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农办课题组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从实际出发,对农村改革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有益探索与试验,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本文结合我市实际,就农村改革发展成就进行认真总结回顾,并针对农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一、农村改革发展的主要做法与成就 (一)全面推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方针指引下,广大农民解放思想,冲破禁区,大胆改革和调整农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了过去人民公社的经营体制,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了农户生产经营主体地位。1998年,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积极稳妥地开展农村土地延包30年不变的工作,并在长期稳定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基础上,积极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至2007年,全市农村47.24万户农户实行家庭承包,承包耕地面积231.44万亩,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耕地面积达27.8万亩,占总承包面积12 %。 (二)不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世纪80年代初期全面开展了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的“林业三定”工作,80年代中期采取“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的办法,组建村林业股东会,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被中共中央办公厅编印的“中国农民的伟大实践”列为典型之一。在此基础上,先后抓住被列为全国集体林区改革试验区、集体林区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和海峡两岸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的契机,坚持以体制突破、制度创新、平台建设为重点,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林改各项配套改革,加快林业产业集群建设,构筑两岸林业合作平台,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整体推进林业改革与发展,各项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全市1717个村完成改革任务,占任务的99.8%;林权登记面积2571.1万亩,占95.4%;林权证发放面积2461.2万亩,发放率91.3%;永安洪田村被誉为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小岗村”。林业要素市场建设、林权抵押贷款、林木林地产权规范流转、林农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等配套改革取得突破,其中林权抵押贷款累计金额25.5亿元,贷款余额14.1亿元,抵押面积484.6万亩,均居全省第一。 (三)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坚持用现代理念指导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用现代产业结构提升农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立足我市资源优势,围绕做强做大林竹、烟叶、果茶、食用菌、蔬菜等优势产业,培育壮大肉牛肉羊、莲子、淡水养殖等特色产业,扶持发展苗木花卉、中药材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初步形成了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联动发展的新格局。全市现有“一村一品”专业村161个,占总村数的9.3%。积极探索“公司+农户+基地”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培育壮大有规模、有实力、带动力较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全市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14家,市级龙头企业109 家。永林股份有限公司被列入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被省政府授予福建省品牌农业金牌企业。全市先后有123个农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标志,43个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29个农产品获得有机食品认证,5个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四)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始终把生产发展放在首位,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中心任务,把构建和谐农村作为目标,坚持以新农村建设的富民工程、基础工程、素质工程、安居工程、保障工程等“五大工程”为抓手,以“132”计划为载体,以发展规划服务、项目带动服务、科技信息服务、公共事业服务、金融信贷服务、社会保障服务等“六项服务”为平台,以“十件实事”为突破口,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落实。按照“八个一”和“五化一配套”的基本要求,分别推进市级示范村和整治村“先行一步、出好经验、早见成果”,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典型示范作用。同时,将省、市、县下派干部任职村纳入新农村建设帮扶点;广泛开展“百龙联百村、共建新农村”、部门(部队、企业)与行政村结对子、企业与原材料供应村结对子、企业与企业主原籍地村结对子等多种形式的共建帮扶活动,初步构建了“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运作平台。 (五)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工作机制创新成效明显,建立了干部驻村帮扶制度。加强农村“六大员”队伍建设,全市共选聘了农村“六大员”1.56万人,其中村级农民技术员5301名。加大农业155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通过对农业信息服务资源的整合,建立乡镇农业155服务中心和具有电脑、电视、电话“三电合一”的信息服务示范村,进一步提高了农业155服务质量和水平。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2000年以来,全市共举办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12127期、培训62.45万人次,获得“绿色证书”36227人。 “村会协作”稳步推进,协作模式已由过去单一的“村会协作”发展到现在的“场会协作”、“所会协作”、“校会协作”、“会会协作”等科技常下乡的新模式,全市累计结成2000多个“村会协作”对子。