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机遇快发展,文化面貌换新颜 ——在县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的发言 各位主席、各位委员、列席会议的各位领导和同志: 春节期间,电视上看见各地文化活动那样丰富多彩,我内心真不是滋味。因为我不仅是一位文化工作者,也是一位文化消费者。作为文化工作者,我对城乡文化活动无力进行过多的指导,对城乡居民难以提供令人满意的公共文化服务,更谈不上对广大群众的文化消费提供文化产品;作为文化消费者,我和大家一样除了看电视、上网,除了能够到连看书座位都无法提供的县图书馆去转转之外,并没有其他活动的场地可去,除了陪亲友打牌、麻将之外,我也无法成为文化活动的参与者。这就是我们的城乡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的现状。正因为如此,中央召开了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以此来弥补当前文化发展的不足,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确保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协调。所以,我就岳西文化发展的问题谈几点不成熟的建议。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提高认识,切实解决文化工作的重视程度问题。 重视文化工作是实现“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要求,贯彻“三个代表”、发展先进文化的现实需要,贯彻“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构建和谐社会、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手段。对于绝大多数已经脱贫致富达小康的群众来说,他们基本的文化需求其实和那些困难群众的温饱需求是一样的重要,春节期间的慰问不应该还停留在过去的年代,仅仅是问问可有油盐?可有春联?其实也应该有对广大群众文化生活的安排和考虑,也应该问问他们春节期间可有文化活动。文化工作能不能自觉摆上与经济、扶贫、党建、计生等其他工作同等重要的地位来思考、来决策、来部署,直接反应映领导干部的宗旨意识、政策水平、执政理念、工作方法和能不能与时俱进,文化发展怎么样也直接影响和体现着经济发展的速度、社会发展的水平和对外形象的展示。看看县文化馆、剧团,我们当深刻反省,在物质生活极其贫乏的五十年代,党和政府是怎样的重视文化工作?当前我老秘网县文化工作的位置与中央的要求、许多同志对文化工作的认识同群众的要求、文化设施的条件与文化活动要求、文化队伍的现状与文化服务的要求、文化机制的缺失与推动工作的要求不相适应等问题尤为突出。建立文化工作考核激励机制,制定公共文化活动目标体系和绩效考核办法,提高各级重视文化工作程度,鼓励开展城乡文化活动,鼓励开展传承创作,推动岳西文化的快速发展,为岳西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二、 抓住机遇,切实解决文化工作的实际欠账问题。 当前,我们县乡两级应该具备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体育场、文化站等极其落后,文化馆、剧场、图书馆、电影院分别是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的建筑早成危房,不仅不能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活动,而且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根本无力实现对市民的免费开放;近6万人的县城没有一个公共体育场和体育馆,广大市民没有健身的场所,更谈不上竞技体育活动的开展;乡镇文化站这几年虽然开始建设,但许多站没有工作人员,站房设备被占用,根本谈不上免费开放、组织活动。文化队伍严重断层,老人已退,新人难进,群众文化无人指导、非遗文化难以传承、文物保护难以为继、文化管理徒有虚名,更谈不上创作和创新。经费投入、政策机制与文化工作的开展很不匹配、文化工作的发展也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这些欠账并非个人的危言耸听,完全是有目共睹。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和省对县乡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的开展有大量的资金投入保障,有科学的量化指标要求,我们完全有理由、有责任抓住机遇,解决我们的文化欠账,突破我们文化发展的瓶颈。能不能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是检验我们执政水平和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千万不能在新一轮文化发展中再次处于落后的位置。 三、 科学定位,切实解决文化发展的战略战术问题。 岳西的文化发展战略同样需要认真思考、科学谋划、准确定位。为此,我们要充分理解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的精神,充分认识我老秘网县的文化县情,充分调研我老秘网县的文化资源,充分讨论我老秘网县的文化发展定位。中央的政策对我们有哪些支持?我们的文化县情有什么特点?我们的文化资源有什么优势?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怎么开展?特色文化怎样展示?品牌文化怎样树立?旅游文化怎样结合?文化政策怎样保证?老区精神、廉政文化怎样弘扬?社区文化、家庭文化怎样培育?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扎实的调研、广泛的讨论、科学的决策。面对县委县政府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坚持“生态优先、加速崛起、富民兴县”的发展思路,我们的文化发展也要在“服务经济发展、服务加速崛起、服务富民兴县”上做工作,文化发展的战略应该是:公共文化服务群众生活、特色文化服务旅游开发、文化产业服务经济发展。在公共文化服务上我们要建设施、建队伍、建网络、增投入,切实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在特色文化服务上我们要抓非遗传承、抓文物保护、抓文旅结合,抓特色县城、风情小镇、秀美乡村的创建,切实提升我们的特色文化品质品位,提升我们的“三生”旅游的文化含量;在文化产业服务上我们要制定文化产业规划,谋划文化产业项目,开展文化产业招商,开发文化旅游产品,以文化产业的发展来实现我们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 四、 加大扶持,切实解决文化发展的投入不足问题。 文化工作是民生工作,文化投入是民生投入。不管是公益性的文化事业还是经营性的文化产业,政府都应该加大财政投入的额度,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当前,我们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欠账现状,归根到底是投入不足的问题,已经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已经严重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文化权益难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中央和省级的政策扶持不断加大、财政投入不断增加,县乡两级财政要按照各自的职责不断加大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投入和扶持。要科学制定公共文化事业投入计划和预算,出台文化产业扶持政策,建立科学、精细的财政预算政策体系,以被服务对象为中心,明确公益文化服务项目和标准,建立起长效的财政投入机制。同时在坚持政府责任主体和投资主体的同时,可以探索公共文化产品的多元供给主体,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以奖代补、委托经营等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各类单位和个人参与文化建设。