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秋娜
今后一个时期,沙县将按照“规模扩大、功能优化、经济发展、人口集聚”的要求,以探索与三明市区的城市联盟建设为契机,实施“一城三地”决策,集中力量做大做优城区,推进区域整体发展,以实际行动积极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到2008年,县城建成区由现在的9.6平方公里扩大到2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由现在的8.4万人增加到12万人以上。
一、高起点修编城市规划。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工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建设“一城三地”(绿色工贸城市,一流的产业集中地、一流的物流集散地和一流的人口居住地)的发展目标、功能定位和建设“城市联盟”的总体要求,已于去年底正式委托上海同济大学规划研究院对《总规》进行第三轮修编,初步确定城区规划控制区面积将由现在的64平方公里扩大到约100平方公里。计划着手编制城区北部、高速公路以南的6平方公里区域的概念性规划,为省级高新区——金沙园发展及城市的拓展提供保障。在设计上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使规划保持一定的超前度,为未来城市发展留足空间,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同时,在《沙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基础上,对处于京福高速公路互通口的青州镇和夏茂镇两个中心镇,按照作为城镇东、西片区域副中心的总体定位,进行重新规划、调整完善,以适应高速公路开通后的新形势。
二、继续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一是扩大城区规模。按照“北进南扩、兼顾东西”的城市发展方向,沿沙溪河南北双向纵深拓展,构建中等规模城市框架。近期,在加快金沙园、金古园产业区开发建设的同时,抓好西园小区二期、华山小区二期、电力花园、地税花园、翠绿山庄、金沙商住区、金古居住小区等7个精品住宅小区开发,进一步拓展城区空间。二是加快旧城改造。重点抓好总投资3亿元、规划占地面积7.1万平方米的建国西巷和影剧院2个组团改造,规划建设集商业、文化娱乐、会展为一体的大型文化商贸活动中心,使之成为继步行街、西园小区之后的城市建设新亮点。三是完善城市功能。结合《总规》调整,从城市联盟的高度出发,以设施共享、优化资源为宗旨,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在道路方面,以京福高速公路公路开通为契机,加强与三明、南平及至厦、漳、泉等路网的连接,同时优化城区路网框架,重点建设二环路、长泰路、长富路、金明路、大洲桥,完成长安路、新城路等,形成“四桥五纵六横”的城市路网格局。在市政公用设施方面,积极与三明市区对接,重点抓好第三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无害化处理场、体育中心等项目,同时引入市场机制,推进市政公用设施的市场化、产业化。
三、不断增强产业集聚力。根据建设新兴的产业集中地的目标要求,以金沙园、金古园等为依托,做好产业布局,引导产业集中,努力培育金古园金属制造、金沙园食品加工、城南生化产业、仙武纺织印染等特色产业区;实施扶优扶强战略,培育壮大明光新型材料、立丰印染、三和食品、侨丹实业等企业,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产业龙头,推动主导产业做大做强,通过产业集聚带动城区发展。按照建设重要的物流集散地的目标要求,充分发挥本县区位交通优势,紧紧把握京福、三泉高速公路即将开通、开工和正在建设的沙溪河航运等有利时机,加快仓储基地、专业市场、现代化物流区等设施建设,重点抓好闽西北物流中心、洋坊汽车销售服务中心等项目,加快发展现代流通业。同时,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新增长点,积极发展休闲旅游业,进一步完善淘金山、沙阳乐园的景点设施和配套设施,做好沙县小吃、肩膀戏与旅游相结合的文章,积极参与三明旅游经济圈分工,努力把沙县建成美食与乡村度假、商贸与四季会务相结合的旅游新县。
四、进一步加快人口聚集。一是实施政策引人。制定出台土地方面的优惠政策,吸引三明市直单位在本县开发住宅小区,作为示范工程,带动三明市民到沙县购地、购房;制定降低二手房交易收费标准的政策,进一步搞活住房二级市场,以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发展来增加城市人气。二是实施环境引人。以构建人居适宜绿色山水城市为目标,进一步完善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娱乐等配套设施,增强城区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三是实施产业引人。以金沙园、金古园为载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企业;以建设物流配送中心为抓手,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通过壮大二、三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周边的劳动力向沙县城区聚集。
五、加强城市经营和管理。坚持用经营理念推动城市发展,把市场机制引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做到以经营手段建设城市,以经营方式管理城市,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县土地收储中心的作用,加大土地收购储备力度,继续对住房、商业等经营性用地实行公开招标拍卖,引导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加强城市管理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县、街道、社区等多层次、多方位的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作者为中共三明市委常委、沙县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黄茂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