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全市累计建成“农家店”1154个,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生产生活。 (六)初步建立统筹城乡发展机制。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力度,据统计,2007年全市共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8.49亿元,比上年增加2.64亿元。农村税费改革全面推进,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和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使延续两千多年的农业税正式走入历史,农民负担明显减轻。稳妥实施撤乡并镇工作,至目前全市有乡镇129个,比改革开放初期减少11个。不断深化城乡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初步建立了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和城乡统筹的劳动力市场,吸引了大批农民进城,逐步改变了城乡二元体制结构。按照县城和城郊乡镇、次中心镇和试点镇、工业重镇和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乡镇以及一般乡镇等层面推进小城镇建设,全市城镇化率达42.3%。强化强农惠农政策,逐步加大对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的力度,实行粮食、生猪生产的各项扶持政策,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初步建立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建设货币补偿政策制度。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建设,逐步缩小了城乡居民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公共就业服务、基本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权益的差距。 (七)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优化农业投资环境,创新农业引资方式,提高农业引资规模和质量,吸引更多外资投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招商平台建设,建立农业招商引资项目储备库,连续7年在江苏、上海、浙江、广东以及本省厦门、福州、泉州、漳州等地开展农林招商活动。坚持政府推动、市场导向、企业主体相结合,大力推进我市与闽东北、闽西南以及闽赣周边区域协作,加快产业对接,扩大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加强闽台合作与交流,建立了全国唯一的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截至2007年,全市累计批办台资农业企业119家,投资总额6505万美元,利用台资4176万美元;邀请了84个团组1508人次的台湾农林界客商来明考察农林项目,促成12个团组166人次的我市农林界专家、技术人员赴台交流考察、招商引资;引进了台湾毛豆、台湾蜜雪梨等169个新品种,在清流、建宁、永安、大田、明溪等县(市)推广面积达8.6万亩。 改革三十年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是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立足我市农业资源优势,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促进了农业生产持续发展。2007年,全市粮食面积达347.92万亩,产量131.55万吨,在播种面积下降的情况下,粮食总产仍然比1978年增加46万吨,年均递增1.5%;种植烟叶45.68万亩,产量5.66万吨,分别比1978年年递增17.8%、21.9%;水果面积112.36万亩、产量79.97万吨,分别比1978年年递增11.7%、21.9%;茶叶面积23.1万亩、产量2.2吨,分别比1978年年递增3.7%、12.7%;食用菌产量7.19万吨,比1985年年递增22.9%;肉蛋奶产量23.36万吨,比1978年年递增8.7%;水产品产量8.96万吨,比1978年年递增18.6%。建立了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500万亩、丰产竹林基地400万亩、珍贵树种和名特优经济林基地10万亩、林木种苗和花卉基地5万亩、中药材基地20万亩。 二是农村经济协调发展。2007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00.49亿元,比1978年年递增6.7%。其中农业产值103.81亿元,年递增5.7%;林业产值38.56亿元,年递增7.1%;畜牧业产值42.12亿元,年递增7.7%;渔业产值11.88亿元,年递增19.1%。坚持走新型农村工业化的道路,有力地促进了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2007年109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实现产值72.95亿元,比2006年增长20.66%;带动农户44.2万户,比增5.2%,带动基地面积421.8万亩,比增9.27%;带动农户增收17.61亿元,比增22.65%。2007年全市实现规模以上林产工业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10.58亿元,成为我市第二个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农村劳务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全市已有63.5万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转移率达65.2%,2007年在非农产业得到的纯收入45亿元以上,农民人均非农产业纯收入2318元,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471元,比2006年增加234元,增长18.9%。 三是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7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141元,比1978年增加5026元,年递增14%;人均生活消费3629元,比1983年增加3368元,年递增11.6%。恩格尔系数39.6%,比1983年下降24.6个百分点。人均拥有住房面积43平方米,比1983年增加30.2平方米,年递增5.2%。建立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农村低保标准由1000元提高到1200元,6.74万低收入人口得到保障,实现了应保尽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推进,参合农民172.81万人,参合率达87.38%;农村困难家庭医疗救助在全市全面铺开。农村村民洗衣机、电冰箱、热水器、摩托车、电话机、移动电话、彩色电视机、家用计算机从无到有,逐步普及。至2007年,全市农村居民百户拥有洗衣机63台,电冰箱46台,热水器31台,摩托车98辆、电话机89部、移动电话134部、彩色电视机117台、家用计算机4台。 四是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开展国家立项农业综合开发、烟田基础设施、商品粮基地、标准农田等较大规模的农田基础建设,仅2000-2007年全市各级财政预算内支农资金就超10亿元,重点用于支持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增加到192.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8.6%,比1978年提高11.5个百分点。