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前景分析和策略选择

[复制链接]
安永老秘 发表于 2009-2-27 16:5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林善源

一、三明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1、三明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偏低,占整个服务业的比重也较低。
  目前,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在整体经济中比重已达65%,发展中国家的比重也达到45%。2006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全国为40.2%,福建为38.1%,三明分别比全国、全省低4.4和2.3个百分点。其中,三明的信息传输与计算机、软件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和科研综合技术四大现代服务业,2006年创造的增加值为34.28亿元,占三明服务业增加值的21.1%,占三明GDP的比重为7.6%,福州这一指标占其服务业增加值的31.3%,占GDP的比重为13.4%;厦门占其服务业增加值的38.5%,占GDP的比重为17.2%;泉州占其服务业增加值的25.1%,占GDP的比重为9.2%。与同处山区的市相比,南平这一指标占服务业增加值的25.7%,占GDP的比重为10.0%;龙岩占其服务业增加值的25.9%,占GDP的比重为8.6%。我市分别低于南平4.6和2.4个百分点;龙岩4.8和1.0个百分点。在全省九设区市中,我市这2项指标均为最低。
  2、三明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较少。
  2006年底,三明从事服务业的就业人员为32.64万人。扣除传统服务业从业人员,其中从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从业人员0.61万人,金融业从业人员1.34万人,房地产业从业人员0.76万人,商务服务业1.33万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从业人员0.29万人,文化、体育和娱乐业0.32万人,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82万人,从事现代服务业的就业人员仅占整个服务业从业人员的12.9%。
  3、三明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尚未形成。
  服务业含盖国民经济20个门类中的15个,按经济大类分达47个,行业繁杂,分布广泛,条块分割状态严重,一体化程度不足,特别是现代服务业资源缺乏整合,三明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尚未形成,重点龙头企业更是没有,竞争力弱。
  二、三明现代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
  1、区位环境较差、城市化水平低。
  三明属于福建的内陆山区,既非交通枢纽,也不是重要的、大宗的、传统的物流集散地,更不是金融、科技、经济中心,域内只有三明市区和永安市两个小城市,人口均不足30万,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先天不足。
  2、经济总量较小、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较低。
  一切服务消费的需求,均取决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三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受限于三明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目前三明人均GDP仅达到2200美元左右,但与全省平均水平2710美元相比,仍有明显的差距。2006年,三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627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12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85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48元。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较低,必然制约服务业的消费需求,影响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3、发展环境方面还存在不少制约因素。
  首先是观念上,一些部门、行业对服务业发展的思想认识不足,对工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间互动发展、互相促进的作用认识不足,对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认识不足。其次是规划组织上,服务业涉及的范围极广,分布在全市各行业,在规划、政策引导和操作层面缺乏整体引导。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往往少于一产和二产,不少服务行业的发展流于自发增长。还有,在发展空间上,城市发展规划建设未能引导服务业合理布局,预留发展空间不足,中心城区的资源整合和产业聚集度仍有待提高,服务业发展所需的法治、市场等环境以及基础设施结构还需进一步提升和优化,与周边地区、城市的合作有待加强。
  4、三明服务业匮乏高水平人才和专门专业人才。
  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像企业管理、市场服务、科技研发、技术推广、信息技术、电脑软件、电子商务、金融保险、咨询中介、综合物流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的发展,更离不开高端人才的支撑。而三明的高学历、高级职称人员主要集中在教育卫生、科技研发、信息技术、机关团体、金融运作等部门,多数现代服务行业专门人才稀缺。
  三、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求分析与前景预测
  1、三明市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客观要求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步伐。
  2006年,三明市生产总值达453.5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72万元,进入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市场化全面提升的新时期,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已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到新阶段的现实需要,也是顺应现代产业演进规律的必然要求。
  2、国家鼓励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为三明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服务业全面发展的战略要求,就是要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服务业与工业、农业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服务业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实现资源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方面的作用,只有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大力发展服务业,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的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和协调发展。“十一五”时期,国家鼓励服务业发展的宏观政策趋向将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力度也将不断加大。
