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建成三晋十强、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扎实工作,奋力争先,圆满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县上下政治安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 ——转型跨越步伐坚定。紧紧围绕“1356”总战略和“三晋十强”总目标,坚持“继续打好三大硬仗,继续推进四篇文章,继续实施六个十大项目”的政府工作重点。围绕工业转型,全面打响煤炭支撑、非煤翻番、民营经济、园区建设四场攻坚战;围绕农民增收,办成办好三大集群、六大园区、六大基地、生态建设、扶贫攻坚五件大事;围绕城乡一体,着力加快美丽县城、特色城镇、幸福农村、旅游名邑“四位一体”建设步伐;围绕项目建设,形成以“六位一体”为抓手,以“两个不见面”创环境,以电视问政检验建设成效的推进举措;围绕民生改善,把为民办实事项目扩展为十大惠民工程,老百姓得到更多便利和好处。全县上下谋转型、促跨越亮点频现,打硬仗、建十强氛围浓厚,干大事、创大业士气高涨。 ——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八项主要经济指标,三项增幅全市第一,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67.1亿元,同比增长11.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6.3亿元,增长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0337元,增长10.7%。两项增幅全市第二,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7932元,增长1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7.2亿元,增长14%。两项增幅全市第三,其中财政总收入完成34.5亿元,增长5.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0.5亿元,增长15.5%。一项增幅全市第五,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109.5亿元,增长13.1%。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发展速度处于合理区间。 ——工业转型深度推进。在提升工业规模和质量上先行先试,总投入38.8亿元,集中实施十大以煤为基和十大工业转型项目,全年非煤产业完成增加值73.1亿元,占GDP的比重同比提高4.5个百分点,以煤炭、煤层气两大产业为支柱,新型建材、瓦斯发电、装备制造等产业为主导的新型工业体系初步搭建。积极探索增加县级收入的新途径,创新实现沁水整体利益的新路子,以49%的股份与县煤运公司合作组建天燃能源公司,以39%的股份与晋煤集团宏圣公司合作组建煤炭物流贸易公司,以40%的股份与国新能源合作组建沁水国新能源公司,以33.5%的股份与北京商络合作组建浩坤公司,通过市场手段主动参与煤炭物流和煤层气下游开发,最大限度维护沁水的整体利益。 ——农民增收势头强劲。“三农”投入达到13.5亿元,比上年增长18%。枫彩彩色苗木、中宝灵芝北虫草一期建成投产,嘉沁食用菌、大象肉鸡、华康设施蔬菜等项目进展顺利,全县新建肉鸡养殖大棚49栋,新增设施蔬菜1200亩、苗木花卉7000亩,羊群饲养量达到41万只,蜂群存栏全省第一。以“八条路径”和“五个三”战略为导向,三大集群、六大园区、六大基地为支撑的农业产业化体系基本形成。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881元,连续三年跑赢GDP增速。 ——城乡建设进展顺利。县财政投入资金3.2亿元,“十二五”以来累计达到10亿元,撬动社会资金、企业投资20亿元,成功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投资、共建共赢”的城市建设新路子。县城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核心区设计以及端氏、嘉峰、郑村、中村等城镇规划全面完成。城市综合展馆正在进行内部装修,沁水大老秘网、全民健身中心主体框架搭建,梅园城市综合体、河道治理等一批城市建设项目顺利推进,端氏、嘉峰、郑村、中村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30个重点村的村庄绿化、环境整治、产业发展有了新起色。以县城总规为引领,大县城、小城镇、新农村“三位一体”的城乡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 ——重点工程成效明显。省市下达的“六位一体”任务全部超额完成,综合排名全市第二。“六位一体”所涉及的15项考核指标,2项全市第一,1项全市第二,6项全市第三。我老秘网县实施的“六个十大项目”基本完成年度任务,完成投资65.1亿元。招商引资累计签约项目68个,签约总额967亿元,落地项目32个,涉及投资462亿元,全市综合考评连续三年名列前茅。 ——民生事业协调发展。坚持富民与强县并重、民生优先的原则,集中实施文化、教育、卫生、食品、住房、交通、环保、社保、供气、供暖十大惠民工程,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实现了“四个率先”:在全省率先实现“3+9+3”免费教育,在全省率先提高老年人基础养老金发放标准,在全市率先对农村患大病居民进行二次补偿,在全市率先对适龄妇女和60周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免费健康检查。各项惠民工程加快推进,人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自觉接受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认真组织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124件,满意和基本满意率98.4%;办理政协委员提案132件,满意和基本满意率100%。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信访稳定工作持续加强,社会管理和“平安沁水”建设成效显著。高度重视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科技、统计、审计、计生、宗教、人武、人防、老龄、气象、档案、史志、妇女儿童、残疾人、救灾救助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困难比预料的多,结果比预期的好。经济社会发展既有量的扩大,又有质的提升;既有考核指标的快速增长,又有老百姓实实在在的收入;既有沁水面貌的可喜变化,又有各级领导和全县广大群众的肯定和认可。