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街道启动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以来,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作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全面融入城市管理、社会治理、文明创建等工作领域,重点抓牢“三个环节”,全面推进示范片区创建各项工作。 一、抓“宣传”,强氛围 着力加强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力度,开展垃圾分类“走进社区”“走进校园”“走进街头”三大系列活动,针对不同群体分类施策,分别制定宣传计划,全面提高辖区群众垃圾分类知晓率,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 一是组建队伍进社区。发动辖区网格员队伍,以现有社区网格为单位,组织分类培训,开展入户宣传,累计参训人员突破*人次,入户宣传*余户,张贴海报*余张、发放垃圾分类小册子*余份,实现与居民“零距离”对接。同时,联合*余人的志愿者队伍,每周到居委会开展志愿宣传服务,进一步扩大垃圾分类宣传覆盖率。 二是形式多样进校园。坚持“垃圾分类,从孩子抓起”,利用校园广播定期发布垃圾分类活动信息,开展垃圾分类小游戏,发放校园四分类卡通人偶、组织垃圾分类知识竞赛、小手牵大手、设立垃圾分类积分荣誉榜等多种形式,提高中小学生对垃圾分类工作的认识,激发同学们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共组织活动*次,设置校园宣传阵地*处。 三是加大力度进街头。举行“多次垃圾分类进街头”宣传活动,制作垃圾分类宣传视频、宣传彩页、指导手册等,重点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的目的意义,以及厨房垃圾、可回收垃圾、其它垃圾和有害垃圾等垃圾分类标准,让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 二、抓“设施”,强基础 以加强辖区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逐步夯实垃圾分类收集基础,扩大试点小区范围,以点带面推动垃圾分类试点创建深入开展。 一是完善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完善试点小区、学校垃圾分类回收设施,严格按照其他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及可回收垃圾四类进行分类,引导试点小区分门别类投放垃圾。   二是优化设置智能回收设施。积极配合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和垃圾分类设备供应商开展多次调研,确定在实验小学安装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切实优化居民生活垃圾投放体验。 三、抓“运转”,强措施 建立健全垃圾分类考核办法和奖罚机制,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压紧压实责任落实,逐步推动垃圾分类、回收、清运实现闭环管理。 一是加强过程管理。按照“区级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市级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原则,实施分类收集和运输,安排监督员做好监督试点的居民垃圾投放,对有害垃圾实施单独存放,并联合京贵公司做好垃圾收运工作。 二是强化责任落实。加强学校、小区、公共场所、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责任人的培训,认真落实各自职责,利用法制手段,有效促进垃圾分类工作开展。 三、存在问题 一是垃圾分类意识需强化。部分居民卫生环保意识还有有待加强,随意堆放垃圾的习惯依然存在,主动参与度有待提高。 二是分类知识普及待提高。在具体垃圾分类工作过程中,由于居民对垃圾分类内容掌握不够牢固,不同程度存在分错类、投错桶的情况,特别是在区分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方面,居民容易混淆,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工作还需要加大力度持续推进。 三是垃圾分类处理待加强。目前辖区垃圾回收多以混合收集为主,收集之后运至中转站,再运至处理场,使得许多可利用物质和有毒有害物质一起混入垃圾中,导致大部分的小区生活垃圾虽然做到垃圾分类投放,但并未做到分类收集。 四、下一步工作 一是提升源头分类质量。推进小区生活垃圾精准分类,深入推进示范小区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积极性,扩大分类覆盖面,提高居民分类投放精准率。 二是抓好宣传引导工作。强化宣传发动,继续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加大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培训教育,进一步增强辖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