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全市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情况介绍

[复制链接]
大平国子 发表于 2014-12-26 22: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近几年来,我老秘网市认真落实中央《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和省委组织部关于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秉着“试点先行、稳步推进、重点突破、整体配套”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干部教育培训、选拔任用、考评激励和监督管理机制,不断创新,狠抓落实,强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形成了具有襄阳特色的干部人事制度体系,为建设一支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提供了重要支撑,有力服务和推进了“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建设。

一、大规模教育培训提素质

近几年来,我们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改革方式方法,不断提高了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围绕夯实理论基础、增强党性修养抓主体培训。针对换届后新任班子成员较多的实际,选送了382名干部参加上级培训。在市委党校、市直机关工委党校举办主体班、公务员任职培训班16个,培训干部799人(次)。各县(市)区委党校举办主体班61个,培训干部2606人(次)。同时,以熟悉省情、市情,正确履职为重点,举办面向全国公选20名干部和139名引进人才培训班。在培训班上,对省十次党代会报告和市十二次党代会报告进行了分段解读,对省情、市情进行了翔实宣讲。

(二)围绕促进年轻干部健康成长、锻炼成才抓重点培训。坚持把年轻干部的培养成长作为全市领导班子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组织实施了我老秘网市“1+11”类“年轻干部成长工程”子工程,“1”即:党政综合,“11”即:政法、党务、宣传文化、农业农村、党外干部、社会管理、工业商贸外经、少数民族干部、财政税收金融、城乡规划建设、教育管理等11类。目前,全市已选拔培训“年轻干部成长工程”培养对象2979人,其中:市级培训627人,县(市)区一级培训2352人。在培训中,积极推行“五个一周”的培训模式,即“理论培训1周”,每期培训班都安排市领导或牵头部门领导作专题辅导,学习理论知识和领导方法;“专业培训1周”,各类子工程培训均安排了2名以上的部门领导,采取案例教学方式讲授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养;“理想信念教育1周”,结合先进性、纯洁性教育开展大讨论,组织开展“红色教育”、警示教育,锤炼党性;“实践锻炼1周”,到信访维稳、社区便民服务一线学习,与社区居民、信访群众进行互动交流,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专题调研一周”,通过组织学员分别到全市各地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专题调研,促其了解经济发展形势,增强服务发展意识。我们还先后选派年轻干部到“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到企业挂职锻炼,到境外开展专题培训,到外地开展驻点招商,增长知识、提高能力。今年,我们又从市直机关选派了50名有发展潜力、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年轻干部到乡镇(办事处)挂职,让他们在基层一线复杂的环境中敦苗锻炼,促使健康成长起来。

(三)围绕提升科学发展能力、促进转型升级抓专题培训。先后在上海浦东干部学院昆山分院、武汉大学、浙江杭州举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旅游发展、招商引资专题培训班,组织县(市)区、市直部门负责人115人进行业务知识学习培训。依托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举办“城市规划与管理”专题培训班,各县(市)区党政“一把手”、市直城市规划与管理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及近年引进的规划人才共25人参加学习培训。保康县在宜昌举办的招商引资培训班,培训了180余名项目秘书,开创了县(市)区“走出去”培训专业干部的先例。

(四)围绕服务中心、凝聚共识抓干部轮训。开展市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轮训,分3期对700多名县(市)区和市直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进行培训;举办科级干部规划读书班,分7期对市直单位、三个城区及开发区所属的3500名科级干部普遍进行“四个襄阳”规划和各项产业体系规划的轮训;举办“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建设”研修班,分5期对全市1600多名县级以上干部、部分军队团职干部及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代表人士进行了系统培训。

(五)围绕更新知识、提升技能抓日常培训。举办了7期“四个襄阳”建设论坛,先后邀请了杨保军、李肇星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作专题辅导讲座,累计受众达7000多人(次)。南漳县、保康县分别举办了“水镜大讲堂”、“荆山讲堂”,邀请20多位专家教授授课。开展短期业务技能培训,统筹19家市直单位举办专题和业务技能培训班35个,培训干部4100人。市县两级机关建立120多个“干部夜校”(周末课堂),共吸纳干部82000多人(次)参加学习。开展荐书学习活动,每季度向机关干部推荐一批学习书目,季末组织命题考查,在干部中掀起了读书学习的热潮。

二、高质量选拔任用激活力

选人用人历来备受社会关注,如何把干部选准用好也是我们改革的重点。近几年,通过不断探索,形成了一些比较有效、切实可行的办法措施,全市干部选任的质量不断得到提升,干部群众的满意度也不断提高。

(一)运用结构模型定期分析研判。2009年以来,我们开始探索建立领导班子结构模型。主要是运用人工与计算机相结合的办法,对100多个县级领导班子的职数、班子成员构成的年龄、学历、专业、专长、经历、地域、性别和党派等组成要素进行分解、科学设置和系统集成,形成具有直观性、评价性、预警性、指向性和可操作性的领导班子结构配备图表,用于研判、分析和指导领导班子调配工作。今年4月以来,这一做法先后在中组部举办的全国组织部长培训班、省委组织部工作例会上作了交流发言,并作为精品教程在中组部组织干部学院进行专题授课。关于领导班子结构模型,后面还将作专题介绍,这里不再展开叙述。

(二)创新选拔方式体现竞争择优。

——公推差选县(市)区党政正职。为了加强县(市)区党政正职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拓宽选人视野,广开进贤之路,真正把那些政治坚定、善谋发展、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县(市)区党政正职岗位上来,市委在县(市)区领导班子换届工作中,采用公开推荐、差额选拔的方式产生了3名县委书记、5名县(市)区长人选,受到干部群众好评。

