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青海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旦科在玉树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复制链接]
xqf517 发表于 2015-10-16 09: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旦科同志在玉树州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2010
    根据省委决定,我到玉树工作到今天已经有整整二十九天时间了。到玉树工作以来,我在陪同中央领导、处理日常事务、参加有关会议、进行个别谈话的同时,抽出时间陆续考察了部分重建项目,并到结古地区部分村社和片区走马观花地开展了一些调研工作,看望了一些机关干部,接触了一些基层群众,了解了一些相关情况,思考了一些基本问题。二十九天的所见所闻,二十九天的所思所想,使我刻骨铭心的感受到:地域辽阔、山川壮丽,风情淳朴、人民可爱,历史悠久、文化绚丽,资源富集、蓄势待发,历经磨难、愈挫愈奋,素有江河之源、名山之宗、牦牛之地、歌舞之乡和中华水塔美誉的玉树藏族自治州,正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元帅所说的那样“是我们祖国一个十分可爱的地方”,也正如省委书记强卫同志在青海大学演讲时所说的那样“在这里,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壮丽,有一种触及灵魂的感动,有一种令人振奋的精神,有一种催人奋进的动力”。长期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玉树州历届党政班子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拼搏,奋发进取,在不断深化州情认识,着力创新发展思路的基础上,始终坚持第一要务,切实提升发展水平;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着力夯实生存基础;始终坚持维护大局,积极促进社会稳定,开创了自治州经济发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新局面。尤其使我激动、令我触动、让我感动的是:突如其来的“4.14”强烈地震,顷刻之间使三江源头山崩地裂、桥塌路断、房倒屋垮、物毁人亡,大地满目疮痍,雪域苦风凄雨,我州各族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了重大损失,我州多年形成的发展存量基础遭受了毁灭性打击,我州进入了建国以来最危急、最艰难、最严峻的特殊困难时期。面对巨大灾难,我们以昂扬的革命意志和必胜的战斗激情,奋勇挑战体力极限、精神极限和生存极限,以最高的效率指挥协调,以最大的力度搜救生命,以最好的效果救治伤员,以最优的服务安置群众,以最强的措施恢复秩序,以最快的速度启动重建,展开了一场迄今为止人类在高原高寒地区规模最大、成效最显著的救援行动,在最短的时间里取得了紧急救援全面胜利、正常秩序迅速恢复、拆危清墟加紧实施、灾后重建积极推进的抗震救灾工作阶段性重大胜利,创造了人类抗震救灾史上的玉树速度、玉树奇迹,形成和展示了大爱同心、坚韧不拔、挑战极限、奋进感恩的玉树抗震救灾精神。大灾面前,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不顾安危,不辞辛劳,深入灾区,指导工作;强卫书记、骆惠宁省长等省级各大班子领导心系灾区,坐阵一线,科学调度,现场指挥,使广大干部群众在十分危急、特别艰难的情况下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信心,为夺取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提供了最根本、最有力的保证。面对危难,全国各族人民感同身受,捐款捐物,共同汇聚成温暖人间的无疆大爱,生动诠释着水乳交融的无限深情。其它藏区广大干部群众把玉树人民的苦难当做他们自己的苦难,把玉树人民的不幸当做他们自己的不幸,上至白发苍苍的老人,下至不谙世事的孩童,他们有的眼含热泪,手持经轮,默默祈祷;有的起早贪黑,赶制干粮,急送灾区;有的倾其所有,筹集物资,星夜驰援。没有任何人号召、没有任何人动员,广大干部群众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力出力,充分体现了血浓于水的同胞情谊。紧急关头,灾区各级领导干部临危不惧,坚毅沉着,恪尽职守,勇挑重担;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无畏担当,冲锋在前,敢打硬仗;各族人民群众生死相依,守望相助,顽强拼搏,共克时艰,展示了各民族感恩、坚强、豪迈和乐观看待生命的崇高伟大精神;广大寺院僧侣快速反应,迅速行动,奋勇救灾,无私奉献。特别是在抗震救灾最关键的时候、在灾区人民最需要的时刻,黄福荣、杜金玉、李德业、张建华、杨勇等抗震救灾英烈自告奋勇地来到这片他们从来没有来过的地方,来到这群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人们中间,用生命的代价谱写了感天动地的救援篇章。在“4.14”以来那段充满激情、充满奋斗、充满挑战的日子里,我州广大干部群众始终站在最前列,奋勇争当排头兵的英雄气概,历经磨难而不衰、屡遇挫折而不馁的顽强斗志和全国各族人民汗水泪水水水相融,真情深情情情相汇的深沉大爱,使我们充分感受到了一种震撼人心的精神、激情和力量。
