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三明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分析思考

[复制链接]
溪尤秘书 发表于 2009-2-26 16: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黄居中

县域经济是我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具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实施第三步战略,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推进小康建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三明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1、经济总量扩大,综合实力增强。2000年以来,全市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8.4%,2003年,10个县(市)创造生产总值合计247.68亿元,占全市的77.2%;地方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合计9.16亿元,占全市的6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合计84亿元,占全市的91.9%。全市还涌现出一些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市),在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的对58个县(市)2004年福建省县级经济实力评价中,永安市进入第7名,沙县进入16名。
    2、实施项目带动,发展态势良好。1999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连续多年把开展“项目年”活动作为经济工作重要抓手之一,2003年又进一步深化为在全市开展“抓项目、增后劲、促发展”竞赛活动。各县(市)充分认识到,只有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县域经济发展才有增长点,才有竞争力,才能促进经济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的增强。各县(市)普遍加强对项目工作的领导,狠抓项目前期工作,强化招商引资,创新工作机制,改善投资环境,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3、发挥地方优势,特色经济初显。各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打造具有三明特色的县域经济,大胆探索县域经济发展路子。永安市、沙县高度重视工业经济的发展,树立“工业立县(市)、工业强县(市)、工业富县(市)”的观念,坚持走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路子,集中力量加快工业化进程。永安市2003年现价工业总产值64.54亿元,比2000年增加了11.34亿元,沙县2003年现价工业总产值37.53亿元,比2000年增加了4.57亿元。两县市2003年现价工业总产值102.07亿元,占全市县域经济现价工业总产值的55.9%,占全市县域经济增量的69.7%。
    4、改革不断深入,县域经济正孕育着新突破。一是进一步理顺政府行为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给县级政府科学定位,正确处理政府、企业和市场的关系,改变以往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存在的“越位”、“错位”和“缺位”现象;科学界定县级政府的职能,按照精干高效和责权利相统一的要求,加快县级政府机构改革。二是简政放权。为了营造县域经济发展良好政策环境,激活、壮大县域经济,2003年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实行简政放权,赋予各县(市)相当于设区市的经济社会管理审批权限,加大财税、金融对县域经济的扶持力度。三是出台许多政策措施,谋求在工业强县、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等方面有新的突破。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县域经济总量偏小且极不平衡。从经济总量来看,三明市除永安市外,其他县经济总量偏小,都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03年三明市县均GDP为24.77亿元,仅占全省县均GDP55.54亿元的44.6%。通过对2000-2003年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可以看出,永安市领先优势明显,永安市、沙县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全市水平,县域发展差距在继续在扩大。特别是GDP、地方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GDP、人均地方级财政收入和工、农业比率等六项指标相差十分悬殊。
    2、县域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大部分县仍处于农业社会。2003年全市县域三次产业结构为29.437.133.5,与全省的三次产业结构13.347.639.1相比,第一产业比重偏高,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特别是县域工业化进程缓慢,2003年工业增加值小于农业增加值的县有7个,其工、农业增加值比率分别是:宁化县0.27、建宁县0.37、清流县0.39、明溪县0.44、尤溪县0.45,大田县0.69、将乐县0.76。其他县:泰宁县1.06、沙县1.15、永安市3.14。表明全市有70%的县总体上仍为农业社会,这种农业比重偏高的结构,决定了我市县域经济实力较弱,大多是农业大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的现状。
    3、经济自主增长乏力,县域财力薄弱,经济调控能力弱化。一是县域经济投资近几年来虽然有较快增长但生产性项目特别是工业生产项目偏少且低于全省水平。从反映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的资本形成总额指标来看2003年三明市县域资本形成总额110.25亿元平均每个县市11.03亿元只占全省平均水平的52.62%。二是县域工业发展水平低。我市县域工业大多是一些传统工业,粗加工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大众产品多,名牌产品少,市场活力明显不足。三是县域消费水平较低。2003年三明市县域实现社会商品消费总额84亿元,平均每县8.4亿元仅占全省水平16.1亿元的52.2%。由于以上原因,县级财政运转比较困难。除永安、沙县较好外,其它8个县财政支出都十分紧张,对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的依赖程度增加,县域财政收入增长缓慢与财政支出刚性增长的矛盾十分突出,多数县要依靠财政转移支付解决工资发放和社会保障等支出缺口。
