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关于做好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几个问题(节选)

  [复制链接]
宁泰秘书 发表于 2009-2-26 11: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张昌平




  一、关于农村户用沼气服务体系建设问题
  发展农村沼气,对解决农村生活清洁能源问题,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全省下达5万口农村户用沼气建池任务,截至七月底已完成21867户,占年度任务的43.73%,总体进度比去年快28.6%,其中完成任务过半的有泉州、三明、莆田市,福州市进度较慢。随着农村沼气用户数量的增多,沼气池建后的管护问题已日益突显出来。为了推进农村沼气正常使用并长期发挥效益,必须抓好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这次现场会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解决沼气服务体系建设的问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坚持“政府引导,多元参与,方式多样”和“服务专业化,运作市场化,管理物业化”的指导思想,推动我省农村沼气又好又快发展。一要科学布点,形成服务网络。要根据乡、村户用沼气建设的规模、分布等情况,按照方便群众、服务及时、保障有力的原则,科学布局乡村沼气服务站点。服务站点的设置,不强求按行政区域来布局,而应按服务的半径和服务农户的多少来设点,既可以乡镇为单位、也可以项目村为单位设点,原则上每个服务站应具备为500-800个沼气农户服务的能力,技术人员可以依托乡(村)沼气技工、村级农技员、农村电工和乡(村)液化气站工作人员等,通过培训考核后取得执业资格。今年计划在全省建设100个乡村沼气服务站,试点建设10个县(市、区)农村沼气服务中心。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在全省建立起以省级技术培训基地为依托、县级服务中心为支撑、乡村服务站点为骨干的农村沼气服务网络,为建池农户提供安全、优质、规范、高效的后续服务。二要创新机制,服务形式多样化。要按照“市场化运作”的要求,积极探索,鼓励和支持协会领办、个体承包、股份合作等多种服务模式,推进服务组织的多样化。根据各地沼气发展的情况和建池农户的需求,可采取定期上门检查维护、临时预约服务等形式,为农户提供建池、购料、加料、出料、维护维修、零配件供应、沼渣综合利用等方面的优质服务。三要确保农民长期得实惠。要按照沼气池持续发挥效用、农户持续受益的要求,不断完善农村户用沼气建后服务体系,确保农户正常、长久、安全使用沼气。各地在确定服务费用收取标准时,应充分考虑当地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做到量力而行,微利经营,不搞一刀切。通过农村沼气建设,真正达到农村环境更加清洁美化、增收渠道更为多样、农民长期得到实惠的目标。
  二、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推进问题
  (一)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及试点工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继续按照中央“二十个字”方针和省委提出的“融入全局、立足多予、注重运作、重在实效”的总体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谋划,突出重点,务求实效,扎扎实实地推进。
  一要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这一主题。这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对一个县(市)来说,就是要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培育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建设一批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发展壮大一批农业生产加工营销龙头企业,推进农村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以本地优势资源与最前沿的科技结合来选择和发展农村产业。比如,泰宁县以汉堂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带动全县雷公藤产业的发展,就是一条很好的路子。对一个村来说,就是要立足村情,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积极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比如,今天上午参观的音山村的烟稻发展模式和珍稀食用菌基地建设、吕家坊村的劳务经济、水际村的“农家乐”旅游等,都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
  二要立足为农民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就是要从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受益最多的事情入手,为群众办一些实实在在的好事,让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惠及最广大的农民群众。当前,要针对各地不同程度存在的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生活难、环境差等实际问题,结合各级政府实施的为民办实事项目,切实加强农村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使新农村建设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民心工程。
  三要以点带面扎实推进。典型示范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一个卓有成效的工作方法,新农村建设也不例外,从去年开始,省里确定了101个村作为示范联系点,各市、县、区也确定了1600多个示范村和试点村。要把试点示范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按照“探索路子、创造经验、创新制度、建立机制”的要求,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探索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新农村建设的路子,并不断从示范村中总结经验、积累经验、推广经验,真正发挥试点示范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示范、引路、辐射作用。
  第一、要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全省各地的示范村和试点村,既有经济较发达的村,也有经济相对薄弱的村,既有沿海的,也有山区的,每个村的自然资源条件和经济基础各不相同。因此,各示范联系点要立足当地资源条件,突出当地特色,从各自的优势和特色出发,从当地农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入手,大胆探索,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农村建设路子,力争从不同侧面为全省新农村建设起到指导和借鉴的作用。
  第二、要认真总结推广经验。开展试点示范工作,目的是在点上先行先试,出经验、出办法、出成果,用于指导面上工作,不求面面俱佳,但要有特点。经过近一年的实践和探索,各试点示范村已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有的试点示范村从发展特色农业入手,做大做优特色农产品,以农业增效促农民增收,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发展之路;有的村从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入手,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形成了一套长效管理机制;有的村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入手,创新基层民主管理形式,提高了村级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要对各试点示范村的好做法、好经验进行认识总结、梳理和提炼,对一些比较成熟的、具有推广意义的经验,要大力宣传,组织学习交流,使点上的经验能够及时得到推广,在面上开花结果,促进全省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第三、要切实加强对试点示范工作的指导。全省各地试点示范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和掌握各地的新情况、新动态,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要加强对试点示范工作指导的针对性,对每个示范点进行深入剖析,帮助他们理清思路、明确目标,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一村一策”的指导方法,提出试点示范工作重点和举措,切实使试点示范工作取得实效,出办法、出经验。