浴火重生,凤凰涅槃。毛主席曾经语重心长地指出:“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强卫书记最近高瞻远瞩地强调:“玉树地震虽然是一场灾难,     但灾后重建却是一次重大历史机遇”。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新玉树”和“上两个大台阶”的宏伟目标,吹响了鼓舞我们从危难中崛起,激励我们在困境中奋起的进军号令。站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经历血与火洗礼,经受生与死考验的玉树人民,应该以什么样的政治觉悟勇挑重担?应该以什么样的精神面貌接受考验?应该以什么样的工作实践展示形象?在我们这些人的手中诞生一个什么样的新玉树、新结古?这是每一个玉树人都必须面对、必须正视、必须思考的问题。借此机会,我在这里和大家谈一谈自己不一定成熟的意见,但愿对灾后重建工作有所启示、有所裨益、有所促进,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我们应该知恩感恩、铭恩报恩。古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古诗中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句子,这些告诉我们的实际上就是感恩。所谓感恩,说开了就是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处。人的一生中,从小的方面讲,从小时候我们就领受了父母的养育之恩;等到上学,我们领受了老师的教育之恩;工作以后,又有领导和同事的关怀、帮助之恩;年纪大了之后,又免不了要接受晚辈的赡养、照顾之恩。从大的方面讲,做为单个的社会成员,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多层次的社会大环境中,都首先从这个大环境里获得一定的生存和发展机会。也就是说,社会这个大环境是有恩于我们每个人的。感恩,说明一个人对自己与家人、与社会的关系有着正确的认识;报恩,则是在有了这种正确认识之后产生的一种责任感。没有社会成员的感恩和报恩,我们很难想象社会能够发展、人类能够进步。因此,感恩是一条人生根本的准则,是一种人生质量的体现,感恩之心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在我们玉树人民最困难、最无奈、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是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为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奉献无疆大爱,使我们渡过难关,获得新生;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在灾后重建事业刚刚启动之际,是党和政府为我们派来了一流的施工企业,运来了一流的工程设备,送来了一流的建设人员,使重建顺利推进,有序展开。我们藏民族是一个基本上全民信教的民族,长期以来受藏传佛教报“父母恩、众生恩、国王恩、三宝恩”的“四报恩”思想的濡染,有着共同的信仰追求和共同的道德观念,我们说信仰就是正确的意识,道德就是正确的行为,信仰就是自以为是的信念,道德就是在信仰支配下的行为,正是这种信仰理念、这种道德规范成为我们藏族人感恩载德、有情有义、有德报德、知恩图报的民族品格,成为我们藏族人知恩感恩、铭恩报恩的待人接物、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做为一个把知恩之心、报恩之举溶入血液、渗入骨髓的优秀民族的成员,此时此刻我们应该更加深刻、更加透彻、更加强烈地认识我们玉树人如果失却知恩之心、失却感恩之举,小则让人失望,大则遭人唾弃。英国谚语说:“忘恩比说谎、虚荣、饶舌、酗酒或其他存在于脆弱的人心中的恶习还要厉害,忘恩的人,落在困难之中是不能得救的,感谢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负义是恶习中最不好的。”我们只有时时想着感恩,才会时时想着报恩。我们应当时刻不忘党的恩情、时刻不忘祖国的温暖、时刻不忘人民子弟兵的奉献、时刻不忘全国人民的关怀,我们要在发自肺腑地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巨大支持无限感恩的同时,要以顾全大局、维护大局、服务大局的高度政治责任感和强烈历史使命感,自觉地把知恩之心、感恩之情转化为自强自立、奋发进取的强烈愿望,转化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转化为埋头苦干、重建家园的实际行动,不等不靠、不拖不推,勇闯难关、敢打硬仗,全力推进灾后重建的伟大进程。
    我们应该秉承传统、勇于担当。西方哲学家康德说,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能震撼人的心灵,一是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内心里崇高的精神。面对“4.14”强烈地震,玉树的男人没有退缩、玉树的女人没有流泪,房屋倒了、亲人走了,但玉树人的精神没倒。这是为什么?我认为这是玉树人没有丢掉父辈的精神品格,兼收并蓄的中华民族精神支撑着玉树人的信念,博大精深的康巴藏族文化护佑着玉树人的心灵,玉树人遭受的仅仅是物质的灾难,而不是精神的劫难。当前,抗震救灾工作已告一段落,灾后重建工作已全面启动。灾后重建虽然没有抢救生命那样十万火急、刻不容缓的急迫性,但对我们玉树人来说,它是一项利在当代、惠及后人的伟大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事业,同时也是一项隐含矛盾、充满挑战的全新课题和严峻挑战。那么,做为重建主体的玉树人,我们应该以怎样的精神状态投身重建呢?一个民族是要有精神的,一个没有精神的民族就如同一盘散沙,是扶不起、站不住、起不来的。如果说兼收并蓄的中华民族精神、博大精深的康巴藏族文化在抗震救灾中使我们消除了恐惧和绝望、树立了信心和勇气、唤醒了良知和人性,支撑了我们的信念、护佑了我们的心灵,铸造了永不屈服、永不放弃、永不退缩、永不言败的史诗般丰碑,那么,我们今天的灾后重建伟大实践同样绝对不能离开中华民族精神的支撑和康巴藏族文化的护佑,否则我们所从事的灾后重建事业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将会成为震前玉树、震前结古的简单复制。我们唯有切实秉承中华民族精神和康巴藏族文化并从中充分汲取不竭的动力,才能使我们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才能使灾后重建具有坚强的精神依靠和坚实的文化支撑,才能使灾后重建的过程成为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的过程。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富有创造精神的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以其繁荣的经济成就、灿烂的文化艺术和辉煌的科技发明蜚声于世,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在5000多年的漫长的岁月里,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价值、生命意义、道德传承、社会理想等进行苦苦探索,从朦胧意识到鲜明理念,从仁人贤士到普通百姓,逐步形成了倡导谦逊、诚信、仁义、和谐、无畏、进取等优秀品德的中华民族精神。