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任何忽略细小问题、细小环节,都容易导致不良后果,甚至导致更可怕的后果。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们的同事,在作战值班时,发现荧光屏上出现了20架大型轰炸机自外蒙向北京方向飞来,他当时未经请示,瞬间就拉响了警报,当即就报告了最高指挥部,导致驻守战区的部队全部进入一级战备。事后才发现不是什么大型轰炸机,而是20只大雁飞过来的,谎报军情引发不良后果,使这位同志受到严厉处分。这当然是题外话,我要说的是起草讲话稿中需要注意的几个细小问题,弄不好不亚于谎报军情的结果。不妨看一看下面这四个例子,就知道该如何把握了。 $ v9 j- A, f% {, D0 x6 s! k9 v# G
' M9 q) b7 S# Q) k 第一,在起草讲话稿中,对引用的重要词句要讲清出处,避免误会。有一年,单位党委书记要到上级组织的相关会议上作经验介绍,我执笔写了我们单位党建工作的一份经验材料,重点介绍我们单位在党建工作中的新做法。文稿起草完毕,科里把我写的这篇党建工作经验材料交给了远在老秘网开会的党委书记审阅,党委书记看了以后就恼了,并追问是谁起草的。后来他们就告诉领导说是我写的,我就对着电话聆听领导的“训斥”。我跟领导解释:我说我写的这句话是有出处的。邓小平同志在一次全军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的:领导要抓大事,不要事必躬亲,领导要干领导的事,不要去干基层的事情,如果把本属于基层干的事情都做了,那基层的同志干什么!要给基层一些空间。我这样解释领导就明白了,说行,保留吧。后来我们这位党委书记就拿着我写的这篇经验材料去讲,赢得与会的全体同志一片喝彩。都说这篇经验材料写得好,给人很好的启示。
' J4 a9 y# \7 h) k. k" h! U' c v/ E5 L; L9 n
第二,在起草讲话中,对容易读错的字音要标注提醒,避免出丑。那年我写了一篇表彰通报,文中有“呕心沥血”一词,万没想到领导在宣读时读成了“区心历血”,当时,我在会场听到这个声音,心里很不是个滋味。会后,有的同志找我说你怎么搞的,还“区心历血”,那不得“处处得学”啊!为这事,我都一顿饭没有吃,这明摆着不是我的错,怎么成了我的错呢!后来,我才明白是为什么。那是我年龄小,阅历浅,既是领导的错,大家也不会说是领导的错,只能从自身上找错。后来,我一想也对,在自身上找找原因,汲取教训有啥不好,闻者足戒嘛!无非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以后注意就是了。这样一想,心里就踏实了。这就是因为当时没有在文稿中标注提醒的原因。如果能够提前考虑周全一些,恐怕就不至于让领导出洋相。这虽然是件小事,但却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总结经验教训,当属自己的错。 # z8 @7 w0 a% ?/ \% J8 Q1 N. k
% \/ R4 C8 R, m 第三,对起草后的讲话稿,要特别认真校对准确,防止出现问题。有一年,我们单位的一位秘书起草了一份领导讲话稿,文中涉及胡耀邦总书记。6 Z7 f! o. Q+ K' e4 M' E# W3 A; g
希望我们搞文字工作的同志,都要仔细、仔细、再仔细;认真、认真、再认真。来不得半点虚假,来不得半点大意。一旦出现问题就不是小问题,甚至会影响机关和领导的形象,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 t$ q) M F+ I: e7 `: H" W' c,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