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高明
“诚信”一词当今已成为人们热点话题之一。从广大干部群众对当前社会出现的信用危机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忧心来看,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应该成为今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点。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地将诚信列为道德规范内容之一。朱钅容
基总理在不久前召开的第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这为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诚信是为人
处世的行为准则,是真善美的具体体现。令人遗憾的是“十年浩劫”,放松思想教育所造成的“后遗症”至今仍严重地影响着人们。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过程中,新老体制的相互碰撞,新旧观念、思想的相互交锋,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加上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全新,较为长期的过程,各种制度和法律法规尚未健全,一些人企望一夜之间能够暴富,因而想方设法钻国家制度和法律的空子,抛弃为人处世起码的思想道德规范和做人准则,见利忘义,用坑蒙拐骗手法来获取个人利益。严重的现实已经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加强诚信教育,建设信用社会已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失去信用,发展社会经济的代价将是巨大的。只有加强社会信用建设,才能真正建立起健康、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将我国建设成为繁荣、民主、文明的国家。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我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老典型,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方面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树立了一批真诚待人热心服务群众的先进典型,一些行业和部门也通过创建“购物放心店”、“无假货商店”,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树立了一批诚信经营的先进群体和个人,起到了示范带头和辐射作用。但是,要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必须做到:
1、加强宣传教育,形成讲诚信的良好氛围。建设信用社会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各行各业,每一个人都要把诚信作为修身立业之本,要求别人诚实守信,首先自己要真诚待人,笃守信用。诚信是一种社会的互动行为,比如说,在经济交往中,你要别人按时按质按时发货,你也要按时给人货款;你要营业员为你提供令你满意的优质服务,你也要以诚相待,不能颐指气使,无理取闹。要相互理解,彼此信任。各地区、各单位都要运用各种形式和方法,大力宣传诚信的典型和建设信用社会的意义,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使
人们摒弃那种“人无横财不富”、“人为财死”、“为商必奸”的旧观念和各种歪论,树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明礼诚信”的正确思想,牢记做人和经商的行为准则。通过组织开展创建学习型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活动,将诚信的教育内容贯穿其间,将诚信教育活动列入文明单位评选内容,引导人们人人讲信用,共同为建设信用社会作出努力。
2、加强制度建设,为建立信用社会提供保证。在加强公德教育的同时,要倡导用制度管人,加快信用社会的建设步伐。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许多行业部门为推动诚信教育,建立信用社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如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牵头组织开展的“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推动了商业企业在经营理念、制度、管理和服务上的全方位创新,牵住了诚信教育的“牛鼻子”。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各商业企业的制度也日臻完善,有的商家作出了“不满意就退货”的承诺,使顾客感受到新的经营理念带来的实惠;有的商店为了防止假冒伪劣商品进入流通领域,制定了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措施,如逐级签订无假货责任书、保证书;有的设立商品质量赔偿基金,打假奖励基金等等,这些制度的建立,无疑为打击制售伪劣商品提供了有力支持和保证。只有建立和完善各种制度,才能保证信用社会的建设长期坚持下去。要通过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创文明单位,树示范窗口,来加强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商品知识培训;商业企业要广泛听取消费者意见,建立自查自纠制度,接受监督,建立起售前、售中、售后一条龙服务,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和实际能力,真正做到把权益还给消费者,把风险留给自已;把方便送给消费者,把损失留给自已;把满意留给消费者,把委屈留给自己,树立起诚信为本的新形象。
3、诚实的品质教育应从娃娃抓起。诚信是人的思想品质的一种外在表现,是人们的一种自觉自律的行为。要做到诚信,必须具备诚实的品质。诚实品质的养成,必须从娃娃抓起,使他们从小接受诚实守信的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这方面,家长要做表率,放眼于长远,不要用歪论和各种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来误导孩子和玷污他们纯洁的心灵。要通过创建文明社区、文明家庭活动,组织全体市民创“三好”(在单位做个好职工、在家庭做个好成员,在社会做个好公民),使每位家长都能用良好的言行来教育启发孩子,教育孩子从小养成说真话,办实事的良好品质,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4、要与时俱进,努力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社会是发展进步的,人们的道德规范也应与时俱进。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来的新思想、新观念与传统的思想道德观念难免会相互激荡,产生碰撞。“有偿服务”、“合理报酬”,已很难断言它有悖传统道德,它已是社会发展合法合理的行为。诚信也一样,口头承诺的君子协议,总不及书面协议、合同更让人放心,更符合时代和形势要求,更符合依法治国的要求。因此要大力加强信用文化的理论研究,分析探讨新形势下信用文化的内涵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不断增强诚信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作者为三明市委文明办副主任)
责任编辑:黄茂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