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本文简要概括了我市以龙工集团为代表的工程机械产业发展情况,分析了产业竞争中的制约“瓶颈”问题,如专业化协作、配套不够,产业集聚远未形成;物流发展滞后,企业运输成本高;技术标准落后,核心竞争力优势不强;大部分企业规模小,资金短缺等问题。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提升龙岩工程机械产业发展竞争力,建好产业发展基础平台,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大力支持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千方百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促进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实施品牌带动战略,集聚发展品牌产业。
工程机械是我国装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地说,凡土石方施工工程、路面建设与养护、流动式起重装卸作业和各种建筑工程所需的综合性机械化施工工程所必需的机械装备,称为工程机械。目前,我市工程机械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势头正猛,市委、市政府已将工程机械列入重点培育发展的九大产业基地之一,力争到“十一·五”末把我市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工程机械重要生产基地。因此,深入研究分析我市工程机械产业发展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状:发展快、实力强、潜力大
在我国,谈起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历程,就一定要浓彩重笔地谈到以我市龙工集团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崛起和发展。因为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计划经济时代,工程机械生产主要依靠国家的指定性计划,市场格局主要取决于柳工、厦工、成工、宜春等4个厂家。而90年代后,民营企业开始介入,以龙工集团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得到快速发展,使我国工程机械生产格局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在全国形成了一些以区域划分的产业基地,比如以徐工、常林、镇江沃得为代表的江苏基地;以山推、山工为代表的山东工程机械基地等。我市的工程机械产业正是源于龙工集团这一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海西重要的工程机械生产基地。
(一)发展快。从1993年中国龙工控股有限公司创立起,至2007年底,全市已投资设立工程机械制造企业3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7家)。领军企业――龙工集团是中国装载机行业三强(柳工、徐工、龙工)之一,主导产品“龙工”牌装载机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连续几年以40%~50%的速度增长,是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第一家在港(境外)上市的公司。目前,龙工控股公司在龙岩投资设立企业已达6家,总投资超过35亿元。与此同时,该公司在上海、江西、河南等还投资设立10多家全资子公司,产品覆盖装载机、挖掘机、压路机、平地机、叉车、收割机等多种机械,年生产能力超过5万台。从某种意义而言,一个龙工集团撑起了我市一个工程机械产业。目前,龙工主导产品之一的装载机在本市内自我配套能力达60%以上,一个产业集群逐步形成。
(二)实力强。作为我市工程机械的龙头企业,龙工集团具有较强的发展竞争力。根据《国际建设》杂志评选,龙工集团连续两次入选“2006、2007年世界工程机械50强排行榜”。2007年,龙工集团总产值超过80亿元,名列“中国机械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100强”和“全国百家侨资明星企业”;其中,主导产品“龙工”牌装载机的整机销量稳居全国同行首位,年产销超过3万多台,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超过20%。龙工集团之所以具备如此强的竞争力,主要原因:一是运营管理模式先进。