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安徽绩溪上庄村人,他是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又是中国古典文化研究大家,还接受了西方文化的洗礼。尽管在他身上也体现了中国旧知识分子的局限性,但他在学术上的贡献是不可低估的。他的学术成就源于其读书做学问好的习惯。纵观他的一生,其读书做学问的好习惯主要是“勤”“慎”“谦”。
5 c$ r6 b) d' u) c! E+ ^& K 读书做学问不偷懒、不懈怠。胡适认为,勤苦耐劳是成功的基础,读书做学问更不能自欺欺人,所以非“勤”不可。“勤”首先表现在他读书刻苦和兴趣广泛。他年轻时在上海求学,曾一度对算学很感兴趣,常在宿舍里熄灯后演算问题,由于宿舍里没有桌子,他便将蜡烛放在帐子外的床架上,自己趴在床上,将石板放在枕头上做算学题。因为太用功,一段时间他的耳朵几乎全聋了,幸得时常锻炼才逐渐康复。胡适是一个读书广博的人,几乎各个领域无所不涉,他还自称有“书癖”。“勤”又表现在他多动手上。中国旧时私塾教育讲究读书必须三到,即眼到、口到、心到。胡适认为,只有三到还不够,还要手到。手到就是多动手,主要包括标点分段、查阅字典和资料、作读书笔记。而读书笔记又包括抄录备忘、提纲节要、笔记心得、探讨研究。他说,这样读书可以按照自己的思想和审美进行选择,经过自己动手的东西,往往了然于心,甚至终生不忘。对于做学问他同样多动手。他认为该看的书一定要看,该参考的工具书一定要动手去翻,该写的文章一定要搜肠刮肚动手写出来。在他看来,掌握和研究材料比方法更重要,重视材料是“小心求证”所必需。在台湾时,胡适对傅斯年敬佩有加,特别赞成其“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说法,道出了胡适寻找材料“勤”的习惯。“勤”还表现在他晚年仍坚持用功。胡适晚年读书如命,就是在住院期间,他还对前来为他看病的医生说:“我是有看书习惯的人,看书不吃力的。请你跟院长商量,让我看些轻松的东西。”
7 @; c0 L3 R" d/ B 谨慎、小心、不苟且。认真负责地完成每件事情。“慎”首先表现在他对私塾教育有自己的体味。他认为,眼到就是对每个字甚至每个字的笔画都不能简单放过,都要认真研究,否则会闹出笑话。口到就是“诵读”,每一字句都要念出来。这样有助于熟悉句子的结构、体会文章的气势、风采和韵致。心到就是用心思考和分析研究,力求做到“比较参考”和“融会贯通”。如《诗经》里“于”“言”字甚多,在不同地方用意不同,如果不用心就会成为一笔糊涂账。“慎”主要表现在他做学问上。他每次演讲几乎都强调“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这就是他所主张的科学精神,也就是打破砂锅问到底,没有证据不下结论。他认为,越是大胆的假设,思路就越开阔,但最终要证明它,必须讲究“小心”二字,这就是“慎”的习惯。如他考证《红楼梦》。他是新红学派——考据派的创始人,认为《红楼梦》就是曹雪芹的自传。在做了这样的假设之后,他便四处寻找材料进行论证。他是《乾隆甲戊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孤本的发现者和拥有者,并且还发现了一系列珍贵版本如《庚辰本》等。论证发现,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受皇帝器重,曹家几代人几十年把持江宁织造,和皇家的关系非同寻常,又将贾宝玉、宁国府、荣国府和曹雪芹现实家世相比较,证明他的假设还是准确的。再比如,他对《醒世姻缘》作者的研究,从小说的情节、成书的时间、地域范围和语言习惯等,论证该书的作者就是蒲松龄。后来,这一间接论证得到了为蒲松龄刻书的鲍廷博亲言证实。) K+ p0 k0 T0 U, S9 g a+ e
态度谦虚。治学万不可先存一点成见,总要不分地域门户,一概虚心加以考察之后,再决定取舍。不仅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他认为真正的谦虚,既不妄自尊大,也不轻信别人。对于前者,要有“方法的自觉”,对于后者,唯一使人信服的是证据。“谦”表现为他虚心向外学习。胡适在肯定清朝学术成果的同时,更多地认识到其局限性,把眼光投向西方。他曾列了一个表格,按照年代罗列出中西各自的重大发现和进展,一经对比,他发现中国人研究的材料是文字,西方人研究的材料是调查和实物。他举了瑞典校勘者加礼文的例子。加礼文仅仅用了四、五年的时间,便编出了《中国文字分析字典》,一举超过了中国学者几百年的努力,因为他认为中国的学者仅仅伏案不离开文字本身,不像加礼文那样走访汉口、广东、宁波、北京等各处实地调查。“谦”的习惯又表现为他更加注重证据。如所谓“《水经注》案”,是指一百多年来部分学者指责戴震偷窃全祖望、赵一清《水经注》的研究成果。其中有的学者,如山西的张穆、湖南的魏源、湖北的杨守敬、浙江的王国维、江苏的孟森,他们都是十八世纪享有盛名的考古学者,一般读书人都被他们的大名压倒了,但胡适为了证明戴震的清白,搜集了四十多种《水经注》版本,抄写了一百多篇文章和一些考证文字,用了近万个证据分析研究,终于还了戴震清白。3 j! [7 H# G! S# M* a0 D
胡适一生对读书做学问运用自如,强调习惯重于方法,而他“勤”“慎”“谦”之习惯,其实是极其朴素和平常的道理,但这正是当今多数年轻人所缺乏的。
. `, K% `2 k4 Z. Q: F (作者:山东省茌平县委党校刁兴泽 来源:学习时报)8 u- [% ]& d, Y3 k
" |# r' \2 }. r$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