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工作方法六十条》中指出:“文章和文件都应当具有这样三种性质: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公文是一个政权实施有效管理的主要工具和手段之一,公文起草者必须按照以上“三性”的标准,在公文起草上严格要求,不懈努力。 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的经毛泽东审定的《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是在历史转折关头我们党发布的重大政策性文件,决定将抗日战争期间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从公文写作角度看,《五四指示》堪称公文的经典之作。 本文拟从以上“三性”的角度来重温这篇公文佳作。 先说准确性。这是公文起草的第一要求,是鲜明性和生动性的前提。准确性,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思想的准确。公文必须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公文作为贯彻党和国家意志的工具,这个要求是内在、起码的,否则就是谬种流传,尚不如不要这种公文。 二是事实的准确。公文要符合事实情况,不能以不真实的信息为依据,要真正做到有根有据。 三是文字的准确。公文表达要准确,遣词、造句、叙述,都要与公文语境相吻合。 做到以上三者,才能说是符合准确的要求了。《五四指示》在以上三方面均达到了要求。在思想的准确上,强调“各级党委必须明确认识,解决解放区的土地问题是我党目前最基本的历史任务,是目前一切工作的最基本的环节。必须以最大的决心和努力,放手发动与领导群众来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并依据下列各项原则,给当前的群众运动以正确的指导”。 接着,文件作出18项十分具体的指示。这些指示构成了文件的主体内容。在事实的准确上,文件一开头,就指出目前围绕解放区土地问题群众和其他各方态度的差异,那就是,“在反奸、清算、减租、减息斗争中,直接从地主手中取得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群众热情极高”,“ 另一方面,一部分汉奸、豪绅、恶霸、地主逃到城市中,则大骂解放区的群众运动。有些中间人士则发生怀疑。党内亦有少数人感觉群众运动过火”,这也造成了我们党必须有一个明确态度的局面。这是文件发布的事实前提。在文字的准确上,《五四指示》由刘少奇、任弼时主持,邓子恢、薄一波、黎玉等参与,由胡乔木执笔,三易其稿,并最后经毛泽东修改定稿,是我们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文件的措辞拿捏得十分精当准确。比如,文件没有使用“没收土地”,而是使用“从地主手中获得土地”的表述;还比如,文件规定:“对于抗日军人及抗日干部的家属之属于豪绅地主成份者,对于在抗战期间,无论在解放区或在国民党区,与我们合作而不反共的开明绅士及其他人等,在运动中应谨慎处理,适当照顾,一般应采取调解仲裁方式。一方面,说服他们不应该拒绝群众的合理要求,自动采取开明态度;另一方面,应教育农民念及这些人抗日有功,或是抗属,给他们多留下一些土地,及替他们保留面子。”这段行文,字斟句酌,入情入理,很有人情味,也有说服力,可谓耳提面命,手把手地在指导土地工作。
# ?0 _* ~8 D1 {3 g; P9 ^ 再说鲜明性。公文必须具有明确的态度。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求什么、禁止什么,一目了然。毛泽东说过:“我们党所办的报纸,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应当是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这是我们革命无产阶级应有的战斗风格。”起草文件,无论是领导讲话稿、请示、报告以及通知等,都必须做到态度鲜明,毫不含糊。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要态度鲜明,对于请示和报告的问题要叙述清楚,对通知的要求要明白无误,切实可行,等等。 在《五四指示》中,鲜明性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请看,文件开篇后不久,在分析了当前围绕解放区土地问题的不同意见之后,直截了当地提出:“在此种情况下,我党不能没有坚定的方针,不能不坚决拥护广大群众这种直接实行土地改革的行动,并加以有计划的领导,使各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依据群众运动发展的规模和程度,迅速求其实现。”就是说我们党对于各解放区土地问题必须有一个鲜明的态度,那就是“坚决拥护广大群众这种直接实行土地改革的行动”。
/ g9 _- F |( U6 Q 最后说生动性。公文无论是内容的叙述方式还是措辞,在庄重规范的前提下,要力求使人感兴趣,也愿意读。语言要有一定的形象性,要有变化,要使用通俗生动的群众化、民族化的语言。毛泽东指出:“我们很多人没有学好语言,所以我们在写文章做演说时没有几句生动活泼切实有力的话,只有死板板的几条筋,像瘪三一样,瘦得难看,不像一个健康的人。” 《五四指示》的语言就做到了生动的要求。请看,文件在表明我们党要“坚决拥护广大群众这种直接实行土地改革的行动”的立场后,使用了五个“不要害怕”的排比句:“各地党委在广大群众运动面前,不要害怕普遍地变更解放区的土地关系,不要害怕农民获得大量土地和地主丧失土地,不要害怕消灭农村中的封建剥削,不要害怕地主的叫骂和污蔑,也不要害怕中间派暂时的不满和动摇。”写到这里,我们党在土地问题上鲜明而决绝的立场跃然纸上,这种生动性有力地增强了《五四指示》的感染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就犹如在钢材中加入适量的锰,大大地提高了钢材的强度一般。 (摘自2019年03月29日《学习时报》)
- S# E# u; ]* Q3 \'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