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委书记作为党治国理政的骨干力量,是一个地方的带头人,权力大、责任重、风险高。加强市县委书记队伍管理和权力监督,是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的需要,也事关党的执政基础的稳定。
& P3 g% q% ^' ^# I! Q! _* H5 ]8 e2 u1 Y8 o6 S& g0 h% @& R
市县是我国政权体系的基本单位,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市县委书记作为党治国理政的骨干力量,是一个地方的带头人,权力大、责任重、风险高。加强市县委书记队伍管理和权力监督,是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的需要,也事关党的执政基础的稳定。
( @9 U" H& E i( a1 N0 Z. _1 L- C
3 B2 T4 D! C) f$ h% y9 o" H 管理中存在的问题0 m5 x4 p* g/ D& B7 {
近年来,各级党组织加大对市县委书记的管理力度,取得明显成效。但从实际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总体而言,市县委书记“管理难”既有市县委书记个人素质问题,也有权力运行机制存在的缺陷。, I+ S( U- j' J3 Y4 c/ f7 l [
个人政治素质有待提高。当前,一些市县委书记的个人素质还有待提高,确实存在着政治学习不够、解决矛盾能力不足的问题。在执政思路上,缺乏长远战略规划,表现在推进工作中,注重追求职务的升迁,有求稳怕乱的心态,怕承担责任,怕触及矛盾,怕影响稳定,喜欢搞“短期行为”、急功近利的“形式主义”。还有的没有从思想深处解决“为谁掌权”的问题,缺乏接受监督的意识,往往是个人意见高于集体意见,存在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倾向。
7 r3 ]+ c5 ]5 n0 p6 Q( T 选拔任用机制不够健全。构建科学有效选人用人机制始终是我党高度重视的问题。在市县委书记选拔任用工作中,主要存在着民主不够的问题,存在着“唯资历、唯学历、唯年龄、唯票数”的不良现象。这既压缩了一些市县委书记晋升的空间,又为投机取巧获取最快升迁的人提供了机会,导致市县委书记绞尽脑汁“跨台阶、谋升迁”,往往没有干满一届就离任,执政缺乏连续性。
4 |/ a/ E P6 g) E 权力运行机制需要优化。权力运行是否科学有效,是判断一个国家政治文明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现有管理机制赋予市县委书记过于集中的权力,同级的其他机构必须接受党委统一领导,市县委书记居于权力中心。权力运行过程中,市县委书记职权大,容易滋生“一言堂”问题。一些地方虽然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制定了议事决策制度,但也过于宽泛,缺乏刚性设计,还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
7 v+ f1 K; z, l 权力监督机制不很顺畅。在权力运行体系中,决策是核心、执行是关键、监督是保障。现行的监督机制表面上“疏而不漏”,其实很难落实。由于市县委书记具有相对独立的权力运行空间和自由裁量权,从现行市县委书记权力监督制约运行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存在着“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纪委监督太晚”的问题。" t6 B H6 ~* u2 I5 k" _5 c
考核激励制度有待完善。当前,多数考核是由上级党委组织考察,考评主体过于单一。因为考核的参与者主要是下级党委和部门的负责人,彼此存在利益关系就会说好话,导致考察结果失真。同时,上级考察多采取座谈会、实地查看等“印象式”考评形式,使各地注重发展“政绩工程”。. m7 W7 V. f/ n* _; C/ {
6 f: R5 I# E, |- E0 q. `# T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 A" w% U7 R5 g9 j6 g, I 市县委书记在地方政权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加强市县委书记管理,必须着力构建依法执政的权力运行机制,扎扎实实抓好“党性教育、干部选任、适度分权、权力监督和考核激励”方面的工作。
4 ^, s% b% A& a1 R+ V0 Z' o$ N# H; L7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