这次公推可概述为“四步遴选法”:一是公开推荐“海选”。市委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充分发扬民主相结合,注重提名的广泛性、相关性,尊重干部群众的提名主体地位,通过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大会,组织市“四大家”领导班子成员、法检“两长”和其他现职副厅级以上干部,县(市)区党政正职,其他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市纪委副书记,市直机关、人民团体的主要负责人,以及 “两代表一委员”共150多人参加了第一轮会议推荐,从400多名符合条件的人选当中,对3名县委书记人选和5名县(市)区长人选进行公开推荐。根据推荐结果,按照1:2的比例,差额确定6名县委书记人选和10名县(市)区长人选,提交市委全委(扩大)会进行二轮推荐。二是全委提名“挑选”。第一轮领导干部大会推荐结束后,市委紧接着召开由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县(市)区党政正职和市纪委副书记等共50多人参加的全委(扩大)会,根据入围人选基本情况及近三年年度考核结果、工作业绩等方面的介绍,按照县委书记人选差额1人、县(市)区长人选差额3人进行署名推荐,产生12名差额考察人选。在署名推荐中,坚持提名权利与责任相统一,做到提名有法、提名有据、提名有责,确保整个提名过程有序可控。三是综合考察“优选”。第二轮推荐结束后,市委成立8个考察组,采取“五量化五分析”的办法,对考察对象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立体化的综合性考察。“五量化”,即对考察对象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意调查、近三年年度考核和综合素质测试等5个方面的情况进行量化评分和排序。“五分析”,即通过考察组集体讨论研究,对考察对象得票情况、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工作经历和发展潜力、需要改进的问题和不足等5个方面的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全面把握和客观评价考察对象的综合素质和一贯德才表现,防止简单以票取人和“带病提拔”,做到全面地、客观地、历史地、辩证地看干部,努力提高干部考察的质量。四是差额票决“精选”。根据考察情况,市委召开常委会进行了认真研究,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根据考察对象的考察结果、工作业绩和现实表现等综合情况,进行了无记名差额票决,产生了3名县委书记和5名县(市)区长拟任人选。这次遴选的8名干部,都有在县(市)区或乡镇工作的经历,平均年龄43.1岁,年龄最小的35岁,全部具有本科以上学历,5人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在去年县(市)区换届选举中,这8名同志均高票或全票当选。从目前他们的工作情况看,都较快、较好地适应了新的工作岗位,状态很好。

应当说,这次我老秘网市公开推荐、差额选拔县(市)区党政正职,既是一次用人观念上的更新,也是“一把手”选任机制的改革,产生了凝心聚力、提振士气的作用,是襄阳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从实践效果来看,树立了用人新风,推进了改革创新,激发了队伍活力,营造了良好氛围。中组部《领导参阅》、《组工通讯》和《人民日报》、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中国组织人事报》、《湖北日报》等媒体报道了我老秘网市的做法。

——差额“比选”县级领导干部。所谓“比选”,是指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就某些特定的领导职位,通过一定的选拔程序,重点比较干部人选的工作经历(阅历)、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工作实绩、群众公认程度,择优选拔出领导岗位最佳匹配人选,最大程度地消除高分低能、人岗不相适等问题,将最适合的干部选拔出来,使“干得好考不好”的干部也能脱颖而出,走上适合自己发挥作用的岗位。今年4月,我们面向全市差额比选了11名县级领导干部(其中3名正县级领导干部)。比选没有设置笔试环节,保留了面试和集体面谈方式,主要考察人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人选比较更全面、更充分。整个比选工作,从市委决定启动到各职位人选研究到位仅用了一个月时间,较好克服了公开选拔工作环节多、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在坚持规定标准、必要条件和必经程序的基础上,有效提高了竞争性选拔干部的效率质量。

一是精心设计比选程序。将比选工作划分为公开报名、资格审查、遴选计分、结构化面试、差额考察、人选确定六个阶段,不设笔试环节,着重考察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每阶段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组织专班推进,责任落实到人。组织报名除在《襄阳日报》上发布比选公告外,还通过书面形式通知各单位,要求告知每位符合条件的报名人员。资格审查、遴选入围面试人员由比选岗位归口干部科室分别牵头,认真审核,严格把关。结构化面试阶段对命题人员、题本、评委、面试人员严格封闭。考察阶段采取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德的表现和作风建设反向测评、座谈考察、集体面谈等程序,分职位对入围面试人选进行认真考察,综合排序。经考察组考察情况汇报、考察对象各阶段量化计分累计分析、市委重要干部人事工作协商小组酝酿、市委组织部部长办公会研究、市委常委会票决等程序,最终确定各职位人选。

二是科学设定评分标准。为体现人岗相适、人岗匹配要求,出台了《面向全市差额比选县级领导干部差额遴选环节(进入面试遴选)计分规则》,对所有报名人员从任职时间、年度考核、学历学位、岗位匹配度、个人获得荣誉表彰等方面进行量化计分。结构化面试阶段,制订了面试评分标准,所有评委均在自己评出的每张评分表上签名,面试成绩现场公布,确保同一考场、同一职位之间,评分宽严大体相当,评分结果相对公平。考察阶段采取“五量化”方式,从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德的表现和作风建设反向测评、近三年年度考核、集体面谈等五个方面,分别赋予不同分值,考察组据实量化计分。