  3、国际服务业转移趋势的加强为三明现代服务业的加快发展提供了机遇。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推进,特别是我国入世的过渡期临近结束,国际产业和资本正加速向我国的服务领域流动。我市必须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才能吸引国际、国内高层次的产业和资本转移,吸引服务业大企业、大集团落户我市,从而促进我市综合服务功能的增强,提高竞争力。此外,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进一步提升了我市的区位优势,使我市的现代服务业便于在更广的范围参与国际、国内分工、加强与区域内兄弟城市的资源整合和协作,从而扩大我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空间。
  4、城镇化进程加快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城市化水平高低是制约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客观环境条件。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制约城市化发展的体制、政策因素逐渐弱化和消除,三明市区和沙县一体化、市区与永安同盟进程加快推进,我市城镇人口进一步相对集中,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群集聚效应扩大,从而形成房地产、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卫生保健、通信商务、金融保险、社会保障等现代服务业旺盛的消费需求,扩大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空间。
  四、三明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点选择
  1、继续大力发展旅游业。
  三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然景观奇异壮丽,旅游资源丰富。2006年三明市接待海内外游客达560万人次,其中国际旅游人数1.18万人次,分别是2000年的1.47倍和3.87倍;2006年接待国内旅游收入为19亿元,是2000年的1.46倍。旅游业是三明近年来经济增长较快的产业之一。
  继续以泰宁世界地质公园为龙头,以开发具备休闲观光、度假疗养功能的绿色生态、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客家文化、民俗文化、工业历史等系列旅游产品为重点,融合多种资本,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城市和景区旅游功能配套,培育规模旅游企业,形成并延伸旅游产业链,发展旅游相关产业,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增强三明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争取到2010年全市接待境内外游客972万人次以上,使旅游产业总收入占GDP比重5.5%以上。
  强化旅游业一盘棋概念,改变各自为政、景点分散、规模小、效益差等问题,加强旅游资源的统一规划和整合,按照“一带、两区、两窗口”的战略发展格局建设我市的旅游产业体系,打造旅游精品,建设凸显地方特色、内涵丰富、配套完备的大型旅游线路。强化旅游业品牌战略,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着力打造“中国绿都”整体旅游形象。积极组织参加各种国际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开拓一些常年性的、大型专题旅游项目,树立三明旅游的整体形象。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闽南三角及福州等主要旅游城市的合作,积极融入大区域旅游圈,进一步延伸我市旅游业的发展空间。积极实施产业联动战略。大力开发观光农业、工业旅游项目,鼓励与旅游业相关的企业开发研制特色旅游商品。刺激和带动旅游消费资料和服务的交通、通讯、住宿、餐饮、文化、娱乐、商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形成一个由横跨一产到三产的综合产业链,充分发挥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
  2、加快开发房地产业。
  近几年来,随着三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房地产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房地产业保持了快速的发展,房地产业的开发规模逐年扩大,房地产业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作用十分明显。2006年三明常住人口达264万人,城镇化率达42.3%,庞大的需求群体为房地产业凸显其重要地位奠定坚实基础。另外,住房改革已10个年头,也进入了房产升级置换的需求旺盛期;同时健康快速增长的三明经济为房地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要实现全市到2010年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4平方米,就要把握好房地产业的发展机遇,一要完善房地产管理体制和方式,建立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强化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作用,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提高城镇居民购房支付能力,加快城镇化过程,提高城镇的集聚能力,搞活区域经济,增大市场有效需求。二要确立开发总量控制机制,建立健全房地产预警系统,落实诚信信息公开披露制度,引导开发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投资。规范一级市场,大力改革现有的预售管理制度,建立“现楼”买卖机制,改革企业资质管理制度。大力发展和培育二级市场,健全房地产中介服务市场,规范物业管理,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三要提高住宅产业的科技含量,促进房地产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以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环保为重点,推动绿色住宅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和社会文化设施与房地产开发的配套,创造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
  3、努力建设现代物流业。
  现代物流业是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基础上,通过传统的运输业和仓储业等相互融合、重组、提升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
