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村位于顺河场镇西北,距XX县城42公里,于2010年合村并组时由原XX村和黑沟村合并而成。幅员面积5.6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小组。全村共819户,总人口2450人,党小组10个,党员82名;耕地面积3210亩,森林资源丰富。主产水稻、玉米、红苕等粮食作物和油料、水果等经济作物;养殖以生猪、羊子、渔业为主。
一、产生背景
当前,农村一方面面临着人口空心化、服务空心化、土地空心化、文化空心化的问题,一方面又面临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空巢老人等各类弱势群体急需帮助的局面。农民对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文化娱乐等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诉求。面对这些问题,农村急需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对繁杂的村级事务进行治理。近年来,XX县顺河场镇双峰寺以“1+2+N”模式(“1”指“村党组织”这个领导核心,“2”指“村民代表会议和村务监督委员会”2个自治组织,“N”指“治安委员会、红白理事会等”N个社会组织)探索构建“一核多元、合作共治”的村级治理体系,村党组织的执政根基进一步加强,村级事务治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村民对党组织的认可度显著提升。
二、主要做法
三、主要成效
近年来,“1+2+N”村级治理体系在XX村呈现出了显著成效。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显著增强,党群干群关系得到进一步融洽,村级事务决策的科学性、创新性、规范性得到显著提升,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得到进一步保障,XX村更加安宁、和谐、稳定。XX村被列为首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四川省生态文明示范村、全省基层党建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四川省2016年度省级“四好村”等多种荣誉称号。
四、经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