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10个问题

[复制链接]
竹梅老翁 发表于 2013-9-29 10:5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稿修改演播室众筹计划,点击了解详情
 
 一是怎样理解马克思经济学的来源。我认为,马克思经济学的来源除了通常认为的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还有一个重要方面,那就是马克思对他所处时代的资本主义现实经济问题和理论问题的探讨。马克思从1843年开始研究经济学,1850年到1853年和1857年到1870年是研究较为集中的时间段。配第的《赋税论》发表于1662年,斯密的《国富论》发表于1776年,李嘉图的《赋税原理》发表于1817年,这些著述同马克思进行经济学研究的年代有一定距离。从进行经济学研究的时间段来看,马克思对当时的重大经济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如当时盛行于英国的银行学派和通货学派关于货币和信用制度问题的争论、关于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主义的争论、工资和工作日长度问题的争论等。马克思还对与他同时代的主流经济学家的著述作了广泛研究,如对英国的麦克库洛赫和西尼尔、法国的巴师夏、美国的凯里等人的理论的研究。所以说,马克思不仅是在研究经济学古典文献中,而且是在研究当时的经济实践和主流理论中实现经济学革命的。
% @6 w& C: I* e; P  K7 @, @; o3 N& Z1 I3 r  二是关于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提出到《〈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总体方法论的提出,再到《资本论》第一卷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的提出,展现了马克思经济学方法发展的轨迹。对马克思所表达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的地位和意义,我们现在研究和强调得还不够。其实,这是唯物史观在经济学研究上的实际运用,是《导言》总体方法论的具体体现,是马克思对经济学方法最为直接、也是最为明确的表述。
% ]( m0 B& Y0 h* R! Y2 z' I  三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六册计划”和《资本论》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研究的焦点在于,马克思在1862年底正式提出撰写《资本论》后是否放弃了“六册计划”?如果没有放弃,《资本论》就是没有完成的著作。那么,怎样理解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和未完成的“六册计划”的关系?显然,坚守《资本论》第一卷的“完整体系”而否定“六册计划”的存在,或者以“六册计划”没有完成而否定《资本论》第一卷独立的科学价值的观点,都有失偏颇。对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3 h$ I# w2 d  g( w  E! E" h  四是对马克思经济思想发展阶段的研究。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起始于1843年底,1857年发生了重要转折,是马克思经济学以叙述为主阶段的起点。19世纪70年代初,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再次发生转折,从以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研究为主转向以世界历史为主题的研究。以世界历史为主题的经济学研究,不只是对广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更是对世界经济关系总体的研究。% o/ k" D8 @* W- Z; Q
  以上这4个问题主要涉及马克思经济学的对象、结构和形成、发展阶段等方面。
9 ~4 U9 Z; f! k7 w9 Z  五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发展问题。1843年马克思开始经济学研究时,对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多有质疑。1845年到1846年间,随着唯物史观的创立,马克思就由劳动价值论的质疑者转变为接受者,到1857年进一步由劳动价值论的接受者转变为革命者,实现了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革命。马克思的这一转变历时15年,这15年是他一生科学研究的黄金时期。理解这一系列转变的内涵,对于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唯物史观的内在联系,把握马克思经济学发展的理论基石,厘清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当代的新发展等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 z- M! w2 K/ X  六是剩余价值论和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关系问题。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科学研究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也是理解和发展马克思经济学、推进中国经济学创新的基点。不存在没有剩余价值论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如关于经济危机理论,在《资本论》中多次论及,在第一卷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论述中,阐明了资本积累的危机机理;在第二卷剩余价值实现的论述中,阐明了社会资本实现比例失调的危机过程;在第三卷剩余价值过剩的论述中,阐明了利润率下降的危机趋势。与剩余价值积累、实现及其趋势相联系、相结合的危机理论,对剖析当代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危机具有重要启示。) r& U" c; h! P( S9 d0 U/ |. S
  以上这两个问题是马克思经济学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问题。
% j' `$ \* S* U' Z2 z  七是怎样评价马克思经济学手稿问题。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是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题、按照“六册计划”撰写的经济学手稿。这两部手稿历来被称作《资本论》第一稿和第二稿,但这显然是不准确的。这两部手稿包含了马克思对《资本论》之外的更为广泛的经济学问题的思考,也包含了超越经济学视界的探索,实际上是“未知的马克思理论探索”的“实验记录”和“档案”。
5 K/ a4 ~6 g4 N  i' A- p  八是对《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第二版和法文版的研究问题。我们现在读到的《资本论》第一卷中文版是根据德文第四版翻译的。如果对《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第二版、第四版和法文版做一些比较研究,就不仅能感受到《资本论》所体现的与时俱进的精神,也能搞清《资本论》第一卷中一些有争论的问题的真实含义。  P1 v# ?5 Y# @* ~* K* W3 l5 y
  以上两个问题是马克思经济学研究中文本方面的问题。这几年学术界关于这两个问题的研究已有所进展,这也是马克思经济学研究深化的突出体现。  w7 Y* o6 t) v6 [8 ]
  九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马克思的“民族学笔记”和“历史学笔记”以及一系列书信手稿的研究问题。如果说“民族学笔记”研究东方社会问题,或者说前资本主义如何向资本主义或后资本主义过渡问题,那么“历史学笔记”着重研究的就是西方国家当初是怎么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这两个笔记反映的马克思晚年经济学研究的两个热点问题,内在地统一于“世界历史”这一主题。$ [7 o' \1 x% R
  十是怎样评价恩格斯对《资本论》第二卷、第三卷所做的编辑以及补充说明的意义。没有恩格斯,我们不可能读到《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但对于《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恩格斯确实也不像他自己所讲的“仅仅改动了马克思自己也会改动的地方”,而是做了不少整理和修改,甚至是一些重要的调整和完善。我们应该从马克思经济学的本义、从恩格斯对马克思经济学的发展这两个方面,全面地评价恩格斯对《资本论》这两卷进行编辑的贡献。$ T2 O+ Y1 L' _0 [% P* q9 K4 q
    以上这两个问题是涉及晚年马克思和晚年恩格斯的问题。+ t7 E& N8 N2 u  U# I
+ P& _0 }9 q$ f$ j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2粉丝

127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