招商引资中要拒绝引进“落后”,优先引进资源利用率高、环境污染小或无污染的“绿色”项目。
  2. 注重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民营制造业。人是最活跃的,“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激活技术、管理等因素。要针对民营企业中员工离职率高、劳资关系紧张等状况,积极引导企业跳出“管理就是罚款”的误区,引入“以人为本、依法治企、以德治企”的理性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模式。首先,组织民营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对过去一些既不合规定又有悖情理的做法认真梳理归纳、自查自纠、认清危害。同时,利用职工思想动态调查、企业领导公开接访、职代会召集人恳谈等多种渠道,广开言路,发动广大职工提意见、谈建议,集思广益,对企业的一系列“管理规定”、“考核细则”、“处罚办法”进行理性修订和完善,使之标准化、规范化,有效提高人性化管理。其次,重视对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尊重员工,关心员工,帮助解决困难,做好员工的社会保障,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员工有稳定感。
  3. 注重以地方特色经济和品牌发展民营制造业。实践证明,在民营制造业中,地方特色工业活力无限,浙江温州的皮鞋业、广州顺德的家具业、福建莆田的旅游鞋业等,都蜚声宇内,是地方民营制造业“走出去”的成功范例。近年来,我市特色制造业有的已经做出了成效,如沙县的竹业,通过组建青竹集团公司,打响“天河”品牌,系列产品畅销国内外。但总体上我市特色工业经济品牌不够响,规模效益不够广,还必须在产品上档次、多品种,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要求,在打品牌上下重手,舍得花巨资,以更快、更好地切入市场,争取多出几个“天河”牌。要选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培育特色产品,打响特色名牌,壮大特色产业。各县(市、区)要在现有优势的产业中,选出成长性好、市场前景广、关联度强、带动力大的产业,加强名牌管理,把名牌工作引入到民营制造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发挥名牌效应,促进特色民营制造业的发展。
  4. 注重利用信息化发展民营制造业。我市民营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工作滞后,企业信息化基础薄弱,总体水平偏低,建立完善的网络设施和管理系统的很少;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和风险认识不足,实施主动性不强;政府的推动力还不够大,相应的激励政策还需要进一步落实。要使我市民营制造业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加强以信息化为中心的升级改造。要积极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切实提高传统产业的生产工艺和装备水平。要积极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技术开发体系,应用以CAD为基础的现代设计技术,提高产品开发设计能力,采用先进的生产模式和管理技术,注重技术和系统的有效集成,加快民营制造业信息化改造步伐。政府部门要为民营制造企业信息化创造良好的环境,确定目标和重点,加强统筹规划,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调动企业在实现信息化方面的积极性。
  5. 注重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发展民营制造业。良好而富有活力的企业文化能够给企业注入生命力,发展民营制造业也要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一要培养积极向上氛围,把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运用到民营企业中去,开展评先进,比学赶帮活动,发扬积极向上精神。二是树立诚信经营观念,要以质取胜,诚实经营,树立质量立企的观念,培养守信文化,突出说一不二的企业形象。三是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目前,我市民营制造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规模不经济、低水平重复建设、污染环境、资源浪费及市场过度竞争等问题,这种掠夺性经济,矮化了民营企业的形象。有关部门应定期向社会发布具有指导性的条例,发布相关行业的技术标准和行业发展趋势信息,引导民营制造业企业健康发展。通过资产、品牌、技术和产品链条,引导大企业将部分民营企业的发展纳入自身产业发展体系中,使民营企业在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竞争中得到稳定发展。同时,民营企业本身在发展致富中,也要积极回报社会,为社会公益事业捐款,树立好的社会形象。
  6. 注重软环境建设促进民营制造业发展。一是创造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各相关部门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对民营经济不能歧视,不能另眼相看,更不能排斥打压,而要高看一眼,厚爱三分。一切妨碍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民营经济发展的做法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二是优化政务环境。要把是否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作为衡量我们各项工作的标尺,下大力气改进管理和服务水平。要坚持多服务,少干预;多帮忙,少添乱;多设路标,少设路障。三是优化市场环境。要坚决打击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保护守法、规范经营的民营企业顺利成长。要切实解决民营制造业资金困难问题,合理利用财税优惠政策帮助缓解资金瓶颈,充分发挥地方信用担保机构作用,为民营制造业搭建融资平台。
  
                                         作者简介:刘文英,女,三明市统计局统计师。
       张登升,男,三明市企调队综合科科长,统计师、经济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粉丝

40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