三是规范开展比选工作。在比选过程中,严明纪律,严格要求,规范操作,确保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地推进。在各个阶段,市委组织部领导都亲自参与并现场指导,市委组织部熟悉干部工作的同志,严格按比选程序和规定内容认真组织实施。比选办工作专班人员加班加点,精心设计,多次组织工作人员培训并现场演练,确保程序公正、步骤周严、环环相扣、有序推进。并对从报名、资格审查到人选推荐考察等各环节进行全程监督。结构化面试命题人员和面试评委均临时通知,就地封闭出题,市纪委派出监督员现场全程监督。

四是综合比较确定人选。在差额比选的遴选环节、结构化面试环节、考察环节对入围比选对象均分别进行了量化计分,并对三个环节得分累加成综合得分。综合得分是比选对象能力素质的综合体现,提出任用人选建议时按得分高低顺序来确定。同时,还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尊重个人意愿原则。如军工医院院长职位综合得分第一人选,本人书面申请放弃,提名任用人选时,尊重本人意愿,不予考虑。得分靠前人选,如因身体等特殊原因,不能胜任比选职位的,不予任用,人选依次递补。经过客观比较,综合分析,对每个职位等额提出人选,市委常委会票决全票通过。

“比选”干部属于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的范畴,但与公开选拔等其他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相比,“比选”干部操作更为简便、成本更低、更加注重干部人选的岗位匹配度,能够改善领导班子结构、激发干部队伍活力,解决当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有利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必将在干部工作实践中得到更为广泛的运用。当然,“比选”干部方式也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新生事物,还有一些需要规范和完善的地方,今后我们将结合积极推行“比选”方式选拔干部的工作实践,进一步研究探索完善。

——军转干部“积分选岗”。军转干部安置工作是一项常规性工作,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我老秘网市在团职军转干部安置工作中,一直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委的有关政策规定和相关程序,尽力规避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但由于岗位设置与军转干部的个人意愿毕竟有一定的差距,加上信息不对称,部分军转干部在认识上对安置工作存在一定的误区,个人对安置岗位的满意度不是很高,也间接影响了部分部队和接收单位对安置工作的满意度。为了适应军转安置工作的新形势,彻底扭转团职军转干部安置工作的被动局面,2007年,我老秘网市在团职军转干部安置中试行了“量化积分、公开选岗”的办法,将每位军转干部的军龄、职务、学历、奖惩、参战、边远艰苦地区以及从事飞行、舰艇工作等因素量化成分值,按照积分高低进行综合排序,最后按照1:1.5的安置岗位让军转干部依次择岗,受到了军转干部、驻军单位的普遍认同和欢迎,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关注。一是科学量化积分。积分分为7大块:(1)职务分。按照正团职领导、正团职非领导职务,副团职领导、副团职非领导职务的顺序,分别给予40、35、30、25分的基础分,每任职一年加0.5分(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2)军龄分。转业干部在部队每服役一年计0.5分(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3)学历分。对获得专科、本科、研究生等最高学历或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军转干部分别赋分,其中:大专计2分、学士学位或本科学历计3分、硕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计4分,博士学位或博士研究生学历计5分;入伍前取得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的,另计3分。(4)奖励分。在部队服役期间,被中央军委、四总部、大军区级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或受中央军委、四总部、大军区级、军级单位表彰的及荣立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的军转干部,每受到一次表彰、计功,分别给予计3至30分不同的表彰奖励加分。(5)政策分。对在边远艰苦地区(第4、5、6类)或从事飞行、舰艇工作、为保卫国家安全参战的及参加地方重大抢险救灾的军转干部分别给予一定的政策加分。(6)文化测试分。根据省军转办统一组织的副团职军转干部文化测试成绩,按一定比例计入积分。(7)惩戒扣分。对在部队服役期间受到警告、严重警告、记过、记大过、降职(级)或降衔(级)、撤职等处分的军转干部,分别给予减1至11分的惩戒扣分。另外,凡是安置岗位符合国家政策规定,军转干部拒绝报到的,在下一年度安置时不再按积分排序,放最后选岗。二是合理确定岗位。为了使岗位分布更合理,市委充分考虑团职军转干部的择业意向和个人条件,结合地方领导班子建设的实际需要,参照前几年的军转安置情况,按照统筹兼顾、合理搭配、可持续安置的原则,科学确定团职军转干部的安置岗位。为了让军转干部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市委按照1∶1.5的比例向军转干部提供安置岗位,供军转干部选择。三是依照顺序选岗。量化积分出来后,军转干部按照积分高低依次进行选岗。在选岗前,市委组织部详细向每位团职军转干部介绍拟安置单位的工作职能、班子建设、业务范围、岗位条件等情况,使军转干部做到心中有数,增强选岗的针对性。同时,认真帮助团职军转干部分析自身条件、兴趣爱好、专业特长等情况,在此基础上为他们选岗择业提供建议,当好参谋。最后,由团职军转干部自主选择,确定岗位。四是坚持阳光操作。首先,将安置政策和积分办法置于阳光下,让军转干部一开始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其二,市委组织部联合军分区、军转办,对军转干部的档案材料进行集中审核,按照积分因素进行逐项量化积分,并将积分结果向军转干部公开。其三,对市委研究确定的安置单位及岗位,集中公布,传达给每位团职军转干部。其四,在积分确定后,按照积分顺序请军转干部依次选择岗位并签字确认。

采取“量化积分、公开选岗”办法安置军转干部,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突出了军转干部的综合素质表现,体现了对军转干部个人价值取向的尊重,提升了军转干部与接收单位之间的亲和力,做到了阳光安置、公平安置、人性化安置,极大地提升了军转干部安置工作的公正性和满意度。时任国务委员华建敏同志批示“襄阳的做法是一种积极的探索”,国务院办公厅还派专人到襄阳进行了调研。从2009年开始,“积分选岗”办法推广到全市军转干部安置工作中。2012年省军转办下发文件,将“积分选岗”办法作为全省安置军转干部的重要政策。