2007年全市投入3.5亿元资金用于改造农田基础设施,涉及农田面积25万亩,受益农户达5万多户,其中:烟基建设资金2.48亿元,建设烟水路工程项目1413个,14万亩基本烟田受益,涉及279个村3万多户烟农。农村“六千”水利工程全面推进,从2004年实施“六千”水利工程以来,全市累计投入“六千”水利资金3.3亿元,完成节水灌溉面积13.8万亩。农业机械化稳步推进,全市现有农业机械总动力98.71万千瓦时,比1978年年递增15.6%。全市已建立农村户用沼气池6.05万口,连续六年位居全省前列;农村电话通村率达98.6%,自来水通村率达68.8%;农村电网改造全面完成,实现村村通电,基本实现以县为单位的同网同价;通村公路硬化率达97.3%,提前三年完成“十一五”建设目标。2006年以来,全市开展“三清六改”1万多次,新建垃圾池4573个,垃圾中转站434个,改水7625处,改厕26918个,改厨27534户,改圈22757个,改沟12598条。广泛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在45个乡镇、520个村庄启动垃圾治理工程,农村环境有了明显改善。“美化家园行动”全面开展,农民在非规划林地种植红豆杉、香樟等珍贵乡土树木近300万株。 五是农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至2007年底,全市拥有中小学1070多所,专任教师27400多人,比改革开放初期增加近8000人;中等职业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市有中等职业学校21所,专任教师1141人;农村“两基”教育得到巩固提高,免费发放教科书27.1万人,2007年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3870万元。全市建立乡镇卫生院129个,村卫生所2189个,共有乡村医生(含卫生员)3323人,35%的村卫生所完成规范化建设任务,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基本建成。广播人口覆盖率95.81%,电视人口覆盖率98.68%。2006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全市近1000个建制村建立了村文化活动室,新建休闲健身场所590处,送戏、送电影下乡6000多场。 六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全面发展。广泛开展了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双带双创”活动,建立目标带动、组织推动、典型促动、上下联动的新农村建设“四动”机制,推行“六步工作法”,党组织领导核心等八个方面作用得到发挥。选派576名省、市、县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进驻576个相对后进、薄弱村任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不断深化,村务决策听证全面推行,90.6%的建制村实行了会计委托代理,比全省高出二十个百分点,全市所有的建制村实现了财务公开,其中82%的建制村达到规范公开的要求。普遍成立了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性。平安创建活动和“文明村镇”、“文明户”评选活动深入开展,每个建制村都评选了一批文化中心示范户、文明标兵户,和谐的乡风民风进一步形成。 二、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防灾减灾任务十分艰巨。耕地资源紧缺,中低产田比例较大,农业设施装备比较落后,农田基础设施老化严重,加上洪涝灾害和冰冻灾害对基础设施的毁坏,造成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制约了我市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特别是现有的水库中多数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多数带病运行,安全隐患较多。我市地处山区,农作物生长期间,常遇“三寒”(倒春寒、五月寒、秋寒)、冰雹、暴雨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形势日趋严峻,对畜牧业生产危害很大,特别是防疫体系薄弱,养殖方式落后,防控任务非常艰巨。 (二)农业效益比较低,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传统农业比重较大,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不快,优势品牌不多,农产品科技含量和质量安全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且农产品加工企业少,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市场体系不健全,导致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虽然不断增多,但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带动能力不强,产值上亿元的仅有15家,省级龙头企业也只有14家,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难以带动农民增收。农民持续增收的机制尚未建立,农业内部增收受资源约束越来越突出,城乡居民收入拉大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三)农业资金投入有限,农业农村发展后劲不足。农业投入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财政投入、金融投入和社会投入。财政投入由于我市自身财力有限,重点是保工资、保运转,难以安排足额资金用于农业农村建设;金融投入由于缺乏有效担保主体,农民自身房屋、土地又不能抵押,金融支农难以落到实处;社会投入方面,由于我市工业企业比较落后,招商引资受到地理位置和资源约束,非公有制经济比较薄弱,加上农业属中长期项目,季节性强,回报率低,难以激发社会各界的投资热情。 (四)农村科技人才缺乏,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近年来,我们虽然在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示范效应尚未完全显现。特别是我市地处山区,由于条件差、待遇低,造成农业科技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目前,农村乡镇基层服务网络不同程度地存在“网破、线断、人散”状况,农村科技推广难、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难、农产品流通难、农业融资难、信息服务难等“五难”问题仍然难以满足山区广大农民群众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和持续增收的迫切要求。有的乡村连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测土配方施肥、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等基本农业技术推广应用都比较困难。同时,农民素质普遍较低,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比较少,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五)城乡统筹力度不够,农村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仍然存在。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旨在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政策文件,为促进农村社会转型、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农村道路交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公共服务比较薄弱,农村户籍、就业、医疗、保险及社会公益性事业等方面与城市相应水平差距较大,仍然是制约城乡和谐发展的一大体制障碍因素。 