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党内第一支笔”胡乔木谈写文章

[复制链接]
a_du1234 发表于 2015-3-20 16:5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为党内著名的笔杆子,胡乔木一生起草、整理了一系列载入史册的重要文件和历史文献。毛泽东曾夸奖他说:靠乔木,有饭吃。邓小平称他是“党内第一支笔”。胡乔木的文章为什么能够引起这样的反响?重读他对写好文章的论述,对于当前领导干部自己动手写文章仍有借鉴意义。

: b; _8 {5 S! Y: _1 T

  写文章要树立科学的态度。在胡乔木看来,写文章是为了使群众了解和支持我们的工作,为了动员群众,是个政治问题。“我们写的文章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让党早下决心,作出判断,作出决定,发动群众,使群众懂得各方面的利害,按照党的要求积极去做。”所以,写文章必须要有科学的态度。科学态度是优良文风的基础。有了科学态度,我们才谈得到优良的文风。八股就是与科学态度相背离的文章,讲来讲去,“每一句话都是没有什么意思的,都是一些概念的重复。什么道理也讲不出来,什么问题也不解决”。文章形式千篇一律,内容空洞无物,害人不浅。所以,胡乔木主张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优良文风,对待所要论述的问题,无论是表达自己的思想或者批判别人的观点,都是采取非常严谨的科学态度,总是经过严密的分析、严格的推理来阐述自己的思想。写文章首先要讲辩证法,同时还要讲形式逻辑,两样东西并用。

1 Q. t  ~6 E0 l) W/ B

  应当打破一切固定的模式。他形象地将写文章比作盖房子,“一个建筑要有材料,有结构,整个建筑还有设计。写文章和盖房子一样,要看如何布局、设计,是否经济、合理、实用”。在延安整风运动之前,当时报纸存在这样一种倾向,只谈上层人物的活动,或者登载仅供消遣的社会新闻,但是很少涉及广大群众的生活。报馆每天收到不少的稿件,多是千篇一律刻板生硬的稿子,写什么都有一套固定的格式。实际上是“自己在地上画了圈子,让它限制了自己,跳不出它的圈外”。比如,“写除草一定是从下雨开始。写三三制一定是党员退出,党外人士补遗。写学习,一定是情绪高涨,但有缺点”。这样,生动有趣的材料就被固定的格式束缚住了,写文章变成了公式化,没有了新鲜活泼的思想。

, _3 r# M6 f7 k4 Z) ~3 h$ ~

  在他看来,文章要写得生动,文气就要有起伏,有变化,有正面又有反面,有抽象又有具体,有陈述语气又有疑问语气。他说:“文思不活泼的人,应该到有悬崖的海边去看看,那汹涌澎湃的波浪,给人一种生命流动的感觉。我们的文章里,应有波涛,有悬崖,有奔腾,有冲动,有激情。”当然,他也认为别人的好文章,必须读,必须学习研究它的结构,但任何好文章的结构都不能硬拿来自己用,写文章不能公式化。文章的结构,应根据每次是说什么话,对谁说话而有所不同。正如裁缝师量体裁衣一样,“最好的裁缝师,不是用衣的样式硬套在人的身上,而是根据人的身材,决定衣的样式”。

: N8 t/ g5 o3 m2 _2 E5 b" t

  文章的内容要充实。胡乔木认为,无论什么样的文章最要紧的莫过于内容。要充实文章的内容,把文字写好,就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写什么材料,二是用什么语言来写。而要解决好这两个问题,一篇好的文章要应做到“新”“实”“小”“清”,即材料新、语言实、题目小、对象清。

: }0 a" x! [) D. K0 Y  ]

  材料新,就是文章内容要有新东西。在他看来,写文章就如同给朋友写信一样,非有什么话告诉别人不可。“每次有每次不同的问题,每次有每次不同的意思,不同的语调”。因此,写文章就不能照抄别人的意思或词句,如果把别人说过的话拿来再重复一遍,就好比是鹦鹉学话,令人生厌。因此,我们要善于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从丰富的群众生活中去发掘材料。他把群众生活比作广阔的海洋。他曾告诫记者:“只要依靠群众的海洋,稿源是不会枯竭的”,“光会写文章是不顶事的,光有一套新闻常识也不够,一定要熟悉群众的生活和群众的心,熟悉各项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工作的具体过程,这样才有指望产生出合乎人民需要的第一流记者”。


1 \! H9 P0 `; l' I* k

  语言实,就是要写得具体细致。他认为,有些文章之所以让人读起来摸不着头脑,往往是因为喜用抽象的名词来说明事情,这些话过于笼统和空洞,就好像雾中看人,若见若不见。而用具体的事情来说,就好像看见人的面貌,听见人的声音,使人觉得真切实在。比如,“只说某人在学习中有了进步,就不如说他以前做工作是怎样,现在做工作是怎样,以前看问题是如何,现在看问题是如何”。当然,写文章也不能老板着面孔说些枯燥的话,要写出一点趣味来。文章里要有适当的幽默。他把这种幽默比作是一种风,“这个‘风’不是冬天的寒风,也不是夏天的热风,而是小电扇扇来的风。这种风可以把人吹得清醒过来,使人感到舒服”。因此,我们对所写的事情就不能停留在表面的、轮廓的、漫画般的观察,必须有仔细的研究和周密的考察。