——中层干部述职竞岗。机关中层干部处于兵头将尾的关键环节上,常常成为工作事务的集合点、工作关系的集中点、工作矛盾的聚焦点。如何使他们动起来、活起来、干起来,使他们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中自觉自愿发挥关键性作用,一直是我老秘网市干部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我老秘网市以加大竞争性选拔为着力点,在市直机关中层干部选拔任用中全面推行了“竞争上岗”、“述职竞岗”、“两推一述”(两轮推荐、述职演讲)相结合的选拔模式,激发了广大中层干部投身“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了干部选拔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准确性,有力提升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和满意度。

一是空缺职位预告。在市直单位中层干部调整实施前,将拟配空缺职位的名称、选拔对象范围、任职资格条件、选任程序及方法,运用公告、公示栏、专题会议等形式,向参与民主推荐的干部群众公告,让参加民主推荐的同志有充分的时间来考虑、酝酿人选,干部群众对选任工作的知情权得到充分保证。二是述职演讲竞岗。区别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空缺职位的情况,在组织干部报名和资格审查后,进行民主推荐之前,有针对性地增加了干部“述职演讲”和“现场答辩”的环节,竞争人选比例达到1:3的实行“述职演讲”和“现场答辩”相结合,竞争人选比例不足1:3的只实行“述职演讲”。个人述职的内容包括工作思路、措施、成效以及对所竞争岗位的认知和个性特征优势等,侧重测试参选人的德才综合表现及能力素养;现场答辩侧重测试参选人的综合能力、履行岗位职责能力及处理复杂事务、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述职演讲竞岗,既为参选人提供了公平竞争、展示才华的平台,又便于干部群众充分了解、比较参选人的综合素质。三是全员民主测评。组织参加测评的全体人员对参与人选的德才表现及对所竞争职位的适应程度进行评价。四是实名民主推荐。为了防止“老好人票”、“随意票”,规定参与推荐的全体人员在填写推荐票时,必须署上个人姓名,使“无责推荐”变为“有责提名”,提高了参与推荐者的责任感。实行“两推一述”的,还要根据第一轮推荐结果,确定演讲对象进行述职演讲,并组织第二轮实名推荐。

通过实行中层干部述职竞岗,把选人用人条件和标准、程序和方法亮给干部群众,让参选者在竞争中比较、在比较中择优,让干部群众在更广的范围内和更深的程度上参与干部的选拔任用,营造了民主公正、竞争择优的干部选拔环境,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准确度和公信度,形成了正确的用人导向,选人用人公信度进一步提升,得到了各级党组织和干部群众的充分肯定。

(三)改进考察方法保证客观公平。为解决“简单以票取人”的问题,我们在提高干部考察质量上进行了认真的探索研究,制定出台了“五量化、五分析”综合考察办法:“五量化”,即综合各种考察信息,对考察对象的推荐、测评、民意调查、年度考核和素质测试等5个方面的情况进行量化评分排序;“五分析”,即深入分析考察对象的推荐得票、德才表现、工作实绩、经历潜力、存在的问题不足,作出综合评价,切实防止简单地以票取人,避免用人失察失误。具体办法是:

第一,扩大选任民主,畅通民意渠道。对县(市)区党政正职人选,市委采取全市领导干部大会“海选”和市委全委扩大会署名“挑选”的两轮公开推荐办法进行差额提名;对县(市)区领导班子其他人选,采取县(市)区领导干部大会“海选”和全委扩大会署名“挑选”的两轮公开推荐办法进行差额提名,做到由多数人在多数人中选人。在此基础上,市委选派考察组到考察对象所在单位,采取会议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的两轮推荐办法再次组织民主推荐,扩大干部提名民主,充分尊重民意民愿,避免“一场推荐定人选”情况,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

 第二,做好基础工作,提供充足资料。要对干部人选进行量化分析,必须有相关的资料做保证。一是实行正反双向测评。为提高民主测评的针对性,市委坚持正向测评与反向测评并用,相互印证,准确考“德”。正向测评时,发放《领导班子成员(或拟提拔人选)民主测评表》,分为德、能、勤、绩、廉等5大项,其中对德的表现又分为党性修养、理论素养、坚持原则、道德品质等4个小项,分别细化了评价要点,按照“好、较好、一般、差”进行评价。反向测评时,发放《领导干部德的表现和作风建设方面突出问题专项测评表》,选择当前群众意见比较集中、社会反响比较强烈的25个方面的负面现象作为反向评价指标,按照“不存在、轻微、较严重、严重、不了解”5个档次进行评价,更加准确地反映干部“德”的表现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二是开展民意调查。民意调查的主要内容为德的表现、工作作风、工作成效和公众形象等。参加民意调查的对象为来自基层的、未参加领导干部大会的本级及以上“两代表一委员”,当地城镇居民、农民、一般干部代表,所在部门的服务对象、平时工作联系较多部门或岗位的工作人员。民意调查评价项目除总体评价外,还有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情况、开拓创新敬业精神、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廉洁自律接受监督、道德品行群众口碑等6项,按照“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不了解”四个档次进行评价。三是认真组织实地考察。坚持扩大干部考察范围,在认真考察工作圈的基础上,按照广泛性、代表性、相关性、知情度的原则要求,实行延伸考察,将考察对象身边工作人员、配偶、邻居等人员列入谈话范围,充分了解情况。四是组织集中面谈。由考察组全体成员参加,由考察组长提问,考察对象当场回答相关问题。通过集中面谈,考察干部人选的形象气质、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应变能力、自我认知能力、学习情况、心理素质等,对考察对象的临场表现进行评判。五是认真收集相关资料。在实施考察过程中,注意重点收集干部人选近三年实绩考核情况(或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情况)、任现职以来“一票否决”、审计情况等书面材料。六是组织素质测试。在考察工作基本结束后,统一组织对拟提拔人选考察对象进行领导干部素质能力测试,结果作为量化计分的内容。