在经营管理机制方面,作为民营企业,具有机制、体制灵活的优势,同时,公司在港上市后,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经营管理效益明显提高;在生产保障方面,龙工集团一方面与三明钢铁集团等一批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确保公司生产有稳固的原材料及零配件供应,另一方面,积极推行纵向一体化的运营模式,自行开发及制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变速箱、驱动桥及其它装载机主要结构件,使企业不断提高自我配套能力,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供应商的依赖,提升生产及质量保证;在销售及售后服务方面,龙工集团于2001年在行业内率先推行售后服务全权委托制,已建立起遍布全国的龙工产品营销网络,在500多家经销代理单位中均实现了整机销售、维修服务及配件供应的“三位一体”,有效地确保了高效、及时的售后服务和灵敏、快捷的市场反应,大大提升了广大客户的满意度。二是技术力量雄厚,研发能力强。龙工集团采用世界最先进的FMS柔性生产线,拥有数十台卧式加工中心,其换刀、加工、测量、找正,全部实现自动化。中国龙工技术研究院汇聚了众多国内机械制造科技领域的一流人才,至今已成功开发了超过百种型号的产品,广泛运用于基础建设、矿山、码头、港口、煤矿、水利工程项目。三是不断拓展国际市场,企业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由于生产经营成本较低,龙工集团出口装载机的性价比很高,与欧美卡特彼勒等品牌机相比,国外客户购买2台龙工装载机的价格相当于购买一台的卡特彼勒装载机,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今年1~7月份,龙工集团已出口装载机1000多台,货值3000万美元,名列全国同行业前三名,产品远销东南亚、中东、独联体、欧盟、非洲等国家和地区。预计到年底出口可达5000万美元。
(三)潜力大。目前,我市工程机械产业发展方兴未艾,正赶上发展最好时期。一是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和重点推动。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把机械产业列入率先产值破100亿的重点产业来抓,重抓大项目、好项目,重抓产业链的延伸,重抓领军企业培育。如为了让龙工回岩投资大项目,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与公司高层沟通洽谈,动员回乡投资,并亲自协调项目投资用地,为其投资提供个案优惠政策。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全力打造工程机械龙头产业,对龙工集团予以重点关注、重点扶持,提供最好的条件,给予最优惠的政策,创造最好的环境。与此同时,我市新罗区全力发展机械制造业这一龙头产业,强化引进工程机械、运输机械项目以及与之相配套的铸造、锻造、电镀等热加工处理企业,实现了机械产业的快速发展。二是产业发展目标宏伟。根据中国龙工控股有限公司“二轮创业”发展纲要规划,到2020年集团总额计划达260亿元,出口计划超过总产值的50%,达20亿美元。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龙工控股公司正投入40亿元在我市建造“亚洲最大的精密铸锻基地”和“挖掘机等工程机械及农业机械出口基地项目”。待2010年整个战略全面实施、企业全面达产后,龙工在我市企业占地将达到2600亩,产值可以突破100亿元。与此同时,为便于生产制造、质量控制,发挥成本优势,龙工拟将装载机、挖掘机、压路机、平地机、叉车、收割机等全系列产品的出口部分全部规划至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出口基地。并从2007年起逐步将出口产品的生产重点全部转移到龙岩,不断提升在龙岩企业出口产品的生产能力和销售水平。
二、形势分析:制约瓶颈不少、市场竞争激烈,但前景仍然看好
(一)制约瓶颈不少。
1、专业化协作、配套不够,产业集聚远未形成。如龙工产品主要配件为柴油机、轮胎、油缸、桥箱、轮网、水箱、泵、阀等几大类。除桥箱、油缸等自行生产外,柴油机主要用山东潍柴的产品、轮胎主要用河南风神产品、轮网主要用金龙产品,水箱由山东潍坊和江苏扬州提供,泵和阀分别由山东和浙江的供应商提供。省内、市内配套相当有限,其中,本地配套率约1%左右,远远满足不了龙工大规模生产的需要。
2、物流发展滞后,企业运输成本高。近几年,虽然我市高速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但由于工程机械的产品运输体积大,且面向全国销售乃至出口各国,客观上对铁路车皮运输及集装箱运输有较大需求。在铁路运输方面,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我市铁路运输车皮调度仍然受制于南昌铁路局,省、市调控能力有限。在集装箱运输方面,目前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严重滞后,且距离厦门港口较远,运输成本较高。此外,由于厦门港的国际航线相对于上海港而言明显偏少,对在岩企业出口也带来影响。
