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吴建国书记在庆祝第二十三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复制链接]
大明老秘 发表于 2009-3-1 03: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吴建国书记在庆祝第二十三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 2007-9-13 10:04:26 被阅览数: 1444 次 来源: 县委办综合科

 

县委书记吴建国在庆祝第二十三个教师节

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2007年9月10日

 

各位老师、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第二十三个教师节,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件喜事。首先,我代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辛勤工作在教育战线上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福和亲切的慰问!向今天受到表彰奖励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借此机会,讲两个问题:

一、关于今年教师节的主题

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尊师重教,奠基未来。我在看这个主题的时候,感到很凝重。我也在想这个问题,到了第23个教师节为何还用“尊师重教,奠基未来”作为主题。所以有不少学者对这个主题也有争议。如果今年是第一个教师节用这个主题就很贴切,可是我们在第23个教师节的时候,再沿用这个主题,切实让我们在座的所有同志都应该要深思为什么。

最近看到一则消息,世界上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学者,对中国、印度这两个同处亚洲、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进行比较。通过研究、比较的结果表明,中印两国现在都是发展速度比较快的国家,特别是印度的IT产业将超过中国。两国在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一些优势和劣势,在众多的比较当中,我觉得最让我们担心的一个比较就是人的精神。很多学者在对中国人和印度人进行比较之后,认为印度人追求精神,而中国人追求物质。如果说这个命题成立的话,那用不了多久,可能十几年、几十年、上百年,我们就会被印度超过。如果这个命题成立的话,我们所获得的成果,相对于印度所获得的成果,将会出现质的变化。他们还做了个比较,说印度现在的秩序比较混乱,是混乱当中有秩序;讲中国现在是秩序当中有混乱。因为这和前一个命题“追求精神与追求物质”是有关系的。

今天我们在教师节重谈“尊师重教,奠基未来”这个主题,我觉得这与十七大即将召开,要解决在教育上的诸多问题有关。从现在我们解读中央的一些文件当中已经感悟到,十七大的召开对于如何促进尊重教师、尊重教育,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议题。在今年8月31日举行的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讲了四句话:“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我们在欢度教师节的喜庆氛围中,要针对这个主题去掂量一下我们责任的重大,要体会一下总书记跟全国教师代表语重心长说的话。我觉得总书记的话和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紧扣的。

奠基未来,对于我们在座的校长、老师,包括县直各有关部门,你们肩上的责任重大。小平同志曾说过:如果说改革开放以来有失误的话,我们的失误在教育。所以我们再联系到今年确定的这个主题,更说明教育和教师的重要。因为老师是传播知识最重要的一个群体。人们过去经常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是最近几年我们很少提这个说法。大家把“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称号当作破烂扔掉了。我们现在接踵而来的是,大家都希望把我们的学生都培养成为非常有用的人才,都培养成高校的学生,都培养成北大、清华的学子。这不是说培养大学生不重要,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是对于人的概念、人素质上不同的概念应该要越来越清晰了。我们现在所要的人才应该是高素质的人才,而不是说只能够掌握简单技能的人才。当然,高素质的人才和只有简单技术的人才不可能天生下来就有相应的素质,需要靠自身去努力、去求知、去学习,需要靠我们的教育栽培,树立良好的信念和毅力。这就是我们教育的责任。现在我们往往更多地去考虑传播知识,而较少去教给他怎么做人。曾经有一位学者说过:对于学生,如果我们只是传授给他知识,而没有教会他如何做人,就有愧于人民教师这个神圣职责。在教师节这个喜庆的日子,我讲的话比较凝重,这是因为看到今年教师节主题所引发的。实际上,我所要表达的意思是,我们现在要更加重视如何去实践“尊师重教,奠基未来”这项任务。

为了活跃会议气氛,我在这里给大家朗诵一首诗,诗的题目叫《仰望天空》,它是这样写的: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
   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的庄严而圣洁;
  那凛然的正义,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的自由而宁静;
  那博大的胸怀,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的壮丽而光辉;
  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

这首诗是我们的温家宝总理在同济大学百年校庆时所作的。我们共和国总理用《仰望天空》表达了一种责任,让他苦苦地求索、追随,让他充满热爱、感到敬畏。他感到这种责任太重大了。反过来说,我们老师的责任也太重大了。我们在座的老师有的可能刚刚才走上三尺讲台,有的已经教了几十年书,大家都在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可是我们的很多老师面对市场经济,面对灯红酒绿,面对各种诱惑,又是怎么对待的呢?因为我们生活在非常灿烂多彩、而且确实有太多诱人的环境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老师能否守得住清贫?我在讲这段话的时候,也曾经思考过。各种诱惑对我们所有人来讲都是一种历练、一种考验。因为老师责任太重大,能否守得住清贫很重要。卢展工书记在总结张仁和精神时提出了“三平”精神: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希望我们的教师朝着这个方面去努力,也要求我们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给老师提供更好的政治待遇、经济待遇和社会待遇。只有坚持和弘扬“三平”精神,才能做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才能回到我们今天讲的“奠基未来”这个目标上来。如果不具备这种精神,我们很难做到“奠基未来”。所以希望我们的老师们一起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要争取成为胡锦涛总书记所讲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典范。