    4、生产要素大量外流,对外开放程度偏低。一是资金严重短缺。由于县级财政拮据,加之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县级以下业务,使县域经济发展深受“失血”之痛。二是人才大量外流。受山区县的待遇、人居环境等条件的限制,大中专学生回县率很低,到县级企业工作更少,大部分的人才去了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三是产品科技含量低。四是对外开放程度偏低。2003年全市县域实际利用外资5872万美元,占全省1.4%;全市县域出口总额4716万美元,仅为全省的0.2%。
    5、城镇化水平较低。据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市县域城镇化率为31.45%,比全市平均水平38.56%低7.1个百分点。10个县(市)中除永安市、沙县城镇化率分别达56.9%和43.6%之外,其余8个县都明显偏低,建宁、尤溪、宁化仅为21.0%、20.4%和20.0%。多数县的城关人气不足,县辖镇的城镇人口平均规模不足6000人,产业基础薄弱,集聚功能、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6、产品、产业存在”特而不优,优而不强”。从总体上看,县域产品、产业结构趋同的现象具有普遍性,传统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在多数县(市)仍占主导地位。新的特色产品、优势产业不多,并且在这些产业中缺少龙头企业带动。具体表现为优质农产品偏少,高附加值产品少,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和品牌规模小。
    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1.解放思想,树立加快发展意识。要克服“条件论”、“区位论”的思想束缚,增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自信心。我市地处山区,自然条件、区位条件差经济基础等相对薄弱,与发达地区相比,发展县域经济的难度大、困难多。但是,山区县在资源、劳动力、生态、政策条件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特别是随着京福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成,省委、省政府做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决策,将给我市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难以估量的契机。要破除无所作为思想,树立超常规、高速度、跨越式发展的新观念。现在全国、全省各地都在你追我赶,加快发展。我们原本基础不如人家,若不超常规、高速度、跨越式的发展,就会差距扩大。
    2.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是县域生产力、县域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方式、资源组合方式的具体体现。不同的县(市)经济发展基础不一样,发展条件各异,因而其发展模式也各不相同。各县市要按照各自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如区域环境、发展历史、特殊资源、交通条件等来确定自己的发展模式。可以从不同角度,如按主导产业,可把县域分为农业主导县、工业主导县以及服务业主导县等发展模式;还可以在各种发展模式下发展一种或几种特色产业和拳头产品。如建宁县、宁化县,都是以农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但是它们的特色经济不同,建宁县以莲子、黄花梨为主要特色产品,而宁化县以种植烤烟为农业主要产业;永安市依托当地资源、大企业优势,做大做强纺织、林竹加工、旅游三大产业形成以工业为主导型发展模式。
    3.主攻工业,推动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经济比较发达的县域,基本上都是工业强县,县域经济的实力差距主要体现在工业发展的差距。我市有7个县工业增加值小于农业增加值,全市县域工、农业增加值比率低于全省水平97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工业化发展滞后,就无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无法聚集人流、物流、资金流和带动其他服务业的发展;就不能解决农民向城镇聚集、实现城镇化,不能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更无法改变财政穷县的局面。以本市为例,2003年,以工业为主导的永安市、沙县两县、市的人均GDP、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比其他8县高出91.7%和4.6倍。因此,强县必先强工业,要把大上工业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主战略,把推进工业化作为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的“牛鼻子”来抓。
    4.优化环境,促进生产要素活化聚集。一是要建立良好的体制、法制和政策环境。要进一步加强财税体制、行政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更加透明、稳定、具有预见性的法制环境,依法处理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纠纷,依法保护投资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出台招商引资一系列的宽松政策,在招商引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做到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让投资者安心、放心。二是要加强投资硬环境建设。抓好水、电、路、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建设,构建现代信息网络体系。三是强化服务意识。要营造“爱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政府在对待企业上不是突出“管”,而是突出“帮”,要主动提供一切服务。四是要千方百计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培养和造就大批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人才。要制定出台引进人才的办法和优惠政策,争取更多的外地人才来山区创业。要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既努力培养高科技人才,又要切实加强对基础人才包括青年技工和农民的培训,鼓励各类人员到县域企业工作,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

  作者为三明市统计局副局长
  责任编辑:黄茂升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宁泰秘书 发表于 2009-2-26 16: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出来灌 要讲信用 说了回你的帖 就一定回你的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3粉丝

986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