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论语》中的核心价值观因子

[复制链接]
竹梅老翁 发表于 2014-7-24 13:3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稿修改演播室---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中华文明绵延流长,积淀深厚;传统经典言近旨远,内涵丰富。3 \; n4 f% U6 W: Q* s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文化是价值观的基础。价值观的提炼和总结,离不开文明的积淀,是传统文化的集中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从根本上说也是一种历史的文化传承。“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今天核心价值观承接传统文化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作为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的《论语》,就蕴涵了诸多核心价值观的因子。) _9 A' D4 f7 u: h2 E
& ~: `. S) F$ G, Z) ]
    平等:性近习远与有教无类1 A. F6 z/ p% p9 j) y* `# D0 n% t

/ m6 Q/ _' H% Y' |1 o; L   《论语》中的平等理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S/ O% d4 N, v  S* b$ m' h5 l- ]" s    第一,人性意义上的平等。关于人性,《论语》中只记载了孔子所说的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注:以下引文出自《论语》,均只注篇名,不再赘述)。“性”者,生也。大家都出于此,来源于此;“近”者,结合后面“习相远”,则更加强调的是“同”,即大致相同;“习”是指后天所习染。可见,孔子的这一表述当中包含着朴素的平等理念,即每个人,不论帝王将相还是小民百姓,都拥有与生俱来的人性这一类本质,而正是这个本质决定了每个人都拥有了道德意义上的平等权利。6 F& b4 j0 E2 x$ c, K3 s( D
    第二,“有教无类”的平等教育(教化)思想。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卫灵公》),认为每个人都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因为人生来在本性上是类同的、平等的,不存在先天禀赋上的质的差异。之所以出现了差异,是由于后天“习染”造成的。因此,可以通过改善人们后天的“习”来使得人成为“君子”而非“小人”。这种方式,儒家称之为“教化”。这种“有教无类”的平等教化思想,实际上就是将教育权视为每个人都应该得到的基本人权。据记载孔子有弟子三千,这些弟子出身各异,天资禀赋不同。但孔子对他们一视同仁,平等相待,“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只要象征性的交一点点“束修”就可以成为孔子的弟子,跟随孔子学习。可见孔子在教育中的平等观念。4 W0 h- ?0 O5 d' ^
    第三,人格平等与独立。孔子指出:“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先进》)就是说,“事君”是以“道”为原则,如果不符合“道”,那么就可以不“事君”,这就彰显了人的独立人格,强调臣不能因为“位卑”而降低了自身之人格。孔子认为,虽然因为“位”的不同决定了君臣上下之间所秉持的“礼”是不同的,但这并不影响君臣保持其独立人格,君臣上下要相互尊重,即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这也正是杜维明先生在其《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中提出的,士人“能够以教师、顾问、批评者或朋友的身份对帝王保持一种独立人姿态”。正是因为人格是独立的,才能成为孔子所推崇的大人君子。
: U- e& x7 v' }6 L! E2 y    第四,“以德求位”的平等政治参与权。孔子认为,每个人在成就德性、通往圣贤人格道路的起点是相同的,拥有平等的道德权利。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成为知识分子而参与政治,如孔子的弟子子夏所言,“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张》)。这就保证了每个人,尤其是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卑贱”却富有才情之人得以通过受教育、通过修养德性而获得从政的机会。进而,孔子非常重视人才对于国家的重要作用,提出只要是人才,不论出身如何,都应该大胆使用,使他们各尽其才,发挥最大作用。如冉雍的父亲是“贱人”,但冉雍德行突出,因此孔子认为冉雍“可使南面”(《雍也》)。正是在这种积极的理念影响下,孔子许多弟子都参与到当时的政治当中去。5 _* h5 a- _* k+ E, v/ B7 H; g
% j. I/ }0 }- k" B

+ z- h& J0 _, G    富强:养民以惠与富而后教
. J' L& `& y7 M$ C* l1 N' C& B8 \
    孔子主张通过“惠民”的手段使民富裕,从而实现国家的“富强”。