二、如何教书育人

作为教师,大家都知道这个职业非常神圣。有人说教师是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也有人说教师就像蜡烛,将自己烧尽,将光明献给他人。这些讲得都非常到位。我们现在不管中学也好,小学也好,很难有哪个老师从一年级跟到六年级,从初一教到高三。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老师都在默默当中燃烧自己,不论是对教育工作有激情的,还是没有激情的,都在平平淡淡中燃烧自己。一茬茬的新人进来,一茬茬学生出校。在这个时候,我们很多老师将他的付出以多少学生考上一中、多少学生考上大学作为回报。实际上这也很正常的,这是我们价值观的一种体现。我们在这过程中,看到经过我们教育的学生学有所得,他们积累了不少文化知识,也积累了一些社会知识,大家都感到欣慰。他们的成长将永远地记在他们的历史长河中。老师也许不会感觉学生在默默地记得老师,但是可能肯定地说,所有的学生一定会默默地记得教过他的老师。所以这里就提出一个命题:如何教书育人?

我们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教会他做人。我想问问大家,我们的老师在教学生的时候,如何看待我们的社会?有多少老师在看到多彩缤纷的世界,在看到社会贫富不断悬殊,看到了有人一夜暴富时,是如何对待这个问题?有没有哪个老师、哪个校长和我们的同学在这方面交谈过?或者说我们的老师也在灌输一夜暴富思想?

比如最近网络上讨论得比较热烈的话题——“刘翔扔国旗”。我总感觉,这种事讨论一下也好,但不应该把他炒得这么热。对他破纪录后沉浸在喜悦和兴奋之中的无意行为网上不应该在炒作。如果大家对这个事情多一点宽容,就不会炒作。从对这事的炒作,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浮躁的心态,以及对人的那种“人要完人、金要足赤”的苛刻要求。

看完这个消息后,我觉得主要问题在于如何学会理解他人、如何学会宽容他人、宽容社会。现在有一些老师能宽容他的学生犯错误,也有很多老师不会宽容他的学生。人在学生时期总是会犯错误的,即便是最优秀的学生,他也会犯错误,只不过是我们没发现或他掩饰的比较巧妙而已。然而我们老师看到的、眼前盯住的,就是经常犯错误、在老师面前晃来晃去的学生。有多少人在看到他的缺点和毛病时能够跟他很好地聊一下,发挥他的长处,将这些缺点变成优点呢?大家都知道,松下公司总裁——松下幸之助,他有一段自己的名言。他说他一生当中有三个缺点,后来这三个缺点在他的努力下都变成了优点。第一是因为家里穷,所以他学会了要奋斗;第二是没读书、没文化,但是他知道自学,勤奋学习,博览群书,就靠他不懈地追求,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松下工作机制;第三是他身体多病,他知道如何求助于别人,懂得要依靠别人。作为世界上最有名的企业家之一,他知道如何将身上的缺点变成自己的优点。可是我们有多少老师帮助学生将他的缺点变成优点呢?

我总感觉到,我们在现代教育过程中,大家比较多地关注成绩较好的学生,而较少去教育那些相对后进的学生让他们变为积极上进,这就是我们工作浮躁的表现。在我们老师当中出现这个问题,在我们的机关干部当中也出现这个问题。比如说今年尤溪一中罗宏晟考了全省文科状元。大家要想一想,罗宏晟同学在她的成长过程中,老师帮了她什么?不要因为今天她是状元了,我们今天就感到骄傲。不论是一中校长也好、老师也好,都要客观去分析一下,罗宏晟同学的成功与她的自学能力及我们老师对她的培养教育究竟有多大关系?我去乡镇检查工作中的时候,乡镇在汇报工作时也经常讲,本乡镇项目工作怎么样、计生工作怎么样、农业农村工作怎么样、社会安定稳定工作又怎么样,其中说到农业农村工作时,所有乡镇的领导都跟我说,本乡镇农业农村工作做得不错。我问他:你们在农业农村工作方面,你们做了什么?就像我们的老师,罗宏晟同学考上状元,我们为她做了什么?同样道理,不要把别人的收获成果当成我们的教育成果。我们乡镇不少领导也是这种逻辑,将所有农民做的事情,到年终总结时说成是他今年农业农村工作做的事情。

