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研究,真相的一面是——几乎,每一个人都是研究者,只是,研究的方向和动因不同而已。这种不同,有动因上的不同,也存在程度上的不同。对真正的研究和工作破坏力贻误最大的,是“研究领导意图”。在我们这个“上面说了算”的国度里,一点儿也不在意“领导意图”的工作者,如果“遇人不淑”,很快就会四面楚歌,搞不好,连基本的日子否难以混得下去。或许,这是残酷的事实。尽管如此,“存在的并不等于合理的”,要说合理,那个“理”肯定属于歪理——毋庸置疑的歪理!: ]: C( T" r% j: g2 T# p' \! C. Z6 d* \7 y
' X3 _3 Y: z H, v# w# ^
我所言,并非一定得可以站在“领导意图”的对立面。按常理,领导及其下属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其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那就是,做好本单位的工作,获取各自的工作业绩和成就感,仅此而已。作为下属,有力地贯彻领导意图,似乎,也属天经地义。这个判定的前提,在于“领导意图”一定得是正确无误的,是出自工作需求且经过充分论证的。 U: C# _5 q# }
4 L/ u" ] V: v2 G- X1 e/ L
邓小平说过一句话,“最大的失误是决策的失误。”说明,做决策工作的领导,还是会有失误的,三门峡工程为证,大跃进及文革浩劫为证。层层“对上负责”是中国国情,其背景在于官员任免是由上峰决定的,而非由基层决定。即使普通员工,其工作评价权,很大程度上,依然掌握在领导手中。不像美国,布什再牛A,也无权撤了加州州长施瓦辛格的职。于是,中国的下属工作起来便很是战战兢兢,便有了很多工作之外的顾虑。于是,惟上是瞻,惟“领导意图”是瞻,也就普遍起来。+ h* r8 K2 y: h, u$ z+ _: h
2 j! _+ j+ Z) n* I, F [; P7 K 人性里,存在着深刻的“认同需求”。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说的就是这个理儿。任何人,都存在个人意志。这种意志得到赞同和嘉许的时候,便高兴,对赞同者产生好感。得到反对的时候,便沮丧甚至愤怒,对反对者产生恶感。能够随时持有理性的人,少之又少。领导也是人,人性的所有弱点,领导身上都可能存在,没准,会存在得更多更充分。在中国,即使微观社会层面,权力都很集中,领导意志的规范系统还远远没能建立起来。而领导,却无一不是社会资源的高度把持者。由此,构成一些人孜孜不倦地研究领导意图的根本动因。
( Q& S8 V5 m& P3 n7 u; c3 u: p# E' {: ]# ?, p& ?
一般的情形是,研究“领导意图”者的目的,无外乎在与领导接触之前把握“领导意图”。把握以后,便可以操作,避免自己“说错话办错事”,从而造成一种和领导“心贴心”的假象。通过迎合领导,而获取领导的好感,获得小小的利益,甚而,仅只虚假的安全感,而已。假象,往往比真相令人愉悦。假话,往往比真话更中听。如此分析下来,领导面临的每一桩“被迎合”事件的背后,都深刻存在领导的被操作、被愚弄、被欺骗。遗憾的是,一些个领导,就是喜欢“跟着感觉走”,愣是不知道连高潮都是可以作假的,何况普通感觉乎!得特别申明一下,我说这些,并非有兴趣在21世纪还做一介“诤臣”,像屈原先生那样苦恋领导直至自投汨罗。原因很简单,领导也是人,我不想看见任何一个人被谁忽悠。+ l& o# J) E* {- X$ @
5 e- c0 e0 j6 c" P6 q* |# c-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