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 骂 的 艺 术 有人骂人,当然有人挨骂,古今中外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是绝对的完美无缺,因此,我们很可以大胆的说:天底下没有一个不挨骂的人。有一次,唐太宗问徐敬业说:“我看群臣中,以你最为贤能,但有些人却不以为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徐敬业答道:“春天的雨,何等滋润!农民喜欢它能够霑泽农作物,但是行人却讨厌它把道路弄得泥泞不堪,难以行走;秋天的月,何等皎洁!有情人欣赏它盈盈的清辉;偷盗者却嫌它明亮碍事。天地之大,人们尚且对它有所遗憾,何况我小臣呢?”
2 z; i& C% M, ]- f9 \7 R9 L6 g 其实,挨骂也不一定便是坏事,那就要看骂人者的动机为何,用意何在了。有些人骂你,他绝不是存心嫉害你或诋毁你,纯粹是出于一种爱之深而责之切的情意,如父母责骂子女,师长责骂学生,他们莫不期望你成器成材、出人头地。徐复观自述他第一次去拜见熊十力先生,请教该读些什么书?熊老教他读王船山的《读通鉴论》,他回说早年已经读过了,老先生以极不高兴的神气说:“你并没有读懂,应当再读!”徐复观读完后,再去见他。老先生问:“有点什么心得?”徐复观便接二连三说出一大堆不同意的观点。他老先生不等听完,便怒声斥骂:“你这东西,怎么会读得进书!任何一本书,有坏的地方,也有好的地方。你为什么不先看出好的地方,却专门去挑剔坏的?这样读书,就是读了百千部,也没有用,你会得到什么益处?读书是要先看出它的好处,再批评坏处,这就像吃东西一样,要消化而摄取其有用的养分。譬如《读通鉴论》某一段是多么的有意义;又如某一段的见解又是如何深刻,你记得吗?你懂得吗?你这样读书,真是太没出息了!这一骂,骂得他哑然失对,目瞪口呆,若说徐复观今天的一点成就,是熊十力先生骂出来的,也未尝不可,那么,像这种令人心服,当头棒喝的骂法,我们想挨都挨不到呢!若竟有人因此恼羞成怒,则此人岂仅是无可救药,简直是没有心肝。
J; u7 `- J, R& B' [9 u 一般说来,才能高的挨骂的机会也多,所谓“树大招风”,因为你才能高,相形之下,便显得人家矮了一截,不免招忌。有些人有自知之明,也很洞达,遇到比他贤能的人,他只有羡慕,或许还能生起思齐之心呢!绝不会有丝毫嫉忌之意。但偏偏有些人不知天高地厚,往往目中无人,以为天底下唯我第一,数我最行,其他都是饭桶酒囊,笨蛋蠢货。一旦碰到一个不是饭桶,不是笨蛋,成就又与他相伯仲,甚而凌驾其上,他便白天紧张,夜里睡不着,深怕别人抢走了他的饭碗,取代了他的“名位”,于是他便摇唇鼓舌,千方百计,来破坏你、毁骂你,好像非把你给骂得矮了下去,便不足以显示他之高人半个头儿呢!事实上,你遭一番讪谤,便加一番修省;遇一番横逆,便长一番器宇,这未尝不是你祖宗积德的福荫,理该感到欣慰才是,因为不遭人忌是庸才啊。: D" Y. `+ D/ I; U+ S
但是话又说回来,挨骂虽不见得就是坏事,不挨骂也未必就是一件好事,记得有位先生,很喜欢骂人,也很有些骂人的本钱;骂人这玩意儿,对他来说,几乎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他说他自己不够当圣人,却要求别人都当圣人;因此,凡是他瞧不起的,便习惯性地骂将起来,并且每骂必淋尽快而后止,几乎週遭的人全被骂尽了,独有一人,没被他骂到。此人还颇以此而沾沾自喜;后来有人把这事,去问这位喜欢骂人的先生,你猜他老怎么回答?“他根本就不值得了骂。”1 A8 v' b; Y) U4 t, Y* |
有些人骂人还讲道理,有些人就不然;对于这种不可理喻的西班牙蛮牛,你跟他讲道理,简直是对之弹琴,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理为何物,你要跟他对骂,也只是徒费口舌,白使力气,倒不如当他是神经病者,还来得省事些。但这也只能在心里想想,可千万别说出口来,否则火上浇油,益增其怒,更加麻烦。因为一般犯神经病的,他是绝对不肯承认自己是神经病的,就如同喝醉了酒不曾承认自己酒醉是一样的道理。但是对于那些肯讲道理的骂人者,你可要“夜渡危桥”小心点儿,无妨避让他几分,因为他理直,骂起来自然气壮,其锋不可犯,既然是他理直,那当然是你理屈啰!其实理直理屈,彼此都是“瞎子吃汤团---心里有数”既然理屈,那就少开尊口,以免自讨没趣,这叫做“知默犹知言”。" i3 W+ Z3 Q2 Z9 R0 g
武则天的姪儿武三思说 要是碰到对方骂得如火如荼,欲罢不能的当儿,而你又不忍卒听时,最妙的脱身之法,莫过于借口“内急”,而溜之大吉,骂人者眼看有形目标已然消失,所骂者都无回响,自然会“凝结不通声渐歇”了。但在一种情况之下,你不但不能溜,还得立正注目,表现洗耳恭听,那便是长官大刮你胡子的时候。要是你一溜,他的气没处出,可能会连降你三级!所以他越是刮得起劲,你越要表示全神贯注在听训,唯唯称是,说不定他一骂出味道来,还给你“超迁晋禄”呢!; o; V8 I. Y+ U
万一以上的解数,都不灵验,那就只好使出最后一招“旋乾转坤”,梁实秋先生说:“善骂者,态度镇静,行若无事。普通一般骂人,谁的声音高便算谁占理,谁的来势猛,便算谁骂赢,惟真善骂人者,乃能避其锋而击其懈。你等他骂得疲倦的时候,只消轻轻的回敬他一句,让他再狂吼一阵。在他暴躁不堪的时候,你不妨对他冷笑几声,包管你不费气力,把他气得死去活来,骂得他针针见血。”梁氏把这一招,列为“骂人艺术”的绝招之一,我却以为用这一招,来对付那些喜欢骂人的人,也相当管用,这就叫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