    第三,认真量化计分,确定人选排序。对干部人选的考察结束后,考察组按照民主推荐占50%(大会推荐占30%、个别谈话推荐占20%)、民主测评占10%、民意调查占10%、近三年公务员年度考核占20%、素质测试占10%的比重进行百分量化,体现考察评价的客观性。根据量化评分,对同一类职位的干部人选按照得分高低进行排序。

第四,深入综合分析,实现比较择优。在开展量化计分的基础上,考察组对干部人选的得票情况、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工作经历和发展潜力、需要改进的问题和不足等五个方面的情况进行定性分析。具体分析内容:一是分析得票结构,看考察对象得票情况的客观性、真实性,干部群众认可度和公信度。二是分析座谈了解情况和延伸考察、反向测评等信息,看考察对象德的表现和作风及其一贯德才表现。三是分析工作实绩,看考察对象的工作思路、推进措施、贡献大小以及显绩和潜绩。四是分析干部的履历、经历、学历、专长,看考察对象与拟任职位的适应程度和今后发展方向。五是分析干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看其今后应努力的方向和改进意见建议。通过综合运用以上方式方法,系统深入掌握考察对象各种信息,为下一步择优选配干部、提高选任质量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四)拓展监督渠道提高用人公信。

——强化组织监督,开展“一报告两评议”。选准人、用好人关系民心向背和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然而,选人用人是一种主观行为,虽然中央和各级党委制定了一系列程序、制度、办法等加以规范和约束,但不可避免会带有一定的复杂性、偶然性,仅靠执政者良好的主观愿望、选人者单向的道德自律,结果往往差强人意。如何立足于现有的政治架构和体制框架,通过规范有效的机制,保证选人用人质量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基于这一初衷,襄阳市自2004年开始在谷城县试点,探索建立县(市)委常委会定期向全委会报告干部选用工作并接受评议,以及对新提拔的干部进行民主测评的制度。2007年11月,在试点基础上,市委正式印发了《县(市)区委常委会向全委(扩大)会定期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接受评议的办法(试行)》,除市、县(市)区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干部工作外,还向市、县直属单位党组(党委)延伸。

一是科学设置评议项目。每年年底,由县(市)区委书记代表县(市)区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年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介绍新提拔干部的履职表现。会前,要形成书面报告并印发与会人员。评议分为“总体评议”和“分项评议”两方面,重点评议坚持干部选任原则、标准、条件,执行干部选任工作程序、发扬民主,查处违纪违规用人行为、纠正用人不正之风等项目。同时,还要对年度每项提拔任职事项进行评议。二是分类扩大评议范围。为拓宽干部选任工作民主监督渠道,着力扩大参与评议的范围,对提拔任用的科(局)级领导班子正职事项,在评议时,将全委会参加范围扩大到县(市)区人大、政协党员领导干部和纪委委员及科(局)级领导班子党员主要负责人,并适当吸收对测评对象比较了解的“两代表一委员”和部分群众代表参加;对提拔任用的科(局)级领导班子副职任职事项,由县(市)区委派出工作组,在提拔对象所在单位测评,同时,请干部群众代表参与统计,以更广泛地接受干部群众的监督。三是统一界定评议标准。评议按照“满意(合适)、基本满意(基本合适)、不满意(不合适)”三个选项进行,并赋分加权计算评议得分。采取写实的方法,由与会人员对干部选用工作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评议结果由市委组织部检查组负责汇总。综合评价得分达不到60分的,对年度提拔任职事项测评中被评定为“不合适”等次数量超过参加测评的提拔任职事项总数30%以上的,或某些任职对象得不到多数参评人员认可的,由市委组织部组织进行专题调查,确实存在问题的,严肃追究责任。四是全面运用评议结果。市委组织部专题听取检查和评议情况汇报,就有关问题的处理和领导班子建设提出建议,经市委审定后通知各地限期整改。同时,将干部选用工作测评结果,纳入县(市)区委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和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内容。县(市)区委常委会通过召开会议、书面通报等方式,及时将干部选任工作评议结果和研究的整改措施,再次向全委会反馈接受监督,并把落实情况作为下一年度报告的重点内容,进行跟踪评议。

通过开展“一报告两评议”工作,县(市)区委用人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干部选任工作监督体系进一步完善,干部选任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满意度进一步提升。推行“一报告两评议”制度以来,每年对市、县党委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总体评价满意率都在90%以上。2008年以来,在全国、全省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中,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工作的满意度呈逐年上升态势。2008年1月12日,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作出重要批示:“对选人用人的监督要制度化。湖北襄樊市的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并接受评议制度请进一步研究”。2008年11月,省委办公厅以鄂办发32号文件印发了在全省实行“一报告两评议”办法的通知,正式在全省推广。2008年12月,中央组织部印发了《关于落实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工作有关任务的通知》,就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报告两评议”作出具体部署,明确指出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报告两评议”,是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民主监督的一项创新性举措。2010年3月,“一报告两评议”制度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之一,正式在全国施行。