0 S! u+ K3 {; L, ]* P2 |

  题目小,就是把题目范围定得小些。他非常讲究文章标题的重要性,认为制作标题如同画龙点睛。“如果用‘画龙’比作写文章,用‘点睛’比作制标题,是非常恰当的。龙身画得好,龙眼点得好,这条龙就活了起来。否则,龙身画得再好,而龙眼点得没有神,就是一条死龙。”所以,他不赞成写文章定大题目,认为“题目大了,侧面也就多了,内容也就复杂了。假如自己对于问题没有真知灼见,自然就要拿别人的旧话来凑数。这样不就成了万金油八卦丹之类百病皆医而又一无所医的东西吗?这样又怎能使文字写得不枯燥、不呆板、不奄奄无生气呢?”相反,如果题目范围定得小一些,就容易把问题说明得深刻精到。

6 z$ |# r, m: x' _

  对象清,就是动笔之前首先要弄清楚说话的对象是谁。我们写文章是为了给人看的,给什么人看,要使人看下去,应该捉摸一下,要因人、因事、因地制宜。也就是,上什么山,唱什么歌。他主张,写作的时候,就像自己面对着读者说话,就要弄清楚听话的人“他们的生活如何,需要的是什么,想着什么事情,喜欢什么,讨厌什么,然后我们才能用他们的语言,去打动他的心弦”。只有这样,我们说出的话才会亲切有味,而不是隔靴搔痒、枯燥无味。他说,文章写得长,写得短,写得详细,写得简单,要加解释,不要加解释,都要看人家了解的程度,什么文字要多加工,什么文字可以少加工,要看对象。如人代会上的报告一般少用难懂的话,否则人家提出来还得解释。

6 I6 v" b5 J* h: g$ J# f" x

* m- q1 m7 `  J$ L4 w% y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 N9 n8 _' M4 \0 `) L
/ C( p( ^1 ^7 X$ T  \* z5 y+ J1 D5 N
标签:胡乔木文章
 

精彩评论9

正序浏览
老猫 发表于 2015-3-23 11:3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写材料有“顺产”、“难产”、“流产”一说。 % b4 W* W# }% x$ \
写得顺手,一次通过,那叫顺产。
" {5 K' O0 x! X  T一次次修改,一遍遍回炉,那叫难产。7 h- q" q- ~8 C" s7 x; g
千辛万苦写完后,领导说,不用啦,那叫流产。
% Y& f3 X7 {1 n  }) S. C5 j妇女生完要坐月子,补养调整一段时间,写材料却要一胎接着一胎,连个喘息的时间都没有。8 g/ ~+ k8 a! E
妇女没怀上,没人逼着生,最多顶个不孕的帽子。
, }/ F  N0 [9 E9 i+ s6 ~写材料就不同了,领导不管你肚里有没有货,到时候必须生出个娃来,而且想要啥就要给他生个啥。  ^$ q! O# u0 g* M
 
汉家儿郎 发表于 2015-4-5 21: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拜读之后,受益匪浅。值得收藏,活学活用。感谢分享!
 
老猫 发表于 2015-4-8 12:55: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没有思考与欲望在先,不会有所谓的新发现;5 }) l/ m% S6 L5 W/ X
8 I, G/ C3 U, F* e
没有榜样,再多的安排都是徒劳;
 
老财周 发表于 2015-5-3 22:5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应当打破一切固定的模式。他形象地将写文章比作盖房子,“一个建筑要有材料,有结构,整个建筑还有设计。写文章和盖房子一样,要看如何布局、设计,是否经济、合理、实用”。在延安整风运动之前,当时报纸存在这样一种倾向,只谈上层人物的活动,或者登载仅供消遣的社会新闻,但是很少涉及广大群众的生活。报馆每天收到不少的稿件,多是千篇一律刻板生硬的稿子,写什么都有一套固定的格式。实际上是“自己在地上画了圈子,让它限制了自己,跳不出它的圈外”。比如,“写除草一定是从下雨开始。写三三制一定是党员退出,党外人士补遗。写学习,一定是情绪高涨,但有缺点”。这样,生动有趣的材料就被固定的格式束缚住了,写文章变成了公式化,没有了新鲜活泼的思想。
 
低吟长啸 发表于 2015-5-4 07:13: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讲的很到位,学习了。
 
向雄 发表于 2015-5-4 08:3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象清,就是动笔之前首先要弄清楚说话的对象是谁。我们写文章是为了给人看的,给什么人看,要使人看下去,应该捉摸一下,要因人、因事、因地制宜。
 
冰幽 发表于 2015-5-4 09: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了!受益受益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老叁 发表于 2015-5-4 10: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大家之言,学习               
 
beijiguang 发表于 2015-5-4 10:4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文从各层次剖析胡乔木同志写文章的心得,分析透彻到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3粉丝

1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