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复制链接]
大明老秘 发表于 2009-3-3 22:5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2009年1月10日在福建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张志南

各位代表:

  受省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福建省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8年,全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扎实推进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呈现总体持续、提升、协调、有效的良好势头。

  (一)总体持续。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初步统计,全省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达到10863亿元,增长13%;人均生产总值30132元,增长12.2%。

  第一产业稳步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1175亿元,增长4.7%,创9年来最高增幅。粮食播种面积1815万亩,增长0.8%;总产量652万吨,增长2.7%。肉蛋奶产量214万吨,增长3.6%。水产品产量542万吨,增长1.9%。植树造林215万亩,完成年度计划108%。185家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销售收入658亿元,增长21%。修复268座病险水库,建成6个国家级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增效示范项目。水利“六千”工程完成年度任务。建设6个国家级中心渔港、一级渔港和34个二、三级渔港。全省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海洋防灾减灾等一批项目发挥作用。新建户用沼气池6万口。农村公路新铺水泥路面5850公里,硬化里程突破4万公里,提前2年完成“年万里”农村路网工程任务。

  第二产业支撑有力。第二产业增加值5430亿元,增长15%,其中工业增加值4770亿元,增长15.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3.9%;建筑业增加值660亿元,增长12.7%。规模以上轻、重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1%和17.7%;股份制工业增加值增长22%;外资工业、民营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9%和19.5%;通用设备制造、有色金属冶炼、仪器仪表制造、木材加工等12个行业增幅在20%以上。全社会发电量增长4.5%,用电量增长7.3%。

  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4258亿元,增长12.4%,其中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运输邮电仓储业、金融保险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2%、4.5%、12.6%和11.9%。现代物流业不断发展,建成一批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重点专项物流网络初步形成。货物周转量增长8.1%;旅客周转量增长6.5%。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2.7亿吨,增长14.4%;港口集装箱吞吐量740万标箱,增长7.9%。金融运行平稳,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2172亿元,增长17.35%,可比口径贷款余额10006亿元,增长17.4%;14家公司成功上市、2家公司实现增发,共募集资金182.97亿元;8家企业发行债券筹资207.4亿元。

  (二)总体提升。产业结构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有所提升,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得到加强,发展质量逐步提高,体制机制创新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闽台港澳合作进一步拓展。

  产业升级步伐加快。优势产业加快发展,30个重点产业集群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42%。三大主导产业增加值1460亿元,增长17.1%,比全省工业增速高1.8个百分点,其中机械、电子、石化分别增长20.6%、18.8%和10.5%。高技术产业增加值498亿元,增长19%。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00个、中国驰名商标77个,均列全国第5位。软件、动漫、创意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增认定的软件企业115家,软件及系统集成销售收入300亿元,增长36%。

  改革创新力度加大。落实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年度意见,农村综合改革有序展开,国有资产监管体系逐步完善,财政管理制度不断健全,省级行政审批项目减少296项,建成省级网上审批系统,省市两级482个公共资源项目实现市场化配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补充方案逐步完善。增加科技创新投入,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获批立项,新增3个国家级创新型企业、6个国家级和47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个省级行业技术开发基地,组织实施菌草生物工程实验室等23个科技创新平台项目和粮食作物育种技术研究等7个科技重大专项。3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建成投产,30个在建项目进展顺利。福州、厦门软件园建设取得新进展。“数字福建”20个项目建成投入运行。第六届“6?18”成功对接4685个项目。

  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明显。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快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加强企业节能技术改造,推进“上大压小”工作,关停小火电机组102.6万千瓦,淘汰落后水泥产能67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比重由上年的39%提高到48%。重点排污单位全面实行在线监控,装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上燃煤机组93%已安装脱硫设施;全年安排替代发电量30亿千瓦时;新建成16个污水处理厂和13个垃圾处理场,城市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63%、93%,同比分别提高1个和2个百分点;完成138个乡镇、1125个村家园清洁行动任务;12条主要水系水域功能达标率达96.4%,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5%、化学需氧量排放下降1.3%、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1%的节能减排目标预计可以实现。森林覆盖率继续名列全国第一,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名列全国前茅。

  闽台港澳合作不断深化。闽台贸易额75亿美元,增长8.7%,其中对台出口13亿美元,增长24%。实际利用台资22.7亿美元,增长25.1%。海上直航客运量104.7万人次,增长35%;货运量80.8万吨,增长10%。两岸包机直航运送旅客3.6万人次。实现两岸直接“三通”,海峡旅游势头良好,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交流更加密切。闽港、闽澳合作取得新进展,闽港闽澳贸易额38.6亿美元,增长3%;实际利用港澳资44.6亿美元,增长5%。

