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振岩
执政能力建设与先进性建设,是我们党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提出的两大历史性命题,也是今后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抓好党的建设必须把握的主线。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执政能力关系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必须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机关党的建设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必须把机关党的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一、从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内容看机关党的建设的重要性 1、党的执政能力的科学界定。 什么叫能力?能力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既包括理论知识,也包括实践知识;既包括专业水平,也包括综合能力;既包括经验积累,也包括思维创新。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思想层面讲,有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判断能力、创新能力等;从工作层面讲,有组织协调能力、决策驾驭能力、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等;从个人修养层面讲,有人格影响力、品德感召力、形象亲和力、自我约束力等。能力是相对的、动态的,不同时代、不同对象、不同层次,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 所谓执政能力,不同性质的党有不同的界定。从一般意义上讲,执政能力就是执政党应该具备的执政的条件或者本领。治党、治国、治军的本领,处理内政外交的本领,解决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种问题的本领,应对复杂局面、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本领,都属于执政能力的范畴。 《党建研究》杂志社,曾发起全国十六家权威报刊开展了为期一年“党的执政能力”问题的讨论。有的认为执政能力是一个大概念,不仅包含决策能力、管理水平、办事效率,也包含理论水平、理想信念、思想信念、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还包含作风方面的内容。有的还认为,执政能力是针对整个党而言,党的执政能力既要看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的能力和水平,也要看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素质。 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对党的执政能力作出了科学的界定。指出: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这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科学内涵的全面、完整的概括。 2、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内容。 执政能力和执政能力建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执政能力建设,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手段,通过有效的工作来提高执政能力的过程。 就其能力建设的系统框架来讲:其核心内容包括强化执政意识、增强执政能力、转变执政方式三个主体方面。 强化执政意识是最基础的环节。有些学者提出执政意识包括:执政图强的机遇意识,执政安邦的忧患意识,执政求进的创新意识,执政兴国的发展意识,执政为民的公仆意识。这些观念很值得借鉴。 增强执政能力是最根本的环节。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不断提高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要着力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提高综合决策能力,提高驾驭全局能力,提高引导舆论能力。 转变执政方式是能力建设的重要目标。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坚持“三个执政”,即坚持科学执政,坚持民主执政,坚持依法执政。它既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党在执政理念、执政方略、执政体制和执政方式上的重大突破和创新。 从能力建设的工作要求上看能力建设的核心内容,又必须把握以下三点: 其一,重点是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其二,基础是加强地方党委和基层组织建设; 其三,关键是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素质与工作水平。 3、机关党建工作的特殊重要性。 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内容可以看出,加强各级领导机关党的建设,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一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一,机关是指挥、决策的中心。能否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能否在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将执政能力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都取决于这个“中心”党性观念强不强、工作作风硬不硬、决策水平高不高。党的建设抓根本,应该牢牢把握指挥决策机构的政治方向,着力提高各级党政机关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素质,强化指挥决策的能力。 第二,机关是承上启下的桥梁和纽带。一方面,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决议要靠各级机关层层落实到最基层;另一方面,基层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要及时、客观地反映上去。要使我们党真正“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这种纽带作用只能强化而不能消弱。强化这种纽带作用,重任自然落在各级机关党组织的身上,落在机关党的建设的目标任务中。坚持好党的根本宗旨,真正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落实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必须下大力抓好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 第三,机关是领导人才的汇聚的地方。机关干部一般文化层次较高,素质全面,能力也相对出类拔萃,造就了一大批社会精英和领导人才。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对机关党员干部的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教育与管理,恰恰相反,层次越高,要求也就越高,教育和引导的任务会越重。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站在历史的高度,重视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与培养,着力提升领导干部的素质与工作水平,这既是增强执政能力的工作要求,也是机关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 第四,机关党组织在其它基层党组织中更具影响力和感染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必须重视“机关单位”这一特殊的“基层”,充分发挥机关对社会的表率作用。机关单位自身建设抓好了,对其它类型的基层组织是一种无声的促进和带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强化机关党组织和机关党的建设是基础中的基础。 二、机关党的建设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依存关系 通过以上分析,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机关党的建设的内在联系已经比较清楚了。