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笔杆子讲述了自己20多年来写材料的经验。他对各种俗语俚言信手拈来、运用自如,使冷冰冰、干巴巴的材料顿时变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让人读后大呼过瘾。原来这世上除了颜值和工资越高越好以外,水平也是越高越好啊! 1、不怕事不成,就怕心不诚 俗话说,做一行,怨一行,到老不在行。要想把材料写好,首先要热心,有兴趣,不能一肚子的不情愿,满腹的牢骚,怨天怨地怨空气,好像受了天大委屈似的。做不到这一点,那就趁早改行,越快越好,否则便是瞎子点灯白费油,将来也难有大的出息。 百艺不如一艺精。其实,在笔杆子极其短缺的当下,能写一手好材料,对机关干部来说,是一种核心竞争力;若能晋级到“大拿”的段位,那就真成了蝎子的尾巴独一份,离了你,一些事还真的就车轮子没轴转不开。 所以,要牢记“冷天不冻下力汉,黄土不亏勤劳人”这句老话,入了这一行,就要有“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气度,保持“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树立“不干则已,干就干好”的志气。这样,眼前的路才能越走越宽,心中的烦恼才会越来越少。 2、木不凿不通,人不学不懂 写作能力提升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充电加油的过程,就像电脑一样,需要经常性地更新系统、优化内存。 首先,要向书本学。常读报刊,常学文件,常看新闻,常上网络,多读多看党代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等重要文献和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文章,从中学习认识论和方法论,提高自己的思维层次和理论水平。 其次,要向实践学。注重学习生动鲜活的群众语言,使材料富有“乡土气息”;注重学习简短有力的生产语言,使材料富有“现场气氛”;注重学习严谨规范的专业语言,使材料富有“技术含量”。 再次,要向身边同事学。从文章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经验教训等方面,与同事常交流、勤分享,以此来“碰”出写作灵感,“撞”出思想火花,达到学人之长、补己之短的目的。通过日积月累,写作能力就会在潜移默化中不断进步和提高。 ( }1 Y& `0 L* D& ?% _
3、多深的根基,筑多高的墙 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是公文的基本要求。这看似简单的几句话,做到却不那么容易,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要想写好材料,就要善于当一个“收藏家”,深挖洞,广集粮。 首先,要加强基础资料的收集积累,对一些常用的政治理论、思想观点、重要论述、专用术语、诗词典故、名言警句,以及平时易犯的用词错误、语法错误,分门别类进行打包整理,尽可能地多存多记,以便不时之需。 其次,要加强精品文章的收集积累,发现有特色、有价值、有启发的好文章,就及时收集起来,空闲时多翻翻多看看,悉心研究其思想观点、框架结构和精彩句章,借以增强自己的语感,从中感悟行文之道。 再次,要加强专业术语的收集积累,注意收集积累与工作有关的专业资料和常用数据,建立个人的数据库和信息库,并定期进行更新充实,以便做到眉目清晰、随用随查。积累的多了,脑子里装的东西就越多,肚子里的存货就越多,写起来才不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9 a" O8 E: m) k7 w; j3 M+ y( [5 a7 C
' y: J9 y6 w) a: R4、一只蜂酿不成蜜,一颗米熬不成粥 自古有句老话,文人相轻。公文不同于文学作品,替集体发声,为领导代言,是其基本属性。这就决定了在公文材料的起草中,必须集思广益,善于汲取各方意见,而不能关起门自拉自唱、自娱自乐。 文字工作者,即使是公认的大笔杆子,也要明白“一颗钉子打不了多少铁”的道理,时常保持一颗谦逊的心,清醒地看到自身的局限和短板,不能像唱戏的喝彩—自吹自擂,自己写的东西就貌如西施美的不得了。 文稿写好后,要在细心修改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多让别人掌掌眼、挑挑刺、淬淬火,借助外人之力帮助自己寻找不足、查漏补缺,力求使文稿更完善更完美。 尤其是在一些大型材料的起草中,一定要学会开“诸葛亮会”和“群英会”,注重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勇于开展思想交锋和观点碰撞,对他人的逆耳忠言要虚心接受,而不能论旁人斤斤计较,说自己花好稻好。 5、吃过的馍馍不香,嚼过的甘蔗不甜 一篇好的文章,就像山一样,不在高低,要有景致。让材料不落俗套、出新出彩, 首先,要从宏观形势里找方向。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及时学习了解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学会分析判断形势,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宏观走向,把深层次问题找出来,把最本质的东西抓住。 其次,要从实际工作中找亮点。学会从本地本单位的具体实践中找优点、挖特点,把独到之处和特色亮点总结出来、提炼出来,力求让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 再次,要从上级精神内找空间。在做好上级“规定动作”的前提下,触类旁通,融会贯通,活写、写活自身的“自选动作”,做得“不离上级谱,唱活地方戏”。 最后,要从表达形式上找特色。学会在格式上、段式上、句式上大胆创新,活学活用排比、对仗、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和佳词妙句、俗语俚言、民间歇后语等鲜活语言,尽可能做到有新意、有创意。
6 b* b; I0 c5 {" j9 y( s9 h9 C. U2 Y
6、“细工出巧匠,细泥浇好瓦” “盐多了菜咸,话多了人烦。”好的文章,都是用心改出来的,精心磨出来的。只有反反复复地润色、推敲、调整、补充、完善,文字才能更精准,语句才能更精练,文章才能像凤凰头上戴牡丹—好上加好。 文稿修改中,通常采取三种方法: 一是阅读法。初稿完成后,首先应逐字逐句修改,删除空话、套话,改掉错字、别字,然后再大声读上几遍,对觉得拗口的语句要边读边改,使之读起来顺口。 二是冷却法。如果时间宽裕,可对文稿来一个“冷处理”,放它三天五天,然后再来复看,字斟句酌,精雕细刻,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三是手术法。对于文中虽然自己认为精彩的片断,或是苦心孤诣锤炼的字句,但只要与主题思想无关,就要勇于“割舍”,狠心“瘦身”,把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尽可能地做到文题对应。
0 Q/ S! n0 d$ ^1 ^: N
3 z8 I b0 d5 D& N5 o- z& A5 _ k+ Q2 e;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