三、持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更加注重加强农村基础建设。一要突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继续加强烟田基础设施、商品粮基地、农业综合开发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建设一批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沃土工程”,推进以农田整理、农村旧宅基地整理为重点的土地开发整理,提高耕地质量。采取奖励、补助等措施,充分调动农民建设“六千”水利工程、冬春水利和水毁工程集中整治的积极性。集中力量搞好12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32片现代农业科技示范片的道路、水利、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使之成为具有特色和优势产业的现代农业先行区。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各地防汛体系建设,实现各监控系统信息共享,全面提升防汛预警预报能力。不断推进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以现代农业机械和设施装备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转化率和农产品商品率。大力发展蔬菜、花卉业的大棚、温室装备和畜牧、水产养殖业的现代化设施。二要突出小城镇建设。要以高速公路互通口所在乡镇、边贸重镇和工业重镇为重点,逐步扩大县域次中心规模,增强县城和县域次中心的集聚功能。要统筹规划小城镇的给排水、垃圾处理、道路、通讯等必要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小城镇的居住服务、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等配套功能。要加强小城镇的园区建设,主动承接城市的产业转移,特别要以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以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加速城乡产业集聚与融合。三要突出村庄建设和环境整治。要高标准制定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分层次、分类型、分阶段加以推进。加大农民社区新村建设力度,引导人口集中、交通比较方便、经济基础较好的村庄规划建设社区型农民新村。加大“空心房”整治、村庄整修和整体改造力度,对集中连片、生活环境差、绝大多数群众有要求和有改建能力的破旧村庄要整体拆旧建新。认真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和“创绿色家园”行动,美化绿化农村环境。实施“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工程,引导农民建设无害化户厕。 (二)更加注重农村经济发展。一要着力发展现代农业。要按照农业品牌化、农业标准化、农业信息化、农民组织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的要求,尽快出台我市扶持重点农业产业发展、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加快推进品牌农业发展、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等政策措施,营造发展现代农业的良好政策环境。要继续做大做强粮食、林竹、烟叶、果茶、食用菌、蔬菜等优势产业,培育壮大肉牛肉羊、莲子、淡水养殖等特色产业,扶持发展苗木花卉、中药材等新兴产业,保障主要农产品的基本供给。要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继续鼓励与支持涉农企业建立农业技术研发中心,培育多元化农业科技创新主体。要着力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农村各类中介组织、农业示范园区等平台,实施农业“五新工程”,着力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要着力以龙头企业、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加快发展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推进品牌农业建设。充分发挥“全国最绿省份的最绿城市”的优势,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型、农园观光型和“森林人家”、“水乡渔村”等休闲观光农业。加强对水土流失的治理和森林资源的培育与保护,鼓励在“四旁”大力种植珍稀名贵树种,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要加快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建设,大力推进明台两地农林业经营管理领域的交流合作,借鉴推广台湾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林产销班的模式,提升农业产业化、专业化水平,促进外向型农业发展。二要着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要统筹城乡产业布局,集中力量办好各类工业小区,发展“飞地工业”,引导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产业在农村创办产业配套企业和生产基地,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要加强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建设,继续实施“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巩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成果,推进“农家店”连锁经营,逐步形成以县城为重点、乡镇为骨干、村为基础的农村消费品销售网络。要积极引导交通运输、科技、金融、法律咨询等服务组织向农村延伸,扩展服务项目,开发新的服务品种,增强农村服务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三要着力发展集体经济。要通过创办服务设施,运用厂房、电力设施以及农机、信息等多种统一服务手段,对农户家庭经营和个体私营经济的产前、产中、产后提供有偿服务,增加村集体收益。要立足资源优势,走发展适合当地实际情况、具有当地特色的资源型路子。如山多地少的乡村,可以通过创办林竹基地、果茶基地,走建“绿色银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路子;溪河沿岸的乡村,可以利用开发淡水养殖、创办水电站,走以“水”生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路子。有条件的村,要集中精力、财力、物力,培育一批上规模、上水平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增强村集体经济后劲。要进一步完善集体果茶场、林场以及企业等各类厂场的承包合同,通过承包、租赁等形式,盘活集体资产,增加集体收入。 (三)更加注重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一要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要引导农民因地制宜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多种功能农业,发展带动面大、附加值高的特色产品,加快推进具有当地优势的特色农业、生物质产业、旅游农业的发展。