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响应党和国家建设基层的号召,积极投身于各个基层岗位上。如何更好更快地去适应基层工作成为大学生融入基层的头道难题。要和基层群众搞好工作,缩小与群众因身份、文化、思维的不同而产生的隔阂,就需要大学生们掌握好与群众谈话的方式方法,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和基层群众交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M8 a Y8 r/ [, \, w# T; W. M/ }2 }6 k- l) ?* n1 Y
要说真话。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谈话内容要真实,大学生在与群众交流时应多站在群众的角度,做好角色定位、着眼实际问题,综合考虑环境及其它因素影响,切记不可脱离实际、信口开河、搞空想理想主义;二是内容表达要真实。表达要真实,是指大学生村官在表述自己的思想和看法时,不能之乎者也一大堆,专有名词到处都是,而应该语言平实、通俗易懂,让群众听得懂。
& |/ ?9 x$ K& E% c
: }2 I& @ y4 C. X) Z% Z8 M' w' ]# U 要有真诚的态度。态度诚,是指在与人交流时应诚心实意,与群众说话时更应如此。大学生刚出学校不久,难免书生意气,讲话时高谈阔论、不切实际。与群众说话贵在有诚意,不能摆架子、开高腔、耍派头。要想深入群众、得民心、了解真实的民意,首先应放低姿态,把自己当作一名普通的百姓。群众来访,与群众串门、聊天、喝茶、吃饭都应注意基本的礼节和人情风俗。与群众说话时,切勿直呼其名,应视情况转换称谓,态度要诚恳、语言要平实、语气要平和,要让群众感觉你是真情实意来了解情况、解决问题。
: x$ H) X% _% m* W) Z9 H% r1 M8 Y+ M1 }, S: ?2 N6 H
要领会群众意图。与人交流不仅仅是指自己说,还要认真听别人讲,领会群众意图,对工作的顺利开展有以下几点好处:第一,让群众感觉自己受尊重、被理解,这对拉近干群距离意义非常有效;第二,促使群众的自我表达、反映问题;第三,缓解群众情绪。群众带着问题情绪来找干部,干部积极做好笔记、关注群众的诉求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将问题解决了一半,群众问题讲清了,气顺了,问题自然好解决。. G6 G; B8 F& |
4 v" f% R- J" i& |3 O6 k+ D8 H 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理解对方,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能迅速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为今后的工作开展做好铺垫。换位思考应考虑到群众的家庭背景、生产生活情况、个性特点等,要善于使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如恳切的目光,微微地点头、轻拍肩膀等。. W* X' U& i% w+ P9 s
/ v& a3 z4 ^7 i' ]" ^ 要多提意见及建议。基层环境广而复杂,初来乍到,大学生对基层情况了解不够全面,看问题片面、绝对化,这就要求大学生们沉得住气,广泛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把问题放在基层环境下周密考虑,在工作中统筹兼顾,多提建设性意见,多和其他干部群众商量,不轻易、盲目地下结论。□黄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