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现状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对于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是培养大学生的地方,对于国家的未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关注高校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一方面,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关键保障,另一方面,高校的意识形态安全工作能够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加强党的思想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帮助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快更好地成长为社会的核心力量。 **是沿海开放地区的重要城市,在培育人才方面负有重大责任。**高校着眼于当代大学生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建立了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合作机制,加强了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活动,同时加强对大学生思想动态的关注,不断完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机制。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目的在于高校范围内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从而防止各种与社会发展背道而驰的错误社会思潮。在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并且各个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适合本校的政策,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特别是**高校各级党委,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十分重视,通过具体行动不断加强对于学校工作的领导力和执行力。一是**高校各级党委认真学习党中央的文件精神,在日常的工作中,**高校各级党委都能够担负起自身的职责使命,认真落实在意识形态工作方面的责任,注意观察,认真分析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问题。**高校的理论和实践活动推动了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各项部署和任务的落实;二是**高校各级党委的思想政治性较强,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能够旗帜鲜明地与各种错误思潮作斗争,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动加强自身责任感,承担起相应的政治责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立场,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思想舆论领域的三个地带问题,对**各个高校进行正确的思想引领。**高校大部分学生比较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能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指引,指导自己的现实生活和网络生活。在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的背景下,**高校的师生能够通过线上线下等不同方式做出自己的贡献,认真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疫情防控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早日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很多师生在网上加强正能量的传播,传递正确思想,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在朋友圈中认真传播科学防疫知识,讲述抗疫工作中的感人故事,传递青春正能量,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高校的根本任务和立身之本是立德树人,立德不是养成封建主义道德和资本主义道德,而是社会主义道德,要更好凝聚党在高校的执政基础,就需要维护好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安全,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当然,在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领域也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 (一)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目前**大部分高校设定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存在如下问题:一是教育形式比较单一,只有简单的说教,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二是教学内容的设置不合理。部分高校选择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容不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也就无法因势利导,使得大学生难以理解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三是重理论轻实践。长期来许多高校没有认识到实践的重要作用,对于实践活动态度消极,有一些高校则缺乏实践经费保障,导致无法使所有同学都有机会参加实践活动,导致教学效果参差不齐,还有一些高校应付差事,既没有周密的安排,也没有专业教师的指导,实践以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导致学生无法在实践活动中掌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意义。 (二)高校在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方法上缺乏创新活力。一方面,部分高校视野狭窄,对于采用创新思维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教育形式了无新意,乏善可陈,使学生容易脱离课堂,另一方面,虽然一些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被广泛应用,丰富了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方式,但是形式仍然单调,导致学生学习的功利性目的较强,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三)高校教师队伍的意识形态安全学习有待加强。一方面要加强教师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制度,组织教师进行去革命圣地考察学习,通过社会实践中提升自身政治素养,另一方面,引导高校教师针对高校学生的理论困惑,开展教学工作。有的教师没有认识到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忽视了运用新媒体的教学方式,有些教师无法熟练运用新媒体开展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现在的教师队伍不仅需要清晰的头脑来辨别是非,还需要精准的预判,在教学方式上也需要生动活泼,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四)高校在校园文化的宣传上容易忽视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一是有的高校过于重视硬件建设,对于学校的校风校纪和管理制度缺乏重视,而且对于学校里盛行的非主流文化失去警惕,使得一些强调过分个人主义的非主流文化冲击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二是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缺乏正确的思想引领,重视注重趣味性和娱乐性,按照商业标准来刻意迎合学生们的猎奇心理,自然无法发挥对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引导功能。三是对于网络舆情不够重视,部分高校缺乏完备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机制,无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辨别和筛查信息,无法很好地应对校园突发网络舆情事件,导致网络舆情应急处置不当。 三、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途径 高校培养人才的关键是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三个重要课题,这关系到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方向和方式。培养人才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要扎扎实实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居安思危,迎难而上,勇担重担,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尤其是要大力促进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所以,根据**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问题,现提出几个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加强学习和交流。充分利用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资源,加强社会实践的力度和形式,将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融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来,通过校园文化加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学习,这样才能在思想上行动上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社会实践活动是课堂理论学习的重要补充。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全面细致的了解意识形态安全的真实状况。高校可以组织与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相关的青年志愿者下乡等系列活动,并且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参加这些实践活动,并指导大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去。高校还可以与相关部门、社会团体建立实践基地,让同学参加更多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承担起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重任。 (二)重视创新,充分挖掘创新元素。重视反映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表现形式,顺势而为,加强运用新媒体提升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传播效果,树立典型人物,宣传典型事件,引导舆论,形成风气,构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加强主流思想的影响。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主力,应主动加强重大理论等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引导工作,突出新媒体,创造新方式通过微信、今日头条为代表在新媒体平台发布信息,为意识形态安全宣传工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高校还可以将新媒体平台作为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力量,加强重大理论等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话语引领力。 (三)完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完善意识形态安全教师队伍的培训机制,加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修活动,去革命圣地考察学习,深刻学习领会党的思想,更好地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去。同时,应该健全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问题处理的统筹协调机制,加强沟通,狠抓落实,健全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网络阵地的监督和管理体制,建立完善高效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应急处置机制,对舆情突出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置。 (四)建立健全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信息反馈和风险评估机制。一旦高校出现意识形态危机事件后,学生的情绪需要引导,信息沟通需要强化,要引导学生平复情绪,避免过激行为。当大学生的情绪逐渐缓和之后,高校仍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介入,积极引导,防范化解,以防止新一轮的舆情危机,制止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另外,高校及时召开内部会议,及时听取各部门的汇报,认真总结,将可借鉴的经验及时推广实施,从而为以后类似的事件提供处置方案。最后,高校要重视责任追究机制,对于责任主体的思想和行为不当进行相应惩罚,维护高校的正常思想秩序,杀一儆百,以儆效尤,保证高校意识形态安全落到实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