  (二)第二轮扶贫开发重点村工作。第一轮扶贫开发重点村挂钩帮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深受当地群众的好评。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从今年下半年起重新确定一批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继续从省直机关下派党员干部驻村任职,同时组织省直部门和中央驻闽单位进行挂钩帮扶,并继续集中捆绑专项资金,扶持第二轮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前一段,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实施第二轮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通知》。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通知精神,密切配合,确保帮扶工作落到实处。一要落实好扶贫开发重点村捆绑资金。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捆绑资金将由省财政直接下达到县扶贫专户,各县(市、区)要按照捆绑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确保帮扶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发挥效益。二要继续抓好省直和中央驻闽单位的挂钩帮扶工作。明确挂钩帮扶部门责任,省直挂钩单位党政一把手应负总责,自觉把挂钩帮扶纳入部门工作范畴,帮助解决贫困村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做到不改变面貌不脱钩。三要主动帮助下派驻村干部解决扶贫开发重点村的实际困难。第二轮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是我省目前较困难的村,开展工作的条件差,难度大,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下派驻村干部的业务指导,及时主动沟通情况,帮助他们协调有关问题,主动关心他们的生活,努力为驻村干部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山海协作问题。实施山海协作战略,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一要加快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步伐。经济欠发达地区是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和重点。要从改善投资环境入手,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积极引导沿海和省外的企业到欠发达地区投资兴业,不断提升区域经济水平,真正实现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为新农村建设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二要重点扶持山海协作企业。继续执行山海协作各项优惠政策,大力扶持山海协作企业。今年要评选一批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作为山海协作示范工程和骨干项目并给予扶持,推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三要加快发展山海协作示范园区。总结推广经济欠发达县山海协作示范园区试点工作经验,争取每个示范园区与一个以上贫困村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鼓励采取“飞地工业”等有效形式,每年为贫困村引进一家企业或上一个项目。初定十月份召开全省山海协作第七次联席会议,就相关工作加以推动。
  三、关于品牌农业、农业标准化和农业产业化问题
  农产品质量安全涉及千家万户,关系百姓生命安危,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7月27日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质量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推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提高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一)品牌农业工作。发展现代农业的重点是用工业生产的手段、市场经济的理念来发展品牌农业。一要强化组织领导。省政府已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品牌农业工作,成立了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各地要加强领导,把发展品牌农业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推动品牌农业建设。二要明确目标任务。要围绕我省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做强做大优势产业,为品牌农业的发展奠定基础。把创品牌与科技创新结合起来,把创品牌与标准化生产和提高农产品质量结合起来,积极争创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福建省名牌产品,创建一批具有地域经济特色的名牌农产品。三要强化政策扶持。省政府确定由省农办牵头,研究制定促进品牌农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开展福建省名牌农产品的评选认定工作。据了解,漳州市政府已经出台了《关于鼓励农产品创品牌的意见》,各地各有关部门也要研究制定和落实扶持品牌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加强品牌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品牌农业的监管和保护机制,加大对品牌农业的宣传推广力度,推进品牌农业的发展。
  (二)农业标准化工作。农业标准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基础性工作,是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坚持“政府大力推动、市场有效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农民积极实施”的方针,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重点,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建立工作机制。省政府对原省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进行调整充实,建立“统一组织领导、统一下达计划任务、统一标准实施、统一组织验收”的工作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挂靠省质监局,各地也要参照省里的做法,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二是建立和完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相配套,技术先进、结构合理的农业标准体系,重点争取一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立项,提高我省农业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三是确定重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重点是我省大宗农产品、重点出口农产品、名优特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等四类产品。各地要结合实际,确定本地重点项目。四是要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为抓手,把推进农业标准化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名牌农产品。抓紧建设列入国家第五批的24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确保年底通过验收。认真开展我省首批19个国家“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试点工作,不断扩大优质农产品出口。
  (三)农业产业化工作。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的创新,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一要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根据农业产业化“十一五”专项规划的要求,加快建设专业化、规模化、优质化、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二要做强做大龙头企业。继续坚持多部门培育、多渠道发展、多形式推进的龙头企业发展路子,重点扶持一批重点骨干龙头企业,尤其要做强做大23家国家级和150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培育一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龙头企业集团。要组织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提高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发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综合效益。积极推广“龙头企业+科研机构+中介组织+农户”经营模式,提高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探索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接机制,增强龙头企业发展活力。三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研究制定并不断落实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用电等方面优惠政策,多渠道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扶持力度。要把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财政支农的重点,逐步加大投入。坚持“集中资金办大事”的原则,明年要捆绑更多的资金扶持发展优势产业、优势产品和重点龙头企业。