——强化部门监督,推行考任分离和全程记实。组织部门承担着党委选拔任用干部的重任。组织部门内部在干部任免工作上的指导思想、领导体制、组织机构、工作方式、操作程序等一系列制度性的安排,是决定干部选任工作水平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们经过实践探索,按照“考任相对分离,内部合理制约,监督全程跟进”的原则,通过重新划分和明确干部任免、考核、监督科室的工作职能,形成了干部选任工作分工合作、有效制衡、协调运转的内部制衡机制,促进了干部选任工作规范化。这一做法先后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项目一等奖和全省组织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典型案例一等奖。一是调整领导分工,在领导体制上实现制衡。由三名副部长分别分管干部任免、干部考核、干部监督工作。同时,修订部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在讨论干部任免时,分管干部工作的三位副部长必须全部到会,相关科室负责人列席,赋予每名班子成员同等的发言权、知情权、建议权,在领导体制上将集权变成分权,将统管变成分治,确保了决策体制的相互制衡和集体决策的科学性。二是合理设置机构,在职能设置上实现制衡。保留干部监督科和干部任免科,新组建了干部考评科,并对工作职能进行了重新划分,突出不同工作重点,实现了相互制约和监督,为实现班子配备和干部考核的专业化提供了条件。三是规范工作程序,在工作运行上实现制衡。依据《干部任用条例》,制定了配套的《干部任免工作规程》,将干部任免工作的程序设计为提出动议、确定考察对象、组织考察、合议把关、会议酝酿、党委决定、办理手续等七个关键程序,明确相应的操作主体及其工作责任。根据科室的职能,把七个关键程序细化为若干环节,明确工作内容,规范操作要求。四是健全配套制度,在制度创新上实现制衡。围绕充分发挥各干部工作机构的职能作用,建立完善了干部任免动议制度、干部任免提名责任制度、干部实绩考核制度、干部考察责任制度、干部考察员制度、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与执纪执法部门联系制度、干部任免全程记实制度、干部任用和监督组织处理办法等一系列措施,注重从制度的规范化上实现事前预警、事中纠偏、事后追究,堵塞工作漏洞,力求从工作的专业化上做到准确识人、科学选人、规范用人,发挥制衡功效。

与此同时,我们建立了干部选拔任用全程记实制度,研究出台了《襄樊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过程记录办法》,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记实的对象范围、主要内容、方式方法和相关要求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对干部选任程序和重要情况实行“双线记实”,以“书证”的形式将干部选拔任用过程记录在案,使一旦出现违规用人问题,能够追根问责,做到事前预警防范、事中规范纠偏、事后责任追究,进一步强化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选人用人的责任意识。在记实重点上,突出对干部选任关键程序和干部选任重要情况,将干部调整的动议提名、讨论决定等环节的情况进行详细记实,强化实时监控;在记实方法上,着眼事中纠偏,坚持分级记实、同步记实、一事一记,做到“发生即记实”,最大限度的避免事后补记、事后整理等问题,同时,采用声像技术对酝酿、讨论决定等重要环节进行声像记实,作为文字记实方式的补充,以便相互印证,提高记实效果;在配套制度上,着重建立健全了干部任免文书档案管理、记实责任追究、定期监督检查等制度,把记实情况作为《干部任用条例》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进行检查。对未按规定办事的,及时进行通报批评;对弄虚作假的,一经发现,严肃追究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这一制度的实施,较好地解决了监督对象不明确、内容不具体、过程无记录以致责任追究难落实的问题,得到了中组部、省委组织部的肯定,经过不断完善总结后在全国推广。2012年,我老秘网市又被中组部确定为干部选拔任用全程记实试点单位。

——强化社会监督,实行干部工作信息公开。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信息公开,就是将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的重要情况向社会和基层群众公开,广泛听取意见,接受群众监督,不断增强选人用人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满意度。根据中央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相关要求,顺应基层群众的关注和期待,我们在保康县启动了干部工作信息“十公开”试点工作,将干部选拔任用信息公开的内容重点确定为十个方面:一是职位职数情况公开。干部调整前,将各单位职位空缺情况通过报纸、党建网等媒体公开,让群众知晓党委调整干部的意图。二是任职资格条件公开。民主推荐前,将拟配备职位、任职基本资格条件和人选产生范围,在推荐单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信息公开栏中公开,让群众清楚干部选拔任用的标准。三是民主推荐结果公开。民主推荐结束后,将民主推荐结果进行量化,对得分位居前列且会议推荐得票过半的人员在推荐单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信息公开栏中公开,让群众了解干部的民意情况。四是干部考察过程公开。干部考察前,将考察对象的基本情况和考察组人员组成及联系方式,在单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信息公开栏中公开,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五是干部调配方案公开。在常委会讨论决定之前,将干部调配方案向各位常委公开,征求意见,充分酝酿。六是初始提名主体公开。在部长办公会、党委重要干部人事工作协商领导小组会和常委会讨论干部调配方案时,将拟提拔重用人选的初始提名情况在会议上公开,通报提名主体。七是任免表决结果公开。常委会表决后,根据情况,将表决结果在新闻媒体或任免单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信息公开栏中公开,让群众了解干部的组织认可度。八是工作实绩情况公开。干部任用前,将拟提拔重用人选的基本情况和工作实绩,在新闻媒体和单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信息公开栏中公开,接受群众检验。九是信访调查处理情况公开。任前公示期间,对拟任人选的署名信访举报或党员干部信访举报反映问题的调查处理情况,向举报人反馈;对重大问题且线索清楚的匿名举报反映问题调查处理情况,在单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信息公开栏中公开,给群众明确答复。十是履职满意度调查结果公开。干部任职一段时间后,组织基层群众对提拔重用干部的履职情况满意度进行调查测评,调查测评结果在单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信息公开栏中公开。通过“十公开”,把干部选拔任用重要事项及时告知给群众,把选人用人的政策和标准交给群众,把选人用人结果及时反馈给群众,真正落实群众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对干部工作信息进行公开,扩大了干部工作民主,打破了干部工作封闭化运作的格局,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干部工作的积极性,选人用人群众满意度得到提升,取得了明显成效。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信息公开的做法,得到时任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的肯定。

