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切实抓好“三农”工作 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复制链接]
心包太虚 发表于 2009-2-27 10:3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张 健


  过去的一年,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自然灾害严重、不利因素较多的情况下,保持了良好发展局面,完成和超额完成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形成一批在海峡西岸乃至全国有影响的亮点。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农村政策的结果,是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奋力拼搏、战胜困难的结果。
  新年伊始,福建迎来了一大盛事、一大喜事。胡锦涛总书记到福建视察,第一站就到我市,首先看的是农业、了解的是农情,对我们寄予厚望,对“三农”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我们贯彻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也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迫切需要。我们要认真贯彻总书记这次视察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和省里的总体部署,根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在市委的领导下,切实抓好“三农”工作,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一、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三明是农业大市,但不是农业强市。差距在哪里?关键在农业的产业化、农村的工业化水平不高。没有工业,就无法推进农业产业化,就无法促进农民增收,就无法反哺农业。如果仅仅站在农业看农业,农业就会越看越小;如果仅仅立足农业抓农业,农业同样会越抓越小。所以,要善于运用第二产业的手段,解决第一产业的发展问题,善于运用第三产业的平台,拓展第一产业的空间,这样,我们的眼界会更开阔,办法也会更多。
  1.要靠品牌企业延伸产业链。品牌企业越多,产业链越长,产业化水平就越高,农民收入增长就越快。比如,光泽县依托国家级龙头企业圣农公司,已经从供应鸡肉、鸡块,延伸到把羽毛、内脏等副产品转化为蛋白饲料,带动3500多名农民就业。过去,卖一只鸡,最高只有18元,但经过一系列精细加工后,一只鸡的产出可达63元。去年,圣农公司增加农民收入4050万元,户均增收3546元。因此,现在要研究的是,如何以品牌企业为龙头,最大限度增加农产品加工环节,最大限度榨干用尽现有初级农产品,最大限度增加农民收入。途径之一是靠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围绕永林、青纸、三和食品等一批国家、省级龙头企业,引进像大亚木业、锦绣园林这样的行业领军企业,延伸传统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的加工环节,增加后道工序,让生产、加工的每个环节都能实现增值增效,都能增加农民收入。今后,农业发展的政策导向是,资源配置要向后道工序多的企业倾斜,后道工序越多、产业链越长,获得的支持也就越大。途径之二是引进领军人物开发产业链项目。像明溪县引进复旦大学教授开发红豆杉提纯产业链那样,主动对接高校、科研单位的技术、经营“双栖”型领军人物,做到引进一名领军人物,转化一系列科研成果,解决一批农产品加工难题,开发一组产业链项目,带活一个产业。
  2.要靠区域、行业品牌拓展空间。品牌是一个地方的“名片”,拥有国家级、省级品牌,就拥有把三明项目做成国家项目、“海西”项目的前提和基础。要以品牌为载体,把三明的企业、三明的产品、三明的项目推向全国。要用“势”,就是要用好已有之势。我们已经有了全国唯一的海峡两岸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和9个“特色品牌之乡”,这都是“势”,但是,这些品牌的优势是否已经得到充分发挥,关键要看这些品牌对GDP和财政的持续贡献有多大,对农民的持续增收有多少。要聚“势”,就是要集聚未成之势。像泰宁申报世界地质公园、中国十佳魅力名镇那样,集聚资源、资金,集中优势“兵力”朝一个方向去突破,打一场争创特色名市、名县和名牌企业的大会战,并逐步创造条件,把第一产业品牌延伸为第二产业品牌。要蓄“势”,就是要韬光养晦、养精蓄锐。从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做起,从先进技术推广运用做起,从做好动植物疫病防控做起,从我们不如人家的领域做起,提高农产品质量,使三明的产品达到国家标准、国际标准,争创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3.要靠品牌产品拓展市场。市场既是农业产业化的平台,又是搞活农村经济的载体。我们要以产业催生市场,以品牌拓展市场,以会展激活市场,借助第三产业发展第一产业。要把市场建起来,利用三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区位变化,结合正在规划、建设的综合交通枢纽,立足海西建市场,立足辐射周边建市场,立足覆盖农村建市场,现在就要考虑规划、建设农产品物流园区,现在就要着手引进物流业的领军企业,现在就要根据群众的需要建设一批面向农村的商品配送中心和“农家店”。要借助市场打出去,组织品牌企业到产业最集聚的地方,对接领军企业,举办会展活动,并引进领军企业,建立货源基地、物流园区,进入领军企业的产业链和销售网。要让流通队伍多起来,在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集中力量发展一批新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并依托这些组织,把各地项目做成三明的项目,把三明的项目做成海西的项目,让农民获得更多的收益。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能。
  1.重持续。要把握政策导向,根据承受能力,区别轻重缓急,突出重点项目,有序推进项目建设。比如,在农村公路改造、硬化上,2003—2005年我市共改造并硬化农村公路3537.6公里,成效非常明显,各级政府也非常尽力,市政府补助资金1.17亿元。现在,群众的积极性仍然很高,愿望仍然很强烈。我们要把群众的积极性保护好,认真研究政策,抓住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转向农村的机遇,由近到远、由易到难、由急到缓,有序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不能因路网建设造成乡村过重负债。比如,村容村貌整治任务繁重,必须进行“三清六改”,但“三清六改”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槌子买卖。所以要清醒,按照“村容整洁”的要求,研究先抓什么、后抓什么,先突破什么、后突破什么,分步组织实施,每年抓一、两项有突破性的事情,解决一、两个突出问题,做到年度项目当年动工、当年建成。