3、技术标准落后,核心竞争力优势不强。一是根据2006年11月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三届二次理事会工作报告分析:目前我国工程机械标准体系不够科学完整,大约有75%以上的自用标准是2000年前制订而应该修订的老标准,和国际上通行的标准体系内容差距较大,特别是涉及安全和环保类的标准严重不足,企业扩大出口将面临国外安全、环保的技术壁垒。二是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协会组织的专项调查,目前,国内装载机产品技术几乎完全公开,行业进入壁垒低,产品同质化强,竞争以价格战为主。在零配件方面,虽然目前装载机的国产零部件体系是最完善的,而且几乎是百分之百的自主知识产权,但是在关键技术上还是落后的。在生产高端整机产品的时候,就要依赖进口零部件。在生产挖掘机方面也遇到同样的问题,龙工挖掘机的核心技术需全球采购。
4、大部分企业规模小,资金短缺。工程机械行业的生产周期较长,流动资金占用较多,特别是一些进口配套件如油缸、柴油机、液压操作系统等订货周期都在8个月以上,而且国外企业订货条件苛刻,需要较多的资金。而我市民营工程机械企业除龙工集团外,规模都不大,融资能力较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二)市场竞争激烈。
1、区域竞争激烈。就国内而言,江苏省提出要把徐州建设成为国内最大的工程机械生产基地;湖南省也明确提出了把长沙建成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的发展战略,并已扶持发展了中联、三一重工、山河智能等一批销售规模超过20亿元的工程机械企业;广西省则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进一步巩固柳州市中国六大工程机械生产基地的地位,并把南宁市建设成为中国工程机械通往东盟市场的重要集散地。
2、外资大举进入。早在2003年,欧美企业卡特彼勒、沃尔沃等就先后涉足我国利润相对较低、竞争激烈的装载机行业,其中,卡特彼勒已对山工100%控股。2007年,韩国斗山及其代理商山东永弘收购烟台裕华,也开始打造其在中国的装载机生产基地。由于外资企业技术水平先进、产品质量较高,容易迅速挤占、分割中国市场,对中国企业形成较大压力。
3、世界性经济滞胀约束工程机械发展。当前,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已经对工程机械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钢铁原材料的涨价,二是零部件进口成本的涨价。据统计,目前在工程机械行业生产企业综合成本中,钢材占40%~70%不等,钢铁材料价格上涨直接影响企业生产成本。同时,由于零部件涨价,工程机械行业大约有70%的利润被进口零部件吃掉。
(三)前景仍然看好。
1、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从总体来看,根据内燃机行业调整改造发展导向性意见,预计到十一·五末期,各种大中型工程机械约需30万台多缸柴油机配套量,也就是说,2010年各种工程机械产量将达到30万台。据有关方面预测,到2010年工程机械出口销售额有望达到1300亿美元左右。工程机械企业拓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空间巨大。从具体的销售市场看,国内方面,当前,国内已不断积极加强铁路工程建设,按照“十一五”规划,其间铁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额达1.25万亿元人民币,铁路车辆采购总额也会增至2500亿元人民币。龙工作为国内轮式装载机生产龙头企业,其产品主要用于兴建道路、铁路、隧道、桥梁、采矿、水电工程、制造钢筋水泥及建筑等基本建设,用途十分广泛。龙工集团只要不断扩充产能,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必将进一步提升现有的20%国内市场占有率。国际市场方面,据统计,2006年,除中国外的全球其他各市场的容量合计为1424亿美元左右,是中国的8倍左右。其中,中国出口50亿美元左右,只占其他各市场合计容量的3.5%。因此,国内工程机械产品出口的潜力较大。
2、国际环境总体有利。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转暖,世界工程机械市场出现快速增长,为中国工程机械产品出口快速增长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具体表现在:国际品牌在中国生产的工程机械进入到其全球销售网络;中国品牌工程机械产品通过认证(CE)和代理进入到发达国家;零部件进入全球工程机械制造OEM市场;发展中国家在大力发展经济,成为中国工程机械出口重要的增长点。此外,中国对外工程总承包项目也成为中国工程机械出口重要的增长点。2006年,在全球工程总承包项目(包括非工业性和工业性项目)中,我国完成对外承包工程300亿美元,新签合同660亿美元。目前在进行的项目包括火力发电厂、水电站、高速公路、铁路、水泥厂和各类民生项目等,这些都将有力地带动工程机械产品扩大出口。
3、我国多双边贸易协定蕴藏诸多机遇。以东盟市场为例,据了解,为顺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要求,中国出口东盟的工程机械产品纷纷降税。这项举措使得中国工程机械产品出口占据了较大的价格优势。目前,有8种工程机械整机降税,协定税率均为5%,比中国国内现行税率普遍低2~3个百分点。另外,还有23种工程机械基础件实现了降税:液压件、气动元件协定税率均为10%,比中国国内现行税率低2~4个百分点。轴承、模具和密封件,协定税率均为5%,比中国国内现行税率低3个百分点。我市工程机械企业只要用好用活这些优惠政策,抓住当前东盟各国不断加快发展的机遇,必将打开一片广阔的国际市场,迎来难得的生存发展空间。
