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所说的文章材料,指进入文章框架之内发生有效作用的材料,而非指所有的文章素材。文章材料是多种多样的,作者亲身体验感受过的,从生活中直接采撷的,是直接材料;不是亲身经历,而是从书报刊网络或其他渠道获得的,是间接材料;现实生活中刚发生的或仍在继续发展的,是现实材料;现实生活中发生既久或在历史上早已发生的,是历史材料。人、事、景、物是感性材料;公理、原理、法则、定律等是理性材料。简而言之,人物、事件、场景、物体、数据、道理等一切被用来写进文章的特殊的“事料”,都叫文章材料。 文章材料是文章内容的客观依据,是文章的事实基础和理论资源。它是构成文章的最活泼最丰富最有感染力说服力的要素。文章因材料而得以丰满,我们可以形象地说材料是文章的血肉。从一定意义上说,文章材料是决定文章高下优劣的关键要素。那么,文章材料有哪些特点呢? 一、表意的直接性 我们思考问题时可能起点很低,会走一些弯路,等到我们思想“豁然开朗”,我们会感到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境界,于是就有写作的冲动,哪怕急不暇择,写一则日记也好。那么,我们真要写一篇文章,有必要将思考的过程甚至过程的细节都原原本本写下来吗?大部分文章是不必这么做的。而是将感受思考的结果直接告诉读者,尽管可以将这感受思考充分展开来写,但也是在一个很高的境界上展开,谁愿意将自己当时很幼稚的想法和很笨的思路和盘托出呢? 写调查报告也是这样,在调查起始阶段,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耳边充满众口杂说,会被枝枝节节的情况所困扰,理不出头绪,甚至会被假象迷惑,得出错误的结论;但是再深入调查,会逐渐看清事情的本来面目,理清各种事情之间的复杂关系,于是就会有写作的冲动。等到真要写作了,会将表面现象或者假象也写进文章?显然不会。只须直接选取对作出结论最为有效的材料,因为这些最后有用的材料最能反映事情的本质。 当然,也不排除有时特意显示思想感情发展和过渡的过程,从较低的起点写起,逐渐提升思想感情的境界。但是要知道,作者的眼光还是盯着最后的结果,即把注意力集中在思想感情的最高境界,而前面的铺垫尽管是必要的,那也只是过渡而已。前面我们提到《生命 生命》一文,就有类似的情况。 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方飞来旋去,骚扰着我。趁它停在眼前小憩时,我一伸手捉住了它,我原想弄死它,但它鼓动双翅,极力挣扎,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这样一只小小的飞蛾,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再动了,可是那双翅膀在我手中挣扎,那种生之欲望令我震惊,使我忍不住放了它! 我们先注意文段中画线部分,即描写“我”的情绪和行为的反应的部分。“骚扰着我”,可以感觉出作者的厌烦;继而是“我”感觉飞蛾的生命的搏斗;再往后“我”震惊了;最后“我”放生了。这是一个紧密联系的过程。尽管过程包含好几个环节,但作者真正要表达的还是最后的思想感情的震撼的启示,此前的叙述可视作必要的过渡、铺垫。我们再看飞蛾的表现,起先是“骚扰”人;被抓后,鼓动双翅极力挣扎;再挣扎,让“我”感动而得以放飞了。这里至少有两个飞蛾的形象:一个是令人厌恶的猥琐形象,一个是具有极强的救生欲望而令人敬畏的形象。两个形象在作者眼里心里有一个变化的过程,那么作者写作本文是想表现飞蛾猥琐,还是想表现飞蛾生命力极其顽强? 二、取意的确定性 有关材料取意确定性的话题,前面已经有所涉及,这里再进一步说明。我们先从材料的不确定性说起。有时一桩现实事情、一个历史人物、一个哲学命题,会引起针锋相对的论争,各自写文章,“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底谁是谁非、谁优谁劣?例如历史人物岳飞,可以用作各类文章的材料,如歌颂爱国主义的文章,探讨封建社会君臣关系的文章,分析民族矛盾的文章,研究军事问题的文章,赏析岳飞诗词的文章……但是不管在哪类文章中,材料的意义都是只“忠实”于这一篇文章的主题思想的,不可能游移不定。 请看朱光潜《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一文的片段: 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这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说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我们三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我们的朋友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这里描写的事尽管是虚构的,但仿佛像真的一样,因为它说出了生活的真理。现在的问题是:如果让文中提到的三个人以古松为材料,按自己的专业习惯各写一篇文章,那么古松的材料意义到底是确定的还是不确定的?应当说,具体到一篇文章中,材料意义还是确定的,而且作者会想方设法让材料意义牢固地确定下来,越确定越能给文章思想感情的建构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选择的典型性 当作家有了写作的冲动,要从生活中选取材料时,生活给他呈现的必然是一幅多色彩、多条块、多侧面、多头绪的画卷。