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我们**小学始终坚持以学生“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行为自尊、健康自强”为教育主线,积极探索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新思路、新举措。通过各种有效载体和生动活泼的形式,把传承文明礼仪教育落实到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培养了小学生良好的文明素养和行为习惯,促进了我校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全面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师德建设为载体,强化教师礼仪规范,实现以身立教
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使我们深深的体会到,文明礼仪教育仅靠空洞的说教无法打动孩子的心,只有教师真诚的情感感召与率先垂范,才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行为习惯的真、善、美。工作中,一是注意打造学习型的教师群体。利用政治理论学习时间,合理安排经常性、专业性较强的文明礼仪常识的学习训练,引导全体教师积淀良好的文明礼仪素养。二是抓反思、促发展。为引导、鼓励教师自觉反思、养成反思习惯,我校在教案中根据学科特点精心设计了反思小记活页纸,使每位教师都能够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学生表现以及教学的成败及时进行理性分析。我校还利用寒暑假安排教师撰写教育教学案例分析、教学随笔,让大家静心寻找自己教育生活中有益的教学问题,并根据教学问题不断积累教学故事,写出了一份份生动的教学案例、教学随笔,由学校分门别类装订成册,成为一套不可多得的学校文明礼仪教育资料。学期初再组织教师们互相学习这些教育反思(案例分析)资料,对撰文教师是一种鼓励和欣赏,对其他教师也是一种鞭策和启迪,促使大家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我校一位二年级班主任在自己的教育反思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下课后,一位同学因为新买的笔不翼而飞,哭着跑到她面前。她不急不躁,先是满怀深情地注视一下每位同学的眼睛,之后在黑板上画了一颗艳艳的心,并对大家说:“我们每人都拥有一颗美丽纯洁的心,如发现错误的小污点,不能勇敢地改正,小污点会越来越大,直到把你的心染黑,那你就再也找不回美丽的心了,就会失去大家对你的信任。可老师相信,咱们班的小朋友只是一时喜欢,并不是真得想让失去笔的同学难过,咱们用掌声为勇敢的人加油吧!”掌声打动了孩子,终于有人站了起来,这时自己又将那颗美丽的心染红,并抚摸着孩子的小脸,说:“好孩子,老师相信你,老师小时候也犯过和你相同的错误。”出乎意料的事发生了,班上竟有十几个孩子发自肺腑的承认了自己以前犯下的小错误,孩子们在童真袒露中自尊心得到了保护。
这虽是件不起眼的小事,但它折射出的是我校教师那份浓浓的爱生之情,是为人师表者不平凡的大智慧。若每位教师都能像她那样,“俯下身子,蹲下来”与孩子达到心与心的交融,使孩子懂得行为规范中的真、善、美,他就具有了高标准的师德风范,就会很好地做到以身立教。
二、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全方位渗透文明礼仪知识,实现教学育人
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通过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才能逐步形成。为此,我校认真落实教育局将文明礼仪教育纳入教学目标、引进课堂的总要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全方位多渠道渗透文明礼仪知识,切实做到了教学育人。
我校安排班主任兼任本班文明礼仪课,实现计划、教材、教师、课时“四落实”。在每周一的礼仪课上,各班在举止礼仪、谈吐礼仪、家庭礼仪、校园礼仪以及公共场所礼仪等方面,以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各科任课老师结合本学科的特点,灵活运用教材内容,有机地进行礼仪教育,以达到巩固、强化、渗透的作用。如:我校低年级教师在课堂上随机表扬哪个学生的坐姿很美,其他学生会很快地坐好;语文教师结合《争吵》一课,教育学生要互相宽容,诚意待人,知错就改;英语老师结合句型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当向别人借东西时……、当不小心碰到别人时……、当为别人提供帮助时……”的礼貌用语;音乐教师教学《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进行尊师教育;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正确的站立、行走的礼仪行为训练等等。
礼仪知识渗透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每位学生都受到文明礼仪的感染和熏陶,课堂真正成了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阵地。
三、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全方位锤炼文明礼仪素养,实现活动育人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实现的。在文明礼仪教育过程中,我校始终遵循这一原则,通过主题新颖、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一是以文明礼仪训练促养成教育。我校立足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坚持文明礼仪教育同《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机结合,以校园内显性礼仪(坐、立、行、走、语言)为抓手,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文明习惯养成教育。