一年来,我们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和山西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农民增收先进县、食品安全监管示范县、十佳卫生县城等荣誉称号,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考评名列A类县第四位。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上下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给予我们支持和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关心支持政府工作的离退休老同志,向辛勤工作在各个岗位的全体干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帮助沁水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十二五”以来,以兆森同志为班长的政府一班人,直面困难,迎难而上,团结一心,勤勉工作,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沁水发展得到了广泛认同。实践证明,本届政府确立的一系列思路和做法,是基于沁水实际的正确选择,是实现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倍加珍惜,继续坚持,一以贯之。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仍然较多,我们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依然较大: 一是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受宏观经济形势和煤炭价格持续下滑影响,今年1至5月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低于去年同期6.2个百分点。全县入库项目77个,比去年同期减少20个,回落20.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增速25%,目前仅18%,止缓、回稳、促增的压力增大。 二是产业转型迫在眉睫。近年来,尽管我们坚持不懈调整结构,大力发展非煤产业,着力改变“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但一些项目刚刚起步,规模小,份额轻,以煤炭为主导的资源型经济结构仍然没有根本改变。2013年我老秘网县三产比重为3.1:74.6:22.3,第二产业比重明显过大,其中煤炭产业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达到75.9%,“一煤独大”的经济结构不可持续、亟须扭转,产业转型刻不容缓。 三是改革创新任务艰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安排部署,转变政府职能,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行政干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制定“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最大限度地激发市场活力等等,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如何通过各个领域的改革,使广大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和便利,我们面临着艰巨而繁重的任务。 四是社会治理形势复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改革发展的社会预期普遍提高,原有利益格局面临重新调整,群众思想活跃,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诉求多样化,发展矛盾复杂化,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高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新课题。 五是作风建设任重道远。八项规定出台之后,尤其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工作作风明显好转,但不思进取、不敢担当、拈轻怕重、为政不为的现象依然存在,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思想意识根深蒂固,与我们打硬仗、建十强的要求不相适应,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长抓不懈。 各位代表,2014年即将过半,任务十分艰巨,面对逆势前行中的困难和挑战,面对负重爬坡中的阻力和压力,全县上下务必保持昂扬进取的精神风貌,务必保持咬定目标不放松的干事劲头,自加压力,奋蹄扬鞭,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全力打造沁水经济社会转型跨越的升级版! 二、2014年工作安排 按照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县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县农村工作暨2013年度总结表彰大会精神,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1356”战略部署,认真落实“363”年度工作思路,以改革创新为统领,以民生改善为根本,推进“三大硬仗”,续写“四篇文章”,实施“六个十大项目”,转作风,创环境,抓落实,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建成三晋十强、实现全面小康努力奋斗。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3.5%,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7%,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市控目标以内。 各位代表,2014年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新一轮全面改革的第一年,也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转型综改攻坚年”和“项目见效年”。深化改革是今年工作的头等大事,也是推进转型跨越、建成三晋十强的核心动力。我们要紧跟中央步伐,认真落实转型综改实施方案,以改革统领推进各项工作,以改革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努力使改革的成果惠及全县人民。今年及今后一段时期要在十个方面积极探索、稳步推进: 一是加强县级财政保障能力建设。