北宋理学的主要开创者张载说过著名的“四为句”,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真谛。他说做为一个人要“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为社会重建精神价值,为民众确立生命意义,为先圣继承已绝之学统,为万世开拓太平之基业”。这显示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灵性、睿智、聪慧的创造精神。特别是“为生命立命”,强调的是人在宇宙间遇到的幸运或不幸,是个人力量所不能控制的。既然个人不能主宰,那就应该认识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规律,自觉地对自己的命运做出选择,确立生活的价值和意义,依照自然规律做我们“应该做”的和“能够做”的事情。中华民族精神是长期以来中国各族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实践的集中反映,是中国各族人民追求自由幸福的强烈要求的生动写照,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鼓舞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的共同精神支柱;更是动员和激励灾区各族干部群众推进灾后重建伟大实践的强大精神力量。
     我们藏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优秀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据史书记载,藏族先民最早起源于雅鲁藏布江中部地区的一个农业部落,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辛勤劳作,繁衍生息,在沧海桑田的漫长历史变革中培育了藏族人民刚毅坚强、正义智慧,利他宽容、人性慈悲,诚信正直、热情好客,豪迈奔放的民族品格。藏族人民世世代代固守边关、保卫家园,为祖国保住了藏区这片如此广袤、如此神奇、如此富饶的疆域,这是我们做为一个藏族人应该引以为荣、发扬光大的优秀民族传承。我们藏族谚语有“最纯正的佛法在卫藏,最剽悍的骏马在安多,最优秀的人才在康区”的说法。体格健硕、性情豪放、神情倨傲的康巴人是藏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为藏族的发展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受居住地域和社会交往等因素的影响,康巴藏族较早地接受了来自青海、甘肃等地的黄河文化,来自四川、重庆等地的巴蜀文化和来自云南白族、纳西族等多民族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并将其融入自身固有的传统文化之中,形成了康巴文化多样性、多重性、兼容性的独特特点,而这些文化特点和人文传统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在造就日进斗金、富甲一方的康巴商人,威震藏区、强悍无畏的康巴斗士和造诣精深、信徒众多的康巴高僧的同时,培育了康巴人独具魅力的群体品格:康巴人热情。走进康区,“到处都有亲人的笑脸”,不管你来自何方,只要到了康巴人的家园,都会产生宾至如归的感觉;康巴人好学。在每一个迎着朝阳起、送走晚霞息的日子里,康巴学子所想的是“在康区,我以康巴为荣;在外地,康巴以我为荣”。他们孜孜不倦、废寝忘食的勤学苦学精神令人深为叹服;康巴人勤劳。一代又一代的康巴人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不怕吃苦,辛勤劳作,创造着幸福美好的生活;康巴人敬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把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做为最高追求,恪尽职守,艰苦创业,在敬业奉献中实现着人生理想,创造着人生辉煌;康巴人精明。他们不但横刀立马英武不凡,而且骋驰商场大显身手,促进了藏区贸易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扩展。康巴人浪漫。他们热情奔放,“能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是天底下最乐观豁达的人。康巴人重友情。选择了康巴,也就是选择了更多的朋友。康巴人真诚待人,失意时给你安慰,郁闷时帮你解脱,能使你真切感受浓郁的朋友之情、兄弟之谊;康巴人讲奉献。做为三江源的守护者,康巴人以自己特有的大度和牺牲精神,毅然决然地从家园迁徙它处,为人类生态平衡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位诗人曾经满怀深情地说:“雪山是康巴人的脊梁,草原是康巴人的胸怀,江河是康巴人的乳汁”。这种康巴文化、康巴精神和康巴品格、康巴特质,是我们战胜灾害的心灵支柱,是我们重建家园的力量之源。
     在推进玉树灾后重建的伟大实践中,做为一名玉树人,做为一名藏族人,我们能不能发扬我们的传统美德,彰显我们的人格魅力,按照强卫书记提出的“不留遗憾、不留败笔、不留骂名”的要求,通过灾后重建使灾区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恢复并超过灾前水平,实现居民拥有新家园、生活迈上新台阶、设施得到新改善、城乡呈现新面貌、社会和谐新局面的“五新”重建目标,通过努力把玉树州府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特色突出、环境优美的高原生态型商贸文化旅游城市、三江源地区的中心城市、青海藏区城乡一体发展的先行地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玉树的宏伟目标,我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关系到提升玉树自我发展能力的重大问题,更是一个在全省人民和全国人民面前展示玉树人、藏族人的精神和意志、气魄和胆略、思维和智慧、信心和力量的重要平台。