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湖北小陈 于 2013-11-27 15:47 编辑
9 F! F8 |( h* \2 K4 ]" z, f* V+ I- G. P/ e
题记:丙戌年三月,我前往东北的C市和中部的J市进行干部挂职的调研。调研过程中,正好赶上了J市的乡镇党委换届选举,笔者它记录了下来。或许,本文所描述的党内选举在全国并不具有代表性,笔者也不希望它具有代表性,因为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中国人都希望看到民主公平的选举。为避免给当事人造成不便,本文所涉及的人物和地点,皆为化名。
! p- ~; l* M1 i Y8 x5 D: l7 q3 s, s& O7 R/ S
2006是中国地方四级党委换届年。J市调研期间,刚好赶上了当地的乡镇党委换届。3月29日上午,在完成对R市(J市下属县级市)几个挂职干部的访谈后,组织部长许刚告诉我北关镇下午进行党委换届选举,他要过去“蹲点”。对于从没有经历过党内选举的我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便约陪同我调研的柳守冰科长随徐部长一同前往北关。
$ C8 C1 K# g6 x+ L: r- \. r
% L/ M. R1 N/ t北关镇位于R市北部,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在全市属于中等。我们抵达北关镇的时候,,党代会上午的议程(听取上届党委工作报告、分组讨论工作报告和酝酿党委人选)已经结束。中午简短休息之后,下午的会议拉开了帷幕。
9 p. @1 m O# f y; M7 S, Y
5 t. e* I2 P) K: ^9 X2 y正式选举会议之前,是主席团会议,参加人员主要有代表团团长、大会执行主席、市委组织部长和副部长。主席团会议的重点不是听取团长汇报工作报告讨论情况,而是汇报各团代表对组织所确定的人选支持与否。或者说,主席团的会议是一次选前的表态会。最后,许刚部长作了10分钟左右的发言,着重强调党委选举中两名应该淘汰的候选人(笔者称之为“陪选者”)是谁,以及为什么要淘汰他们。我不知道这两个人被淘汰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也不清楚选举前当地的各种复杂纠葛。许部长强调的是两位同志的年龄因素,而非工作能力方面的原因;但他同时表明党组织已经跟他们谈过话,而且承诺工资待遇不变,以确保“陪选者”愉快接受落选的现实。或许,上述个别谈话、代表团酝酿就是陈伟洪书记(市委确定的北关镇新任书记)会前跟我交流时所说的“民主”过程吧!( s+ M2 d7 e9 W' e/ w3 ~
5 N$ H" M/ E8 T: P4 I E8 m0 @
按照惯例,党内换届选举前,人员应该配备到位。具体到R市的乡镇党委换届而言,市委在正式选举之前,就已经将书记、乡镇长等主要干部(他们将构成乡镇党委的核心人选)配备到各乡镇。书记是通过组织直接任命,乡镇长可以先任命为“代乡镇长”,再通过人代会程序将“代”字摘掉。在随着而来的党内选举中,书记先通过党代会当选为党委委员,再通过第一次党委全体会议当选(或者干脆称为“追认”)为书记,以获得制度上的权威。
5 L: D6 T: T8 V% ^如果像传统的任命制那样,书记直接由上级党委任命产生,笔者所说的问题也许并不存在。然而,改革年代的中共强调要加强干部任用工作中的民主,并且世界民主浪潮的压力也迫使党要通过民主程序把权力赋予给各级官员。一方面要确保党的领导和组织意图的实现,另一方面要借用民主的形式获得合法性,这样两者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冲突。道理很简单,组织所确定的人选可能在民主的游戏中落败。在这种情形下,组织意图和民主原则孰大?毫无疑问,组织意图会占据上风,党的领导会压倒民主程序。或者说得通俗一点,选举的结果会被宣布无效,并重新组织选举,以确保组织所确定的人选最终当选(无独有偶,临近北关的南河乡刚好出现了这种危机)。在实际的工作中,地方政府往往会作更进一步的努力,确保将这种危机控制在萌芽状态。
$ l5 U; R. I- l" _/ C4 f
; j+ j9 t1 e% t3 D# @我们还是回到北关镇的例子。我们知道,选举前上级组织已经确定了“当选者”和“陪选者”,并且做好了“陪选者”的思想工作;同时,党组织通过各代表团长、副团长,向各位党员代表“吹风”,以确保组织意图的传达与实现。我不清楚党组织、各代表团长在这过程中所采用的说服技术和手段,也不知道他们是软硬兼施还是只空头说教;对于候选人(往往是提前到任的乡镇领导)是否贿选或者变相贿选,我也不得而知。但总体来说实现组织意图的路径是清晰的:上级党组织向提前到任的乡镇领导和各代表团长施压,代表团长再向党代表施压;有时甚至上级组织直接向党代表施压。不管采取了哪种形式,最终的选举结果证实了他们的努力是卓有成效的:两名“陪选者”如期落选,一个仅得了4票,另一个仅得了3票;而另外7个组织所内定的人选高票当选为党委委员。
, e8 I1 t E8 B. e% Q+ @. s' ] W! y1 E. M& b
一场选举的政治表演就这样发生了。民主,在这里成了少数人获取政治权力的一种仪式。党的领导在民主外衣的包装下,似乎显得具有充分的民意基础,并且能够有力回应外界的批评。选举会场,主席台上正襟危坐,代表席上却不时掠过几丝窃笑(丝毫没有权利被践踏的侮辱感)。我不知道代表们在窃笑什么:是笑整个选举的虚假,还是笑“陪选者”的可怜,抑或是笑“当选者”要破财请客?②
4 O ~1 Y' L' }# b* @
) @+ s6 h5 q9 u有学者提醒国人要警惕将民主迷信化的倾向,认为有民主无法治的国家,将会出现金钱政治泛滥、黑社会政治横行,社会四分五裂的结局。我不否认法治的重要,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缺乏法治精神与传统的国家而言更是如此。然而,说中国社会要警惕民主迷信,无异于叫穷人不要吃肉以防止高脂肪。穷人还没有吃上肉,你就要让他像富人一样要多食绿色食物,显然是荒唐可笑的。对于中国来说,需要的不是像西方国家那样进一步完善民主技术操作程序,而是民主的启蒙和扎根。这个进程在19世纪晚期已经开启,可惜后来因种种原因而被打断了。对于时隔一个多世纪的后人来说,需要做的是如何在前人的基础上,引进民主的价值和理念,采用成熟的民主制度,将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加以民主化,以完成先人的夙愿。
) ~- k& R" }( H4 P3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