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期间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三严三实”,言朴意深,完全可以说,这是新时期的为官之要。 当前,我们的事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尤其是,改革进入“深水区”,发展进入“攻坚区”。面对这种前无古人可鉴、又无经验可循的局面,要想“笔追清风洗俗耳,心夺造化回阳春”,有一番大作为,圆一个出彩梦,没有过硬的作风,没有扎实的步子,一切目标,都是图表;所有梦想,只能梦现。 我们党成长发展壮大的历史证明,过硬的作风,靠“一级做给一级看”;扎实的步子,靠“一级带着一级干”。正是从这一历史坐标看,“三严三实”,不仅有着重大的现实针对性,而且有着纵深的历史连续性。 事业发展靠人。人靠人领导。领导,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既是党的事业发展的设计者,也是党的事业发展的操作者。设计也好,操作也罢,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放弃坚守的精神高地,必然会“虚火”上升,“实功”匮乏,让“面子活”得势,“花架子”得利,最终使党的事业受损,人民福祉受累。由此而见,“三严三实”,不仅是党对各级领导提出的新要求,而且也是党的各级领导应该为之的官之要。 为官之要,要在律己。无论是“严以修身”,或是“严以用权”,基础在“严以律己”。己不正,不能正人;说得好,不如做得好。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家包子店自己排队、自己付钱、用21元钱吃的一顿午餐,使多少不知排队、不会排队买饭吃的官员受到了教育,又使多少只会用公家钱宴请、不会用自家钱买饭的官员学到了“真知”、明白了常识:官员无论职位多高,都如常人一样要吃饭;要吃饭,与百姓一起最好。也正是从这一事情上,使更多人明白:为官者,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让更多人坚信:为官者,惟有事行,方可世法。 为官之要,要在做人。工作中“谋事要实”也好,“创业要实”也罢,根本在“做人要实”。人不实,虚头巴脑的,事,难以谋实;业,难以做实。毕竟,事是人做的,业是人创的,做人不实,遑论事能谋实、业能创实。生活中,为什么有人热衷于形式主义,有人醉心于“形象工程”,除客观的一些因素外,根本在主观。主观上人不实,头上难免有“面具”,里外两张脸;口中难免出“莲花”,心口两相离。在遇到矛盾、碰到难题时,把“安上在于悦下,为己在乎利人”的古训丢之脑后,甚而报假情、说假话,欺上瞒下,忽悠同事。而这,最终难免使事泡汤、业受损、誉扫地。 为官之要,要在久久。经验告诉我们,作风建设,最忌一阵风。毕竟,风来枝叶舞,风去仍复原。所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是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不能认为,贯彻“铁八条”,成效空前;反对“四风”,成果斐然,因此,可以“松口气”、可以“歇歇脚”了。作风建设,既有长期性、艰巨性之特点,又有复杂性、反复性之特性,这就难免:前热后冷,死灰复燃;前紧后松,“铁”能生锈。为防止死灰复燃,为保证“铁”不生锈,就必须时时坚持践行“三严三实”,使之形成习惯,化为生活,凝为文化。 有道是:言显世范,行成士则。相信,只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持久劲践行“三严三实”,就能“从心细如发,产生笔大如椽”,既显美政于当代,又留芳香于后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