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人民日报“与领导干部谈素养”系列文章

[复制链接]
老猫 发表于 2014-7-10 08:4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稿修改演播室众筹计划,点击了解详情
 
学点哲学,洞察大势——与领导干部谈素养①
; g3 g3 p; D- I7 t) S+ O( K; H. ~

  今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考察时提出,“推进中国改革发展,实现现代化,需要哲学精神指引,需要历史镜鉴启迪,需要文学力量推动。”“七一”前夕,中央组织部创办共产党员微信,在这个党员教育新平台上,除了“党建要闻”“群众路线”等栏目,也有“国学经典”“历史人文”等内容,正显示对党员干部素养的重视。在社会转型期、改革深水区,如何提升自己的素养,洞察大势、开阔视野、锤炼思维、涵养底蕴?从今日起,我们刊发“本报评论部”系列文章,与大家共同探讨、共同思考。

  ——编 者

  今日中国,各种思潮竞逐,你方唱罢我登场;各种观点纷纭,乱花渐欲迷人眼。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前进的指南,作为领导干部,要花繁柳茂处拨得开、雨骤风狂时立得定,正需要学一点哲学。

  “往何处?为什么?怎么走?这就是哲学的一切。”一位古罗马哲学家曾如此定义。哲学不仅回答人生的命题,也在不断发现决定历史与社会走向的河床。既有本体论的思考,也有认识论的探讨,更有方法论的总结,至大无外的哲学,一言以蔽之,正是认识与改造世界的思维武器。思考人生价值、把握社会脉动、寻求永恒真理,学哲学、用哲学,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正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才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

  处身当前,学点哲学的意义更为昭彰。很少有哪个时代像我们这个时代一样,主流与支流如此纠结,现象和本质如此复杂,特殊与普遍又如此微妙,领导干部可说时时事事都面临哲学的考题。比如,“邻避效应”看似普通,却有个别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碰撞;“钉子户”诉求表面简单,也需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辨析。改革发展过程中,不管是群众的教育、医疗、养老,还是国企改革、简政放权,无不有主有次、有源有流、有点有面,如果没有哲学的系统论、过程论、矛盾论思维,怎么胸怀全局、洞察大势,主持好一个领域的工作,领导好一个地方的发展?

  领导力首先体现在思想力,正如西谚所说,“在亚历山大胜利的根源里,人们总能找到亚里士多德”。一个问题怎么看、一件事如何处理,用哲学的眼光去分析,就能全面把握、准确判断、抓住本质,避免片面性和盲目性。所以,有的人不为表面现象所惑、次要矛盾所扰,切中要害、久久为功——如山西右玉十八任县委书记一张蓝图、一个目标,让不毛之地变成塞上绿洲;而有的人则模糊了人生价值、迷失了工作方向,急功近利者有之、胡乱作为者有之、得过且过者有之。可以说,哲学的素养决定了你的认识,而你的认识决定了你的方向、你的行动,决定了你能达到什么样的境界。  遗憾的是,现在一些领导干部说起哲学,要么认为是虚无缥缈的“纸上谈兵”,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更遑论带来什么好处,因而轻视了哲学;要么认为哲学就是模棱两可的“心灵鸡汤”,找点浅显的人生道理,求点暧昧的心理安慰,因而误读了哲学;甚至看重的是脸厚心黑的“仕途秘笈”,热衷于总结诡辩之术、成功权谋,因而扭曲了哲学。这样的认识,不仅让个人言语乏味、观点陈旧,更可能患得患失、目光短浅,最终碌碌无为甚至误入歧途。

  “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领导干部学哲学的要求。学点哲学,因视野宏大而观照全局,因反思自省而清醒深刻,为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提供认识论的基础;学点哲学,因逻辑分析而条理清晰,因辩证思考而头脑灵活,为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提供方法论的基础;学点哲学,因坚守初心而果断坚毅,因憧憬理想而满怀信仰,为领导干部的人格素质提供人生观的基础。王国维曾撰文:“以功用论哲学,则哲学之价值失。知识之最高之满足,必求诸哲学。”如果说哲学有一种“无用之用”,那么这正是让你不会偏离航向、陷入偏执、囿于狭隘的力量。  关于哲学,黑格尔有一个诗化的比喻:“哲学就像密涅瓦的猫头鹰一样,它总是在黄昏时起飞。”的确,哲学是经验的升华、是实践的结晶。学点哲学,领受这“时代精神的精华”“文明的活的灵魂”,领导干部会有更高的站位、更开阔的视野、更精彩的人生。

% A+ M: ~, l1 m; Z+ B4 g5 r4 {& v) ?

