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好基本功受益一辈子
吕聪敏
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心和带领下,外交部从建部起就十分重视作风建设,形成了学习勤奋、工作严谨、纪律严明的好传统。我庆幸自己1963年大学毕业后有机会进入这样一个重知识、重人才的学习型集体。
记得周恩来总理当时经常勉励外事干部要四海为家,要有干一番事业的抱负,要一辈子扎扎实实、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学习和掌握外交知识。他提出做好外事工作要练好基本功,要做到“五勤”、“四多”、“一化”。“五勤”是眼勤、耳勤、嘴勤、手勤、腿勤。眼勤是指多读书、多看文件;耳勤是指多听和广泛搜集各方面的信息;嘴勤是指积极主动介绍我国的情况,宣传我国的主张,同时有效地进行外交谈判和外交交涉;手勤是指凡事要亲自动手,决不能养成依赖和懒惰的习气;腿勤是指广交朋友,不要错过送上门的工作机会。“四多”是讲,遇事多思考、多分析研究、多提看法、多实践。“一化”,就是讲要学会外语,做到外语化。
刚入部的那些年,像我们这些年轻人也经常有机会参加周总理亲自召集的会议。每次开会,我们的领导都比较紧张,大家都像进考场一样随时准备回答周总理的提问。有一次接待澳大利亚代表团,周总理会见前在大会堂东大厅北小厅听汇报,他问了许多关于澳大利亚的问题,比如澳大利亚建国的历史、政党情况、行政区划以及外宾的情况等。周总理从司长问起,也问我们这些年轻人。有的问题答得还可以,有的就答不上来,周总理批评我们下功夫不够。他说不了解人家的情况你就不可能同人家有好的交流。
练好业务基本功,涉及许多方面,有两项是不可缺少的。
第一,要重视调查研究,积累雄厚的工作资源
就外事工作而言,调查研究有哪些方面呢?粗线条地分,有形势动态调研、基本情况调研、专题调研、政策实施情况调研。大家都知道,外交部、中联部、安全部、总参二部、社科院、人民日报、新华社、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国研所等部门都有一些专门的期刊和出版物。不少省市级的报刊开辟了国际问题专栏和专版,一些重点高校都办起了国际关系学院或研究中心,关心和专门研究国际问题和对外关系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研究的成果既包括动态的,也有静态的,既有综合性的,也有专题的,不少文章内容丰富、可读性强,有参考价值。我们全国人大机关的外事调研工作,基础调研占的比重大,综合性调研少一些。政策实施情况的调研是一种实用性调研,与日常工作结合得比较紧密,比如某一国的总统、总理、议长来访,我国领导人访问某个国家或参加某个国际会议,其中达成的共识、签署的协议执行情况怎么样,要作些调查研究,要跟踪,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006年8月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是一次非常重要、非常成功的会议,我仔细学习了这次会议的所有文件和相关材料,收获很大。戴秉国同志和我聊起这次会议的筹备、文件的起草过程。他说,根据中央的要求,为起草各类讲话和文稿,做了浩繁的调查研究,开了无数次座谈会,掌握了大量的信息。在此基础上组织力量综合、分析、提炼、起草,初稿形成后再反复修改、加工。这次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的准备,为我们提供了做好调查研究的成功范例。
重视调查研究,善于积累工作资源,最终受益的是自己。从周总理那时起,党和国家领导人都一直非常强调外事调研工作。在1966年2月的使节会议上,周总理语重心长地对大使们讲,要对驻在国的社会情况、经济情况认真地进行调查研究,拿出像样的东西来,不能做了多少年还是懵懵懂懂。表面的话、一般的话可以说一通,但毫无新意,这不行。你们大使应该做我们的先生,我们要跟你们学习。事物总是有其内在的矛盾,要区分主次,对事物的各个层面进行剖析;个人所处的环境总有局限性,要从多方面来考察问题。一个人的认识总是有限的,要多听不同意见,这样才有利于综合分析,才有利于全面看问题。考虑问题要一分为二,要讲辩证法。有了一个看法以后,也可以从反面去考虑考虑。
周总理的这些话我们总是百听不厌,常听常新,要认真领会。纵观我国半个多世纪的外交历程,党的历代领导集体一系列重大外交决策,无一不是在认真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作出的。调研是做好工作、进行决策的基础,调研本身也是学习,调研的过程就是积累知识、积累工作资源的过程。为什么有的人工作起来得心应手,驾轻就熟,这并不是因为他有超人的天才,而是因为他勤奋、刻苦,因为他花了比别人多出几倍的时间积累知识,积累了雄厚的工作资源。不要当“伸手派”,也不宜过分提倡“拿来主义”。知识的积累要靠自己,要勤看文件,勤查档案、勤查资料、勤写笔记。现在多数同志电脑用得很熟练,这为及时掌握信息提供了便利。虽然我们完全可以从电脑上查资料,但我还是建议大家不要仅仅采用这一种方法,比如做卡片,就可以作为电脑下载的辅助手段。我自己就是这样做的,抄了许多资料卡片,觉得抄一遍总比看一遍印象深刻。然后把卡片分成类,用时拿出来,不用时摆在那里。就像工人一样,平时积累了很多机器的零部件,需要的时候就可以进行组装。据了解,不少领导同志都是这么做的。报刊上好的文章,我习惯剪下来贴在活页本上,编了小标签,查找、引用都很方便。各人有各人的方法和习惯。总之,能方便使用就行。