三、全方位考核激励增动力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精彩评论9

正序浏览
scbzhm123456 发表于 2017-1-6 13:4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以高的认识、高的姿态、高的作风认真完成。
 
茸丫丫 发表于 2017-2-15 14: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yanchen215 发表于 2017-4-18 10:28: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如何做好组织部门调研工作的思考 [复制链接]
陈姚传

14
主题       
17
帖子       
0
日志
七级老秘
Rank: 7Rank: 7
积分5408威望296 点文银4704 两人气6 投稿8 稿费0 角
热心秘友勋章
收听TA 发消息       
电梯直达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19 21:46: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调查研究是对特定事物有目的的探索和把握,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结起来,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的中心环节,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有效途径。就组织工作来说,无论是各项政策的提出还是贯彻执行,无论是决策的制定还是组织实施,无论是指导工作还是解决具体问题,都需要进行调查研究。做好组织部门调查研究工作,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调查前要选好题、制定好方案和提纲

    选题决定成败。调研题目的选择,不仅关系到整个调研活动的进行,而且决定着调研的价值和效用。要站在组织工作全局的高度去分析相关情况,善于抓住带方向性、超前性、倾向性和预见性的问题去调查。具体应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部领导决策需要选题,从决策实施的难点以及制约和影响组织工作开展的情况和问题中选题,从对整个组织工作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典型中选题,从干部群众普遍关心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中选题。应特别关注组织工作中一些带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

    调研方案的制订。这是对整个调研过程的总体策划和计划安排,应注意把握五点:一要做好必要准备。即广泛收集、阅读、消化有关调研课题的各种资料。二要明确调研目的。调研目的是调研活动的起点和归宿,要围绕如何实现调研目的进行思考和安排。三要圈定调研范围。包括内容、地域、单位和时间等范围。四要选择访谈对象。选择有代表性的人员,尤其要注意挑选有思想、有见解、敢讲实话的同志,以收到以一当十的效果。五要运用恰当的方法。根据调研内容的需要和调研主客双方的实际情况,选择比较科学、便利、适用的方法,以便听到真话,了解实情。

    调研提纲的拟定。调研提纲是调研成功与否的起点和基础,应坚持四个“突出”:一要突出调研目的和调研主题;二要突出调研的重点、难点和疑点;三要突出典型,强调对典型人、典型事的调查和研究,注重典型的特色性、代表性和完整性;四要突出见解,不能满足于讲现状、摆现象、记流水账,要尽量多地涉及事物本质、历史、理论研究等深层次内容,概括提炼出好观点。

    二、调查中要全、真、实、活

    “全”就是调查对象、方法运用、听取意见要全面。要根据调研内容的需求,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方法、多渠道的调查,坚持求深、求细、求准,“一竿子插到底”,真正掌握第一手材料。在调查对象上,既调查机关,又调查基层;既调查领导,又调查群众。不能只选、只看“闪光点”,要特别注意条件艰苦、工作落后、问题较多的地方。在调查方法上,把传统调研方法和现代调研手段结合起来,采用开调查会、个别访谈、实地考察、网络、问卷、抽样等各种形式获取老秘网信息、资料和相关数据。具体问题的调研,较适合用常规办法;综合性重大课题的调研,最好用问卷调查方法。听取意见时,方方面面的意见都要认真听,防止随意作出主观片面的结论。一些比较特殊的调查,不仅要听多数人的意见,还要特别注意听取少数人的意见,力求分析问题时更全面、更客观、更准确,得出的结论更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真”就是要善于引导访谈对象说真话。真实是调研工作的生命。针对目前一些地方某些方面风气不够好,在调查中了解真实情况难度加大的实际情况,应把握四点:一是态度诚恳。要做到轻车简从,不打招呼,不定调子,听到不中听的话也能高兴地去听,让群众掏真心、讲真话、道真情。二是虚心求教。要放下架子,谦和低调,仔细听取调查对象对调研问题的看法、分析、建议等。三是讲究艺术。对一些比较熟悉和爽直的同志,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对一些顾虑较多的同志,则应根据其性格、年龄、职务等,先谈一些个人基本情况、彼此熟悉的知识、相互了解的信息等,待气氛融洽后再进入主题,这样更容易了解真实的东西。四是善于引导。在座谈中使用家常式、谈心式、启发式的沟通语言,打消对方的思想顾虑;要养成倾听的习惯;要认真做好笔记,有言必录,边记录边整理,重要内容、鲜活观点、精辟语言打上记号,便于事后消化材料时阅读。

    “实”就是不带框框,不定调子,实实在在了解情况。实事求是是调查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在调查中听汇报是重要的,但不是惟一的。更多的时候,需要直接接触群众,听取群众意见。要力戒先入为主、偏听偏信、粗枝大叶、浅尝辄止,应坚持客观、全面、细致、深入地听取意见;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情况,列举的事实、引用的数字和资料必须真实可靠、准确无误;对事实的说明、分析和议论必须恰如其分,合乎事物发展的规律。这就要求从事调研的同志必须具有认真扎实、严谨细致的作风,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真务实的精神。对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和问题,要坚持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即使领导有明显的意图,也要在注意方法的情况下,如实客观地反映真实情况。

