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作过详细的研究:在人类的各种交际和生活中,一般人花在听、说、读、写的时间所占的比例大约是:听占40%,说占35%,读占16%,写占9%。可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利用听的活动来获取信息的机会比其他都要多。听力正常的人都能听,但能听的人不一定会听。会听,不仅要察言,而且要观色,既要充分注意说话者,又要主动分担交往的责任。因而,会听同会说一样,它也是获得良好人际关系的途径。那么,会听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呢?! y! k9 I |3 O: K$ z
/ v! f. E3 R, r- R4 M7 c- D
创设条件,营造融洽的氛围
9 w! {: J$ J0 u" q" s' J$ d/ d; |/ J* u' ^# J* e) v- h; c6 f
倾听的条件主要有四个:一是要有良好的心情。要真正从内心尊重对方。特别是与年长者说话时,一定要以钦佩心情倾听。聆听时,要面向说话者,与他保持目光接触,用你的姿态和手势表示你在听。二是要保持最佳距离。不论是坐着还是站着,都要与说话者保持适当的距离,一般以一点五米到二米之间为宜。三是要主动配合。要主动履行自己在交际中的责任,及时应对或询问你没有听清的问题。如果对方说的观点与自己不一致,那么,最好不要直通通地表示反对,而要用商量的口吻提出疑问,比如:是这样吗?我一直以为不是这样的,为什么会是这样?你会不会记错?等。
; m, B, P0 a: g% ~8 ?- N2 J6 d0 J) u+ X$ [* N* D) V
以视助听,领悟话语的深义
9 z" x/ I# ^1 O( L' ?& c9 e9 t
1 w' E8 B5 U; O7 O$ n 听,不是简单而机械地接受,听的过程还是一个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的过程,不仅要及时捕捉对方传达的信息,而且还要努力理解对方言语中深藏着的含义,听出对方在言语中渗透着的情感。因此,听话时,还要注意说话者的非语言成分,如面部表情、眼神、手势、语调、语速以及与你保持的距离等,力争听话听音,发现对方的言外之意,以便胸有成竹,及时跟上对方的思路。一旦对方话语中有新颖独到的观点和生动的材料,你不妨紧紧地注视他,不断地点头赞赏。当对方发现你深情地注视着他,敏锐地捕捉着他说的每一句话,他就会更加乐意与你交谈,就会努力把自己最好的思想说出来,与你共同分享。! ~, @" f$ Q3 ?
" ]7 l& [$ x7 F7 ]& s8 S+ n 体态配合,显示自己的诚恳
; _7 s2 t$ x- `0 D
+ M8 D r0 q* T 在听的过程中,倾听者如果能借助得体的体态语,主动而及时做出反应,就能及时表达你对说话人的信任,这对说话者是极大的鼓舞。如对他的话表示欣赏和赞同,就可不时地点头微笑,或者跷起拇指,显示你的诚恳,表示你很感兴趣;对方讲到激愤之处,应表示凝重和理解的表情;如果你想让对方继续说下去,进行更明确、更深层的交谈,那就可以把椅子移近些,再缩短一点空间距离,或将身体向前倾,也可以给他倒茶水,鼓励对方继续说下去。当然,运用这些表情语言,一定要得体,不要夸张,否则,会让对方觉得你在矫揉造作。; n2 u" C9 i% e' o S
4 T0 n' f+ d- x; v0 w5 Y
适时插话,调动对方的情趣
: E3 l/ A; s* ~+ N1 R! x/ q! n2 I, {( j# n, N
听者应该以认真地聆听为主,以适时地插话为辅。插话的频率要适度,内容要有所选择。插话的内容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对对方所说的话表示赞赏和认可,如:“对!”“有道理!”“这观点我同意。”二是对自己没听清的话进行询问,如:“你刚才说什么呀?”“你的意思是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