深化与国新能源、煤运公司、宏圣公司等大型企业集团的合作,探索壮大县级财力的新路子。二是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组建资本运营公司,整合商业、县社、粮食、二轻系统国有资产,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三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农户流转承包土地经营权,扶持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方式。四是建立健全农业风险补偿机制。在蔬菜、肉鸡等领域探索建立农业产业发展风险基金,减少因自然灾害、市场因素等形成的产业风险。五是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在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的前提下,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六是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实施多元化、多渠道融资战略,通过招商引资、盘活集体资产、争取国债和项目资金等多种方式,充实城市建设资金库。七是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建制镇建设步伐,在规划、土地、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八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将供水、供气、供热、公交、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逐步推向市场,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九是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根据国家政策,支持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投融资服务机构,为中小微企业贷款提供便捷服务。十是建设服务型政府。以转变职能为核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探索制定“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最大限度地简政放权。 围绕上述思路、目标和改革重点,今年我们将着力完成六大任务: (一)稳“煤”增“气”保速度,产业园区促转型,非公经济增活力。 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转型思路,看好基本面,找准着力点,激发新活力。 稳定煤炭基本面。一是落实政策抓减负。认真落实省煤炭20条、17条和市煤炭10条、7条,减轻企业负担,减少投资成本,增强煤炭企业生产积极性。二是扩大规模抓增量。在确保永红、中村等12座既有生产矿井稳产增效的基础上,力推鹿台山、平山2座煤矿联合试运转,新增产能150万吨,原煤总产量达到750万吨。三是项目建设抓进度。加快玉溪、鑫基等8座基建矿井建设进度,推进郑庄、里必、东大、永和、樊庄、上安、沁南7个“十二五”规划矿井前期工作。四是企地合作抓效益。继续深化与煤运公司、宏圣公司的战略合作,加快煤炭物流园区建设进度,扩大销售半径,拓宽销售渠道,实现煤炭产业效益最大化。 提速煤层气保增长。重点是打造全国煤层气产业总部基地。一是打基础。开工建设总部基地指挥中心、生活服务区、加气站、煤层气物流园区等基础工程。二是建项目。实施好中石油、中联、亚美大陆、山西能源、力宇、华港、浩坤、国新、国化等煤层气重点项目,完成项目落地33.4亿元,项目开工5.8亿元,项目投资42亿元,项目投产24亿元。三是提产能。完成煤层气抽采23.5亿方,液化24万吨,压缩1.5亿方,管道输送10亿方,实现工业产值45亿元。 产业园区促转型。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整合要素、产业集聚、多元投入、循环发展”的思路,结合城镇化建设总体规划,规划建设适度规模的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推进企业向园区集中、项目向园区布局、融资向园区倾斜、产业在园区循环,逐步扭转“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推进产城一体化建设。 非公经济增活力。一抓政策落实。严格落实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省17条”、“财政15条”、“金融12条”和“市30条”、“实体经济12条”等政策措施,加快品牌创建步伐,扶持中小微企业快速发展。二抓服务提升。在继续抓好中小微企业助保贷业务的基础上,建立政银企联席会议制度,加快“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信息、融资、培训、法律等优质服务。三抓招商引资。依托“全省转型综改试验区”和“中原经济区”两大平台,把“筑巢引凤”与“择鸟入境”结合起来,招对商,招好商,招大商,完成项目签约318亿元,落地102亿元,开工57亿元。 (二)创新农业组织形式,夯实农村发展基础,保障农民稳定增收。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持续加大“三农”支持力度,推动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创新农业组织形式。积极探索新型家庭农场辐射带动广大农户的产业运行模式,建立一批以市场为导向、农户为主体、效益为中心、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农民专业协会。大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打造一批产业基础牢、经营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省级示范社4家、市级示范社10家。主动加强与农技推广组织、科技机构、专业院校的合作,培养一批懂经营、有经验、会管理的农村经纪人队伍。 龙头企业达产达效。对于已投产的设施蔬菜、肉鸡养殖、食用菌等项目,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稳产增效;对于正在建设的中宝灵芝北虫草二期、北京花木、“春之晨”苗木、常宇万只育肥羊基地等项目,积极扶持,跟踪服务,加快进度,形成产能。 基地建设扩规提质。以“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为抓手,新增苗木花卉3000亩、高标准养鸡大棚13栋、食用菌5000吨、设施蔬菜1000亩、中药材5000亩、干果经济林5000亩、小杂粮基地10000亩,建设丰产桑园2000亩,扩大基地建设规模。