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全市工业经济情况汇报

[复制链接]
行云风 发表于 2015-8-27 16: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提质增效添活力  做大做强勇担当
企业家朋友们、同志们:
根据座谈会议程安排,现有我将2014年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情况及2015年工业经济工作初步安排汇报如下:
一、2014年工业经济发展情况
2014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全市工业战线共同努力,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全市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总量规模加速扩张。2014年,全市26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84.7亿元,绝对量稳居襄阳市各县市区之首。
二是工业增速回稳向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2.2%,与全市各县市平均增幅持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4%,居全市第二,高出全市平均增幅1.2个百分点。
三是经济效益趋于好转。去年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4.33亿元,同比增长7.9%;实现税金总额7.84亿元,同比增长47.9%;规模以上亏损企业14家,同比减少1家。
四是市场主体更具活力。全市新增微型企业950家,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7家,达到263家,全市共有10家工业企业入围“襄阳市工业百强企业”,立晋、三杰荣登“2014年湖北省百强企业”。
五是产业结构明显改善。全市食品加工、棉纺加工、汽车及零部件、化工及新材料主导产业累计实现产值608.3亿元,占全市总产值的77.5%,同比增长14.51%;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较快,规模以上企业达59家,实现总产值274.1亿元,占全市总产值的34.93%,同比增长14.15%。
六是创新实力稳步提升。2014年,全市争取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获批襄阳市科技进步奖2项,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全市10家),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47.5亿元,同比增长8.1%。
七是电力保障有力有序。全年全社会用电量18.1亿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量1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占社会用电总量的72.1%。
二、2014年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全力以赴稳增长。一是加强经济运行分析。坚持每月预测工业经济形势,重点监控16家产业龙头企业,做好多方面数据信息的分析,为领导、企业提供决策和经营参考信息,实现“稳增长”的目标。二是关注生产要素变化。密切关注重要生产要素及原材料市场变化,为企业经营提供信息指导。在棉花价格大幅下降的情况下,我老秘网市及时组织棉纺加工企业到新疆精河地区考察棉花市场,加强合作,为我老秘网市棉纺行业渡难关、保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原料保障。三是化解企业难题。我老秘网市设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成立了企业家协会、企业联合会,全力解决企业难题100多项,累计解决融资资金5.8亿元。
(二)千方百计强基础。一是着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制定2014年企业成长路线图,开展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深入推动全民创业。二是全力推进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汽车零部件(特种车)产业园区已正式运营,农产品深加工(食品饮料)产业园区已申请认定,发展创业基地5个。
(三)不遗余力转方式。一是鼓励企业转型升级,争取各级政策及资金支持。坚持以《产业结构调整目录》及《湖北省工业转型升级与技术改造投资指南》为导向,在源头严把项目准入关;以技术改造为手段,引导食品产业循环绿色发展,纺织产业高效低成本发展,化工产业高标准健康发展,汽车及零部件高品位发展;把淘汰落后产能作为重要抓手,全面协调整顿化工产业治污,关闭高污染高能耗的小矿山和小企业、淘汰炼钢落后产能174万吨,推动企业提质增效。受理转报农药、铸造等产业准入申报20多项,向上争取扶持企业发展资金1.2亿元。二是积极参与校企共建活动,主动上门为企业搭建产学研平台。飞龙、中兴等30多家企业先后与中科院、武汉大学、西安交大、华中理工等40所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引进先进技术300余项,高技能人才1300多人,转化、实施高新技术60多项。三是大力推动“两化”融合。先后组织三杰集团、贤德面粉、博大纺织3家企业申报襄阳市、湖北省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先后被确定为湖北省、襄阳市两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
三、2015年工作重点和措施
2015年是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工业经济运行环境正在出现积极变化,我们要正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力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9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以上;新增规模企业20家,微型企业900家,努力解决企业困难100项以上。
(一)着力保持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增强运行监控调节能力。一是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分析。高度关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强预判和调研,及时制定应对措施。二是支持企业大力开拓市场。组织上下游企业加强对接,提升本地企业联合力度,引导企业走出去,创新营销手段。三是抓好生产要素保障协调。监测生产要素信息波动情况,做好协调保障工作,研究政策措施,切实降低企业成本。四是抓好工业生产“开门红”。按照部署,召开会议,确定目标,做到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确保完成首季目标任务,为全年稳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二)着力夯实工业经济基础,做大工业经济总量。一是抓好企业成长工程。建立工业企业数据库,帮助小企业做大,大企业做强。推进小微企业创建,组织实施规模企业申报,支持骨干企业成长,鼓励龙头企业做强、做优,集聚产业优势。二是加大工业基础投入。重点推进重点推进钒氮合金二期、丹阳工业园、宏玛达汽车配件等重点工业项目和万通水溶布项目、三杰集团生物质加工等重点技改项目,力争全年20个项目竣工投产。三是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围绕产业抓招商,围绕园区抓招商,实施产业链招商、重点招商、配套招商,实现产业集聚、集约、集群,做大做强,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补足后劲。四是加快特色产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加快汽车零部件、农产品深加工园区机构建设,相关部门配合做好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科学规划和建设农产品深加工等其他特色产业园区和创业基地。
(三)着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实力。一是明晰思路调整结构。做好节能降耗宣传工作,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等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促进企业提质降耗,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鼓励企业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引进、技术合作,鼓励企业建立检测检验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研发中心等。三是深入推进校企合作。收集全市企业技术需求,与省内各院校做好对接,充分利用学校技术研发优势、人才优势,解决全市企业技术难题以及企业管理、培训等方面的短板。四是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培育一批两化融合典型企业,选择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两化融合重点项目及企业,初步建立一批省级、市级两化融合示范区。
(四)着力做优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服务企业能力。进一步完善企业服务中心服务窗口职能,为企业提供专业性、综合性、公益性、零距离服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构筑日常化、制度化银企交流平台,引进企业融资担保中心,努力缓解企业资金紧张,鼓励企业走向资本市场,支持和奖励企业上市;完善企业家协会组织建设能力,开展企业家协会日常各项工作,整合各行业协会力量,搭建企业家交流平台,营造团结、优势互补的行业发展环境。
今年是改革年,全市工业战线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改革统领全局,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大胆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创新,加快职能转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奋力推动工业做大做强,为**市城市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8粉丝

48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