- f9 J% @* s3 ~2 s1 E7 R0 U$ x2 C! d+ O+ u1 R% c; O0 }. r8 f
  |7 w$ H& r( o8 P5 a3 l, |9 n

# X, N+ Z% l& D* \  W6 g1 g
 

精彩评论2

正序浏览
老猫 发表于 2014-7-10 08: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人民观点:读点历史,开阔视野——与领导干部谈素养②. W0 D$ j" g! e9 a, l
  读史需要情怀,学史折射境界。通过历史来寻求内心信仰、明确前行方向,正是历史素养的真谛所在
- W' |& r- D7 q6 T+ s% |' V: L( A9 O4 ]
  
3 r) i# H( A* i5 _) b0 k% r: T% n! I5 }/ B: A5 ~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从五千年文明史、百余年近代史阐述“中国梦”,以“徙木立信”论八项规定的作用,借“霸王别姬”说不良作风之害,引“治大国若烹小鲜”思为政之道,重申二战教训明世界和平之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等领导同志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展现出宽广的历史视野、深邃的历史眼光。
" v6 ]9 I9 B6 _( ~( k- M. \) w1 _8 J% u) F4 f1 v
  对各级领导干部而言,读史以明智、知古而鉴今,不断增强历史素养,同样是修身励志、谋事创业的内在要求。
: S9 `: I! `+ B, U9 w2 H
6 n. J) C- y% A5 B  马克思曾经说过:我们只知道一门惟一的科学——历史学。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最好的老师。古往今来,一切有为的治理者都明白“不知过去,无以图将来”的道理,一代代优秀共产党人更是把通晓“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以史为鉴开辟未来作为政治自觉。对领导者而言,工作综合性、系统性强,必然要求学习多方面知识,其中历史是必修课。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领导干部都应该读点历史,才能开阔视野、加强修养、提升能力。
& o9 ?2 @9 I) n( N7 r4 J$ M3 C3 e& d) L/ P
  历史是一面镜子,不仅鉴照过往,也拷问当下。现实中,许多领导干部研读历史经典,看成败、鉴是非、知兴替,以求温故而知新、彰往而察来。但也有一些人读历史,总跳不出帝王将相的“宫斗”、才子佳人的情仇,或是把历史视为权谋术、厚黑学、潜gz等的大杂烩,在谋人不谋事、信权不信法等逻辑中越陷越深。对历史的误读误用,其为害之烈,甚至比轻视历史更甚。
: t0 y6 r5 V- N- z8 a& D+ S
+ |7 O# }3 q* P4 `' q) `  正如一部红楼梦,在不同的人眼中呈现各异,历史也是这样。然而,如果不相信“人心向背定兴亡”的铁律,何以透过风云变幻通古今之变?如果囿于个人私利的一亩三分地,又怎能理解“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追求?所谓“留取丹心照汗青”,读史需要情怀,学史折射境界。通过历史来寻求内心信仰、明确前行方向,正是历史素养的真谛所在。
8 g+ O9 d. F8 n$ w7 w, z6 |7 S; T1 N
  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说:如果我们不向历史学习,我们就将被迫重演历史。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越是剖析骄奢淫逸而败政的教训,就越能疾感今天反“四风”的迫切;越是反思苏共长期停滞僵化的历史,就越能增强深化改革的自觉;越是看清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的长远危害,就越能理解“三严三实”的要求。不管是涉猎历史知识,还是把握历史规律,只有秉持一颗公心、怀着一片赤忱,领导干部才能从浩如烟海的史书中,读出“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历史担当、读懂“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民本情怀、读透“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的政治智慧。, \8 W4 g( w4 X' Q" p+ q$ `: h
# W0 m# ~9 Q# w) \# G
  历史不是尘封的记忆,也不是埋没于故纸堆的故事。毛泽东同志说过,“读历史的人,不等于是守旧的人”。领导干部学习历史,是为了创造新的历史,重在以史资政、古为今用。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具有历史文化素养,最重要的是具有历史意识和文化自觉,即想问题、作决策要有历史眼光,能够从以往的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自觉按照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办事。比如,不追求一时显绩,多下打基础、利长远的苦功;不依赖个人主观,多做察实情、汇民智的工作。“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读史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要不读死书、经世致用,才能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5 V$ l, B5 @% C0 X/ N: P6 u5 U
4 N: J+ w% V4 I$ ?0 e! s9 c# t1 p( L  有句话说得好: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今天的中国,正处于千年未有的大变革中,从全面深化改革蓝图的落实,到推进治理现代化的考验,再到破解种种现实问题矛盾,各级领导干部格外需要镜鉴启迪,格外需要从历史这部教科书中汲取继往开来的力量。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不断提升历史素养、增厚历史底蕴,我们就能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写下勿忘昨天、无愧今天、不负明天的雄浑篇章。" Q* w3 [: n7 a/ h% A
3 ~* o- ~6 U: a/ F& j. V' W) A