三、提升工程机械产业竞争力的若干思考
1、科学规划产业发展战略,统筹布局配套产业链项目。一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方方面面的基础配套和产业延伸,同时,应与整个区域发展相统筹、相衔接。当前,湖南、山东、江苏、广西、安徽等传统工程机械大省正强化进行工程机械产业的统筹布局,而我省的工程机械产业通过近几年的发展,以厦门、龙岩、泉州三地市为主也形成了较大产业规模,为全省的统筹布局提供了条件。以投资生产工程机械专用轮胎、发动机项目为例,目前,省内尚没有专用生产厂家,如能在龙岩或厦门投资布局这两个项目,无疑将大大提升龙工和厦工这两个龙头企业的产业聚集力和竞争力,但由于这两个项目如要真正配套满足龙工和厦工这两个龙头企业的生产,则需投资额较大,用地也较多,这就涉及到综合平衡问题以及减少项目投资风险问题。为进一步提升我省工程机械产业的整体发展竞争力,建议由省发改委、经贸委等出面协调,统筹考虑相关配套项目的发展布局,并制订相关政策予以调控和扶持。与此同时,我市要根据《龙岩市“十一五”机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强化对工程机械产业的规划管理。建议在机制和体制上加强领导和支持,由市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市内外有关专家,对工程机械产业进行总体规划。对龙洲工业园区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目标定位、战略重点、产品方向的规划,要注意突出民营企业的特点和优势,并与龙工集团的发展规划相协调,以避免重复建设,实现优势互补。
2、大力支持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千方百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个产业要保持长久的竞争力优势,技术技能优势是首要因素。培育技术技能优势,一要靠技术引进,二要靠自主创新。当前,我市工程机械产业正朝着这一方向努力发展。其中,龙工集团正在加紧建设的“亚洲最大的精密铸锻项目”计划总投资15亿元,项目采用国际先进的工艺技术和亚洲一流,国际先进的进口设备,将达到高环保、高节能国际先进标准,属亚洲第一,国际先进。与此同时,龙工集团正积极做好工程机械(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前期工作,积极寻求与中科院等科研机构在技术上联合,在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一个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室内实验大楼和占地100多亩的大型户外实验场,力争通过3~5年的不断完善,使这一实验室真正成为全国工程机械行业“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产品研发中心、质量检测中心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中心。因此,下阶段,我市工程机械产业在培育技术技能优势方面,重点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采取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科技攻关等多种形式,加大自主创新力度,进一步完善工程机械产业的关键零部件配套体系。二是加大对科技、人才的投入,努力构建研发基地,要借助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优势,加强产学研结合,开展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核心心技术的研发,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三是支持龙工集团加快建设工程机械(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建设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如能顺利建成,则能迅速提升龙工以及我市在全国、乃至国际的影响力,打造全国、全世界知名的“龙工品牌”;如能顺利建成,必将对我市今后能否建设成为海西乃至全国重要工程机械生产基地产生重大影响,同时,对于龙工集团能否顺利建成“挖掘机等工程机械及农业机械出口基地项目”,提升我市工程机械产品出口竞争力产生重大影响。