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灾后重建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情况下,党中央、国务院在深切地关注着我们,看我们玉树人能不能挺起不屈的脊梁,建设一个更加美美丽、更加富饶、更加和谐的新玉树、新结古;全国各族人民在深情地关注着我们,看我们玉树人能不能昂起高贵的头颅,建设一个更加舒适、更加温馨、更加和谐的新家园、新校园;全省各族人民在深沉地关注着我们,看我们玉树人能不能擦干眼角的泪水,建设一个更加整洁、更加优美、更加文明的新城镇、新村落。强卫书记最近指出:“玉树乃至整个青海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全球的关注、聚焦世人的眼球”,从这个角度上讲,我们每个人的言行举止体现的是整个玉树人、藏族人的精神境界和思维方式,折射的是整个玉树人、藏族人的道德修养和能力素质。面对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面对省委、省政府的殷切期望,面对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面对一个个援建项目,面对一笔笔重建资金,面对一张张新建蓝图,特别是在重建这样一个利益格局大调整、大变革的过程中,我们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我们担当着一个民族的责任,我们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形象。我们玉树人怎么办?我们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我们将从我们的祖先数千年积淀的传统文化和道德教化中汲取什么?历史机遇只有一次,历史没有假如,机遇不会再来。我们是将坚强智慧的民族品格再次展现在世人的面前,还是将懦弱愚昧的负面印象深刻定格在人们的心里?我们是要利它奉献的民族品格,还是要利已索取的实用哲学?我们是要乐观豁达的民族性格,还是要悲观孤傲的处世态度?我们是要自立坚韧的民族气概,还是要自卑脆弱的消极心态?我们是继承有形的物质遗产,沉湎于暂时的物质享受,还是传承无形的精神遗产,受益于永远的精神激励?诚然,物质需求是人们最基本的需求,我们也会尽力维护灾区群众最基本的利益需求,但是在规划面前,做为一个终生追求身心和谐、人际和谐、天人和谐的价值观,临终时连自己的躯体都一定要奉献给自然的藏族人,我们是切实秉承支撑我们勇敢面对灾难、奋勇挑战极限的中华民族精神,切实秉承护佑我们从容应对灾难、奋力共克时艰的康巴藏族文化,直面现实、正视现状,以“风物长宜放眼量”的长远眼光主动作为、顽强拼搏?还是在心安理得地接受无疆大爱的同时,毫无节制地放纵自己的私心和贪婪,以“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的狭隘视野片面追逐个人暂时的小利益而影响灾后重建的大事业?是做胸怀大局,积极推进重建进程的排头兵,还是做目光短浅,严重阻碍重建进程的绊脚石?我们是要宽阔笔直、灯火通明的“景观大道”,还是要路面狭窄、车辆拥挤,时常“梗阻”的街区道路?我们是要错落有致、温馨宜居的“和谐家园”,还是要房屋密集、污水横流,垃圾成堆的城镇社区?对此,兄弟民族在拭目以待、全省人民在拭目以待、全国人民在拭目以待。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私欲横流,只追逐个人的小利益而不考虑重建的大格局,整天只盘算自己的小庄廓、小庭院、小作坊、小商铺,一旦个人利益和重建规划发生冲突就采取对抗、吵闹、信访等方式,阻碍规划实施,影响重建进程;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把父辈遗留下来的优秀民族品格只当做在饭桌上、酒席上高谈阔论的话题而不用在重建家园和谋划未来上,我们就很难建设一个与玉树州的长远发展相适应、与康巴人的豪放个性相匹配的高原特色城镇。这样,我们的民族行为就会走形、我们的民族品格就会蜕变、我们的民族精神就会腐烂、我们的民族形象就会葬送,我们最终得到的只能是无穷无尽的伤心、扫兴、失望和遗憾,甚至是永远的数落。著名作家冰心在《谈生命》中说:“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苦痛中我们同样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衷心希望我们玉树人、藏族人在忍耐痛苦、顺应不幸的同时,秉承中华民族愈挫愈奋的奋斗精神,秉承康巴藏族感恩报恩的朴素情怀,增强自立自强的进取意识,抛弃患得患失的私心杂念,切实把握好灾后重建这个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用遇难同胞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千年一遇、一遇千年,能够使我们绝处逢生、化蛹为蝶,能够促使我们实现“跨域二十年”目标的唯一机遇,切实把灾后重建做为自己的使命所在、职责所系、重任所托和今后玉树发展进步的强大引擎、和谐稳定的重要动力,义不容辞地承担起灾后重建的主体、主导、主力责任,当仁不让地发挥好灾后重建的基石、基点、基础作用。昨天的康巴人,用勤劳、朴实、勇敢、智慧谱写了一首首奋斗之歌,在恶劣的环境和艰难的处境中锻造了战天斗地、顽强拼搏的生存能力,铸就了勇敢尚武、豪放剽悍的群体性格。千年史诗《格萨尔》所宣扬的超越自我、百折不挠、善美刚健的英雄气概,属于昨天,更属于今天。康巴汉子们,含泪播种的人一定会含笑收获,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你若要喜欢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在三年重建这一充满艰辛、充满艰苦的奋斗历程中,我们玉树人、藏族人一定会踏着先辈的足迹,迈开坚实的步伐,超常努力,奋力跨越,努力让一个叫世人惊叹不已,令国人流连忘返,让藏人提振信心的新玉树、新结古崛起在美丽神奇的三江源头。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精彩评论5

正序浏览