这些材料从体现本质属性方面说,有的鲜明有的隐晦,有的充分有的只见端倪,有的显现真象有的显现假象,有的昭示必然有的纯属偶然,有的代表主流有的代表支流……那么作家只能选取充分地显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材料。典型的材料具有本质的真实,能代表主流,体现必然性,因而能以一当十。至于体现偶然性、代表支流、不能完全反映本质规律的材料,可以不选,要选也只是作为辅助材料放在次要地位,略而写之。 例如鲁迅《藤野先生》开篇是这样的: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材料一:观樱花。突出辫子形象。]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材料二:学跳舞。给人以乌烟瘴气的感觉。]
8 W% c B! R1 a& w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作者在日本东京生活见闻应该是丰富的,但为什么只选这两个材料?大概是这两个材料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纨绔子弟只知贪玩而不勤奋学习的特点,也暗示作者是一个拒绝生活享受,追求远大理想的正直青年。作者虽然也是清国留学生,但与其他纨绔子弟群体格格不入。对他们的厌恶,可能是作者决意离开东京,“到别的地方去看看”的原因之一。 四、组合的整体性 现实生活中的原始材料可能是纷纭复杂、涣然零散、漫无头绪的,作者要选用材料写作,就得将其中有用的材料抽出来,重新组合,建构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或按情感线索组合,或按事理线索组合,或按时间线索组合,或按空间线索组合,或按某种心理意识活动(某种联想、某种想象、某种象征符号等)线索组合,形成一个有虚有实、有详有略、有主有次、有总有分的复杂的整合的融洽的文本结构。其中有无连缀、连缀得好坏,最见作者的功夫本领。 如冰心早期散文《笑》中,写了三个笑,一是墙画上天使安琪儿的笑,一是古道旁一个抱花孩子的微微笑,一是海边茅屋门旁一个抱花老妇人的微微笑,三个笑分别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其间没有前因后果的联系,但作者按情感和意象线索把它们组串成文。 再如茅盾在抗日战争时写的《风景谈》,共描写了六幅风景画:沙漠驼铃,高原归耕,延河夕照,石洞雨景,桃林小憩,北国晨号。其中沙漠、高原、延河、石洞、桃林等从地理位置上说相去甚远,但作者善于运用独特的语言建构章法,其中诀窍就是在“风景”上做文章,不仅选取与风景有关的材料,还用诗意浓厚而又富有哲理的议论性语言连缀各个“风景画面”,这些材料后面的连缀语言是: [沙漠驼铃]这里是大自然的最单调最平板的一面,然而加上人的活动,就完全改观,难道这不是“风景”吗?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高原归耕,延河夕照]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尤其伟大者。 [石洞雨景,桃林小憩]人类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的贫乏,增添了景象,形式的和内容的。人创造了第二自然! [北国晨号]如果你也当它是“风景”,那便是真的风景,是伟大之中之最伟大者! 这些连缀语言不仅连缀了各幅风景画,使之成一风景组合画,而且语意层层深入,气势逐渐加大,深化了文章主题。 五、文体的适应性 不同文体对材料的选取眼光和处理方式各有不同。议论文着眼于论述事物的本质特点和变化规律,所以对材料的描述总是概略的,如果对材料描述得过于细致,就违反文体规则了;记叙性文章着眼于描写具体的人物、事件、场面和景物等,所以对材料的描述总是细致入微的,如果浮光掠影地写来,就失去了文体本有的魅力。现实生活中一个“有意思”的人物进到作者的写作视野中,如果要写抒情文,就只选取人物的某些光彩片段;如果要写新闻通讯或传记,就会选取丰富多彩的诸多细节,也可能选取一些重要的情节,来显示人物丰富的性格。总之,根据文体特点来选取材料、处理材料,是写作者的一项基本的本领,一方面他要做到不违反文体规定,不因材料呈现方式而改变原想遵从的文体,另一方面还要把材料处理得恰到好处,充分地体现文体特点,体现文体优势(如写说明文,要准确而科学地将事物事理说明得清清楚楚;写记叙文,要有精彩生动而又独特的描写,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大致相同的天空景象,作为材料在文学作品中和在科学作品中呈现的“面目”不一样。如初中课本里的说明文《看云识天气》是这样说明云的: 当那连绵的雨雪将要来临的时候,卷云在聚集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这种云叫卷层云。卷层云慢慢地向前推进,天气就将转阴。接着,云层越来越低,越来越厚,隔了云看太阳或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这时卷层云已经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出现了高层云,往往在几个钟头内便要下雨或者下雪。