  随着三明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推进,三明交通网络逐渐完善通达,区域交通枢纽的特征开始体现,一批特色产业后劲充足,已初步建立了从传统加工业到高新技术产业等配套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逐渐形成了冶金及压延加工业、机械及汽车零部件、林产工业和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以及原有优势的纺织工业、建材工业、化学工业,拥有了一批在省内乃至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和较强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使现代物流业前景广阔。
     提升及发展三明现代物流业的优势,要进一步完善全市物流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强与我省沿海、江西等物流协会的沟通协作,增强我市在“海西”物流链中的地位和作用,把物流网络沿交通网络向内地辐射扩展,抓好沙县闽西北物流园区、永安汽车零部件物流园区、三明荆西粮食物流园区和梅列洋溪综合物流园区等基地建设,推动第三方物流业务的开展。着力培育专业市场,重点抓好以三明市区、永安、沙县经济繁荣带为中心,大田、尤溪、宁化为节点的专业市场的规划建设。
  4、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三明的文化积淀久远,底蕴深厚,资源丰富,有建设文化名市的有利条件。2006年全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8665万元,比上年增长135.3%。2006年全市地方财政对文体、广播的事业费投入为1.43亿元,比上年增长21.3%。
  三明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资本结构单一。文化建设投资主要来源于政府,尚未真正建立起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和机制,资金不足仍是三明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二是文化消费水平偏低,2006年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构成中文化娱乐消费所占比重为13.1%。人们对物质的享受是有限的,而对精神文化享受的需求是无限的。随着社会消费结构向发展型、享受型的升级,人民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在质和量两方面都在不断提高,文化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满足消费者日益高涨的文化消费需求,如何发展文化生产、组织文化经营成为发展文化产业必须解决的课题。选择文化产业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重点,三明必须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整合文化产业资源,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拓宽文化产业融资领域和渠道,促进多元化投资结构。不断创造精美文化产品,丰富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
  5、积极提升信息服务业规模和水平。
  现代化的重要标识之一首先是信息化,没有实现信息化的服务业只能停留在传统的服务业项目上,没有信息化形成的网络经济作为支撑,市场资源配置也难以及时实现优化。信息服务业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之上,从事信息获取、存储、处理、传递及提供利用等方面的服务行业。信息服务业是三明现代服务业中急需强化的产业之一,要把推进社会信息化建设放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位置,积极建设“数字三明”。全市的金融、广电、邮政、电力、电信、交通、财税、贸易、商务、政务等领域基本实现信息化,并保证了畅通运转。“十一五”期间,三明仍需以发展信息服务业为重点,特别要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领域进行重点建设。电子政务建设是建立高效、廉洁、透明的政务服务基础,对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政务服务人员素质、实行科学决策和民主化管理有强力推进作用。推行电子商务要首推企业间的电子商务应用,在企业营销、运输、管理和服务方式等实行信息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力。促使信息服务业发展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建立更高水平的“数字三明”,提升三明现代化建设的整体水平。
  6、适度发展中介会展业。
  中介服务是经济发展的发酵剂,市场发育越成熟,中介服务的需求越多。市场竞争中,生产性企业为了降低管理成本,会不断地剥离自我服务部门,国有企业改制进程中尤为明显。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必然催生更多的新兴服务行业来活跃市场,中介服务便是其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
  三明各种产业门类相对齐全,市场容量也不小,经济发展环境较好,中介服务发展较快。三明要进一步做大做强中介服务行业,首先,需要规范的市场化运作和提供更加良好的政务环境,实现中介服务组织机构与行政部门脱钩,依法进行管理,规范其市场中介行为。按市场需求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社会公正、监督、调节作用;其次,积极引进国际中介服务的先进理念、手段和技术,培育和孵化一批科技、审计、会计、融资、广告、评估、评价、鉴定、监测、法律、代理、经纪、职介、拍卖、咨询与调查等中介组织,扩大服务品种,提升服务层次。
  会展业是集会议、展览、旅游、商贸、文化于一体的综合现代服务业,因其影响面大、消费能力高、利润丰厚、城市带动性强,被誉为“城市经济的发动机”。举办大中型国内外的会展活动,可以为承办地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国内外通行的算法是会展业每产生1元的收益,必然会给相关产业带来10元的收益;二是大量的人员流、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将极大地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和升级;三是促进国内外区域间的交流合作,提升承办城市的知名度和综合竞争力。三明的会展业起步较晚,功能设备也不齐全,但组织比较完善,发展势头良好。己成功举办了海峡两岸(福建三明)林业合作暨投资贸易洽谈会、生态旅游节、永安笋竹旅游节、沙县小吃节等。

 

精彩评论3

正序浏览
田大秘书 发表于 2009-2-27 16:5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不可否认我等级很低 可是我很能顶 而且永远不会灌水
 
宁建老秘 发表于 2009-2-27 16: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楼主 你十万经验 为了一个水帖值得吗
 
安永老秘 发表于 2009-2-27 16:56: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公车上本没有裸女 转贴的多了 也便成了裸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1粉丝

795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