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黄牛 于 2013-8-17 16:47 编辑
) Y4 d0 N1 L9 p" K' s* \. U2 Q4 E0 I9 b, ?7 G4 O" G- K
读书之余,偶喜欢舞文弄墨,“手指今余把笔痕”。其实,如今舞文(写作),有电脑、网络了,既无“墨”可研,又一个字不写,更无手指握笔之痕。只是习惯,还这样说:写作。
* _# U$ m$ J2 K4 O: B" Q
) c6 Q- Z0 s/ `$ `, D 不过,这也只是近二十年的事吧!那时,偶为了到编辑那儿“骗”点稿酬,便爱上了这“忽悠”人的写作。虽无弄墨之苦,还是要动笔写的。十来年后,有数百余篇散文、小说、诗等在各地报刊上露面。也常听文学大师们教授:写作需要生活积累;吟诗要有灵感......不过,偶的体会是:把笔舞文,要精于读书。7 }4 n0 l3 t3 D* |
; J3 x4 ~) u3 V/ j6 r4 u
初动笔时,偶不是找不到原材料,就是一大堆材料不会提炼。即使“堆集”起来,也是文不达意,有感“窝”心发不出。看了人家文章,认为很简单,自己拿起笔来就有千斤重,不听使唤。勉强出炉的“蛋蛋”,投寄出来,自然绝多是“泥牛入海”,泥蛋蛋。
5 Z% V$ B6 Y1 M1 k7 M! J' X7 D9 b3 }' Q2 X4 U* Y9 @
先哲有云:为文三多,读多,做多,商量多,“读”为首。俗话也说: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后来,又经上海一家报纸编辑指点,偶开始苦练读书功:一篇作品,先读一遍,初步了解整篇概貌。如果这“概貌”感觉良好,说明作品还不错,偶就再读几遍。“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掌握主题基础上,对一篇好作品按层次(或段落)予以分析、揣摩,弄清各段之间的递进关系及在整篇中的作用。接着,斟酌句、词甚至单字,进行思考:话为啥这么说?词、字为啥这么选用?这在表达技巧上有啥效果?换用其它的行不行?作者为何这样安排材料,等等。
& E; T5 L$ j5 U& {- `4 {0 Y, C
6 Y/ E# H/ T$ S1 R% C# v# P5 R) Y6 |, m
文章由段落构成,段落由句子串起,句子由词字连缀起来。“为文之道,唯义与字”,经过上述两次由浅入深的研读,如确是一篇佳作,偶就在读段落、句、词上下功夫,“循序而致精”,看作者是如何按构思摆放材料、分段和谋篇布局的;其次,注意文中伏笔。对词、字先弄清它本义,再弄清它喻义(引申义),并尽可能地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具体语言的特定环境,寻找作者所要表达的某种意境......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样反复多次,“熟读深思已自知”。一篇作品,虽不能达到一字不漏地背诵,但合卷掩书,也基本上能按作者的构思、层次、段落复述。1 u2 E7 i. q" P \
& s! f- b% n1 ]6 J, s) n( Z 随着阅读、赏析能力的提升,偶舞文“手段”也日有长进。作品被录用的渐渐多了,有一些还在全国竞赛中得奖,被收进了《全国中青年精短散文选萃丛书》等获奖作品集。当有同事问,作品是咋写出来的?偶要从心里说:是读出来的!
1 t3 R3 F7 q5 g5 i* ?+ D2 o+ I5 u8 f, r0 e% _
阅读能力高,虽不能说写作水平也一定强,但不勤于读书,精于读书,偶敢断言,要想“舞”好文是不可能的。 ( 阿诚)
2 _" c5 p, f' u. U! ^4 z, }, u" J0 [9 ]" d*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