  2.重延伸。就是要重视城市公用基础设施项目向农村延伸,城市社会事业资源向农村配置,城市文明向农村文明辐射。比如,在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完善的情况下,各地就要有针对性地研究城市公交线路向农村延伸,逐步开通到行政村班车,扩大、延伸农村公路建设成果;比如,国家、省里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村教育、卫生、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我们就要抓紧研究制定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抓紧实行市、县医院帮扶乡镇卫生院,抓紧解决农村饮水困难、饮水安全等问题,抓紧农村文化站、图书馆、广播电视、通信等设施建设。
  3.重实效。要强化项目带动,像抓生产性项目一样,建立农村基础设施项目接续机制,比如,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要有序抓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烟田基础设施、水利和防洪、沼气工程等项目,逐步形成每年竣工一批、在建一批、开工一批、策划一批的滚动发展格局。像抓办实事项目一样,抓好惠农利民项目,特别是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做起,抓好免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和“两免一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试点、对农村“五大员”实行政府津贴、造福工程等项目,并抓紧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7个涉农的为民办实事项目,做到说了就做、做就做好。
  三、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要研究多予的办法,拓宽多予的渠道,增加政府投入,加强信贷支持,引进区外资金,引导民间投资,发动农民投工投劳,形成多元化的投资建设机制。
  1.调整存量,倾斜增量。温家宝总理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要求,要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基础产业和公共服务部门要“三个转向”:把工作重心逐步转向农村,把掌握的资源更多地转向农村,把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转向农村;2006年国家财政支出要体现“三个高于”:国家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建设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总量要高于上年。这是国家建设资金投向和结构的重要转变,是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作为后发地区,我们一要争取,按政策策划项目,用项目争取支持,以项目配套资金;二要调整,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的存量,逐步提高农村建设资金占预算内资金的比重,提高新增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三要改革,关键是农村综合改革,通过乡镇机构改革把人员减下来,行政经费降下来,职能转变过来;通过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各级政府责任明确、财政分级投入、经费稳定增长、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通过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加快财源培育,缓解县、乡财政困难,以提高对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支出。
  2.渠道不变,整合资金。新农村建设的资金虽然每年都要增加,但数量仍然有限。我们要花小钱办大事,充分考虑投入产出比,充分考虑群众的受益面,充分考虑自己的承受能力,量力而行、量入为出,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要加强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的跟踪检查,确保各项涉农资金及时下达,绝不允许截留、挪用。我们要集中财力办大事,省里决定,今年要把分散在计划、财政、农业、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国土、科技等部门的涉农资金集中起来,渠道不变,捆绑使用。我市要参照省里的做法,研究具体的办法,把分散在不同部门管理的涉农资金捆绑起来,集中财力解决一批农民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问题。
  3.创新机制,多元投入。要建立机制,积极探索城乡投融资体制改革,在政府的引导下,按照市场化运作机制,建立全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激励机制。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增加授信额度,扩大农户小额信贷和农户联保贷款,探索林权证和大农业资产等抵押、质押贷款形式,更好服务“三农”。要引进资金,鼓励外资、台资和民营资本投入发展农村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要发动群众,采取财政直接补助资金、补助原材料和“以奖代补”等办法,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公共设施投工投劳。
  目前农村政策措施陆续出台,各项工作已经部署,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关键在于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各级各部门必须充分认识“三农”工作对全局的重大意义切实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责任感,群策群力、奋力攻坚,持之以恒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全力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本文为市长张健在全市农村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摘要,标题为编者所加)
(责任编辑:黄茂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粉丝

22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