3、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促进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一是创新政府扶持方式,构建功能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要尽快研究制定《龙岩市促进工程机械产业发展若干意见》,以政府引导、市场推动的方式加大对产业集群公共要素的投入,不断建立健全工程机械产业支撑服务体系。同时,要从用地、用电、用工等方面,向投资建设工程机械项目倾斜,鼓励市内外资金投向工程机械项目;要坚持“大、中、小”项目同样重视、同样扶持,鼓励不同种类的工程机械产品、零配件在我市遍地开花、结果,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重要工程机械生产基地和工程机械产品、零配件集散地。二是优化产业链结构,延伸产业链链条。当前,重点要抓住龙工集团在我市不断扩大投入,努力做大做强的机遇,调动一切积极有利因素,尽最大可能配合支持龙工集团将装载机、挖掘机、压路机、平地机、叉车、收割机等工程机械系列产品的出口部分全部规划投资至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出口基地,同时要加快开发、引进产业链配套项目,高起点规划建设桥箱、齿轮、液压油缸生产中心、精密铸锻件生产中心等配套加工中心,促进本地配套率大幅度提高。三是充分把握国内外工程机械产业布局调整的机遇,有选择地加大对国内重点工程机械产业基地的招商力度,力争再吸引1~2家国内或世界著名工程机械企业到龙岩投资办厂,共同把龙岩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工程机械重要生产基地。
4、实施品牌带动战略,集聚发展品牌产业。要坚持培育中国名牌与世界知名品牌“两手抓、两促进、两不误”,增强工程机械产品国内、国际竞争力。一是选择海克力斯(福建)桥箱、龙工机械配件等亿元企业和津虎油缸、山力工程液压等产值不到亿元但具备一定发展潜力的企业作为品牌、著(驰)名商标重点培育对象,实行相关部门领导挂钩责任制和重点协调服务制度,兑现品牌培育扶持政策,使更多的企业产品达到国家、省级品牌标准,评上知名品牌。二是积极扶持龙工集团出口名牌创建工作,使之早日成为商务部“重点培育与发展的出口名牌”企业。要积极争取省外经贸厅等部门将我市列入以工程机械为主导出口产品的省重点机械产品出口基地,充分借助国家、省财政扶持以及宏观调控的力量,加强对产业集聚的引导和支持,充分发挥龙工品牌龙头企业的扩展带动效应和在产业链中的核心作用,建设大项目,延伸产业链,发展大配套,形成以龙工国家级品牌企业为龙头、高起点配套、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工程机械生产基地。当前着重抓好:龙工装载机异地技改扩建项目、龙工变速箱加工项目、龙工液压项目、龙工精密铸锻件生产项目和龙工挖掘机等工程机械及农业机械出口基地建设等,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早日实现龙工年产值破100亿元目标。
5、建好产业发展基础平台,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一是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利用国家、省外经贸有关政策,支持企事业单位、中介组织等建设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包括: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认证服务平台、人员培训平台、国际孵化器平台以及试验检测中心等,切实为工程机械产品扩大出口提供优惠服务,并在提升行业发展水平、提高产品质量档次、推进出口品牌建设和外贸结构优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二是创新融资平台。对于龙工集团及其下属大公司、大企业,要积极引导其充分利用国家政策银行及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政策优势、融资优势以及强大的化解政治、投资等风险机制优势,加强银企合作,增强投资能力,降低出口风险,提升拓展国际市场能力。对于广大中小型工程机械企业,要加快建设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作用,推广中小企业联保贷款,以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三是加快建成现代物流平台。由于没有港口的优势,龙岩要大发展,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刻不容缓,否则现代物流成本永远将制约企业的发展和项目的引进。一方面,要积极利用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等海关特殊监管区的政策,引导有条件的企业或中介组织先行投资设立,为企业扩大进出口提供进口保税、缓税或者出口退税,以及仓储、物流运输等方方面面的服务。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强与沿海口岸物流中介企业的合作与联系,积极引进大型物流企业到我市投资设立物流中心,迅速提升我市现代物流发展水平。此外,要切实加强与上级铁路部门的沟通联系,在支持老区、山区铁路建设的同时,赋予必要的调度铁路运输车皮的能力和手段,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铁路建设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
执 笔:麻启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