  四、关于农村“六大员”队伍建设和农业“五新”推广问题
  (一)农村“六大员”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六大员”队伍,是我省适应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按照村民自治的要求,加强“三农”服务工作的一个重大举措,是创新农村工作机制的重要抓手,在全国有一定影响。一要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县、乡两级业务主管部门要分期分批组织农村“六大员”进行系统化的培训,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积极鼓励农村“六大员”参加学历教育、继续教育,不断提高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二要加强管理,统筹协调。建立农村“六大员”队伍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挂靠各级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协调和管理。要按照“县评、乡管、村用”的管理原则,加强对“六大员”的规范化管理,要针对当前农村“六大员”兼职过多的问题,进行一次全面清理,纠正用农村“六大员”津贴提高村两委待遇的问题。要将“六大员”纳入村服务站进行统一管理,将“六大员”名单、服务内容、联系电话公布于众,并制成服务联系卡,便于农民群众在有需求时能及时与“六大员”取得联系。三要完善农村“六大员”激励机制。有条件的地方可逐步提高农村“六大员”的津贴补助标准,大力表彰奖励优秀农村“六大员”,积极从农村“六大员”中培养选拔村级后备干部,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二)关于农业“五新”推广工作。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新农药、新机具等“五新”推广,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有效服务“三农”,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黄省长对此十分重视,多次作出批示,省政府专题会议也作过研究,准备出台《关于加强我省农业“五新”推广工作的若干意见》。当前农业“五新”推广的重点:一是进一步加大示范推广力度。继续建立一批“五新”示范区(园)、片,在种植、畜牧、农机、生态农业、林业、渔业等领域重点示范推广一批实用新肥、新药、新种、新机、新技术,为农民增收服务。省、市农业部门高级技术人员要加强与各示范区挂钩,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县、乡农业技术人员要进村入户,蹲点包片,适时进行技术指导。二是强化宣传和技术培训。通过“五新”电视专题片、报纸、科技入户直通车等形式,提高广大群众知识水平,培养应用能力,增强推广实效。进一步开展新型农民技术培训、村级农民技术员培训,通过示范点现场考察、观摩、现身说法等灵活形式,提高广大农民科学种养的水平。三是要加大“三农”协作力度。省农业厅、福建农林大学、省农科院已建立了协作联席会议制度,要将“五新”推广作为主要协作内容,真正做到“产、学、研”结合,在成果转化、项目实施、技术咨询、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协作,为农业“五新”推广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四是要强化农业“五新”推广手段。重点依托“6.18”平台、“福建三农服务网”、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村基层组织和对外对台农业合作交流平台等途径来推广农业“五新”。
  五、关于减轻农民负担问题
  农村税费改革后,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从农民负担信访、监测、明查暗访等各方面情况综合来看,我省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减负工作意识有所淡化、力度有所弱化。二是农村“三乱”有所抬头、农民负担反弹隐患仍然存在。一些地方农民建房、农村教育、计划生育、办理二代身份证乱收费,报刊订阅摊派现象屡禁不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以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为中心,以防止农民负担反弹为重点,以构建减轻农民负担长效机制为目标,进一步落实各项监管措施。一要强化减轻农民负担工作责任制。继续坚持和完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的工作制度,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落实领导责任;继续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专项治理部门责任制,真正做到把好关口,令行禁止,不断强化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二要深入落实农民负担监管制度。继续坚持和完善农民负担监测、专项审计、监督卡、筹资筹劳项目审核管理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切实加强日常监管。今年重点落实三方面的制度:一是涉及农民负担收费文件的审核制度;二是涉及农民负担的控制制度;三是农民负担信访处理制度。三要狠抓突出问题的重点治理。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深入开展对农民建房、农村教育、计划生育、身份证办理、殡葬等方面“三乱”的专项治理,做到部门负责,重点突出,任务明确,措施具体,处理坚决,整改彻底。对农村“三乱”较重、农民意见较大、信访问题较多、治理效果不明显的区域和部门,按照《福建省农民负担重点监控暂行办法》列为重点监控对象,开展综合治理,实行检查、处理、整改全程监督,消除引发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的隐患。四要健全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认真总结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经验,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规范议事程度、议事范围和限额标准。积极组织实施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以奖代补试点,逐步建立以政府补助资金为引导、筹补结合的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投入新机制,引导农民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严禁村级组织借一事一议擅自设立项目向农民收费。五要继续抓好农民负担检查监督。各地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农民负担检查,省政府有关部门组织重点抽查。根据当前农民负担的特点,以农民来信来访为线索,确定检查地区,并适当扩大检查面。以暗访为主 要形式,排除干扰,深入了解情况。要进一步加大对违规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重点查处向农民多收乱罚和截留平调挪用农民的各种补贴补偿款问题以及其它涉及农民负担的案(事)件,并实行责任追究。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各地必须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目标,结合实际抓好以上各项工作的落实,以此同时,继续做好粮食安全、农村综合改革、农业综合开发、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工作,实现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本文为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昌平8月8日在全省新农村建设暨农村户用沼气现场会上的讲话节选)
  (责任编辑:黄茂升)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溪明老秘 发表于 2009-2-26 11: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水 不是这样灌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5粉丝

53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