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G0 I9 H. `' f4 g
(《应用写作》2008年第1期)
( Y6 d1 N5 ^" j8 Q2 l8 A, i9 c$ D7 l
名,是名称,也就是逻辑学上的概念。表现在语言中,就是词语。实,是客观事实,就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及其实质。 “名”是用来概括、反映“实”的。名实关系要明确、相符,立论说理才会清楚明白,无懈可击。否则,就会造成混乱,论说事理就会似是而非。现实中名实不符的情况也是经常发生的。比如对事实的属性把握不准而导致的取“名”不当,以名乱实;比如改变“名”的事实所指,以实乱名,偷换概念等。因此,从写作角度看,需要做好名实辨析这一基础工作,并应把它作为写作的一项基本功加以重视和强化。 + V% C1 I' I4 R, y# y! _: x
- q8 Q5 h& E! ~5 @
一、准确辨析名实是思路方向正确的保证
& x: a& Y6 |: s. ^ f, ?. }6 o7 t6 r7 X9 F& c% \$ k
名实辨析是认识、分析问题的基础。制名以指实,明实以正名。分析问题,首先要根据事实,分析其本质,然后给予准确的命名。同样,对于一个名词概念,也要认真分析它的内涵,弄清它的实究竟是什么。因为从逻辑上讲,概念是形成判断的基础,判断是展开推理的基础,推理是形成结论的基础。因此,只有在通过名实辨析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个基础上,才能对问题得出准确的判断,做出合理的推理分析,提出恰当的结论。比如学生们经常讨论的一个问题:“文凭是否能够代表知识水平”。要把这个问题论述清楚,写出一篇能说服人的文章,几个关键概念(名)就必须弄清楚:文凭、知识、水平、知识水平。比如文凭,是学校发给学生的毕业证书。但授予毕业证书的条件(实)是什么呢?各科结业考试成绩60分(含)以上。那么,60分与100分之间是不是有区别和差距呢?再比如知识,知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而学校学习只是其中一种获得形式。文凭只是对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的一种认可。由此可以作出一个基本结论,就是文凭只能代表学生在校学习中所达到的一定的知识水平。但还不能回答“文凭是否能够代表知识水平”。因为什么叫“知识水平”,还没有明确。可见,只有做好名实辨析的工作,才能保证准确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才能保证分析问题有一个正确的合理的方向,才能保证得出一个合理的能让人接受的结论。而有了这一基础,文章的构思写作就顺理成章了。 + @7 K+ C' l* o& o/ u) O+ b
* i# F; K) n9 W% i3 N: C 二、准确辨析名实是反驳敌对论点的关键 * y6 Y3 `9 B8 b; P8 U) l
4 X- I8 ]- Q2 } 如何反驳错误的观点或你不认同的观点,一个关键方法就是名实辨析。在议论文中,名实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就是论点(名)和论据(实)的对应关系。那么,论点是否站得住脚,论点是否是论据性质的准确概括,或者说某一论据能否得出某一论点,应得出何种结论(论点),思考的方法就是名实辨析。《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鲁迅先生的一篇著名文章。文章反驳的是当时舆论界出现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论调,该文运用的关键方法之一就是名实辨析。针对“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既不夸自己,也不相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于是有人慨叹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鲁迅进行了深刻的名实辨析,指出: “先是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地麻醉着自己。中国人现在正在发展着‘自欺力’。”鲁迅依据对事实本质的准确认识,对敌论依据的事实作出了“他信力”、 “自欺力”的属性界定。通过这种“正名”,合乎逻辑地推出了失掉的只是“他信力”、 “自欺力”,论证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论调名不副实。正是名实辨析的准确,使鲁迅的文章具有了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 [& D! W$ d# {3 y9 d
* e: z5 G3 j4 C) _8 P2 f& ^; C6 Z Y 三、准确界定名实是表达自己观点的基础
& X" v" u, b" o, w7 y1 O, H: k0 X- K6 k$ F4 I
名实辨析的目的,是要做到名实相符,保持概念及其内涵的一致性,保持论点和论据的一致性。这既有利于发现敌论文章的逻辑漏洞,也有利于保证自己文章的内在逻辑的一致性。但是,虽然任何语言词句都具有能指的多样性,而非只有固定的词典释义。而且随着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拓展,词句的能指性会更加丰富。对同一“名”会有新的解释,形成新的名实关系。然而通常情况下,人们还是按照一般的、习惯的、常规的含义去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使得读者的理解和作者的本意一致呢?一个办法就是对名实做出自己清晰、确切、合理的界定,形成单一而明确的名实对应关系。比如《读者》2007年第6期刊载的粱衡的文章: 《人人皆可为国勤。该文的立论基点,就是作者从精神层面对“国王”进行的界定,即国王的精神享受有三:一是有成就感;二是有自由度;三是有追随者。以此为标准,推出了“普通人也可为国王”的观点:因为只要事业有成,即有成就感;身心自由,即有自由度;有朋友、有人缘,即有追随者。文章是有新意的,而这个新意之所以能立得住,基础就在作者对“国王”精神内涵合理界定,确保了文章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做到了名正言顺。
- R/ x. K+ J9 S$ m8 n: |1 a N! |2 G2 K
四、准确辨析名实是准确用词造句的前提 : O3 J9 B4 L, E
* `( V. m! \2 m3 G0 x
写作的一个基本目的是交流、沟通信息。而信息能否得以准确沟通,基础是用词的准确。概念的内容是通过语词来表达的。但词语有一个特点,就是一词多义。通常情况下,一个词语的使用,信息接受者会按照信息发出者的意思来理解,这时名实是对应的,沟通也是准确顺畅的。 . Z. R( e; k2 j$ g6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