最后,云压得很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这种云叫雨层云。雨层云一形成,连绵不断的雨雪也就降临了。 而小学课本里的散文《海上的日出》是这样描写太阳和云的: 有时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出来,人眼还看不见。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明亮的了。 可以看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 1.各有侧重点,说明文对被说明的事物必须准确地加以说明,不能随意概略地写来;而散文则随意性较大,往往突出某些重点,有时写印象中的景象,这样的景象可能与事实有某些出入,也无人苛责; 2.科学语言讲究准确而平实,文学语言讲究个性,讲究形象性,你看“冲出”一词多好,非常有动感。 3.写说明文需要冷静,写散文需要感情。我们从说明文中看不出作者的影子,而从散文中却能看到作者的形象——“连我自己也成了明亮的了”,看到作者的心理活动、感情倾向。 拓展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请思考: 1. 作者主要引述了一个什么材料?用简短的话概括。 2. 作者从材料中提炼出什么观点?设想作者是怎样找到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联系的。 3. 如果抽掉材料,这篇文章将是什么样的状况? 敬畏生命 张晓风 那是一个夏天的长得不能再长的下午,在印第安那州的一个湖边。我起先是不经意地坐着看书,忽然发现湖边有几棵树正在飘散一些白色的纤维,大团大团的,像棉花似的,有些飘到草地上,有些飘入湖水里。我当时没有十分注意,只当是偶然风起所带来的。 可是,渐渐地,我发现情况简直令人吃惊。好几个小时过去了,那些树仍旧浑然不觉地,在飘送那些小型的云朵,倒好像是一座无限的云库似的。整个下午,整个晚上,漫天都是那种东西。第二天情形完全一样,我感到诧异和震撼。 其实,小学的时候就知道有一类种子是靠风力吹动纤维播送的。但也只是知道一道测验题的答案而已。那几天真的看到了,满心所感到的是一种折服,一种无以名之的敬畏。我几乎是第一次遇见生命——虽然是植物的。 我感到那云状的种子在我心底强烈地碰撞上什么东西,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也许在不分昼夜的飘散之余,只有一颗种子足以成树,但造物者乐于做这样惊心动魄的壮举。 我至今仍然在沉思之际想起那一片柔媚的湖水,不知湖畔那群种子中有哪一颗成了小树,至少,我知道有一颗已经成长。那颗种子曾遇见了一片土地,在一个过客的心之峡谷里,蔚然成阴,教会她怎样敬畏生命。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请思考: 1. 作者选取了哪几个材料?这些材料的性质各是怎样的? 2. 作者表达了什么观点?把最能表达观点的话标出来。 3. 作者是怎样分析、解剖材料的? 珍惜生命 甘如 轻生自杀,在生活中是极少的;不珍惜生命,却比比可见。 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过:“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有些人不能说他不热爱自己的生命,但不珍爱组成生命的“材料”。例如:有的人一杯茶,一枝烟,办公室里穷聊天;有的人下棋、打扑克,可以通宵达旦;也有的人为买一件时髦衣服,从东城跑到西城,耗费上几个半天;还有的年轻人,把大好时光全用在花前月下…… 诚然,谈天、玩乐、买东西、谈恋爱,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但是,把比黄金还要宝贵的光阴淹没在这些事情上,毕竟令人浩叹。任何一个奋发有为的人,是决不肯在庸碌中寂寞终生的,总是想在有生之年多做一点有益于人民的事情,取得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也是可以实现的。这里的关键是要珍惜时间,勤奋不息。一分时间,一分成果。历来,那些能为社会做出贡献而名播于世的人,无不是寸阴必珍,寸阴必夺。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有过这样的经验之谈:“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瑞典化学家阿累尼乌斯说过:“我是属于那些没有留下一天时间干私事的人们中间的一个。”工夫不负有心人,谁能赢得时间,谁就能获得成功。试看今天,那些在现代化建设中出类拔萃的人物,哪一个不是废寝忘食,日夜兼程? 晋人陶侃说过:“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这话有道理。任何人,不论是伟大人物还是平凡的人,荒废时间则一事无成,珍惜时间就获得了成功的希望。光阴永远追随着勤奋者的脚步。记住岳武穆的话吧: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2 y' N6 Y, q; g+ D, l1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