现在每天要看的东西很多,关于阅读范围问题,也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时间有限,这里就有一个根据工作需要来取舍的问题。根据多年来的经验和体会,我们从事外事工作的,有几样东西是应该认真看的,比如中央领导同志重要的外事谈话简报、外交部负责同志重要会谈的简报、重要的专题研究报告、知名专家学者有分量的学术文章。高质量的请示报告和外事工作总结也要认真阅读,这对工作有好处。在看的过程中,要思考人家的文章为什么能做到内容清晰、逻辑严谨、说理全面、文字顺畅、建议中肯。想一想,比一比,我们为什么把类似的一件事情说得云里雾里,不得要领。我认为,虚心向前人、向他人学习,是一种美德,是一种高尚的境界。要从前人、他人的成果中汲取营养,即使是一点一滴,对我们也是有益的,而不能采取排斥或者不屑一顾的态度。
重视调研来自对知识的渴求。中央领导同志把出国访问和广泛结交各国人士当作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把所见的外国人士看作是“送上门的老师”,告诫我们不要“闭门家中坐,担心鬼叫门”,要多活动、多接触、多调查研究。我陪中央领导同志参加外事活动次数很多,有切身体会,一次出访或一次会见结束后,领导同志往往用几句话就能概括出这个国家、这个外国人的特点、所谈问题的实质要害,以及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比我们站得高,看得准,看得明白。他们的点睛之笔往往成了我们起草总结报告和新闻稿的重要依据。大家还会发现,中央领导会见外宾前听汇报,最希望听到的是新情况、新信息、活材料、好建议,最不喜欢汇报人不着边际说空话。
在这里有必要补充强调的是,现在我们处在信息社会,信息渠道多得很,信息量大得惊人。我们一方面掌握信息要快,要及时,另一方面掌握信息要准,要善于选择、使用信息,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既不要错失有价值的信息,也不要被假信息、错信息所误导。
第二,要养成亲自动手写东西的好习惯
会写文章是每个国家公务人员不可缺少的技能。我这里所说的写作,不是写剧本,写小说,而是写公文,要求是不同的。我们起草的各类文件,不是去追求文字的华丽,而是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按照不同公文的特定规范和格式,区别不同的呈送对象加以写作。文章写得好,是理论、政策水平和文字功夫的综合体现。有的人杂文、散文、游记写得好,但并不一定能写好公文。如能成为写好各类文章的全才,那当然更好。
我曾就公文写作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强调要亲自动手。吴邦国委员长曾要求我们提高文字水平,我理解他的意思不仅仅是指词汇用得好、文字如何精彩,而是说写好一篇文章,既包括文字表达能力,也包括政策理论水平、对问题理解的深度和准确度,以及所提建议是否符合实际,不那么简单。邦国委员长在一次同我的谈话中讲到,他经常记笔记,看到有用的材料就写到小本子上。他说外交部的一些重要简报他每期必看,有时会见外宾用的材料就是看简报记下来的,比如戴秉国同志与美国前常务副国务卿佐立克和日本外务省负责人战略对话的简报就很有用。他当面对戴秉国说,我谈的有些话就是从你那里学的。邦国委员长说他出访时关于“大藏区”的谈话内容,就是从统战部的材料中摘出来的。邦国委员长是有名的写文章、改稿子的快手、高手。他说有时候写东西,下笔如流水,想停都停不下来,一气呵成。我想原因很简单,靠平时的学习和积累,东西都装在脑子里。就我所知,中央领导同志看材料都非常认真、仔细,对一些有真知灼见的看法和分析,都非常重视。
由于工作关系,我也经常写东西、改东西,虽然远谈不上写作高手,但喜欢写,搞久了就放不下,乐此不疲。为了写一篇东西要查很多材料。我这个人别的长处不多,但求知欲比较强,爱逛书店,爱到图书馆。为了改一个稿子、引述一句重要的话,一定查清出处。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中央领导同志工作那么忙,还做到亲自动手,而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这样做呢?
(作者系十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