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小传& h6 [- H: d/ Y7 u! G8 g
2 u' X3 M' n; {; R$ A$ n, j; k
黄玉峰 1946年生于浙江绍兴。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硕士生导师,上海写作学会副会长,上海语文学会理事,上海诗词学会理事,上海语言工作协会理事,复旦大学书画篆刻研究会副会长。深耕教坛48载,形成了独特的教育理念与系统的教育方法,至今仍工作在教育第一线。近年来,受邀在多所大中小学、机关、社会团体讲学,致力于传播“人”的教育。) n y+ o0 ~; `8 U9 |- R8 U
- v, }9 m% r8 ~
继“国学热”之后,近来又悄悄地兴起一股“汉字热”。中央电视台的《汉字听写大会》创造了连主办方自己也没有想到的收视纪录。近期正在上海教育电视台播出的《我爱汉字美》更是得到普遍好评,类似节目纷纷跟进。这说明大众似乎已经厌倦了各类选秀节目,而把自己的关注、热情和崇敬转移到了知识与文化上。这反映出,我们现在太缺乏传统文化的滋养了,以至于相关节目只要稍微办得不错,就可以令人瞩目。# N2 x6 r5 Y' ^: p' c
. |; `. B; B1 o- M 和拼音文字不同,汉字并不一定要组成词汇、句子才有意义。单一的汉字,就兼容了音美、形美和意美。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一个篆书的“京”字就能化身为一套最完美的徽标设计,而这仅仅是“形美”的一方面而已。这种高度的凝练浓缩,使得每一个字都有满满的容量和内涵。
9 i$ R" J. s! C0 L5 I" i& u L8 C' l P) A$ B% Y
一字一历史,一字一故事。我们的汉字是一种能以小见大的全息语言,一个小小的部分即包含了有关整体的全部信息。现代生物学发现,生命的密码都藏在基因里。只要撷取一个小小的细胞,无论是来自头发梢还是脚后跟,都可以解读出这个生命的全部信息,而且这些信息可以通过DNA代代相传。我们汉民族在生理上继承了祖先的基因;在文化上,同样领受着先人的馈赠。而这同样被代代相传下来的文化基因,就藏在我们每天使用的汉字里。文化的基因和生理意义上的基因一样,融化在血液里,融化在每一寸身体发肤里,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一言一行。
. t5 G! Z6 T- @( U, q$ W
" C- ]* a- w$ I3 G% q7 R 今天,当我们再一次审视自己的文化基因,发现它很美,丰富而纯粹。随着教育的普及和计算机输入技术的进步,汉字复杂的图案形式已经不再是缺陷,而愈发散发出令人着迷的青春魅力。那么,我们的文化基因里究竟蕴含了怎样的一种价值观?有没有可能在新的时代创造新的奇迹?# O( P5 F1 z' S, b5 @
7 p% w. U. K3 `2 v
今天我想通过几个字,解读这些字里所包含的文化密码,重新回顾一下我们的祖先对天地人生的看法和思考。也借着这几个汉字,让我们再一次审视一下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兼容性。
& g# S k; @5 i, m
2 g; J# j) s& P/ d天地之间“人”为大! G _: j8 C. |) H( |
% U: |8 X5 @8 C+ ?( b
当年造字的祖先对“大”的理解,超越了物理空间上的大和小。他们看到了人在思想和精神上的伟大,于是把人提到了这样高的地位
! N1 l, i( W0 Z7 i- n3 n) a0 p2 o% ~3 `0 l1 ]3 l/ b2 H
人
' Y- d3 s9 O8 l$ K 我们先从“人”字谈起。甲骨文里“人”字是一个侧面的形象,仿佛一个正在辛勤劳作的人。, r" B$ `) r; q1 H
! [7 s% C0 x) T9 \4 U5 @) t 人是这世上唯一能够跳出主观视角来反省和思考自身的生灵。古希腊德尔菲神庙前的石碑上就刻着一句神谕,“人啊,认识你自己”。造出这个侧面的“人”字的时候,我们中华文明的祖先和世界上其他许多文明一样,开始思索“人”为何物。
6 o; e( C: x3 J3 p) y5 d% m: e- D% [% ~
' y% N7 V: u. ?& q" e: }$ q% H- J3 W 《说文解字》里对“人”字的解释令人震撼:“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这个说法来自儒家思想。儒家经典中,处处可见从根本上对人和人性的肯定。《尚书》中说:“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论语》中记载了当孔圣人知道马厩着火,首先问的是“伤人乎?”,而不问马的损失。中国文化肯定人的高贵和伟大,所以伟大的“大”也是根据人的形象所造的。
9 G2 B, w" F6 G
4 V, y8 U+ E5 S q z7 E 大: b9 S. q' b+ ^% f; ^* v# y0 a
4 l2 ^4 `1 ?( A “大”字是一个正面站立的,展开四肢的人。这个字的创造更明确地传达了我们祖先的一种信念。要知道古人并非没有见过“大”的东西,别说巍巍高山、浩浩河川,就连地里的一头牛也比人要“大”得多。那么,为什么创造“大”字的时候要以人为模特?
9 ?: M! i2 r5 [8 K8 m7 O+ a; Y" M$ P. M% _
《说文解字》对“大”字的解释是:“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这个说法出自道家思想。老子的《道德经》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在老子看来,人和天、地、道(宇宙最高的规律)是并列的,并称为“四大”。看来,当年造字的祖先对“大”的理解,超越了物理空间上的大和小。他们看到了人在思想和精神上的伟大,于是把人提到了这样高的地位。4 H; K0 k2 h4 D' l. C# |
; e' P' M5 o: @; Z- F+ t% t' L9 l) [ 夫$ D4 ?0 v: E' i$ [0 @% o! B
和“大”字类似的,是“大丈夫”的“夫”字。《说文解字》解释说,“夫,丈夫也。从大,一以象簪也。”在人的头上插了一根簪子,更显得郑重。古代男子20岁成年,就要盘起头发、插一根簪子,象征他不再是个男孩,而是一个“大丈夫”了。9 l4 w: { K0 U N
' b! d! f/ l3 b, P+ a 清朝的段玉裁为《说文解字》做了注,里面有一句话耐人寻味:“从一,大则为天。从大,一则为夫。於此见人与天同也。”大意是说,这“夫”字和“天”字只差一点点,都是一个“大”字加一个“一”字。一横上来一点,就是“天”;下来一点,就是“夫”。这说明人和天是相通的。可见我们的祖先在思考“人”的同时,也始终在思考“人”在天地之间的位置。这在造字的过程中被体现了出来。
& i" C: ~' u! J' J/ d- N*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