  (三)总体协调。三大需求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力度加大,消费拉动有所增强,出口保持增长。

  投资持续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70亿元,增长22%,其中城镇投资4685亿元,增长21.3%;农村投资585亿元,增长27.7%。投资结构继续优化,民间投资2635亿元,增长23.3%;制造业投资1510亿元,增长26.5%;基础设施投资1630亿元,增长25.3%。争取中央新增投资20.48亿元,主要用于保障性廉租房、农村基础设施、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等领域。全年安排重点项目500个,其中交通项目投资386亿元,增长16.1%,能源项目投资238亿元,增长53%,工业项目投资403亿元,增长17.9%,农林水利项目投资16.5亿元,增长1.2倍,商贸服务业项目投资49亿元,增长4倍;建成投产120个项目,开工建设150个项目,分别比年初计划增加20个和50个。在建快速铁路里程突破1100公里,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02公里、港口吞吐能力3260万吨、电力装机270万千瓦。

  对外经贸进一步拓展。进出口848亿美元,增长13.9%,其中出口569亿美元,增长14%;进口279亿美元,增长13.7%。民营企业出口增长23%。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增长22%和21%,占出口比重分别提高3.1个和3.6个百分点;纺织、服装、鞋类、箱包、玩具等传统优势产品出口增长9%。对中东、拉美、澳新、独联体等新兴市场出口增长25%;对欧盟、东盟、美国、日本、香港等传统市场出口增长1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可比口径)100亿美元,增长23%。新批总投资千万美元以上项目367个。三大主导产业实际利用外资42亿美元,增长30%;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21.5亿美元,增长45%。

  市场消费增长较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25亿元,增长20%,其中城市零售额2586亿元,增长23%;农村零售额1239亿元,增长14.2%。消费结构升级,汽车零售额增长21.5%,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0%,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7.3%;旅游总收入超过1000亿元;服务消费支出增速高于商品消费支出2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4.6%。

  (四)总体有效。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发展的效果、效益、效应日益显现,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人民群众从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质量效益继续提高。财政总收入1516亿元,增长18.2%,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833亿元,增长19.1%。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81,比上年提高6个点,企业利润575亿元,产销率97%。亿元生产总值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23.9%,安全生产形势比较平稳。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50元,实际增长10.1%;农民人均纯收入6180元,实际增长7.8%。城镇新增就业6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86%,连续5年稳定在4%以内;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8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7万人;援助农村贫困家庭“一户一就业”3.6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53万人、433万人、330万人,分别增长9.2%、6.6%、3.8%。19.31万城镇居民和77.35万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1.9%。解决1.8万户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完成6万人造福工程搬迁。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全部免除,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为寄宿生免费提供营养早餐;完成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任务,改造建设310所农村中小学宿舍和食堂。完成28所高等、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实训基地建设。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76.3%,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3.02%,分别比上年提高5.8个和1.01个百分点。福州地区大学新校区二期工程基本完成。改造完善13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迎奥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提前完成;“福建土楼”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福建大剧院建成投入使用。改造提升261所乡镇卫生院,扶持一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群众体育广泛开展,竞技体育创历史最好水平,我省运动员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上分别取得3金2铜、3金4银3铜的优异成绩,泉州海峡体育中心建成投用,成功承办第六届全国农运会。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不断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6.3‰,连续12年低于7‰。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受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外部市场需求萎缩、市场环境趋紧和资金供求矛盾等影响,工业、投资、财政收入等部分指标增速回落;出口企业订单减少,出口持续增长压力较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一些企业开工不足,企业亏损面扩大,保持工业较快增长的难度增加;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就业形势严峻,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有待加强,等等。我们将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二、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任务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通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在实际执行中力争又好又快。在外部环境严峻、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实现经济增长10%左右和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11%左右的目标,有利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更好地服务全国发展大局。我们要坚持“四求先行”、“四个重在”,大力实施项目、品牌、创新、服务带动,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一)加大对“三农”的投入。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5%、粮食自给水平不下降、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5%。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整合省级资金,完成4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基本完成9座大中型病险水库和120公里海堤除险加固任务;加强沼气使用维护的技术指导,建成6万口沼气;实施农村路网拓展工程,完成普通公路改造和农村公路路面硬化5000公里以上;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130万人以上饮水安全问题;启动重点县城区防洪排涝建设工程;加快建设一批中心渔港和一级渔港;续建全省气象和海洋基层台站基础设施,改造全省水文危旧站网。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增加农民种粮补贴,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直补和较大幅度提高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健全重大动植物疫情防控体系,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防治。加大“五新”示范推广力度,支持国家级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培育农业品牌。落实化肥生产和储备扶持政策,确保农资充足供应和价格稳定。