    “活”就是根据调研进展,从调研内容的需求出发,灵活挑选调研信息。调查中所需要的情况,有的能很快、全面地了解,而有的了解得很慢,甚至很难了解。应在调研进行一段时间后,对调查情况进行初步分析,看哪些情况是多次重复的,哪些情况是比较缺少的,然后灵活调整调研方式,选择性地听取有关情况,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三、调查后要消化材料、写好报告

本帖隐藏的内容

调研包括的调查和研究两个环节都要求一个“深”字。调查要求深入下去取得真实的第一手材料,把情况吃透,把问题找准;研究要求深入到得来的情况和资料内层中去分析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提出可行的对策。调查是基础,研究是对调查的进一步深化。调研中,既要认真调查,更要下功夫研究;既要调查清楚,又要研究明白。研究时,一定要在调查情况的基础上认真梳理、消化材料,为形成高质量、高水平的调研报告打好基础。

    消化材料的过程实际上是思考研究、加工提炼的过程。分析、思考、研究必须贯穿调查研究全过程。调查之前要思考怎么办,调查之中要思考怎么听,调查之后要思考怎么写,分析研究的重点应该放在消化材料上。要通过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对调查中获得的大量纷繁芜杂的材料进行梳理、筛选,经过反复比较、鉴别、提炼,把调查中得来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进而小中见大,实中见虚,微观中见宏观,个别中见一般。应努力做到四个“坚持”:一要坚持实事求是地看问题,对调查得来的材料和情况,应采取客观的态度,决不可带着成见和偏见去看问题,不可从固有的思维模式出发看问题,也不可对领导的意见简单盲从。二要坚持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对调查得来的方方面面的情况,要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原则,透过现象看本质。尤其要善于在比较中见好坏、知长短、晓优劣,得出正确的认识和结论。三要坚持在领会上情与吃透下情的结合上看问题,要注意把中央的方针、政策和领导的主张、意图,与我们调研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使调研的成果特别是提出的对策建议,既符合中央精神,又切合地方的实际,具有决策的参考性和实施的可操作性。四要坚持从全局和发展角度看问题。要善于从全局和发展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能局限于就组织工作谈组织工作,应该放眼于整个党的建设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来看问题。包括党的建设、干部工作、人才工作中许多问题都应从发展的角度去分析,这样得出的结论才会更加大气和全面。

    调研报告是调研者将调查到的情况加以系统、深入的整理和研究得出的书面成果。起草调研报告,除了认真消化材料,掌握写作规范等技术层面的问题外,还应特别注意三点:

    一要注意调研报告的思想性。一篇好的调研报告,一定要有独到的见解。既要在主题、结构、文字上下功夫,更要在思想观点上反复琢磨。首先要注入情感。只有先感动自己,才有可能写出感动别人的调研报告。其次要考虑好角度。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要善于大题化小,小题深作,决不可大题浅作。对一些重大课题可把大题目分解成若干有内在联系的小题目,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再次要有新的概括。要把别人“境中有、话中无”的模糊感受用鲜活的语言概括出来,上升为规律性的认识。起草调研报告时,一定要在出观点、出思想、出见解上下功夫。一定要注重思想性,注意改进文风。

    二要虚心听取意见。调研报告不是语言文字的简单组合,而是见识见解的逻辑展现,不同经历、不同层次的同志对同一问题的见解不一样,起草调研报告时一定要多听意见。听取意见中既要善于吸取有价值的内容,又要仔细分析不够成熟意见的缘由。


    三要下功夫反复修改。调查报告初稿形成后,一定要下苦功夫、深功夫、细功夫修改。只有反复修改,才能把问题和对策把握得更准,调研报告也会更完善。作者:中组部研究室副主任、政策法规局李炎溪
 
zhaoyuan201006 发表于 2017-9-25 11: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需要学而不思则罔学习
 
渠梁 发表于 2018-8-5 16:0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实绩情况公开。干部任用前,将拟提拔重用人选的基本情况和工作实绩,在新闻媒体和单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信息公开栏中公开,接受群众检验。九是信访调查处理情况公开。任前公示期间,对拟任人选的署名信访举报或党员干部信访举报反映问题的调查处理情况,向举报人反馈;对重大问题且线索清楚的匿名举报反映问题调查处理情况,在单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信息公开栏中公开,给群众明确答复。十是履职满意度调查结果公开。干部任职一段时间后,组织基层群众对提拔重用干部的履职情况满意度进行调查测评,调查测评结果在单位干
 
lqy9911 发表于 2019-1-22 11:4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度得到提升,取得了明显成效。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信息公开的做法,得到时任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的肯定
 
pnbo 发表于 2019-6-13 11:05:2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建议您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好习惯,如需查看隐藏内容,请用自己的话回复点评几句,系统将自动替您支付3两文银给作者。如文银不足,请先投稿一篇,即可赚取10两文银。如恶意灌水,可能被重扣文银。详见新手必读或咨询右侧在线客服,感谢支持!
 
479384908 发表于 2019-6-27 15:4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非常好,要继续拜读
 
flyiing12345 发表于 2020-1-29 08: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干部工作信息进行公开,扩大了干部工作民主,打破了干部工作封闭化运作的格局,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干部工作的积极性,选人用人群众满意度得到提升,取得了明显成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7粉丝

25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