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品质,探索以城郊农业、现代农业、休闲农业为特色的生态农业建设,实施青龙近郊农业示范项目;探索以移民土地为载体,运用市场化手段发展现代农业的新路子,实施郑村“幸福农庄”项目。 基础设施服务支撑。紧紧抓住“水利”这个农业命脉,完成云首、下泊、西坡3座小型水库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加快推进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和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县项目,新增灌溉面积10000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2平方公里。紧紧抓住扶贫攻坚这一重点任务,继续实施扶贫移民、整村脱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五大工程”,完成端氏、梁山、高庄3个村150户500人的扶贫移民任务,实现脱贫4000人。 各位代表,农民收入翻番是建成三晋十强的核心目标,我们要怀着对农民的深厚感情,在更高起点、更高水平、更大力度上推进“三农”工作,让广大农民朋友的口袋越来越殷实,日子越过越红火! (三)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坚持产城融合、城乡互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坚持以人为本、城乡统筹、生态宜居、产城融合、经济高效,使城镇化与新农村协调推进,城镇建设与产业布局良性互动、融合发展。 突出宜居宜业,打造美丽县城。以功能完善为重点,继续抓好全民健身中心、沁水大老秘网、便民服务中心、城市综合展馆、中心环路建设等项目,提升城市承载力;以改善居住条件为重点,完成梅园城市综合体部分居民回迁任务,开工建设丁香园小区,启动永宁社区、柳庄社区片区改造和杏河商业带建设,促进生活空间宜居适度;以城市管理为重点,强化规划刚性约束,出台市容管理办法,加强城管队伍建设,用科学态度、先进理念、专业人才建设和管理城市。 突出产业布局,打造特色城镇。按照“一城一带一圈一区”的产业布局,围绕打造端氏商贸重镇,投资1.1亿元,实施移民并庄三期、御景苑小区、樊庄沁河桥等项目;围绕打造嘉峰经济强镇,投资2.3亿元,抓好集中供气工程,启动嘉峰村、潘庄村旧村改造项目;围绕打造郑村幸福小镇,投资1.2亿元,建设南山公园,完成煤矿采空区居民回迁任务;围绕打造中村旅游名镇,投资6700万元,实施中心街区改造、中村煤矿住宅区、环境整治和农家乐等项目。按照全县“一个中心,两个次中心”的功能定位,开工建设沁樊公路杨河桥至里必段,为开通县城至端氏一级路奠定基础;继续实施迎头至柳氏民居至白桦旅游公路改建工程,并把县城至杏峪二级路延伸至中村镇张马村,形成贯通沁水东西的经济大动脉。 突出基础改善,打造幸福农村。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重点,继续抓好30个示范村建设。在基础设施上下功夫,加强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饮水安全、交通、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让方便宜居的条件惠及农村;在村容村貌上下功夫,从生活垃圾处理、清洁能源普及、行政村街道亮化等方面入手,在90个村实施城乡环境清洁工程,让舒心怡人的环境布满农村;在民生改善上下功夫,认真做好农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工作,让坚实可靠的保障温暖民心。通过不懈努力,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旅游发展。以《全县旅游战略规划》为引领,进一步理顺历山景区开发体制,完成停车场、接待中心、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今年对外开放;积极支持晋煤集团参与柳氏民居开发,完成古村保护、河道治理、柳宗元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抓住湘峪、窦庄列入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项目的机遇,完成基础设施改造和部分文物修缮工程,带动沁河沿线景区加快建设;加大张峰水库旅游度假区项目推介和招商引资力度,争取早日落地建设,全力打造沁水旅游产业发展的黄金期。 (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切实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人民生活质量。 生态环境是沁水的优势、特色和品牌,必须持之以恒抓好护好。今年要以绿化沁水、气化沁水、净化沁水为重点,加快建设美丽沁水。 绿化沁水。以创建省级园林县城为抓手,加快建设龙岗纪念公园,完善提升石楼森林公园,实施街巷绿化工程,完成绿化面积12.5万平方米。以巩固全国绿化模范县创建成果为抓手,实施公路沿线绿化、荒山绿化、村镇绿化和矿企绿化,完成义务植树35万株,荒山造林4万亩。 气化沁水。编制完成《气化沁水实施方案》,按照“政府领导、农委统筹、三线贯穿、两轮驱动”的路径,逐步实现重点乡镇、重点村庄、重点工业用户、重点旅游景区四个“全覆盖”,力争今年年底行政村气化率达到50%以上。在县城继续推进集中供气供暖,新增供气用户500户,新增供热面积20万平方米。在中村、嘉峰等乡镇探索变“供煤”为“供气”,形成以煤层气为主、沼气秸秆气为补充的农村气化模式。 净化沁水。积极开展“改善环境质量”攻坚行动,狠抓煤炭、电力、建筑、建材等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全年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30天以上。加强张峰水库、固县截潜流水源地划分保护,建设沁河入境张峰水质自动检测站,启动沁河河道生态治理端氏至尉迟段工程。实施县城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垃圾压缩中转站、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升级改造等工程,建设端氏、嘉峰、中村、郑村垃圾填埋场和嘉峰污水处理厂,让沁水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新鲜。 (五)高度重视民生事业,优先解决民生问题,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改善民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将投资5.3亿元,集中实施十大民生工程,涉及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创业就业、供气供暖、安居工程等10个方面。 改善基本民生。