  (二)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和自主创新。制定我省重点产业振兴实施方案,落实支持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1.5%、工业增加值增长12%,完成制造业投资1700亿元以上。推进重点港湾和产业集中区启动项目的建设,培育新的增长区域;加快戴姆勒轻客、漳州福欣不锈钢、厦船重工三期、南纸扩建、永林林板一体化、宁德聚合物锂电池等重点项目和300项工业技改重点项目的建设进度,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围绕发展先进重化工业、重大产业链项目,策划生成一批大项目,重点支持炼化一体化二期、中化泉州1200万吨炼油、紫金铜冶炼、金鹰林浆纸一体化等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加强政银企合作,落实在建重点工业项目贷款,加大财政金融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支持企业开拓市场,提高省内外市场占有率。做好煤电油运调度,确保供应稳定。落实多元化科技投入措施,整合省级财政资金,加快推进一批重点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组织实施一批产业技术提升专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增加“6?18”项目成果扶持资金,重点支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特色装备制造和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技术成果转化。加快重点信息、光电、平板显示等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1%,完成服务业重大项目投资100亿元以上。加快服务业在建和前期项目进度,重点推进一批现代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大型批发市场等项目建设,发展第三方物流,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建设新增55万吨省级粮食储备库和省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加大创意、动漫、服务外包、软件产业发展的推进力度,提升服务业发展层次和水平。

  (三)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加大先进制造业、基础设施、自主创新、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投资,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投资,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60亿元,增长15%。安排重点项目526个,总投资11193亿元,完成年度投资1470亿元,其中在建项目351个,预备重点项目175个;计划建成投产120个,新开工130个。铁路方面,投资200亿元以上,建成温福、福厦铁路和峰福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加快建设龙厦、厦深、向莆铁路和一批疏港铁路,新增快速铁路503公里、电气化铁路改造里程183公里;加快推进新一轮铁路建设十大项目前期工作,开工建设赣龙铁路复线、京福高速铁路福建段、漳州港尾铁路等项目。高速公路方面,投资240亿元以上,加快在建16条、合计里程1448公里高速公路建设,新增通车里程200公里以上;开工建设9条、合计里程600公里高速公路。港口方面,投资70亿元以上,建成13个深水泊位,新增港口吞吐能力4000万吨以上;加快推进重要港湾大型集装箱、大型散货等深水泊位的建设和前期工作。能源方面,投资390亿元以上,建成一批燃气机组、大型燃煤机组和风电等项目,新增电力装机370万千瓦;加快建设宁德、福清核电,争取具备条件的备选场址进入国家核电中长期规划;开工建设仙游抽水蓄能电站;完善全省主干电网建设,推进特高压、与省外联网工程前期工作,形成500千伏环网网架;开工建设LNG二期管网工程和一批中型煤矿项目,推进煤炭中转储备基地等项目建设。

  (四)努力保持外经贸持续增长。充分挖掘各种潜力,实现出口增长10%,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可比口径)不低于80亿美元。落实促进外经贸发展的综合扶持政策,支持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出口;推进出口基地建设,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产品出口,培育出口增长点;完善境外营销网络,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促进出口市场多元化,力保市场份额。加强外经贸企业融资服务,扩大信保融资规模。鼓励进口重要资源、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精心组织投洽会和旅博会、花博会、林博会、茶博会、艺博会、海博会等重大商贸活动,做好签约项目的报批、促批和跟踪服务。推进闽港闽澳合作项目的落实,积极吸引侨力侨智侨资。

  (五)着力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落实扩大消费的政策,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积极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增加安排就业资金,实施就业援助计划,加强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务和指导,落实对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的企业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加强农民就业培训,做好农民转移就业和返乡创业的服务。继续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制度,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健全社会救助体系,落实完善社会保障的相关政策。积极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抓好家电下乡工作,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完善城市社区便民服务设施,繁荣社区商业,推进城市耐用品消费升级换代,促进汽车消费稳定增长。鼓励普通商品住房消费,加快发展二手房市场和租赁市场;增加省级财政性资金补助,建设廉租住房3.5万套,其中租赁补贴1万套,多渠道解决城镇居民住房困难。加强基本生活必需品的生产、调运和价格监测,保障市场供应,继续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拓展电子信息、通信产品、教育培训、家政服务、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休闲旅游等消费,促进节假日和会展消费。有序发展金融保险业,健全信用制度,扩大消费信贷规模。

