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的调查和思考

[复制链接]
量周沙界 发表于 2009-5-12 21: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返回上页

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的调查和思考


涂娓珠

    2001年以来,清流县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列入“全国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县”为契机,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以劳动力培训和山海劳务协作为重点,扎实开展劳动力开发就业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基本做法
    1、强化组织领导。县成立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领导小组,由县领导任组长。乡镇成立相应机构,设立劳动管理站,由乡经管站、计生办、成教办、派出所领导和包村干部组成,各行政村由村书记或主任负责协调,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组织机构,形成比较完整的培训领导管理机制。
    2、强化基础工作。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1)认真调查摸底。以农户为单位,发放求职培训意向登记表,对16周岁以上60周岁(女50岁)以下农户逐个入户登记,摸清全县劳动力人数、需转移培训人数、拟外出转移人数和需就近转移就业人数等,建立全县劳动力就业数据库。(2)健全管理制度。主要是月工作情况汇报制度、季部门联系会议制度和年中、年末考核评比制度,及时解决劳动力开发就业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3)完善资金筹措管理办法,多渠道筹集教学基金。
    3、强化目标管理。根据各乡镇土地面积、人口数量、自有资源、经济发展规划等因素研究确定2001-2003年培训转移计划。制订分年度培训目标和措施,2001年培训11300人,2002培训12800人,2003年培训13000人。每个相关职能部门也确定年度目标任务,限期完成。
    4、强化培训机制。根据市场需求和现实可能相结合原则,建立了以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县职业中学、县党校为重点,以农广校、农函大、成人夜校和乡镇文化站为依托,社会民办培训机构和村会协作组织为补充的培训体系。聘请学校退休教师、县内外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农业产业化带头人或经济能人、县直有关经济综合部门领导授课。根据用工需求,先后开设了电子电器装配、数控机加工、烟叶烘烤、食用菌栽培、水果种植、电脑录入、摩托车维修、美容美发等十几个专业项目,开展培训。培训方式采用课堂讲授、现场指导、工厂实习、能人示范等各种形式。
    5、强化考核评比。对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实行百分制考评,即从领导重视、机构健全、落实措施、指标完成、报表上报、工作总结等六个方面实行考评,每半年评比检查一次,好的表扬,差的通报批评,年终列入乡镇和部门两个文明建设评比内容。
    在抓好“五个强化”的同时,做到“五个结合”:
    1、坚持劳动力培训与经济结构调整需要相结合。紧紧围绕县里重点发展烤烟、豆腐皮、水果三蜜、水产养殖加工四大农业产业化项目和做大水电、矿产、林产化工、木制品加工等四大主导工业的工作部署,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和因人施教、因地制宜相结合原则,组织开展各种培训。
    2、坚持学历教育和非学历短期培训相结合。除县职业中学作为培养较高级就业人才基地外,对各部门培训机构实行联合办学。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与三明市重机厂技工学校联办,县委党校与福建省东方中等技术学校联办。推行全日制、专业化教学,统一使用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编印的教材培养就业人才。全日制教学开设电子器件装配与维修、电气焊与数控机加工、电工电子、汽车装配等专业,目前在校生近700人。
    3、坚持转移培训和劳务输出相结合。针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年龄、性别、文化层次、风俗习惯、作业传统等差异和市场需求,加大输出劳动的对口培训,把我县初中毕业以上文化、年龄30岁以下劳动力集中培训后输送厦门、泉州、深圳等地三资企业就业。县里成立专门机构介绍就业、签订就业协议和跟踪服务,及时处理劳务输出中出现的劳动纠纷等。现已输送到国外150多人,泉州、深圳、厦门等沿海发达地区5300多人,广东汕头、澄海等地已有清流籍人士就业一条街。
    4、坚持转移培训和劳动预备制度相结合。将劳动预备制人员纳入劳动力资源信息库,作为职业技能培训的重点对象。对劳动预备制人员加强职业技能和专业理论学习,同时抓好职业道德教育,从学习成绩、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等方面考评,实行学分制考核与推荐就业相结合,从高到低分顺序推荐就业,逐步形成就业促进培训、培训为就业服务的良性循环。
    5、坚持转移培训与“村会协作”相结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介绍我县“村会协作”经验后,我县积极探索协作方式和领域,将培训与村会协作紧密联系起来,扩大培训对象范围。市、县科技人员140多人参与指导培训协作,全县有15个乡镇54个村1个公司参与协作培训,确立了52个合作项目,农村信用社在贷款发放上也与村会协作、劳动力培训相结合,许多农户从转移培训和“村会协作”中得到实惠。
    二、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主要成效