) v1 X8 `4 C' a# ^9 c( p    第一,既肯定人的物质欲望的合理性,也强调这种物质欲望需要引导和约束。孔子认为,追求物质利益,渴望富足的生活是人的本性,是合理的,“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里仁》),但是对于人的物质欲求需要教化和引导,“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尧曰》),使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不会害“仁”,不会违“义”,不会通过不正当的途径去追求“富与贵”等欲望的实现。在他看来,富与贵“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里仕》),没有了仁义为前提而追求“富与贵”的行为,对君子来说是不为的。% i$ @3 w4 L0 ~# p- G$ j+ H
    第二,主张轻徭薄赋,反对横征暴敛。孔子看到当时的统治者大多穷奢极欲,民众因“猛于虎”的苛政而导致“耕也,馁在其中矣”的悲惨景象,因而大声疾呼:“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卫灵公》)孔子主张的轻徭就是要减轻对民众的役使,要“使民如承大祭”(《颜渊》)同时应该“使民以时”(《学而》),不能在农忙时征用民力;薄赋就是少征税。《论语》中记载鲁哀公问有若:“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建议鲁哀公把现行税制改为什一税。鲁哀公答道:“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有若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颜渊》)可见孔子和其弟子对于横征暴敛的反对。所以当孔子知道“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先进》)的时候,愤怒异常,说出了“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先进》)这样绝情的话,可见孔子对统治者横征暴敛的愤恨程度。6 E0 L$ a* T4 F4 `! j
    第三,主张施行“惠民”政策。即让利于民,给民众以好处、实惠。对此孔子做了许多具体论述,如 “养民也惠”(《公冶长》),“惠则足以使人”(《阳货》),“君子惠而不费”(《尧曰》)等等。只有不与民争利,施惠于民,“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尧曰》),才能使民“富”,而民富了,天下自然稳定。因为“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尧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宪问》),如果老百姓都很穷苦,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过不下去的时候,自然无法安分守己,要起来反抗,君王的统治也就很危险了。所以必须通过“惠民”达到民富,使得“百姓足”,从而实现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和谐。) M: d( q7 C' a6 C3 v1 V
    孔子的“富民”思想还体现在其“均无贫”、“富而后教”等主张中。& o( a! l/ C' x3 ^7 T' s5 g8 Z2 H
% h7 a" d6 ~" ~5 ~0 W# O0 x
    文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M4 H3 K; E7 g7 F% g) P& y! e# ?( V8 @
    孔子的文明观强调在全社会推行以仁为质以礼为表的德化实践,以期达到“郁郁乎文哉”的文明社会。《论语》中孔子对“夷夏之辨”的说明无疑为此提供了很好的注脚。
, C& X( [# q6 Z( c  X7 U, \4 n    对孔子而言,夷狄与诸夏的区别不仅仅是地理位置上的,更是一种文明意义上的。也就是说,不能仅仅以地缘亲疏来判别夷狄还是诸夏,而应该以礼教的进步和文明的传承发展为标准。所以当孔子提出要去“九夷”之地居住,而有人质疑说“陋,如之何?”的时候,孔子回答“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罕》)孔子甚至断言“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八佾》)。可见,仁义道德应该是“夷夏之辨”最根本的标准。而使诸夏保有其为诸夏,夷狄开化为有君,即社会文明的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则是行仁义道德的“教化”。通过仁义道德的教化,不仅使人民文质彬彬,而且使统治阶级政治清明,从而整个社会文明进步。孔子的德化文明社会的思想包涵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 N" m! W  F, y  A    第一,通过教化的方式促进社会文明。《述而》中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就是说,孔子对弟子的教育内容主要在于四个方面:“文”主要指典籍辞义等知识和技能,也包括人的言谈举止和气质修养,《雍也》中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就是这个意思;“行”作为实践,指践行“孝悌恭睦”等伦理道德活动;“忠”主要指忠善;“信”是指与人交往要讲求信用、诚实不欺。孔子通过这四个方面的教化,使民众知义守礼,从而使得社会文明、和谐。+ p: m7 ?2 A- Z% |- c