卓嘎 发表于 2018-8-22 20: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在这里快速回旦科同志在玉树州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2010     根据省委决定,我到玉树工作到今天已经有整整二十九天时间了。到玉树工作以来,我在陪同中央领导、处理日常事务、参加有关会议、进行个别谈话的同时,抽出时间陆续考察了部分重建项目,并到结古地区部分村社和片区走马观花地开展了一些调研工作,看望了一些机关干部,接触了一些基层群众,了解了一些相关情况,思考了一些基本问题。二十九天的所见所闻,二十九天的所思所想,使我刻骨铭心的感受到:地域辽阔、山川壮丽,风情淳朴、人民可爱,历史悠久、文化绚丽,资源富集、蓄势待发,历经磨难、愈挫愈奋,素有江河之源、名山之宗、牦牛之地、歌舞之乡和中华水塔美誉的玉树藏族自治州,正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元帅所说的那样“是我们祖国一个十分可爱的地方”,也正如省委书记强卫同志在青海大学演讲时所说的那样“在这里,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壮丽,有一种触及灵魂的感动,有一种令人振奋的精神,有一种催人奋进的动力”。长期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玉树州历届党政班子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拼搏,奋发进取,在不断深化州情认识,着力创新发展思路的基础上,始终坚持第一要务,切实提升发展水平;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着力夯实生存基础;始终坚持维护大局,积极促进社会稳定,开创了自治州经济发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新局面。尤其使我激动、令我触动、让我感动的是:突如其来的“4.14”强烈地震,顷刻之间使三江源头山崩地裂、桥塌路断、房倒屋垮、物毁人亡,大地满目疮痍,雪域苦风凄雨,我州各族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了重大损失,我州多年形成的发展存量基础遭受了毁灭性打击,我州进入了建国以来最危急、最艰难、最严峻的特殊困难时期。面对巨大灾难,我们以昂扬的革命意志和必胜的战斗激情,奋勇挑战体力极限、精神极限和生存极限,以最高的效率指挥协调,以最大的力度搜救生命,以最好的效果救治伤员,以最优的服务安置群众,以最强的措施恢复秩序,以最快的速度启动重建,展开了一场迄今为止人类在高原高寒地区规模最大、成效最显著的救援行动,在最短的时间里取得了紧急救援全面胜利、正常秩序迅速恢复、拆危清墟加紧实施、灾后重建积极推进的抗震救灾工作阶段性重大胜利,创造了人类抗震救灾史上的玉树速度、玉树奇迹,形成和展示了大爱同心、坚韧不拔、挑战极限、奋进感恩的玉树抗震救灾精神。大灾面前,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不顾安危,不辞辛劳,深入灾区,指导工作;强卫书记、骆惠宁省长等省级各大班子领导心系灾区,坐阵一线,科学调度,现场指挥,使广大干部群众在十分危急、特别艰难的情况下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信心,为夺取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提供了最根本、最有力的保证。面对危难,全国各族人民感同身受,捐款捐物,共同汇聚成温暖人间的无疆大爱,生动诠释着水乳交融的无限深情。其它藏区广大干部群众把玉树人民的苦难当做他们自己的苦难,把玉树人民的不幸当做他们自己的不幸,上至白发苍苍的老人,下至不谙世事的孩童,他们有的眼含热泪,手持经轮,默默祈祷;有的起早贪黑,赶制干粮,急送灾区;有的倾其所有,筹集物资,星夜驰援。没有任何人号召、没有任何人动员,广大干部群众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力出力,充分体现了血浓于水的同胞情谊。紧急关头,灾区各级领导干部临危不惧,坚毅沉着,恪尽职守,勇挑重担;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无畏担当,冲锋在前,敢打硬仗;各族人民群众生死相依,守望相助,顽强拼搏,共克时艰,展示了各民族感恩、坚强、豪迈和乐观看待生命的崇高伟大精神;广大寺院僧侣快速反应,迅速行动,奋勇救灾,无私奉献。特别是在抗震救灾最关键的时候、在灾区人民最需要的时刻,黄福荣、杜金玉、李德业、张建华、杨勇等抗震救灾英烈自告奋勇地来到这片他们从来没有来过的地方,来到这群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人们中间,用生命的代价谱写了感天动地的救援篇章。在“4.14”以来那段充满激情、充满奋斗、充满挑战的日子里,我州广大干部群众始终站在最前列,奋勇争当排头兵的英雄气概,历经磨难而不衰、屡遇挫折而不馁的顽强斗志和全国各族人民汗水泪水水水相融,真情深情情情相汇的深沉大爱,使我们充分感受到了一种震撼人心的精神、激情和力量。 浴火重生,凤凰涅槃。毛主席曾经语重心长地指出:“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强卫书记最近高瞻远瞩地强调:“玉树地震虽然是一场灾难,     但灾后重建却是一次重大历史机遇”。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新玉树”和“上两个大台阶”的宏伟目标,吹响了鼓舞我们从危难中崛起,激励我们在困境中奋起的进军号令。站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经历血与火洗礼,经受生与死考验的玉树人民,应该以什么样的政治觉悟勇挑重担?应该以什么样的精神面貌接受考验?应该以什么样的工作实践展示形象?在我们这些人的手中诞生一个什么样的新玉树、新结古?这是每一个玉树人都必须面对、必须正视、必须思考的问题。借此机会,我在这里和大家谈一谈自己不一定成熟的意见,但愿对灾后重建工作有所启示、有所裨益、有所促进,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我们应该知恩感恩、铭恩报恩。古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古诗中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句子,这些告诉我们的实际上就是感恩。所谓感恩,说开了就是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处。人的一生中,从小的方面讲,从小时候我们就领受了父母的养育之恩;等到上学,我们领受了老师的教育之恩;工作以后,又有领导和同事的关怀、帮助之恩;年纪大了之后,又免不了要接受晚辈的赡养、照顾之恩。