要面对市场,引进一批关联度高、竞争力强的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培育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形成一批规模适度、特色明显的优势农产品生产集中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认真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计划”和“阳光工程”,着力培育一批中高级技工,提高务工农民的综合素质。实施劳务品牌战略,打造象沙县小吃那样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劳务品牌。全面落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各项政策,加快制定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建立农民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为农民工家庭提供子女义务教育、基础医疗卫生、基本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服务。三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要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落实小额信贷、产业扶贫、贫困家庭“一户一就业”等措施,帮助贫困农户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加大“造福工程”力度,对居住在生产生活条件恶劣、边远偏僻的自然村实施异地搬迁,鼓励向中心村、集镇就近整体搬迁,让农民尽快摆脱贫困面貌。四要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认真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政策,全面落实粮食、生猪生产的各项扶持政策,继续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提高粮食收购最低保护价标准,让千家万户农民从强农惠农政策中增加收入。 (四)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发展。一要建立加大“三农”投入的长效机制。要按照中央确定的“三农”投入“三个明显高于”的要求,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要健全政策落实机制,整合支农资金,促进支农资金集中用于重点地区、重点项目,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示范和带动作用,采取财政贴息、税费优惠、民办公助、以物代资、以奖代补、奖补结合等奖励方式,吸引社会各界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二要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继续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切实放宽农民进城安家落户的相关规定,允许城乡居民在全国范围内自由迁徙,真正建立城乡一元的户籍管理制度。三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加快建立公平竞争、同工同酬的劳动就业制度,积极完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充分就业的工作机制,建立农民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四要建立城乡平等的教育制度。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支持力度,全面推进以落实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为重点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逐步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的差距,让农民子女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鉴于当前绝大多数县(市、区)财政薄弱的实际,建议进一步加大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适当调整“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逐步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五要建立城乡平等的医疗救助制度。进一步增加中央和省级政府财政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投入比例,全面推进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切实解决目前合作医疗筹资标准偏低和广大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实际困难。加强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尽快建立农村医疗救助运行机制,公正分配城乡医疗资源,彻底改变农村缺医少药和公共卫生事业建设滞后的局面。六要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借鉴建立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成功经验,加快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实行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扩大覆盖面,提高受益水平。七要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要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对有条件的建制村实施通往主要自然村的公路改造工程。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建设,配全配齐乡、村卫生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农村有线电视、通讯和信息网络设施建设,建好农民休闲健身场所,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要以县域次中心镇、中心村为重点,积极开展城乡文明共建活动,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广泛开展荣辱观教育和创建文明乡镇(村、户)以及“婚育新风进万家”、“美德在农家”等活动,打造富有时代特色的农村文明创建品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广泛开展创建平安乡(镇)、平安村居、平安家庭、“中心户长”活动,确保农村安定稳定。 (五)更加注重农村服务体系建设。要继续完善发展规划、项目带动、科技信息、公共事业、金融信贷、社会保障等“六项服务”体系,着力加大“农业155”、“村会协作”、“村企协作”、“双带双创”、“结对共建”、“驻村夜访”等服务“三农”的平台建设,提高服务水平。重点是:一要全面推进农业服务社会化。积极培育农业服务组织、专业性的合作经济组织,深化供销社、信用合作社改革,建立健全服务机制,提高服务水平。