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因为“尽心”, 就能觉悟到自己的本性;由于“知性”, 就能懂得人具有为善的能力。何为善?孟子曰:“可欲之谓善。”就是说值得喜爱的叫“善”。说文解字讲:善,吉也。就是好、美、义的意思;也有语言美以及表示人与人交谈和气之义。古人对“善”的价值判断主要有三个要点:一是把“善”看作“大”。《孟子》曰:“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二是把“善”看作“宝”。 孔子曰:“维善为宝。”三是把“善”看作“乐”。 东平王说:“为善最乐。”此典出自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东平宪王巷传》:说的是有一次,汉明帝刘庄和他的弟弟东平王刘巷闲聊,或许刘庄当了皇帝,虽说荣华富贵要啥有啥,可惟独少了一点快乐。他常常“独坐不乐”,就问他的弟弟东平王刘巷:“天下何事为乐?”东平王刘巷回答:“为善最乐”。
! ]4 k% O% n, N( a# |5 q) f7 |' d- v& G) K% w T! X# {5 J7 ~
为善也有“小力为善”和“尽心为善”之分,还有为“小善”和为“大善”之别。我们主张为善不分大小,以尽心为善最佳。“为善”不仅要有向善之心,不断修善,还要落实到“为”字上。根据人们对善恶所为的取舍,《汉书》中的“古今人表”把人列为三等:“可与为而不可与为恶”之人为智之人;“可与为善也可与为恶”之人是谓中人;“可与为恶却不可与为善”之人为下愚之人。我们相信:大多数人都希望成为只做好事而不做坏事的“上智之人”。
/ a$ i ^& k) [$ r0 T; w' X5 r" \
+ V" l7 | Z6 b: v3 H尽心为善就是要尽心尽力地去做善事。人世间,善良与邪恶,高雅和庸俗,君子及小人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的两个方面。我们不能因为邪恶的存在,就拒绝善意的关怀;也不能因为做过不遂心愿的事就否定曾经做善事而付出的努力。只要我们尽心尽力地向着善良、高雅的一面去努力,并把对立着的另一方面积极转化为同一的方面,何愁不能做成善事?清人申居郧《西岩赘语》说得好:“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为善是不需要回报的,尽心就好。0 c5 ]" S- C; I7 Z7 l& X5 n! E
- \/ ]$ q5 L# S$ I$ I1 f! \也许我们常常会感叹自己能力有限,无法给予别人更多的关心。我们必须首先树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正确态度,然后是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为善的行动之中。我们只要尽心尽力,就能给他人以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尽一份善心,就能给世界多一份温暖;做一点善事,就能给人们多一些关爱。孟子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只要人人都尽心为善,就能让世界充满爱而成为美好的人间!
! \; L0 R+ s; E3 R' Q' z* t7 p* O! \. O, ]% H7 D5 M! g2 F
能够成就一番大善业,也就是为大多数人带来好处和益处的事业,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努力的方向。但大善业也是由为小善到为大善而成,善业是从不因善小而不为,不断积累也能成大善。能尽心为善的人,是能够做好大善业的。因为凡是为善能尽心的,必定会努力地增长才干,增强能力,增强本领,增长智慧;能够在更高的起点,更大的空间,更广的领域,尽全心为至善!作者:陈辉生
% ? [! S" U( c/ c* E8 B, t/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