从大的方面讲,做为单个的社会成员,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多层次的社会大环境中,都首先从这个大环境里获得一定的生存和发展机会。也就是说,社会这个大环境是有恩于我们每个人的。感恩,说明一个人对自己与家人、与社会的关系有着正确的认识;报恩,则是在有了这种正确认识之后产生的一种责任感。没有社会成员的感恩和报恩,我们很难想象社会能够发展、人类能够进步。因此,感恩是一条人生根本的准则,是一种人生质量的体现,感恩之心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在我们玉树人民最困难、最无奈、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是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为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奉献无疆大爱,使我们渡过难关,获得新生;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在灾后重建事业刚刚启动之际,是党和政府为我们派来了一流的施工企业,运来了一流的工程设备,送来了一流的建设人员,使重建顺利推进,有序展开。我们藏民族是一个基本上全民信教的民族,长期以来受藏传佛教报“父母恩、众生恩、国王恩、三宝恩”的“四报恩”思想的濡染,有着共同的信仰追求和共同的道德观念,我们说信仰就是正确的意识,道德就是正确的行为,信仰就是自以为是的信念,道德就是在信仰支配下的行为,正是这种信仰理念、这种道德规范成为我们藏族人感恩载德、有情有义、有德报德、知恩图报的民族品格,成为我们藏族人知恩感恩、铭恩报恩的待人接物、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做为一个把知恩之心、报恩之举溶入血液、渗入骨髓的优秀民族的成员,此时此刻我们应该更加深刻、更加透彻、更加强烈地认识我们玉树人如果失却知恩之心、失却感恩之举,小则让人失望,大则遭人唾弃。英国谚语说:“忘恩比说谎、虚荣、饶舌、酗酒或其他存在于脆弱的人心中的恶习还要厉害,忘恩的人,落在困难之中是不能得救的,感谢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负义是恶习中最不好的。”我们只有时时想着感恩,才会时时想着报恩。我们应当时刻不忘党的恩情、时刻不忘祖国的温暖、时刻不忘人民子弟兵的奉献、时刻不忘全国人民的关怀,我们要在发自肺腑地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巨大支持无限感恩的同时,要以顾全大局、维护大局、服务大局的高度政治责任感和强烈历史使命感,自觉地把知恩之心、感恩之情转化为自强自立、奋发进取的强烈愿望,转化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转化为埋头苦干、重建家园的实际行动,不等不靠、不拖不推,勇闯难关、敢打硬仗,全力推进灾后重建的伟大进程。     我们应该秉承传统、勇于担当。西方哲学家康德说,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能震撼人的心灵,一是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内心里崇高的精神。面对“4.14”强烈地震,玉树的男人没有退缩、玉树的女人没有流泪,房屋倒了、亲人走了,但玉树人的精神没倒。这是为什么?我认为这是玉树人没有丢掉父辈的精神品格,兼收并蓄的中华民族精神支撑着玉树人的信念,博大精深的康巴藏族文化护佑着玉树人的心灵,玉树人遭受的仅仅是物质的灾难,而不是精神的劫难。当前,抗震救灾工作已告一段落,灾后重建工作已全面启动。灾后重建虽然没有抢救生命那样十万火急、刻不容缓的急迫性,但对我们玉树人来说,它是一项利在当代、惠及后人的伟大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事业,同时也是一项隐含矛盾、充满挑战的全新课题和严峻挑战。那么,做为重建主体的玉树人,我们应该以怎样的精神状态投身重建呢?一个民族是要有精神的,一个没有精神的民族就如同一盘散沙,是扶不起、站不住、起不来的。如果说兼收并蓄的中华民族精神、博大精深的康巴藏族文化在抗震救灾中使我们消除了恐惧和绝望、树立了信心和勇气、唤醒了良知和人性,支撑了我们的信念、护佑了我们的心灵,铸造了永不屈服、永不放弃、永不退缩、永不言败的史诗般丰碑,那么,我们今天的灾后重建伟大实践同样绝对不能离开中华民族精神的支撑和康巴藏族文化的护佑,否则我们所从事的灾后重建事业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将会成为震前玉树、震前结古的简单复制。我们唯有切实秉承中华民族精神和康巴藏族文化并从中充分汲取不竭的动力,才能使我们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才能使灾后重建具有坚强的精神依靠和坚实的文化支撑,才能使灾后重建的过程成为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的过程。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富有创造精神的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以其繁荣的经济成就、灿烂的文化艺术和辉煌的科技发明蜚声于世,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在5000多年的漫长的岁月里,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价值、生命意义、道德传承、社会理想等进行苦苦探索,从朦胧意识到鲜明理念,从仁人贤士到普通百姓,逐步形成了倡导谦逊、诚信、仁义、和谐、无畏、进取等优秀品德的中华民族精神。北宋理学的主要开创者张载说过著名的“四为句”,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真谛。他说做为一个人要“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为社会重建精神价值,为民众确立生命意义,为先圣继承已绝之学统,为万世开拓太平之基业”。这显示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灵性、睿智、聪慧的创造精神。