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 \. t5 ]% K1.8">不少刚走上文字岗位的人,面对领导布置的命题,常常觉得一头雾水、无从下手。于是,要么钻进资料库“海淘”样板文章,反复阅读、不断揣摩,研习其中的篇章结构、逻辑关系、写作技巧,而后尝试着下笔;要么求教于同行前辈,聆听经验、潜心思索,在一遍遍推敲中明晰文稿的主旨,在一次次修改中让面目生涩的文稿渐趋圆润成熟。这是一个艰苦摸索的过程,是一段痛苦成长的时光,磨炼的是意志,塑造的是品格,唯有咬紧牙关坚持到底者才能拨开层层迷雾,找到通往大道坦途的那扇门。 俗话说:“一回生、两回熟”。就公文写作而言,由生而熟、由熟而巧的媒介和桥梁就是多写多练。写作的规律,只有在多写多练中才能不断加深认识;写作的能力,只有在多写多练中才能逐步提高。不通过多写多练的长期积累,写作理论懂得再多也无济于事,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但是,多写多练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数量问题,必须把数量和质量、效益统一起来,每写一篇都要有相应的收获和长进。为此,要注意四点: 一要有计划地练,不要盲目地练。对先练什么文体、后练什么文体,什么时候练什么文体,要有安排、有路数,不能随心所欲。 二要集中地练,不要分散地练。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在一定时期相对集中地练习一两种文体,力求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突破,然后再转入新的文体,这比同时交叉、分散地练习多种文体效果会好一些。 三要思考着练,不要无所用心地练。每篇文章,从立意到结构,从选材到语言,都要认真思考,反复斟酌,力求最佳,不能胡乱挥洒,潦草从事。 四要有目标地练,不要单纯地为练而练。比如,信息类、经验类、调研类的材料,可以把目标定在供内部刊物选用或向新闻媒体投稿上,这目标本身就是一种压力和动力。文稿一旦被选用,会进一步激发学习写作的热情。这比漫无目的的练习,效果往往会好得多。 这是从稚嫩走向成熟、从“小学徒”成长为“大师傅”的阶段。通过反复练习,逐步掌握了公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套路和常用技巧,再通过日积月累的反复练习,进一步熟悉了个中门道,积累了丰富经验,进而达到闲庭信步的境界。 & N" G4 a4 X9 @6 S# h
9 `! a3 P1 e) f9 f/ e0 [ a$ I
; x2 [' @# T" K6 T
, m$ M+ W- g$ c7 a
! a' g, i$ B5 U2 @' v# L
/ g6 z* f. t" u& ]
- t9 g3 x+ I8 U0 [2 C f8 a, q' k9 N, Q* a$ m
& e1 G3 O3 \8 l2 L6 d/ O1 T
2 U0 r4 q* R, v2 Y3 o" ]
4 r$ t0 y- x7 S' J( m6 h7 D }8 z" k- y1 `: a
5 p% K7 J- J4 m' Y' B+ M' X* J0 N _: i3 h! D. {
; p/ E: d: B& Q# d
0 k7 H% w* J1 C* ^
. b( j) M9 j/ B# f+ g" Y9 q
1 c- `# }3 A% v) B$ W
4 v) Z9 d- X) X+ u: T$ m/ T' q9 ]( |$ k# D& i( u E) C. f
- R8 C1 H% V0 o; {
! w3 e( I4 v6 b' p
" a: Z3 r& t9 b. t2 Y6 H/ r
& ]) L2 I" ^ x9 O 作者:胡森林 山羊胡的公文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