! \; `1 O9 K/ {' V4 S( a9 a  《 人民日报 》( 2014年07月04日 05 版)
 
 楼主| 老猫 发表于 2014-7-10 08:43:0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原标题:懂点科学,锤炼思维(人民观点)

对手握公权力的领导干部而言,科学思维不仅是认识世界、分析问题、做出决策的基本方法,更是充实心灵、塑造品格、坚定信念的精神资源

微信悄然流行,改变即时通信格局;智能手机异军突起,让移动互联更加精彩;嫦娥携玉兔登月,激发人们对天上宫阙的无尽遐思……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样,科学以如此贴近生活的姿态,深刻地影响着个人与社会的发展。

走过“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高举“德先生”“赛先生”的思想启蒙大旗,自从现代科学随着西风东渐传入中国,我们就对科学技术饱含热情。犹记毛泽东同志信心满怀:“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及至今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然而,一些领导干部仍心存疑虑:专业的科学知识,与日常工作究竟有何关联?领导干部真的需要懂点科学吗?

的确,落实民生政策、改善基层治理、疏导社会情绪、化解社会矛盾,乍一看都无需太多现代科技的专业知识。于是乎,在一些人那里,科学变成了“物”的哲学,而社会管理者则只是致力于“人”的学问。这种直线式的思维、功利化的视角,看似有理有据,实则谬以千里。

从转基因食品到环境安全,从“垃圾场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邻避效应,到对二甲苯(PX)化工项目辗转各地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现代社会的很多矛盾都与专业性的科学问题产生关联。就拿屡屡发生的对二甲苯项目冲突来说,信息公开不足、官民互动缺失固然是重要原因,但是科学常识匮乏、科普工作不够也是重要背景。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各不相同,领导干部如果不具备充足的科学知识,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如何最终获得信任、求得共识?

作为一种知识体系,科学确有其专业边界,但是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科学又岂受范围限制?尤其对手握公权力的领导干部而言,科学思维不仅是认识世界、分析问题、做出决策的基本方法,更是充实心灵、塑造品格、坚定信念的精神资源。一些领导干部不信马列信迷信,不问苍生问鬼神,痴迷于烧香拜佛,热衷于堪舆风水,被王林之类“大师”弄得迷迷糊糊、神魂颠倒,导致信仰失坠、信念动摇、道德滑坡,不能不说与缺少科学思维大有干系。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在这个“科技改变世界”的时代,学习科学知识、锤炼科学思维,是领导干部的基本素养。懂点环境知识,应对“环境敏感期”的挑战就能多一份从容不迫、少一点慌不择路;关注技术前沿,促进创新驱动、推动转型升级就会更具前瞻性和预见性;把科学思维融入工作流程,就会多一些实事求是、尊重规律,少一些拍脑袋的随意、一言堂的傲慢,从而切实提高科学执政和科学决策的水平。事实上,掌握科学知识,也是回归常识、敬畏自然的过程;运用科学思维,也会体现为尊重程序、遵守制度。而这,不正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吗?

更应看到,科学也是一种社会文化。我们常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但如果社会的管理者对科学一窍不通,整个社会也不能形成尊重科学的心理基础,那么学有专攻的专业人士如何独善其身,科技创新又如何能破浪前行?“党是全社会的表率,领导干部又是全党的表率”,领导干部带头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就能将科学精神遍洒社会,在全社会涵养学习科学知识、崇尚科学精神、锤炼科学思维的文化土壤——只有这样的土壤,才能孕育科技创新的兴旺生长。

“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过去哪一个世纪能够料想到有这样的生产力潜伏在社会劳动里呢?”马克思曾这样慨叹科学技术的伟力。回望历史,正是科学开辟了整个世界的现代化蓝海,开启了人类前所未有的文明高度。今天,在改革攻坚的深水区,我们闯关夺隘不能没有科学知识,更不能缺少科学思维,学科学、用科学,正该成为领导干部的基本素养。

《 人民日报 》( 2014年07月09日 05 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7关注

489粉丝

413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