特别是“为生命立命”,强调的是人在宇宙间遇到的幸运或不幸,是个人力量所不能控制的。既然个人不能主宰,那就应该认识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规律,自觉地对自己的命运做出选择,确立生活的价值和意义,依照自然规律做我们“应该做”的和“能够做”的事情。中华民族精神是长期以来中国各族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实践的集中反映,是中国各族人民追求自由幸福的强烈要求的生动写照,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鼓舞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的共同精神支柱;更是动员和激励灾区各族干部群众推进灾后重建伟大实践的强大精神力量。      我们藏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优秀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据史书记载,藏族先民最早起源于雅鲁藏布江中部地区的一个农业部落,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辛勤劳作,繁衍生息,在沧海桑田的漫长历史变革中培育了藏族人民刚毅坚强、正义智慧,利他宽容、人性慈悲,诚信正直、热情好客,豪迈奔放的民族品格。藏族人民世世代代固守边关、保卫家园,为祖国保住了藏区这片如此广袤、如此神奇、如此富饶的疆域,这是我们做为一个藏族人应该引以为荣、发扬光大的优秀民族传承。我们藏族谚语有“最纯正的佛法在卫藏,最剽悍的骏马在安多,最优秀的人才在康区”的说法。体格健硕、性情豪放、神情倨傲的康巴人是藏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为藏族的发展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受居住地域和社会交往等因素的影响,康巴藏族较早地接受了来自青海、甘肃等地的黄河文化,来自四川、重庆等地的巴蜀文化和来自云南白族、纳西族等多民族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并将其融入自身固有的传统文化之中,形成了康巴文化多样性、多重性、兼容性的独特特点,而这些文化特点和人文传统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在造就日进斗金、富甲一方的康巴商人,威震藏区、强悍无畏的康巴斗士和造诣精深、信徒众多的康巴高僧的同时,培育了康巴人独具魅力的群体品格:康巴人热情。走进康区,“到处都有亲人的笑脸”,不管你来自何方,只要到了康巴人的家园,都会产生宾至如归的感觉;康巴人好学。在每一个迎着朝阳起、送走晚霞息的日子里,康巴学子所想的是“在康区,我以康巴为荣;在外地,康巴以我为荣”。他们孜孜不倦、废寝忘食的勤学苦学精神令人深为叹服;康巴人勤劳。一代又一代的康巴人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不怕吃苦,辛勤劳作,创造着幸福美好的生活;康巴人敬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把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做为最高追求,恪尽职守,艰苦创业,在敬业奉献中实现着人生理想,创造着人生辉煌;康巴人精明。他们不但横刀立马英武不凡,而且骋驰商场大显身手,促进了藏区贸易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扩展。康巴人浪漫。他们热情奔放,“能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是天底下最乐观豁达的人。康巴人重友情。选择了康巴,也就是选择了更多的朋友。康巴人真诚待人,失意时给你安慰,郁闷时帮你解脱,能使你真切感受浓郁的朋友之情、兄弟之谊;康巴人讲奉献。做为三江源的守护者,康巴人以自己特有的大度和牺牲精神,毅然决然地从家园迁徙它处,为人类生态平衡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位诗人曾经满怀深情地说:“雪山是康巴人的脊梁,草原是康巴人的胸怀,江河是康巴人的乳汁”。这种康巴文化、康巴精神和康巴品格、康巴特质,是我们战胜灾害的心灵支柱,是我们重建家园的力量之源。      在推进玉树灾后重建的伟大实践中,做为一名玉树人,做为一名藏族人,我们能不能发扬我们的传统美德,彰显我们的人格魅力,按照强卫书记提出的“不留遗憾、不留败笔、不留骂名”的要求,通过灾后重建使灾区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恢复并超过灾前水平,实现居民拥有新家园、生活迈上新台阶、设施得到新改善、城乡呈现新面貌、社会和谐新局面的“五新”重建目标,通过努力把玉树州府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特色突出、环境优美的高原生态型商贸文化旅游城市、三江源地区的中心城市、青海藏区城乡一体发展的先行地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玉树的宏伟目标,我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关系到提升玉树自我发展能力的重大问题,更是一个在全省人民和全国人民面前展示玉树人、藏族人的精神和意志、气魄和胆略、思维和智慧、信心和力量的重要平台。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灾后重建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情况下,党中央、国务院在深切地关注着我们,看我们玉树人能不能挺起不屈的脊梁,建设一个更加美美丽、更加富饶、更加和谐的新玉树、新结古;全国各族人民在深情地关注着我们,看我们玉树人能不能昂起高贵的头颅,建设一个更加舒适、更加温馨、更加和谐的新家园、新校园;全省各族人民在深沉地关注着我们,看我们玉树人能不能擦干眼角的泪水,建设一个更加整洁、更加优美、更加文明的新城镇、新村落。强卫书记最近指出:“玉树乃至整个青海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全球的关注、聚焦世人的眼球”,从这个角度上讲,我们每个人的言行举止体现的是整个玉树人、藏族人的精神境界和思维方式,折射的是整个玉树人、藏族人的道德修养和能力素质。