重点开展了“五个一”文明礼仪训练,即:规范一个阵容——升旗仪式、大课间;建立一种秩序——集会秩序、课间秩序、路队秩序;培养一种习惯——讲文明、讲礼貌习惯;学会一种语言——礼貌语言、体态语言;保持一个面貌——校园环境整洁、优美。二是发挥班队组织的作用,开展经常性的班队会活动。通过编写文明礼仪规范三字经、传唱文明礼仪童谣、排演文明礼仪课本剧、评选文明礼仪秀、争当文明礼仪星等形式,将文明礼仪规范生活化、具体化。在校内广泛设立文明礼仪监督岗,做到天天有检查、周周有评比、月月有总结,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我校自搬进教学楼四年来,没有出现乱图乱画、破坏公物、践踏草坪的现象。三是组织开展以“告别脏话、走向文明”、“知荣辱、讲文明、树新风”主题签名、征文、“读健康书,做文明使者”读书教育活动等为主要内容的 “文明礼仪伴我行”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如:学校请少先队员们根据校园十大文明行为的内容为每一个文明行为配上小插图,每个班级由学生自主绘制文明礼仪手抄报,在校园的橱窗内定期进行展览,并于家长开放日中向家长们进行展示,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四、优化校内外环境,营造文明氛围,实现环境育人
几年来,我校坚持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株花草都传情,文明温馨的提示语随处可见,始终伴随学生左右,有效发挥了校园内外环境的育人功能。
一是抓学校环境建设。学校的行为规范无疑给在家娇纵惯了的孩子们带来崭新的体验,这种转变是主动还是被动,关键在于给他们创设高品位的文化氛围。我校注意让学校环境充满童趣,学生置身其中,耳濡目染,心灵、情感得到良好的熏陶。当年我校迁入新址时,环境杂乱不堪。我们及时把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提上议事日程,牺牲节假日到外地取经,几次到村里奔走,争取村两委资金上的支持。经努力,我校环境建设已初具规模:校园中大面积的绿色草坪、一排排整齐的樱花树令人神清气爽,充满活力;教学楼南侧生活区,石桌、石椅,绿草鲜花相映成趣;楼道中装饰着学生的书法、绘画作品,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展牌构成了学生朝夕相伴的德育长廊,如:“你的语言文明吗?”、“你的行为规范吗?”、“学校本周工作安排你做到了吗?”、 “嘘!小声点,我怕吵”等等。新颖别致、文明高雅的校园文化,为学生创设了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环境氛围,提升了环境教育的文化品位,提高了广大师生的人文素养,对陶冶学生情操,塑造良好人格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是优化家庭教育环境。一方面,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设立家长开放日等渠道,对家庭教育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和引领家长转变观念,树立健康的家庭教育观念。他们那些符合现代教育思想、对实施素质教育和学生健康成长有益的意见和建议,我校及时采纳并落实到教育教学中去,有害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急功近利的意见,我校引导他们认识危害,并给与正面引导,教会他们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避免家庭矛盾和家长的不文明行为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另一方面,深入开展家庭道德实践活动。通过教师指导,规范引导学生在家庭中善待他人、关爱他人、开展感恩活动,同时建立家校文明礼仪联系卡,跟踪调查学生在家庭中的明礼表现,并注意将活动向纵深推进,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鼓励学生及时制止家长说脏话、粗话的现象,起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的良好辐射作用。
五、深入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年”创建活动,实现管理育人
为把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在镇中心校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积极响应县局争创“文明礼仪教育年”的号召,深入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年创建活动。
1、开展班级名片比赛。学校统一制成漂亮的小展牌,张贴在各班教室门前,无论谁从教室门前走过,一定都会看到这样的班级名片:一张全班学生的全家福照片,一段表现班级精神风貌的格言,每天孩子们都会在“我们的老师”专栏中受到真诚地感染。因为孩子们把它当成一面检验班级学生行为规范的镜子,人人都在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用良好的行为规范展“班级特色”,共同实践着集体的奋斗目标。
2、体验实践,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才干。我校根据小学生爱表现的特点,实行每月班干部轮换制,用为班集体服务的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的责任心、集体荣誉感以及自主管理班级的能力。不少学生通过当班干部锻炼了组织协调能力。班干部轮换制的实施,也让我校领导班子深受启发,我们逐渐把经验推广,在少先大队部、每月一期安全、健康教育校报、红领巾广播站也实行竞选。为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从上学期开始在三-六年级中,每周安排一个班级为“劳动、文明监督实践周”。值周班主任和实践周同学时常关注:怎样才能高效、创意地完成本周工作。促使实践周班主任在学校月工作目标的指导下,精心安排布置本实践周的工作,值周班主任周一把工作安排粘贴在走廊周工作安排表中,使师生人人知,人人晓。值周班主任带领实践周学生负责检查各班周工作的落实及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