把优惠政策和激励政策相结合,形成政策合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五、 建好队伍,切实解决文化发展的人才制约问题。 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是文化改革发展的基础力量。我老秘网县的文化队伍已经严重断层,老一代文化体育工作者都已经退休多年,乡镇文化站也仅原区公所所在地文化站留下几个老人。这些年来县乡极少引进新人,特别是专业人才极其缺乏。已经是文化馆无力创作指导,高腔剧团难以献艺传承,图书馆无专业馆员,群众体育无专人辅导,乡镇文化站缺少专门力量,文化行政执法没有人力和装备。这种现状已经严重影响公共文化服务的开展、严重影响岳西文化事业的发展、严重影响文化部门的职能发挥、严重影响岳西在省市的地位和形象。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许许多多有志于文艺工作的仁人志士努力工作和辛勤耕耘,文化事业的繁荣更需要广大文艺工作者不断的推陈出新。当前文化队伍的现状是绝对无法实现这种使命,哪怕是最基本的文化创作任务。因此,文化队伍的严重断层、文化发展的人才制约应该引起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广大人民群众的极大关注和全社会的普遍呼吁。我们必须采取超常规的措施选拔专门人才、引进专业人才,充实文化队伍,解决我们文化工作的燃眉之急。我们应该出台极其优惠的政策激励人才、鼓励创作,我们应该形成全社会的氛围热爱文化、尊重文化、发展文化,以便我们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在后人面前有全面的文化遗存。我们要重视发现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鼓励和扶持群众中涌现出的各类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发挥作用。 六、 真抓实干,切实解决公共文化的服务开展问题。 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民生工程从服务设施、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到服务机制,中央和省市主管部门都有着详尽的政策依据、有着科学的指标体系、有着量化的考核标准、有着常态的管理机制。我们对公共文化服务和群众体育的重视任何时候都不能是短期行为和急功近利,必须建立常态的工作机制,遵循全面的工作规范,既尽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文化生活需求,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又全面客观的经受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和考核。县乡两级要真正围绕公共文化服务和群众体育活动开展的各个环节,切实抓好工作落实。以城乡基层文化设施为重点,以流动文化设施和数字文化阵地建设为补充,形成比较完备的六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县级图书馆、文化馆的免费开放,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文体活动设施的常态开放使用,工作内容的布置要求、工作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经费的投入保障、工作条件的提供改善、公共场所的安全防范等都要真正纳入县乡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做到想在脑里、装在心中、写在纸上、落实在行动。当前,待建的文体设施要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做好规划论证和选址设计,加快建设进度,尽早免费开放。已建的公共文化设施要按照要求开展文化活动和服务,存在问题的要对照要求切实整改,做到公共文化设施不被占用、公共文化活动有人开展、文体活动开展有据可查、文体活动成效实时体现。同时积极开展公共文化活动场所“争先创优、创星创牌”活动,提高文化活动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支撑力。 七、 加强研究,切实解决文物非遗的挖掘保护问题。 优秀的文化传承体系建立必须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据普查结果,我老秘网县文化遗存极其丰富,文物普查和非遗保护任务繁重,这种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风民俗对旅游文化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为此,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大文物普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力度,加大文物保护的申报和开发的力度,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和申报,建立起全面的资料库和项目储备库。科学的编制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规划,先急后缓,突出重点,抢救保护。开展文物保护和文物执法,营造保护文物的良好氛围,增加文物保护的科技投入,逐步将文物保护数字化、信息化。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生产保护,积极培养非遗传承性保护的传承人,积极培育非遗生产性保护的个人和企业,特别要组织开展非遗的数字化传承保护,形成代表性的非遗保护队伍和代表性的非遗品牌。条件成熟时,建立非遗展示馆,建立示范性的非遗传习基地或者示范区,引导文化企业将非遗生产性保护公司化、产品化、形象化,并且打造成标志性的文化产业。既推动文物保护和非遗传承,又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八、齐心协力,切实解决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问题。
十、深化改革,切实解决文化发展的机制动力问题。 改革是解决当前制约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化改革的要求无论从中央的号召还是基层的实际,都显得比任何时候更为迫切。为此,我们应该真正把文化改革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绝不能再象过去那样为了完成上面的任务而改革,千万不能“来人要进歌舞厅,才想起唱歌的王琳英;来人要把歌舞献,才想起要找吴晓燕”。真正使文化改革变成理顺关系、强化职能的手段,变成推动工作、加快发展的抓手。一要切实理顺文化行政关系,加强文化行政执法;二要切实加大文化财政投入,保障文化活动开展;三要加快文化设施场地建设,提供文体活动条件;四要切实解决文化工作力量,既保证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又引导群众开展自娱自乐,提升素质;五要深化文化系统内部改革,实行绩效考核,组织被服务对象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工作进行评比定格。县财政每年设立一定规模的文化发展基金,统筹解决城乡文化活动的扶持经费;设立县级文化保护专项预算经费,用于县级文物的保护;设立县乡群众文化辅导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城乡文化体育活动的工作骨干;设立县级民俗文化传承人、非遗传承人,解决民俗和非遗传承的抢救保护。建立文化、艺术、教育等专业技术职称平行受聘机制,使富余教师中的文化艺术专门人才职称、工资不因工作调动而受影响。举办传统民俗文化成果展、开展民俗传统文化大赛、组织传统技艺培训,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以上政策和措施组织专门力量调研,尽快研究出台,明确解决时限,长期跟踪问效,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政策的到位率和文化工作的执行力。 我相信,岳西的文化工作如果这样持之以恒不懈努力,肯定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起跳,创出特色,创出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