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12.307692527770996px]林昭闹 [size=12.307692527770996px] 沙县是国家农业部、人总行、银监会和保监会等四部委核准的全国6个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之一,试验主题是农村金融制度改革。2011年底获批后,沙县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施各项农村金融改革试验项目。坚持超前探索、创新制度,大力发展农村合作金融,创新了村级融资担保基金、行业性担保公司等;坚持重点突破、配套推进,以解决“农户信用缺失和农村基础金融服务薄弱”为主要工作内容,实施了立体式、广覆盖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金融服务不出村工程,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构建农村信用评价机制
围绕进一步简化农民信贷程序,降低贷款门槛,优化金融服务环境,沙县按照“先建档、后评级、再授信”的思路,在全县开展农户经济档案及信用评级工作。一是建档。以农户“基本概况、家庭收支、家庭资产、家庭成员、村(居)评价、信用评分、信用等级”等为基本内容,按“一户一册”的原则建立农户经济档案。二是评级。以村为单位,成立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小组,对农户经济档案进行信用评分与评级,根据评分高低分为“AAA、AA、A、BBB、BB、B、C”7个等级。三是授信。根据农户信用等级,合理核定贷款授信额度,农信社已对3B以上农户授信46379户,授信额度20.16亿元,贷款农户5916户,贷款余额15.79亿元。四是共享。依托政府OA网络,实现农户信用信息在县域涉农银行间共享,并制定《沙县农户信用信息系统管理办法(暂行)》加以规范。目前,沙县已实现农户经济档案及信用等级评定全覆盖,使“信用评定”成为有效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金钥匙”。
二、创立村级融资担保基金
为破解当前农村可抵(质)押资产匮乏,农民创业致富融资“担保难、贷款难、贷款贵”等问题,沙县在全国首创“社区型”村级融资担保基金,满足农户发展生产和创业致富的小额信贷需求。村级融资担保基金有三个特点:一是组建灵活。由村民代表大会表决同意后成立,资金来源以农户入股为主,县乡财政注资为辅。二是运作规范。符合条件的农户每户按1或2万元加入基金,根据信用等级,按其入股金额的2-5倍授信,最多可贷款10万元。三是风险严控。设立“农户信用等级、农户互保、利率约束、银保互动、风险保障金”五道风险防线,特别是推出《国寿小额贷款借款人定期寿险》,在县财政较为困难的情况下,为农户提供三分之二的保费补助,提高借款农户抗风险能力,调动金融机构参与村级融资担保基金的积极性。目前,全县已有53个村建立村级融资担保基金,累计为1836户提供1. 56亿元贷款担保。
四、实施金融服务不出村
针对乡镇金融服务网点少,农村金融服务缺失的现象,沙县积极开展“银商合作”和“银村共建”活动。通过“一个小商铺+一台电话POS机+一根电话线”的模式,让广大农民在家门口就能转账、汇款、还款、缴费、余额查询和小额存取款。目前,全县171个建制村共聘请村级金融服务协管员147名、设立小额支付便民点326个和转账电话574台,实现了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基本满足了农户日常生活所需的金融服务需求。同时,沙县还出台奖励政策,鼓励各金融机构到乡镇设立营业网点,支持金融机构到未设网点的乡镇布设ATM机、存取款一体机等自助机具;支持农行建立“三农”金融服务工作室,成立专业流动客户组,进一步拓展农村金融服务范围和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通过实施农村金融制度改革,沙县不仅优化了农村信用环境,增加了农村金融供给,方便了农民办理金融业务,而且从“户、村、乡(镇)、县”四个层面,构建立体式、广覆盖、普惠制的农村金融服务新体系,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着力加快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组建,加大支农金融信贷产品创新,营造诚信和谐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加强金融风险防控,积极探索出符合实际的农村金融制度改革新路子,为推动“三农”事业的发展提供全面、有力的金融服务。(作者为沙县人民政府县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