面对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面对省委、省政府的殷切期望,面对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面对一个个援建项目,面对一笔笔重建资金,面对一张张新建蓝图,特别是在重建这样一个利益格局大调整、大变革的过程中,我们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我们担当着一个民族的责任,我们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形象。我们玉树人怎么办?我们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我们将从我们的祖先数千年积淀的传统文化和道德教化中汲取什么?历史机遇只有一次,历史没有假如,机遇不会再来。我们是将坚强智慧的民族品格再次展现在世人的面前,还是将懦弱愚昧的负面印象深刻定格在人们的心里?我们是要利它奉献的民族品格,还是要利已索取的实用哲学?我们是要乐观豁达的民族性格,还是要悲观孤傲的处世态度?我们是要自立坚韧的民族气概,还是要自卑脆弱的消极心态?我们是继承有形的物质遗产,沉湎于暂时的物质享受,还是传承无形的精神遗产,受益于永远的精神激励?诚然,物质需求是人们最基本的需求,我们也会尽力维护灾区群众最基本的利益需求,但是在规划面前,做为一个终生追求身心和谐、人际和谐、天人和谐的价值观,临终时连自己的躯体都一定要奉献给自然的藏族人,我们是切实秉承支撑我们勇敢面对灾难、奋勇挑战极限的中华民族精神,切实秉承护佑我们从容应对灾难、奋力共克时艰的康巴藏族文化,直面现实、正视现状,以“风物长宜放眼量”的长远眼光主动作为、顽强拼搏?还是在心安理得地接受无疆大爱的同时,毫无节制地放纵自己的私心和贪婪,以“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的狭隘视野片面追逐个人暂时的小利益而影响灾后重建的大事业?是做胸怀大局,积极推进重建进程的排头兵,还是做目光短浅,严重阻碍重建进程的绊脚石?我们是要宽阔笔直、灯火通明的“景观大道”,还是要路面狭窄、车辆拥挤,时常“梗阻”的街区道路?我们是要错落有致、温馨宜居的“和谐家园”,还是要房屋密集、污水横流,垃圾成堆的城镇社区?对此,兄弟民族在拭目以待、全省人民在拭目以待、全国人民在拭目以待。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私欲横流,只追逐个人的小利益而不考虑重建的大格局,整天只盘算自己的小庄廓、小庭院、小作坊、小商铺,一旦个人利益和重建规划发生冲突就采取对抗、吵闹、信访等方式,阻碍规划实施,影响重建进程;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把父辈遗留下来的优秀民族品格只当做在饭桌上、酒席上高谈阔论的话题而不用在重建家园和谋划未来上,我们就很难建设一个与玉树州的长远发展相适应、与康巴人的豪放个性相匹配的高原特色城镇。这样,我们的民族行为就会走形、我们的民族品格就会蜕变、我们的民族精神就会腐烂、我们的民族形象就会葬送,我们最终得到的只能是无穷无尽的伤心、扫兴、失望和遗憾,甚至是永远的数落。著名作家冰心在《谈生命》中说:“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苦痛中我们同样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衷心希望我们玉树人、藏族人在忍耐痛苦、顺应不幸的同时,秉承中华民族愈挫愈奋的奋斗精神,秉承康巴藏族感恩报恩的朴素情怀,增强自立自强的进取意识,抛弃患得患失的私心杂念,切实把握好灾后重建这个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用遇难同胞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千年一遇、一遇千年,能够使我们绝处逢生、化蛹为蝶,能够促使我们实现“跨域二十年”目标的唯一机遇,切实把灾后重建做为自己的使命所在、职责所系、重任所托和今后玉树发展进步的强大引擎、和谐稳定的重要动力,义不容辞地承担起灾后重建的主体、主导、主力责任,当仁不让地发挥好灾后重建的基石、基点、基础作用。昨天的康巴人,用勤劳、朴实、勇敢、智慧谱写了一首首奋斗之歌,在恶劣的环境和艰难的处境中锻造了战天斗地、顽强拼搏的生存能力,铸就了勇敢尚武、豪放剽悍的群体性格。千年史诗《格萨尔》所宣扬的超越自我、百折不挠、善美刚健的英雄气概,属于昨天,更属于今天。康巴汉子们,含泪播种的人一定会含笑收获,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你若要喜欢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在三年重建这一充满艰辛、充满艰苦的奋斗历程中,我们玉树人、藏族人一定会踏着先辈的足迹,迈开坚实的步伐,超常努力,奋力跨越,努力让一个叫世人惊叹不已,令国人流连忘返,让藏人提振信心的新玉树、新结古崛起在美丽神奇的三江源头。复#
 
向晏民 发表于 2018-8-31 09:27:1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国人流连忘返,让藏人提振信心的新玉树、新结古崛起在美丽神奇的三江源头。
 
念念不忘 发表于 2018-8-31 16: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程中,我们玉树人、藏族人一定会踏着先辈的足迹,迈开坚实的步伐,超常努力,奋力跨越,努力让一个叫世人惊叹不已,令国人流连忘返,让藏人提振信心的新玉树、新结古崛起在美丽神奇的三江源头。
 
云霞宣 发表于 2018-9-11 08: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地域辽阔、山川壮丽,风情淳朴、人民可爱,历史悠久、文化绚丽,资源富集、蓄势待发,历经磨难、愈挫愈奋,素有江河之源、名山之宗、牦牛之地、歌舞之乡和中华水塔美誉的玉树藏族自治州,
 
liuxin10000 发表于 2023-6-12 14: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讲话很有水平,值得细细研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关注

11粉丝

9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