实施端氏、嘉峰、郑庄3所幼儿园续建以及教育园区的收尾工程,让更多“教育红利”普惠孩子。完成农村文体场所设备器材增新配置和5000户数字电视转换任务,实施乡村两级公共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让更多“文化红利”惠泽农民。实施县医院医疗设备更新、郑村卫生院建设工程,继续对参合农民大病进行二次补偿,让更多“医疗红利”惠及百姓。 保障底线民生。加强食品药品监管,提升安全保障水平;实施一水厂恢复工程,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完成1000套农村危房改造,开工建设480套公租房、2043套限价房,保障群众住有所居;继续扩大城乡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参保覆盖面,认真做好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工作,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关注热点民生。恢复开通樊村河、张村、土沃、必底、下川等偏远乡村的客运班线,完成15条县乡公路水毁修复工程;建成5个创业孵化基地,新增就业岗位3500个,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8000人,完成农民科技培训1.5万人次;实施中村镇中心敬老院改扩建项目,为全县80--89周岁农村老人发放尊老金;在嘉峰实施供热主管道铺设和锅炉房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乡镇实施集中供暖。 (六)坚持推进民主法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确保全县安全稳定。 狠抓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最大的民生,是比泰山还重的责任,是任何人、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可触碰的高压红线。要按照“一岗双责、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敬畏心态,全力以赴抓好煤炭、煤层气、非煤矿山、道路交通、森林防火、建筑施工、食品药品、危化物品、消防、防汛、地质灾害、公共场所等各个领域的安全工作,保持全县安全稳定的良好局面。 推进民主法治。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机制,积极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大力支持政协委员参政议政,认真办理政协委员提案。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媒体和公众监督,支持法院、检察院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开展工作。推进“六五”普法,建设法治沁水。坚持依法行政,实施政务公开。依法做好第十届村民委员会换届工作。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强信访工作,强化源头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推进平安创建活动。做好“双拥”工作,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宣传落实民族宗教政策,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发展人民防空事业。保护妇女儿童、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做好科技、审计、计生、统计、外事、气象、老龄、档案、史志、防震减灾以及弱势群体、特殊人群、流动人口等各项工作。 各位代表,宏观经济下行和煤炭价格下跌的经济形势使我们压力倍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艰巨任务考验着我们的责任担当,打铁还需自身硬,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势在必行。 建设务实政府。推动各项工作,关键在落实;强化工作落实,关键要实干。要时刻牢记,最好的工作是只争朝夕,最好的落实是一抓到底,最好的公信是说到做到。定下的目标不动摇、不改变,一抓到底;承担的任务不放弃、不妥协,坚决完成;部署的工作不推诿、不扯皮,确保成效。 建设法治政府。严格依法行政,加强执法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完善重大决策调查研究、专家论证、社会公示和跟踪评估制度,确保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加大对滥用权力和失职渎职行为的追究力度,严肃整治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问题。 建设服务政府。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探索启动“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运行模式,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问题导向,带着感情和责任,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百姓疾苦,集中精力办成一批让人民群众看得见、得实惠的好事实事,建设勤政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建设廉洁政府。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充分发挥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的作用,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坚持厉行节约,降低行政成本,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改善民生上。严格落实八项规定,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纠正“四风”问题,确保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打胜三大硬仗、建成三晋十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善学促变的朝气解放思想,以敢闯敢试的豪气改革创新,以踏实干事的正气转变作风,以奋发有为的锐气攻坚克难,坚定信心,真抓实干,为建成三晋十强、实现全面小康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