  (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节能技术改造和减排设施建设,实现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2%、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5%、化学需氧量排放减少0.2%。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完善差别电价、脱硫电价、替代发电、区域限批等政策, 推进工业污染深度治理,加快脱硫工程、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建设23个污水处理、27个垃圾处理项目,城市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率分别比上年提高2个和1个百分点;实施200项节能重点工程,抓好工业、交通、建筑、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淘汰小火电、小水泥等落后生产能力;推进5家国家级、94家省级企业、12个园区的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工作,推进清洁生产,培育和发展低碳经济。加强土地、岸线等资源综合利用和管理,加快修编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主要港区控制性详规。加快治理“五江两溪”、主要海湾和近岸海域,深入开展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强化饮用水源地保护,加强生态示范区建设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推进生态公益林、湿地、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和保护。

  (七)拓展闽台交流合作。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和交通网络建设,提升通关服务水平,完善对台邮件处理中心,做好海上直航、包机直航和福州、厦门两岸邮件封发局的工作。加强与台湾行业协会、商会的联系,加大产业合作项目推进力度,扩大闽台金融、物流等领域合作。继续推动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提高闽台农业合作层次。进一步发挥“小三通”优势,培育海峡旅游精品线路,扩大赴台旅游规模。拓展两岸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领域交流,办好海峡论坛、妈祖之光、海交会、台交会、文博会等交流活动。

  (八)积极推进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投资及加快技术更新改造。做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取消公路养路费等六项收费,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妥善解决人员安置等改革涉及的相关问题。加强指导协调,落实推进农村改革、省属国有企业整合重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工作方案。进一步扶持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服务环境,激发市场活力。认真实施湄洲湾港口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有效提高厦门港一体化管理水平。继续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九)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发展。实施中小学校舍抗震安全加固改造工程,改造建设350所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加快市、县城区学校和乡镇中心校扩容;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和示范性高职院校基础设施建设,新组建一批县级职教中心,抓好技师学院、技工学校建设,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推进重点高等学校建设;推动终身教育发展。实施乡镇卫生院加强建设规划,两年内消除D级危房,重点建设未达到国家标准的甲类和部分乙类卫生院,实施千名医师帮扶基层卫生院和万名乡村医生培训工程;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开展“社区医生进万家”服务;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建成19个县级计生服务站。支持城乡文化设施建设,改造完善10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推进三坊七巷修复改造工程、省档案馆新馆、省少儿图书馆等项目;加强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培育壮大竞争力强的文化产业集团。改建省体育中心一场两馆,加快建设省残疾人体育康复就业培训中心,开工建设一批城乡体育设施,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开工建设18个县级社会福利中心,新建改建100所农村敬老院。支持城市公交体系建设,创建公交精品示范线路,购置更新一批公交车,补助一批公交中心停车场、首末站和停靠站建设,争取开工建设福州轨道交通项目。加大扶持力度,改善老、少、边、岛和原中央苏区县等欠发达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确责任主体,落实资金拼盘,确保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力争亿元生产总值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11.4%。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努力实现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安定稳定。

  各位代表!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省委的决策部署,自觉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省政协的民主监督,全面完成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为加快推进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做出新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福建省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
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指标名称
计算
单位
2007
实际
2008年年初
预期增长
(%)
2008
预计
2008年预计比2007年增长(%)
2009
预期
2009年预期比2008年增长(%)
全省生产总值
亿元
9249.13
11
10863
13
12100
10左右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4321.74
18
5270
22
6060
15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上年=100
105.2
略低于上年实际涨幅
104.6
4.6
104左右
4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3187.85
14
3825
20
4400
15
外贸出口总额
亿美元
499.40
13
569
14
626.45
10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可比口径)
亿美元
81.31
与上年持平
100
23
不低于80亿美元
地方级财政收入
亿元
699.46
13.5
833
19.1
927.4
11左右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5505
实际8
17850
实际10.1
19470
实际8
农民人均纯收入
5467
实际5
6180
实际7.8
6559
实际5
城镇登记失业率
%
3.9
4以内
3.86
4.5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
6.1
7以内
6.3
7以内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
吨标准煤
0.875
-3.5
0.844
-3.5
0.817
-3.2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万吨
38.32
-1.3
预计可以完成年度减排目标,数据待国家核定后公布
38
-0.2
二氧化硫排放量
万吨
44.57
-1.1
43.3
-1.5
亿元生产总值安全事故死亡率
0.46
-
0.35
-23.9
0.31
-11.4
注:根据《国务院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国发[2007]36号)精神,对列入考核范围的节能减排指标,须经国家统计局和环保总局审定后才能公布。

 

附图1 2005-2008年全省生产总值及增长

 附图2 2005-2008年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图

  

  附图3 2005-2008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及增长

 附图4 2005-2008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及增长

 附图5 2005-200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及增长

附图6 2005-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长 

附图7 2005-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长

附图8 2005-2008年外贸出口总额

附图9 2005-2008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可比口径)

附图10 2005-2008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附图11 2005-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附图12 2005-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29粉丝

2827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