我们在做工作过程中,会很习惯地将已经存在的事实变成我们工作的结果。这里面使我们得到一个思维定式。比如今年一中获得一个状元,大家非常喜悦;明年没有状元,大家也就你好我好大家好。今年哪个中学考上几个一中的同学,喜报横幅就挂出来了。经常在我们广场出现:我们什么中学多少同学考上大学、多少同学考上一中等等。我一直想问问大家,在这过程中,我们有没做工作?我在这里绝对不是给大家泼冷水,我是想通过这个事情给大家讲讲道理,那就是我们在学生的成长教育过程中,我们真正付出了哪些?我们今天在座的都是从学生过来的,我也不例外,也是从学生过来的。我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开始读书,在读书无用论的背景下,要读好书很困难。但我们的老师很敬业,总是希望自己的学生能接受他所传播的知识,特别是其中一位老师把毛主席的语录、诗词讲得非常到位,我们至今记忆犹新。在那种情况下,我们也学到了一些本领,学到了如何去接受新知识。所以我们对老师终身难忘。可是我们现在呢?有多少学生在记住老师之后,老师突然发现过去对这个学生并不在乎。那些在学校曾经爱学习的学生,毕业以后没有跟老师联系,倒是老师认为那些相对比较调皮的、不太在意的学生,会记得这个老师曾经讲过哪一段话,让他铭记至今。不妨你们也回想一下,有没有这种现象?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在毕业十年、二十年后回到你的身边,跟你说:谢谢老师,你让我在做人上得到了体会,得到了感悟。那么你们听到这样一席话肯定比拿到多少奖金还要高兴、还要喜悦。

我讲的这些,就是要让我们的老师在教育学生过程当中,不仅要教他知识,也要教他做人。因为在中学阶段是最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我刚才问,我们有多少老师和我们的学生交谈过这个问题?估计不多。因为现在学习的任务非常重,同学们要接受的知识量非常大。在摄入量非常大的情况下,用一种快餐式的搅拌搅拌就往里面灌,很难跟同学们坐下来谈谈人生观、价值观。在“文革”期间,尽管那时期人生观、价值观得到扭曲,但是谈人生观、价值观当时还是主旋律。我们今天不能因为发生“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就把以前发生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那个时期对人生观、世界观的追求还是学校的主流,尽管那个时期人生观、价值观贴上了不同的标签。

我认为在当前经济非常活跃的时期,在社会各种思想、各种潮流都错综复杂的时期,树立主旋律相当重要。也希望我们的老师能够在教学生读书的时候,也教他如何做人,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我今天要讲的一个重点,也是我们应当要树立的主旋律。这种主旋律应当是宣扬积极向上的,而不是去宣扬追名逐利的。当今最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对中国的企业家说了一番话。他说,中国不是充满铅超标的玩具或者是食品当中农药残留物最要命,最要命的是中国企业家不断滋生见利忘义的资本主义社会风气。老先生的一番话,确实让我感触很深。这是一个资本主义的管理大师,一个长期生活在欧美国家的大师级人物,他给中国的告诫是担心不断滋生见利忘义的资本主义社会风气。他认为唯一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企业家不断地建立社会责任感。所以我觉得我们的老师要教育我们的学生不断建立社会责任感。我们一中的校训是:立志成为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我觉得这条校训不错。希望我们的校长们、我们的老师们,要花一定的时间来和我们的学生探讨这个问题。

现在这个社会当中有一些现象,体现了不公平、不公正,也体现了不断滋生腐败的问题,关键是我们如何让这些小孩,让这些青少年自己去体味。而我们给他灌输的、给他树立的主旋律应该确确实实要体现在让学生学会爱社会、爱家人、也爱自己。如果我们不去研究这个问题,不去解决这个问题,那我们就有悖于我们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和第23个教师节的主题。所以希望我们的老师能够在教育学生知识的同时,教会他做人。当然,教一个人做人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要教他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老师自身也必须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会学生做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要让老师几十年默默耕耘、无私奉献,那就更难。所以卢展工书记在全省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对教育和教师也讲了一个非常精辟的总结,他说,教育是基础、是保障、是后劲、是支撑,教师是教育发展的保证、是活力、是阶梯、是脊梁。只有这样做,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尊师重教、奠基未来。

谢谢大家。

 

 


上两条同类新闻:
  • 吴建国书记在全县“三个一”项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吴书记在传达贯彻市委半年经济形势分析及项目工作会议精神的讲话

  • 推荐给朋友 | 打包发回信箱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29粉丝

    2827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