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意识,是党员对党的性质、宗旨、历史使命以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的认同性认识和自身先进性的自觉意识,是党员政治觉悟和党性的集中体现。党员意识的强弱是判断、衡量党员对党组织和党的事业忠诚度的重要标杆,也是判断、衡量党员素质高低和先进性程度的重要要素。
一、增强党员本体意识,不断坚定理想信念
党员意识的本质是每个党员在自己一生中对党的理想和信念坚定不移地追求。理想信念是旗帜、是方向、是动力,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党员失去了理想信念,就失去了精神支柱,就会迷失方向,甚至误入歧途。现在一些党员,包括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之后以异化变质,根本就是在这个基本问题上出了毛病,他们只知道自己是个什么官,不记得自己首先是一个共产党员。在复杂的形势面前,共产党员必须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努力在党内生活中形成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良好氛围,帮助党员按党性原则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党员要完成历史使命,必须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不断锤炼党性,强化党员本体意识,自觉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联系起来,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
二、增强党员主体意识,不断推进党内民主
党员意识的基本要义是牢记党员要求,履行党员义务。党员意识同时又是党的主人翁意识,是党的责任意识与权利意识的统一。当前一些党员所以缺乏党员意识,一个重要原因是民主制度不健全,党员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有的地方和单位,普通党员被要求尽这个责任、那个义务,但相应的党员权利却被剥夺,如没有真正的党内选择权、被选举权,不能就党内事务畅通地发表意见等。如果权利义务不对等,那么党员就会感到自己在党内没有发言权,没有地位。长此以往,党员就不再把自己看作是党的主人,也就不再有什么代表人民利益的执政意识了。因此,增强党员意识,必须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切实保障党员权利。“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也是增强党员意识的基本动力。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要求,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反映了党内民主的内在要求。要把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要求贯穿到党内民主建设的各个环节,体现到党内民主建设的各个方面,落实到基层党的建设的各个领域,努力使广大党员的主体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尊重,主体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要进一步完善基层党组织内部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重大事项的决定要听取党员的意见,反对和防止个人或少数人专断。
三、增强党员载体意识,不断完善服务体系
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我们全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践证明,只有对人民群众充满深厚的感情,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只有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每一名共产党员,特别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摆正位置,淡化权力观念,强化服务意识,以实际行动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的新要求。关键是要在搭建平台、创设载体、注重激励、确保实效上进一步加大力度。要在城市社区、农村基层和具有条件的“两新”组织,建立党员服务中心(站)、村民事务代理中心等工作平台,整合和利用好各类社会资源,不断增加服务项目,完善服务功能,把党员服务中心(站)建设成为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新平台。要组织开展党员承诺制、设岗定责、先锋储绩、结对帮扶和党员志愿者、党员义工等活动,使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能力大小,都能够从自身条件出发,采取适当方式,在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中发挥作用,在了解群众意愿需求、反映群众意见建议中发挥作用。要健全考评和激励办法,把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党性分析评议和考核评优的重要内容,激发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内在活力。
四、增强党员形体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党员要扎根于群众,但是不能混同于群众,要做群众的榜样,而不是和群众一样。“平常时期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难关头能豁得出来”,是党和群众对共产党员的形象要求,也是一个明晰的标准。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是战士,就必须到战场上战斗,战斗就得有战斗的能力。如果一个党员不能把自己认同的理想与信仰转化为实际行动,就不可能真正履行党员义务和责任,也就失去了作为党员的真正意义。这就要求每一位党员积极投身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站在改革开放的第一线,身体力行,埋头苦干,取得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并在实践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党员无论在哪个岗位和什么职位,都要有力争上游的精神,都要让人民群众敬佩你、相信你,愿意学习你、跟着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积极推进学习型党员队伍建设,针对农村、社区、企业和机关党员的不同特点,确定相应的重点培训内容,不断强化党员提高自我、超越自我的学习意识,自觉提高做好本职工作的本领,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
五、增强党员肌体意识,不断弘扬新风正气
党员既是构成党的有机体的细胞,又是社会的一员、群众的一员。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非无产阶级思想的侵蚀与反侵蚀的斗争将长期存在。党内消极腐败现象的滋长和党员道德形象的坍塌,势必严重影响人民群众政治上的认同、信仰和取舍。“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作为一名党员,要始终强化廉洁自律意识,加强道德修养,做到洁身自好,保持本色,拒腐防变,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更要经受考验,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正确对待权力,慎重行使权力,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政,让党和人民放心。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和捍卫原则,把党纪国法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坚决抵御各种腐朽思想作风、生活作风的侵蚀,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为了党的肌体保持青春活力,还要继续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不断提高党员发展质量,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对不履行党员义务、不符合党员条件、经教育仍无转变的,要根据党章和有关规定,按照正常程序及时进行处理。
六、增强党员群体意识,不断健全关怀机制
党员意识的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因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也因党员个体的差异而表现不同,具有层次性和发展性。作为庞大的党员群体,既要注重分类管理,对党员严格要求,又要注重人文关怀,对党员尊重关爱。实践证明,激励出活力,关怀出动力,帮扶增进凝聚力。近年来,各级党委采取下拨党费、慰问生活困难党员、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对符合政策的老党员进行补贴等一系列重大举措,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得到基层党员群众的普遍赞誉。党的十七大提出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要求,是把这项工作制度化、机制化的体现。要真正重视、真正关怀、真心爱护基层党员干部,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要多方筹集资金,为下岗失业职工党员和生活贫困党员解决实际困难。要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进一步营造学先进、赶先进、作贡献、当表率的良好风气。通过健全党的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努力在全党形成上级党组织关心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关心广大党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都来关心人民群众的生动局面。
(作者系市委人才办主任)
责任编辑:简威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