    1、促进了劳动力就业,减轻社保压力。目前我县已培训转移5300多人,组织各类劳务输出3016人。2万余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安置,全县从事豆腐皮加工1600多人;烟叶种植1.8万余人;水果“三蜜”开发营销1.3万余人;乡镇企业从业人员1.1万余人。创办城镇各类企业91个,从业人员8600人。先后组织下岗职工2300多人参加各种实用技术培训,接受再就业指导,下岗职工再就业率81.6%,对原进入我县国有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全部解除合同,参加培训。城镇登记失业率从2001年的8.9%降至目前的7.8%,财政累计发放失业救济金580万元。
    2、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农民增收。通过培训和村会协作,许多农户掌握了豆腐皮加工、果树种植与修剪、烟叶烘烤、香菇栽培、水产养殖加工、矿产加工、电器维修等各种实用技术,促进了我县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使烟叶、豆腐皮、水果“三蜜”、水产养殖、矿产加工等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通过公司加农户的培训形式,烟叶、豆腐皮、水产、水果、苗木等生产基地逐步形成,城乡服务业也进一步繁荣。此外,鼓励外出人员返乡创业,例如一农户从广东带回珠绣加工项目,吸引了农村妇女600多人参与,农民离土不离乡,就近就地转移就业,较好地解决农村劳力挤占城镇就业岗位问题。通过转移培训和劳务输出,近两年农民收入不断增加,每年农民人均从非农产业中增收25元以上,从产业化项目中增收45元以上,从县外劳务输出中增收30元以上,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3.2%以上。
    3、促进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社会稳定。通过劳动力转移培训,一批农户掌握了实用技术,进入了一、二、三产业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一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企业下岗职工进入我县招商引资创办细木工板厂、刨花板厂、萤石加工企业、台资农业企业等,实现就近转移安置;一批农户成为农业种养开发项目的带头人;一批农户联合组织农副产品营销协会,开拓了市场,带动了运输等相关行业发展,促进了县域经济的繁荣。此外,每年我县初中毕业未能升入高中进入社会的学生有1300余人,这部分人就业出路是一大难题,也成为不稳定的群体。我县将这些人列为培训重点,有计划地实行1-3年的专业技能培训,并努力推荐到沿海就业,减轻了社会压力,缓解了新增劳动力就业矛盾,促进了社会稳定。
  三、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措施
    劳动力的开发就业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今后我们要以市场就业为导向、以实现充分就业为目标,提高质量,突出特色,进一步拓展劳动力开发就业渠道,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1.进一步完善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培训机制。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应把重点放在提高劳动力素质上。通过劳动力开发转移就业,实现非农转移,留在农村的劳动力能获得更多的土地和资源,可以增加收入。已转移劳动力从非农产业中获取收入,由农产品生产者成为农产品消费者,增加了农村购买力。我们应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指导和社会化管理为手段,以农村劳动力、职业技校学生、企业职工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劳动部门和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密切配合的职业技能工作开发格局。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要求,将劳动力开发就业和劳动力市场建设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争取县、乡联网并与省、市及全国各地联网,实现劳动力信息资源共享。按照城乡统筹就业原则,探索健全城乡劳动力一体化管理的统筹就业制度,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
    2.针对沿海地区对劳动力素质的需求,因需培训。一方面要围绕烤烟、豆腐皮、水果、水产养殖、林木加工、苗木花卉种植、矿产开发、水力发电、林产化工等重点项目和产业,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培植新经济增长点。特别是注意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实体,吸纳富余劳动力,实现城乡富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另一方面,要密切关注沿海经济发展趋势,适应沿海劳动力市场需求,因需设置职业技能培训专业,培训各种层次人才。加强境外劳务外派合作和沿海城市输出。
    3.制定政策,鼓励外出致富能人返乡创业,促进经济发展。在收费减免、资金信贷、场地安排、教育、住房、人口管理等各方面制订措施和办法,鼓励外出务工者带资金带项目带技术返乡创业。把返乡创业和发展小城镇结合起来,在小城镇规划设立小型工业区、商业服务业一条街等为返乡创业创造必要条件。建立外出务工和返乡创业双向流动机制,加强与沿海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树立一批返乡创业典型,加强宣传和推广,给予适当的表彰和奖励,发挥返乡人员在各行各业中的能人带头作用和典型示范作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作者为清流县人民政府县长
责任编辑:黄茂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粉丝

40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