可以说,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新要求,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性建设;机关党的建设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最关键的一块,对落实执政能力建设这项根本性任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机关党的建设必须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 机关党的建设包括五大方面的内容,即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与能力建设。这五个方面的建设最终指向都是“能力”。思想建设是前提,为能力提升提供思想动力;组织建设是基础,为能力运用构建结构支撑;作风建设是重点,是能力增强的主攻目标;制度建设是保证,为能力保持提供长效机制;能力建设是根本,各项建设都要贯穿始终,是党的建设的根本目的与总目标。因此,机关党的建设一定要把握根本,围绕提高执政能力这个总目标,来确立工作的重心和方略。可以说,脱离能力建设的机关党建,是不务实的机关党建。 2、机关党的建设与执政能力建设密不可分。 机关党的建设与执政能力建设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其内涵与外涵上各有侧重,但由于都属于党的建设的大范畴,因而在许多根本点上是密不可分的。 首先,二者在内容上具有重叠性。按照逻辑学的分析,机关党的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是两个相互交错的圆,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叠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构成机关党的建设与执政能力共性的要求。比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党性观念,比如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服务理念,比如坚持改革创新、促进发展的思维模式,比如坚持重基层、打基础,抓领导、领导抓的工作方略等,既是机关党的建设需要把握的核心内容又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所要努力的目标。 其次,二者在方式上具有一致性。虽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宏观性,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具有微观性,但落实到一个具体的单位或者一个部门,在其具体运作方式上,在一些根本措施上往往是相通的、一致的。就我们尝试过的一些方式、方略来讲,有这么一些共同之处。①以教育促提高。比如2006年在全国范围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就是两相促进的重要手段;②以创新促改进。各项工作都离不开创新,机关党的工作要开辟新局面,必须创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转变执政方式也是最根本的要求;③以制度促规范。制度是工作的要求,制度也是效果的保证。制度建设无论对于执政能力建设还是对于机关党的建设来说,都是必须加强的。两相比较,其实还有许多具体操作上的东西都是一致的。 再次,二者在目标上具有同向性。无论机关党的建设还是执政能力建设,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指向:重点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目的是提高素质,增强水平。一切具体的工作,如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加强党内监督,建立健全党内各项工作制度和规则等,都是围绕这一目标指向来做的。 3、执政能力建设课题的提出给机关党的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解答的两大历史性课题之一。在这一课题的研究探讨中,不仅给机关党的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大环境,同时也给机关党建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它使我们今后工作的方向更加明确,重点更加突出,这对加强市直机关党的建设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三、以机关党建工作的成效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根据《党章》和中央颁布的《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赋予机关党组织的职能和任务,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这一根本目的,今后一个时期市直机关党的工作要把握这么三个重点:一是要始终不渝地突出发展大局,紧贴中心,努力为经济建设服务;二是要始终不渝地强化作风建设,不断改进工作,切实为基层为群众服务;三是要始终不渝地把握领导干部这个重点,加强思想教育,着力提高机关的整体素质与水平。具体要发挥好“三个作用”: 第一,在服务经济中心,保证单位业务工作完成上发挥作用。 加强执政能力也好,加强机关党的建设也好,都必须以发展论成效。因此,我们的工作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务和服从全市发展大局这一指导思想。 机关党组织应该做什么?一是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解决好信念、信心问题,解决好方法、策略问题);二是理顺情绪,激发热情(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工作积极性);三是提高素质,增进效益(加强思想教育,确立先进的管理理念,提高指挥决策水平)。 机关党组织具体应该怎样做?一要把握服务经济中心的总脉膊(深入调查研究,吃透上情,把握下情,求教于民。群众是老师,答案在基层);二要找准与经济工作的结合点(服务主动,参与积极,职责分明,保障有力);三要强化工作的措施(坚持把党务工作纳入单位工作的总调度,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评比)。 第二,在提高党员素质和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上发挥作用。 在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上,重点是如何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活力。活力来自于“三力”:一是凝聚力。基层党组织要确保工作方式新颖,民主空气浓厚,活动丰富多彩,这样才能凝聚人心。二是战斗力。最直观的体现就是班长垂范、班子过硬、队伍整齐。把握住这三点,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也就强了。三是号召力。只有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紧密联系工作实际,自觉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党组织的威信才高,工作推行力才强。 在提高党员素质上,重点是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党员领导干部的能力内涵非常丰富,就市直机关这一层次来讲,我认为重点要提高五种能力:一是学习能力,二是驾驭能力,三是服务能力,四是竞争能力,五是协作能力。这些都是对中央提出的增强“五种能力”上的具体化,是日常工作最实际的要求。 第三,在加强党内监督、转变机关作风上发挥作用。 监督是一种公众的制约力,加强党内监督是机关党组织的主要职责,同时也是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手段。 ①监督是能力危机的自我防范。能力危机主要来自我们党自身,我们在和平年代里过惯了几十年的舒适生活,滋长了唯我独尊,唯我是大的安泰心理,淡化了科学执政的意识。加强党内监督,其动因就在于提醒党的各级组织和每一名共产党员,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站在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高度,把握世界发展的总趋势,自觉地搞好危机防范,从而增强党的执政意识,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②监督是能力建设的有效方式。教育是能力建设的方式,管理、监督也是能力建设的方式,在一定条件下,监督的手段还显得特别重要,我们要坚持教育、管理、监督并重的原则,强化监督在能力建设上的促进作用,形成能力建设的强大合力。 ③监督是能力发挥的必要引导。能力建设应该以能力的正确运用为前提。能力用偏了,这只会对能力建设起反作用。比如搞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劳命伤财的“形象工程”,看似有能力,有水平,实则误国误民,是科学执政的一大忌。因此,在执政能力建设的环节中,必须加强有效的监督,确保能力发挥的主导方向。 ④监督是能力异位的强力制约。在能力建设中,难免会出现步调不太一致的情况,特别是在一些“禁行”性的要求上,有些党员领导干部就不能自觉做到令行禁止。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通过强有力的党内监督来规范党员干部的言行。 总之,作为党内监督的重要主体,机关党组织必须充分认识党内监督对能力建设的积极作用,明确监督的重点,把握好监督的原则,有效地做好党内监督工作。监督作用发挥好了,执政能力建设就多了一重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