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浅谈公文写作中古语词的使用

[复制链接]
彩妍knx 发表于 2013-9-17 00:3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古语词是现代人为了满足交际的需要,进一步丰富现代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已经形成的基础上所吸收的古代汉语词汇。它包括一般所说的文言词和历史词。其中前者所代表的事物和现象依然存在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之中,诸如“若干”、“如此”、“之”、“乎”、“者”、“与”、“及”、“亦”等;后者则系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已经消失的历史上的事物或现象,如“宰相”、“钦差大臣”、“丞相”等。在公文写作中,古语词尤其是文言词的使用是常见的、大量的,它具有特殊的表意功能。如能恰当地运用,可使公文语言精练简约,典雅庄重,富有概括力,从而极大地增强其表达效果。

古语词在公文中的应用范围极广,而且在长期的公文写作实践中,人们对古语词的使用已经形成了具有较为稳定的规律性特点。它既可用于公文标题之中,也可用于正文的主体部分,还可用于开头和结尾。兹概要举述如下:

(1)标题。公文标题中运用古语词,最主要的是“若干”一词。在表意上,此古语词较为宽泛,具有不定指性,但给阅者的概念却极为准确、明晰,而且由于它的使用,还给整个标题涂上了一层庄重古朴的色彩。这也是公文语体风格的重要表现之一。如《中共中央关于加速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等等便是。这些标题中的“若干”即系文言词,属于古语词。显见,由于它的使用,极大地增强了公文标题的表现力,倘若代之以具体概念,则不仅与实际情况不符,而且还会使整个标题黯然失色。

(2)开头。古语词在公文开头部分运用频率也较高,其中最主要的有两方面:一是表示行文的引据,如《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县县直属机关设置和编制总额的批复》一文的开头:“你县×年×月×日《关于县直属机关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请示》收悉”。其中的“悉”即为古语词。二是用以表示行文的缘由,如《中共中央关于纠正电报、报告、指示、决定等文字缺点的指示》一文的开头:“现在党政军来往电报及其他报告、指示、决定等文件,写得好的,确实不少。这些电报或文件,写得清楚明确,生动活泼,使人便于阅读,发生极大效力。但同时尚有许多文电,在文字上存在着严重缺点,必须予以纠正。这些缺点之最常见者,有滥用省略、句法不全、交代不明、眉目不清、篇幅冗长五类。兹分别规定纠正办法如下”。这段文字的中心意向在于阐述行文的缘由,以便使受文者深刻认识和了解发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中加着重点之处均为古语词,由于它们的使用,使得行文简练、庄重,表意明确严整,充分体现了指示文种的语体风格。

(3)主体。公文正文主体之中使用古语词的频率就更高,可谓俯拾皆是。

不妨随机举述两例:(1)“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此例中运用了“钦差大臣”等一系列古语词,极其生动地为主观主义者画了像。又如“这些朋友们的心是好的,他们也是爱国志士。但是‘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的看法则不对,照了做去,一定碰壁。因为估计不符合真相,行动就无法达到目的;勉强行去,败军亡国,结果和失败主义者没有两样。所以也是要不得的”。(毛泽东《论持久战》)此例中,作者运用古语词“先生之志则大矣”,具有明显的讽刺意义。

决定类、告知类和法规性公文中,古语词的使用就更为多见。这是由它们自身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5 o! i' m: H  J* Q. k7 Z& i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飓风守望 发表于 2013-9-17 10:03: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学习下,非常有道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0粉丝

24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