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围绕“党建工作统揽群众工作,党的建设带动社会建设”主题,突出构建社区大服务体系、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重点,探索党社联建新机制,着力构建党建引领、政社互动、资源整合、共建共享的城乡社区建设工作新格局。 党的组织和社区结构同步优化。结合中心城区布局规划和发展实际,按照“便于管理、便于服务、便于居民自治”的原则,对城市社区布局进行优化调整,调整后原26个城市社区拆分为31个社区。对涉及调整的街道、社区,同步推进基层党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完善组织结构,构建起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总支)、住宅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位一体”的党组织设置体系,推动党建工作向居民小区、网格单元、楼栋、街区、社团组织等一线延伸。 党的领导和居民自治同步推进。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统筹协调作用,整合社区资源,强化共驻共建,构建“一元领导、多方参与”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机制。街道成立社区党建工作协调议事委员会和新经济社区组织综合党委,推行社区“大党委”制,强化驻区单位党组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共驻共建功能。同时积极探索社区民主建设和群众自治新机制,完善社区居委会、小区业委会和楼栋长直接选举制度,推行楼栋长兼职网格管理员模式,建立一支源于群众、依靠群众、为民着想、群众信任的基层管理员队伍。 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公益服务同步提升。积极探索契约化服务,逐步厘清政府与社区的关系,对法定职责之外需要社区居委会协助政府办理的行政事务和公共服务事项,通过公开招标、委托管理等方式,由政府购买群众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服务,签订项目协议书,并按照“费随事转”原则落实项目经费。在城乡社区全面推行以“服务事项代办、社情民意代言、矛盾纠纷代处、服务需求代管、焦点问题代访”和“有喜事,送花篮表示祝福;有白事,送花圈表示哀悼;老人过寿,送蛋糕表示祝愿”为主要内容的“五代三送”服务模式,逐步完善城乡社区党组织“八帐一册”纪实管理工作机制。开展社区“16小时党支部”活动,实行在职党员双岗履职、双重管理、双向考评,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组团式和个体式志愿服务,打造宿城党员志愿服务新品牌。
党建工作和社会建设同步加强。加大对新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资金扶持力度,着力建设一批面积1000平米以上、布局合理、配套完善的综合性服务中心。按照区级100万元,街道20万元、社区不少于1万元标准,设立党社联建工作专项经费,用于社区党组织开展各类活动。采取公推公选、公开招聘、自主参与等方式,建立健全“专职工作者+网格管理员+党员志愿者”复合型社区工作者队伍。稳步提高社区工作者政治待遇、经济待遇和培训待遇,继续选拔一批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进街道领导班子、明确副科级或享受专项事业编制待遇。建立社区工作者报酬动态调整机制,加强社区工作者管理和培训,不断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提升人员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