要鼓励商贸、供销、邮政、医药、文化等各类投资主体通过新建、兼并、联合、加盟等方式,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二要加强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设和完善农业信息网络,建立上下相通、左右相连、高效运转的市、县、乡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加强县级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建设,整合人员力量,充实乡村基层,增强县级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的服务功能。在强化各级国家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服务能力建设的同时,构建起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服务网络,实现服务形式多样化、运行机制科学化。把服务延伸到村、到龙头企业、到专业大户,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的作用。三要加强服务“三农”载体建设。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乡镇“三农服务中心”和村级综合服务站建设,加强“农业155”服务网络建设,不断提高农村社会化服务水平。建立县级农村劳动力转移信息服务网站和服务中心,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信息服务体系,促进农民培训与转移的对接。 (六)更加注重农村改革创新。一要稳定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搭建县级统一的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和交易平台。在有条件的地方推进土地股份合作经营,引导龙头企业通过承包、租赁、入股、合作等方式进行适度规模经营,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提升土地规模经营效益。建议对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按当地产业布局规划,成片集中从事土地规模经营开发建原料基地的,在税收上给予一定减免,并由政府给予一定奖励;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或大户从事种养业规模经营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在项目安排、产品税收方面给予优惠;对经营主体在其获得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上投资兴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免收相关规费;对“城郊村”和“城中村”农民以土地入股发展二、三产业的,在税费上给予减免。二要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积极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政府保障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制度,继续开展重点领域农村乱收费专项治理工作,切实防止农民负担反弹。三要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林业服务中心、林权抵押贷款、森林资源流转、林农合作经济组织等林改配套改革,积极引导村集体规范林地使用费的收取、使用和管理,解决好林改的关键性后续问题,不断增强林业发展活力。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探索非营利性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办法。强化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监管,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四要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方式。拓展支农贷款投放领域,开办打工创业贷款、农村经纪人贷款、“双带”贷款、青年创业贷款、巾帼创业贷款、沼气池建设贷款业务。积极探索农村贷款抵押、担保的有效办法,深入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创建活动,切实解决农村贷款难问题。积极引导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组建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稳步推进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试点。继续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增加险种,提高补贴和赔付标准。五要创新农村工作机制。要继续推行以新农村建设“五大工程”为抓手,以“132”计划为载体,以“六项服务”为平台,以“十件实事”为突破口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领导和部门挂钩联系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推进村制度,进一步推行市、县两级卫生部门挂钩帮扶市级试点镇卫生院,市、县两级教育系统挂钩帮扶试点镇中学或中心小学,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结对帮扶示范村或推进村制度,大力开展部门(部队、企业)与建制村结对子、企业与原材料供应村结对子、企业与企业主原籍地村结对子等多种方式的共建帮扶活动,构建“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运作平台。 (七)更加注重发挥基层组织八个方面作用。一要发挥好村两委作用。要配强村两委领导班子,夯实党在农村执政的组织基础。村两委要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因地制宜找准特色优势产业,确立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路子,有效助农增收致富。二要通过两委作用带动各个方面作用的充分发挥。要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充分发挥好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村民委员会的组织实施作用,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青年、妇女、民兵等群团组织的生力军作用,“六大员”等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服务带动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老人协会的参与帮促作用。三要发挥好农民的主体作用。要引导农民发挥好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作用,自觉投身新农村建设,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的家园。要加大对农民培训力度,塑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发挥主体作用的能力。要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建立真正的农民所有和农民所治的社会组织(如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实现农村管理民主,让农民在新农村建设全过程真正享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大权利,激发其创业激情。 课题组组长:阎伟强 课题组成员:刘少斌 潘子凡 李永坤 黄高钻 郭文斯 詹兴堆 执 笔:李永坤 (责任编辑:黄元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