    第二,以基本道德与道德理想两种标准来规范人的文明。基本道德从最朴实的人的基本精神需求出发,强调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人际道德感情的激发:“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学而》)这种基本道德是对普通百姓的要求。而对道德上有更高追求的社会精英,则不仅要遵循基本的人际道德,更要在此基础上自觉实现人己和谐,强调内外兼修,达到 “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温良恭俭让”(《学而》)的文质彬彬的美好人格状态。同时,孔子认为社会精英对普通百姓的文明程度是有着带动和引领作用的,所谓“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在孔子看来,有了这种道德教化的深层互动,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就自然而然地提升了,“子欲善,而民善矣”(《颜渊》)。
7 s! k8 ?1 q' v) H( H; a: v) ]    第三,就国家治理方面,通过强调文明来治理国家是非常有效的。一个国家,如果臣与民能够做到 “孝悌恭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即各安其位,各尽其责,而统治者又能做到“能以礼让为国乎”(《里仁》),那么治理这样一个文明的国家就根本不是什么难事。$ c2 ?: Q3 H9 f6 z
3 A! c* \2 g1 U6 n4 {8 Z
    诚信:敬事而信与节用爱人
2 i# p; [9 B4 o8 L8 H& Y: B0 w, h; n. c5 D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根据《论语》的记载,孔子从个人、社会和统治者三个角度对诚信进行了论述。
% D5 ~- `; [4 P% P( Q    对于个人而言,孔子把诚信作为人安身立命的道德基础。认为一个人应该做到诚信,“谨而信”,“主忠信”(《学而》)。如果不诚信,是无法做人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为政》)。就是说,一个人不讲诚信,那还怎么做人呢?这就如同车子没有销子连接,怎么能走起来呢!“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学而》),则很清楚明白地要求在人际交往中要做到诚信待人。甚至孔子认为,诚信是判断一个人是否为君子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标准,“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卫灵公》)。% a8 I/ w& ?% u8 v: g& {2 ?7 @: q
    对于社会而言,诚信方面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在孔子所提倡的“文、行、忠、信”(“四教”,《述而》)、“恭、宽、信、敏、惠”(“五德”,《阳货》)以及后世逐步完善的“仁、义、礼、智、信”(“五常”)中,都把“信”作为了重要元素。孔子教导子张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卫灵公》)就是说,如果说话忠信,行事笃敬,就算是到了蛮夷之地也是行得通的;但如果相反,就算是在本乡本土也是行不通的。
3 c( p- a" Y' x$ {# r& C6 [    对于统治者而言,诚信是为政治国的基本原则之一。孔子甚至认为,诚信对于治理天下来说是最重要的。《颜渊》中记载当子贡问孔子如何为政时,孔子回答有充足的粮食和军队,取得老百姓的信任就可以了。子贡进一步问道,如果不得已必须舍弃一条,先舍弃什么呢?孔子回答说舍弃军队;子贡再进一步问道,如果不得已必须再舍弃一条,那么舍弃什么呢?孔子回答说舍弃粮食。孔子的理由是“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颜渊》)。也就是说,自古以来人都难免一死,但若失信于民,得不到民众的信任,那么损害的不仅仅是统治者的公信力,甚至还会由此失去民众的支持。所以,孔子提出要统治国家应该做到诚信,这样才能治理好国家,实现“爱人”的仁政:“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
( m- J$ J7 ]1 O3 N+ w4 D$ ]    当然,《论语》中所包含的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远远不止上述这几点,其他如“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颜渊》)所体现的友善思想;“执事敬”(《子路》)所体现的敬业思想;“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所体现的和谐思想,等等,限于篇幅,这里不再展开。
标签:价值观论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2粉丝

127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